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619

  信玄就不提了,换了胜赖上台,内政外交好像不太行,打起仗来完全不比其父逊色,让尾美远三的武士们昼夜寝食难安。
  拼命巴结着宰相中将大人,盼的就是今日。
  平手汎秀理所当然从两家的使者那里,收到了无数不要钱的赞颂和马屁之声。不过也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织田信忠设法与信浓的木曾义昌取得了聊胜于无的联系,同秋山信友也存在若有似无的沟通。
  德川家康就厉害了,同武田重臣穴山信君勾搭到很深的程度,已经达成了初步的默契关系。
  看来甲信人民也不是个个悍不畏死,总有几家担心后路的。
  乐观估计,只要在正面对武田家造成足够的打击,就有机会顺着内线,抽丝剥茧,策反调略,不战而胜。
  唯一的疑虑可能是资金。平手汎秀虽然在北陆取得了进展,但掌控力度暂时还不够强,无法通过区域专卖权的租售来进行短期套现。
  不过这个年代,大家普遍觉得,只要你手上握紧了刀,钱的问题,终究来看还是小问题。
  如果成了大问题,那只能说明,刀握得不够紧。
  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想法也不算错。
第九十三章
人心气运所向
  五月初,进入盛夏,平手汎秀凯旋回到京都,数万大军招摇过市,耀武扬威,在洛中洛外盘旋延续,队形一望无际。成群的旌旗之后,骑兵、长枪兵、弓兵、铁炮兵、战车、大筒等等军种分门别类,逐次行进,浩浩荡荡,络绎不绝。
  狩野永德、长谷川等伯都被邀请到场,用画笔记载这伟大的盛况。
  京中各方热烈庆祝,夹道欢迎。
  力主让朝廷允许平手汎秀割取兰奢侍的山科言经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事情发展证明了其先前的判断无误,投资准确,为皇族公卿们争取了很好的人情分。廷内已有议论,让他升任“从二位权中纳言”。
  左大臣九条兼孝、内大臣一条内基、权大纳言西园寺实朝,这三名门第显赫,少居高位的年轻公卿,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希望得到财政方面的支持,恢复已经停办多年的旧有宫廷节会礼仪,举办相扑、射箭、赛马三项“天览试合”。
  依规模大小区别,估计需要两千至一万贯不等的花费。
  而平手汎秀呢,由于具有“左近卫中将”的衔职,恰好是到了门槛,有资格代替陛下,担任各项比赛的裁判官。这可是大出风头的机会。
  花钱也不算很多。
  而且全程绕开了幕府这一点尤其微妙。
  平手汎秀颇有兴趣,还询问了一下是否可以添加刀剑、长柄、乃至铁炮等其他赛项——这让公卿们听得满头大汗,连忙解释说,如今的相扑、射箭、骑马比赛,经过多年演化,已经是礼仪的讲究越来越多,竞技的成分日渐稀薄,所以不适合添加内容了。
  这倒也说得过去。
  对此平手汎秀本就没什么特别的执着,于是轻易答应了。
  根据神圣和古老的传统,这个节会理应在七月初七那天举办,现在五月份,正好可以着手准备。
  达成一致之后,九条兼孝又传达了其生父二条晴良(时任关白)的提议,让白川、五辻、锦小路三家低级公卿,在保留原地位的情况下,成为平手氏的家臣,以“两属”的身份,成为沟通桥梁。
  此事令人欣然接受。
  平手汎秀不禁赞叹二条晴良“高瞻远瞩,国之柱石”。
  接待完了公卿,又轮到和尚出面。
  临济宗、净土真宗、真言宗,皆已与平手家保持了和睦的关系。现在日莲宗、法相宗、曹洞宗的僧人亦纷纷表示了友好。
  甚至包括切支丹也通过南蛮商人,试探性询问传教之事。不了解当地国情的葡萄牙人、荷兰人,用了许多五花八门的奇怪称谓来做抬头,什么“扶桑副王”,什么“日出之国护国公”,什么“皇家宫相”,什么“近卫军元帅”之类种种,不一而足。
  看上去不禁让人发笑,不过也从侧面展示了深入人心的威势与公仪。
  外国人心里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历史包袱,反而对“究竟谁说了才算数”这个问题最为敏感,他们的评价往往是更客观的。
  宗教界首屈一指的大事,是曾与近卫前久、武田信玄交情莫逆,对比叡山纵火事件耿耿于怀的天台宗座主,觉恕法亲王他老人家,无疾而终,不幸圆寂。
  徒子徒孙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一些“鸽派”的僧侣,如延历寺分支的三千院、妙法院等,间接找上门来,寻求彻底和解,再兴山门的机会。
  而京都以外的天台宗寺庙,如摄津境内具备“别格本山”资格的水间寺,则是私底下隐约表现出,对“天台座主”地位有争夺之意。
  这对平手家来说,成为一张可以在关键时刻打出的牌。
  寺社事务永远是扶桑民政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各种历史渊源的讲究实在太多,处理起来犹需谨慎。
  相较之下,反倒是跟商人打交道,令人比较愉快。
  平手汎秀最早扶植了“玉越屋”“春田屋”“三鹿屋”这三大御商,沿濑户内海铺设网络,推广“兵粮券”“印花税”“竞拍会”的政策。后来认为御商缺乏忧患感,效率日渐低下,引入以津田宗及、长谷川宗仁为首的界町商人来分割利润。
  津田宗及的妹妹和侄女陆续成为侧室夫人,其中年轻的那个更是诞下麟儿,于是地位和权职都有了后来居上的势头,几年之间影响力是席卷近畿列国,取得数不胜数的极多特权,同时供奉的军资金以十万贯计,有力支持了历次战争。
  现在这个圈子又进一步扩大了。
  北陆方向,川舟屋的道川家,和组屋的中岛家,由于承担了讨伐上杉时的海路运输业务,完成情况十分理想,进入高层视野,被指定为专门负责若狭湾、富山湾的奉行官员。
  这算是没有影响到任何既得利益者的决定。
  另外,在京都、近江各地豪商受到织田信长起兵之牵连而遭遇打击之后,四个新兴商户渐渐崛起。
  分别是与德川家关系密切的从事服装业务的“茶屋”,近日得到织田青眼的精通土木工程的“山形屋”,细川藤孝举荐的物流大亨“角仓屋”,以及小西行长介绍的金匠世家“桥本屋”。
  这些人进献礼金之后,获得“允许自主持有,但不可以任何形式转让”的特许权,相当于是一半的御用商人身份。
  变相其实是对界町众的利益稍有影响的。
  却也因此得到了“玉越屋”“春田屋”“三鹿屋”这几个老牌御商的友谊。
  局势便是如此有趣。
  平手汎秀渐渐舍弃了与足利义昭联名的方式,开始用单独自己的印鉴来发布各项命令,包括奉行代官的任免,领地的安堵,寺社的禁制,商家的经营权等。
  尤为重要的是,要求各地严查“本能寺三人众”的余党,特别是柴田胜家、木下秀吉这俩首犯,生死尚不能确认的明智光秀也绝不轻忽。
  半推半就“抓”回来的两位“客人”,得到别出心裁的待遇。
  泷川一益右迁兵部少辅,被任命为“茶头”,专门管理茶会,有机会与千利休、大林宗套等人谈笑风生,品茗养性了。对他这个一贯喜欢附庸风雅的武士而言,应该是个很不错的行当了。
  竹中重治授官扫部头,聘作“策师”,担当阴阳、观星、占卜、风水等超自然层面的“重任”,另外也兼带普及礼法仪典知识。这是考虑到他身体一向不太好,专门安排利于健康的闲职。
  访客熙熙攘攘,法令频频发出,形势似乎已经到了路人皆知的程度。
  这类事情,谁都不敢乱说,但哪怕想一想,就会下意识觉得慌乱可怕。
  面对一些流言蜚语,平手汎秀命人特意着重强调,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虽然病重不能理事,然已经有合法男性子嗣诞生了,即便只有三岁,地位也不容置疑。就算将来出什么不幸的意外,室町幕府也是后继有人,不容他人窥测。
  如此一来,倒又显得足利氏气数尚有存。
  人心和气运,究竟在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第九十四章
取次的权限
  在七月初七,举办“天览相扑”的日子尚未到来之前,平手汎秀停留京都,不断接见和会晤各方来客。
  其中包括了列国大名派来的使臣。
  首次迎来陆奥方向的访者,是值得欣喜之事。
  安东爱季的态度非常积极友好,送过来的亲笔信遣词造句相当谦卑守礼。伊达辉宗也还比较恭顺,大体表达了对中枢的服从,措辞有所保留。
  但是,总体来说这些人并不像京都周边的本地势力那么“识时务”。
  他们无一不是先强调幕府,强调征夷大将军,而把平手汎秀视作管领、执权一类人物,与细川政元、三好长庆等同。
  考虑到距离遥远,消息不同,如此行事倒也无可厚非。
  平手汎秀以一种非常淡然的心态同东北奥羽的使者们打交道,反正在短时间之内是不会有任何利益关系的。
  另一个方向,九州却不同。
  长宗我部元亲奉命助岛津讨大友,前前后后已着手了两年左右,历经波折总算取得一些成就,在日向国占据了一二郡的桥头堡地点。
  此时他也从前线派遣使者,传回书信,却是提出一个十分郑重的问题。
  原文很长,先是恭贺“北伐”的进展,再是通报九州的作战情况,然后是私人层面的问安致敬,到了最后,才抛出真正的意图。
  长宗我部元亲的问题是:“宰相中将威名远播,偏鄙如日向国者,士民闻宰相中将之名,亦有如雷贯耳。有豪族米良氏、福永氏慑于天威,不敢抵抗,有意拨乱反正,弃暗投明,在下惶恐,不知该如何处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