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5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5/619

  本多忠胜拍马迎上,同时回应:“德川家本多平八前来取你性命!”
  敌将闻言大怒,提枪来战。
  二骑相向,各举抢柄,顷刻交错。
  只见寒光一闪,本多忠胜眼疾手快,枪长马驰,抢先一步刺中对方当胸,一击挑落马下,翻滚几圈,惨叫一声,没了动静。
  上杉游骑中另一武士立刻吼着“还我大哥命来!”便接着杀了上去。
  本多忠胜刚刚发力杀人,来不及回气再战,却并不硬拼,只双腿一夹,腰身一拧。胯下战马似有悟性,心有灵犀,随之忽然转向,饶了圈子斜着跑了出去。
  敌将心浮气躁,哇哇大叫,什么都不管不顾,拍马来追。
  本多忠胜已经侧过身子,以背相对,忽然双手一转,蜻蜓切一扫一撩,恰如“回马枪”一般,削中对方坐骑脖子上未被甲片覆盖的地方。
  那匹白马哀嚎一声,四蹄无力跪倒在地。
  上面的骑马武士反应不起,被甩下马,摔了个天旋地转。
  此时本多忠胜复又上前,轻松补上一击,取下人头。
  上杉家其余十几名游骑见之尽皆惊骇丧胆,纷纷抱头逃窜。
  还能听到一阵惶恐的议论之声:
  “不想越后之外,也有这等神武大将!”
  “绝不是我等可以应付的啊!”
  “快去,快去请柿崎景家大人来教训这小子!”
  此时本多忠胜勒马止步,道:“这等游势,追之等于浪费体力,不如放任离开,让他们将我军的英姿传扬下去!”
  有个骑兵道:“那不是就让敌方意识到我等的行动,从而有所防备吗?”
  本多忠胜从容笑道:“正欲如此!今天我军人多势众,不需要什么诡计奇袭,用正兵作战就可以了!”
  三百余骑,原地下马,稍事休整,饮了些水,继续前驱。
  约一刻钟后,仍未见敌方主力,却有山本寺定长、长尾景当、安田显元等人,似乎是领着别动队出来阻击。
  仍旧按照方才的战法,本多忠胜上前讨教敌将,余者一哄而上。
  但这支上杉家的嫡系部队显然与外样国众截然不同,处惊不乱,镇定自若。第一线的士卒们张弓搭箭,待骑兵进入百步之内,才一齐发射,只此一轮,立即弃弓,举起刀枪迎敌。
  三百余骑,只有一二十倒霉蛋中箭落马,余者继续冲锋。
  顷刻许多上杉家士兵被冲击践踏而死,但后面立即有人补充上来,毫不畏惧地拿命来填,以素枪、薙刀与高头大马对抗。
  本多忠胜连杀二人,却并未蹴散敌阵,反而感觉踏入泥沼一般,觉察到隐含的危险,于是果断命令全军拔马回身,不可恋战。
  拉开距离,粗粗清点,大致折损了六七十骑。
  而上杉的别动队,显然也抛下了大批尸体,猜测应有近二百之数。
  这时本多忠胜不由得对敌军的战力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立刻转变思路道:“看来越后人果然勇猛,一时难以力敌,我们此刻能做的,就是四处袭扰,打乱对方布置,先保住自身,再尽量帮助友军牵制更多敌兵!”
  说完,调转马头,从面前之敌侧面绕了个圈子,于弓箭射程之外,将其甩开,继续向南。
  随后能见到的狼藉和尸体更多了。偶尔有不明身份的散兵游勇出没。
  本多忠胜仔细辨认,发现落单之敌,才会上前捡漏。否则就只策马作势,不肯真的冲锋。
  没多久,终于觑到双方大兵团作战的场面。
  只见织田长益所筑的阵地,已经失陷了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士卒似已阵亡或者逃散,但仍有最后一个角落,高高亮着织田的家纹,尚在依托最后的工事,拼命抵抗。
  周围一圈上杉家的军势,几乎已经成了围殴之态。
  一眼瞟去,有柿崎、斋藤、中条、色部、甘粕等许多名将的旗帜。
  唯独不见上杉谦信的毘字旗与乱龙旗。
  本多忠胜想到些什么,停在马上,陷入沉思。
  但现实并没给他留下太多想问题的时间。
  忽然南方旌旗招展,喊声震天,两支部队气势汹汹杀了出来。
  有人高呼:“平手宰相中将的援兵到了!”
  定睛一看,确实是拜乡家嘉、加藤光泰二部,各延左右两侧展开包抄。
  那织田长益的营帐里,尚有人在坚持抵抗,还未放弃,而后方又出现增援的生力军。反观上杉家久攻不下,气势渐渐转衰。
  不知是谁大声喊了一声“撤退!”
  洪亮得十里之外都听得见。
  随后鸣起金石之声,上杉家各部开始转向调头,朝后方转进。
  见状本多忠胜也不犹豫,立刻命令士兵上前迎战,不惜牺牲也要尽量拖延。
  刚才命令“保身”,现在却又“死战”,看似朝令夕改,实则并不矛盾。一切都是为了最终战局考虑,不该牺牲之时就要尽量爱惜士兵,必须牺牲之时则虚谨记慈不掌兵的道理。
  各方遭遇,一番混战厮杀,良久才分出胜负。
  色部显长拼命拦住拜乡家嘉、加藤光泰,战至最后一人,所部数百兵,几乎全员覆没。
  柿崎景家、斋藤朝信、甘粕景持撤了出去,但中条景资落在后面,被本多忠胜缠住难以脱身,陷入重围最终授首。
  阵斩上杉家重臣二人,众人尽皆欢欣。
  诸将会面,拜乡、加藤考虑到裙带关系,纷纷恭维道:“织田长益殿遭受袭击,孤军奋战,坚持半日,堪称首功!”
  但织田一方,出来的却是个陌生的面孔。
  织田长益的家老冈山右近尴尬回礼道:“战端一开,鄙主就身中箭矢,重伤无法作战。接替指挥,坚持作战的,乃是这位副将——岛清兴殿!”
  大家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拜乡家嘉才回忆起,此人原本是大和筒井氏家臣,后来护送公主去岐阜城“和亲”,才留在了美浓,没想到阴差阳错,今日大大出了风头!
  岛清兴似乎是沉默寡言不近人情的人,只简单施礼,便肃然不语,让人连上前寒暄一番的念头都没有。
  此时本多忠胜赶来,没心思顾及人情世故的事,径直说道:“倘若我所料不错,对面上杉弹正亲率的主力,大概正在鄙人的阵地,倘若我们及时援助,里应外合,必可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胜果!”
第八十九章
甲州内纷
  三月中旬,武田胜赖回到甲斐时,已经彻底明白自己中了疑兵之计,过早撤退,以至于土屋昌次徒然战死的事情。
  却已经追悔不及了。
  因为进入了春耕时节,财力受创的武田家,短期内无力是再次发出动员了。
  乃至于坊间开始出现“武田大膳不敌平手宰相,武田左京不敌平手中务;父辈不及,子辈亦逊”的说法,令人气得牙痒。
  稍后,听说北陆上杉作战好像也不怎么顺利。
  接着北条氏政就再次谴使而来,劝说:“何必要与宿敌上杉为伍,硬碰硬与平手氏对抗呢?不如我等协力,共取越后。”
  对这种毫无大局观的行为,武田胜赖只能悲叹一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
  其实仅从战术角度,拿下了远江高天神城、美浓白鹰城之后,武田氏仍然可以说是收获颇丰的。只是耗费的资源太多,略有些性价比不高的遗憾。
  但武田胜赖悲观性地认为,若不能在三五年内打垮平手,就等于是慢性死亡。或许只有极少数深具长远眼光的人可以赞同他的观点。
  他牢记着先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教训。
  可是没想到,有时候就算你有了远虑,依旧会有近忧啊!
  大军返回甲斐之后,穴山信君提出了“重新审视与平手氏的关系,仔细考量东美浓、北三河诸地的价值”这么个看法。
  随即武田信丰表达了一定程度的赞成。
  当时武田胜赖心下是不认同的。
  不过穴山信君身为准一门众兼独立性高的家老重臣,倒也不至于因为说出某种言论就受到什么斥责。
  毕竟只是个建议而已,这是无罪的。
  ——至少武田胜赖是这么想。
  不曾料,这话说出没几天,忽然马场信房、高坂昌信如临大敌,煞有介事地双双来到踯躅崎馆的本丸御馆,上表了令人惊讶不已的建言:
  “穴山信君、武田信丰等一门众,显然已经有里通外敌,卖主求荣的嫌疑!请主公即刻将他们拘禁起来,详细调查吧!若有必要,恐怕不得不大义灭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5/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