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0/619

  又过了一小会儿,再有人提出:“如此说来,倘若击溃了上杉家的外样杂兵,然后驱使溃兵逃窜,能不能影响到后面待命的旗本精锐呢?”
  泷川一益果断摇头:“恐怕很难啊!过去二十年来,上杉军有过许多次平手,也不乏战败,但大幅崩溃的例子,好像一次也没有过。”
  这个回答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无论织田信长、武田信玄、毛利元就他们,都曾有过被人暴揍损兵折将的经验。上杉谦信打了二十年仗,能做到败而不溃,那可真是厉害。
  有人问原因。
  这让泷川一益犹豫了半天,以不太确定的语气答到:“首先,大概是上杉弹正本人悍不畏死的作风,以及对怯懦者的严惩起了作用……但更重要的也可能是用什么‘毗沙门天’的理论蛊惑士卒的原因。身批数刃而死战不退的人在别的国度可谓难得猛士,而越后好像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时平手汎秀总结道:“左近殿说得很好,那么我军此次该如何作战?”
  泷川一益犹豫片刻,躬身施礼道:“请恕鄙人直言,一旦我军在移动阵型时,出现疏忽,被上杉家精锐士兵白兵突入的话,就算是宰相中将您的旗本部队,恐怕也无法支持片刻。”
  此话一出,许多对他有所不满的人纷纷趁机指责他“胆大包天,胡说八道”。
  但泷川一益满面坦然之色,全无动摇。
  反而是平手汎秀笑了一笑不置可否,抬手阻止众议,吩咐道:“继续讲。”
  泷川一益毫不意外,又道:“但敌方也有致命的缺陷。上杉家虽然对火器不可谓不重视,然受限于地域和财力的限制,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与您的部队截然不可同日而语。若是依托于土木工事射击作战,则越后军的勇力全无用武之地。”
  马上有人讥笑说:“看来您的策略,就是放弃越中、能登、加贺三国,守住越前就算赢了是吧?真不是一般的老成稳健啊!”
  显然此语实际是在讥讽。
  泷川一益不以为意,接着说道:“我军兵多将广,完全可以步步为营,以城砦作为武器向前。先在越前筑好工事,再配合车阵,依托工事往前延伸,每日只需推进三十町(约3公里),二十日即可到加贺,四十日可到能登,五十日可到越中,七十日便可将上杉弹正逼回越后。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宰相中将发布一条军令:各军势只要未得到其他指示,便不得浪战,务必严守各自阵地。”
  这个大计划听得众人大吃一惊。
  或曰:“一时之间,哪里运得来那么多土木工事?”
  泷川一益摇头道:“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材料。只需要不断拆毁后面的工事,搬运到前面去,不就可以了吗?”
  但这仍不能打消质疑:“那需要的人力呢?”
  泷川一益默然不答,斟酌片刻,回头向平手汎秀施礼到:“在下计算过,总共花费大概会有三十万贯。”
  三十万贯。
  这个数字足以把掐人吓得一跳,但对于平手家来说,倒也还似乎出得起。
  泷川一益所说的这个策略,重点在于稳妥性。就算中途出点问题,被吃掉一部分军力,但由于大部分人都在工事的保护下,不出来野战,就不可能大败。到时候实际的时间和花费可能更高一些,但只要足够有耐心,确实能把上杉谦信逼回去。
  当然,富山城、鱼津城之类的坚固据点能不能拿下来是另回事了。
  然而,事后的问题呢?明年越后军再来,还是这么对抗吗?
  对此泷川一益的说法是:“将上杉弹正逼回越后,继而就在边境高筑坚城,驻以重兵。只要坚持此道,对方仅凭越后一地的收入却要应付多条战线,无法维持过多部队,数载之内定然不战自乱。”
  平手汎秀“嗯”了一声,没有不满意也没有太满意的神情,考虑了片刻,忽然出声评论道:“泷川左近殿身为‘进退皆能’之名将,为何不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反倒一味附和我的作战方略呢?您以为,这种以守代攻的策略,就完全符合我的心思吗?”
  此言一出,一直镇定自若的泷川一益顿时大惊失色,张口结舌,不知所措,无言以对。
  看来是被说中了心思。
  这时不管怎么解释好像都不太对。
  满脸病色的竹中重治咳了两声,勉强精神道:“泷川左近殿所言甚是。我军虽众,号令难以统一,若是与上杉野战,难免有失。不如以逸待劳,以守代攻。当然也不能一味只固守越前,否则上杉并不来攻,反而专注收拾加贺、能登,岂不尴尬?最好是能有让敌方有不得不寻求决战的理由。”
  “噢?”平手汎秀稍有点兴趣了:“竹中殿可有良策。”
  “呼……”竹中重治抚了两下胸口,脸色一阵红白变化,好不容易舒了口气,缓缓道:“不敢说是良策,但确实稍有些想法……”
第八十三章
吓退武田
  十河存保、三好康长与浅野长吉奉命在船上连续呆了七日。
  正好跟原来要求的“自带七日口粮”相对应。
  由于船队规模太大,武田水军望风而逃不敢来斗,一路之上没有发生任何战斗,也完全不知道陆上的情况,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接到最终通知,在滨松城东郊登岸。
  几千人在海里呆得早已不爽利了,得此机会都很兴奋,赶急赶忙热热闹闹下了船,稍微整队,十河存保面对前来迎接的德川家臣酒井忠次,抚摸着自己心爱的剑鞘慨然厉声道:“武田氏的士卒何在?此物已经饥渴难耐了!”
  其实最开始听说要跟甲斐军作战,这位年轻的领主还是很有点犯怵的,原因自也不必提——人家名声在外,享誉已有多年,公认的不好对付。自己却是被平手宰相中将随便吊打,没什么信心可言。
  但他毕竟是一直以一个传统武家的标准来做自我要求,没话多少时间就克服了那一丝微末的恐惧之心,转而开始渴求证明能力的机会。
  加上在船上这几天火气一直憋着,难以发泄,越来越烈。
  这时候酒井忠次出现在面前,形象是甲胄上布满尘土,隐有血迹,面色疲倦不已又带着坚毅不屈的决心,一看就是刚才战场上下来的。
  当即十河存保的武士之魂难以遏制,恨不得立即与甲斐武田氏一决高下。什么强弱众寡的问题,都抛诸脑后了。
  而且他隐约感觉到,可能仗不用打了,平白表个态彰显一下个人形象没坏处的。
  实际,那句慷慨激昂的话,却只换来酒井忠次平平淡淡的回应:“十河赞岐果然器量过人,然而二日前武田大军已经渐渐退去,只留下断后部队。当然您也可以追击,不过最好先到城里,商议之后再决定。”
  “撤退了?”闻言十河存保稍觉诧异,旋即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喃喃道:“果然没想错,这虚虚实实,的确是敲山震虎之计。”
  年岁最长的三好康长坐了长时间的船腿脚稍有些不适,赶在后面迟了两步,正好听见,呵呵一笑道:“平手宰相中将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不费一刀一剑便吓退武田,真可谓神将!我等倒是丝毫没有拼杀过,就捡了功勋。”
  那边浅野长吉落在最后,大致清点了一下物资,与船队的负责人交接了一下,跑过来的时候是一脸莫名其妙:“现在是什么情况,好像不用打仗了?”
  三好康长连忙低声附耳,简短解释一番。
  浅野长吉这才大致明白过来,但又连连摇头:“不对不对,我觉得仅仅如此,不像是主公的手笔……一定还有什么后续……”
  他这话无头无尾也不好回应,众人就装没听到,眼神交汇了一下,决定先到滨松城里看了具体情况再说。
  至少先见见德川家康,听一听对战武田的真实感受吧!
  可谁知,进了城后,只见到板仓胜重在办公,说是:“主公出城去迎接平手中务大人了,酒井殿,请带这三位大人一道会面吧!”
  平手中务大人?
  这个称呼,让诸君稍微疑惑了一下子,半天才反应过来,说的是二代目平手义光!
  什么,他怎么也来了?
  来得这么快?
  这里面究竟是有何计较呢?
  此刻浅野长吉心头疙瘩方才解开,拍着大腿道:“果然如此,这才是主公的手段啊!”
  也不知道是故意说得,还是情不自禁。
  平手义光那身份,按说从资历、官位、权势都不如德川家康远矣,并不需要出城亲自迎接那么巴结。不过,其中奥妙只要不是傻子都懂的。
  板仓胜重指了路,酒井忠次负责引导,众人下意识都加快了脚步,连跑带赶,去城外回合。
  三好康长老胳膊老腿咬紧牙关硬是坚持下来,没有半个怨言。
  不时赶到,眼见那边已经是谈笑风生了。
  德川家康、平手义光聊得似乎很开心,都在爽朗大笑。
  大久保忠世、神原康政威风凛凛侍奉在侧。
  逐一见礼之后,德川家康抚掌大笑曰:“幸得宰相中将垂怜,派遣水陆二路援兵疾驰而至。不意武田畏惧平手如畏惧鬼神,居然闻风而退了!”
  事实上,平手义光在父亲的安排下,早已轻车简从,领了五百亲卫,一千旗本,做好两手准备。若疑兵之计生效,则火速赶往前线,主持下一步行动。若未能如愿吓退武田,则另外筹集足够的部队,缓缓前来,徐徐图之。
  现在德川家康这么一讲,倒好像是他靠声威吓跑了武田胜赖似的。
  或许这正是平手汎秀的用意所在,不过义光本人脸上却有点不太自然的表情,好像并不喜欢如此白捡声望的安排。
  他打了个哈哈,略过这个话题,直接讲起正事:“鄙人此次前来,是想与德川三河殿商议日后对武田的策略改变。”
  十河存保、三好康长、浅野长吉、酒井忠次、大久保忠世等人皆惊,唯有德川家康不动声色,从容回应道:“吾与甲斐人素无仇怨,只为捍卫祖先故土,保护一方平安,才不得不举兵对抗。若是而今有更有利于天下安宁的选择,也是善哉了。”
  这话说得不卑不亢,表达了对中枢的服从,也强调了对自家领土完整性的诉求,堪称有礼有节。
  平手义光立即听懂其中意思,笑曰:“这是当然,我方会严词要求武田氏归还东美浓、北三河、东远江各处非法占有的土地。”
  听到这个大久保忠世忍不住插嘴:“要是能如此达成议和当然很好,但只怕战场上凭刀枪拿下的东西,不会那么简单就在唇舌间送回来。”
  德川家康一瞬间略微尴尬,连声呵斥说这名家臣粗鄙无礼不懂事,拜托请贵人们不要计较。
  大久保忠世马上跪下来认错,但脸色是一点歉意都没有。
  平手义光微笑挥手表示不会计较,然而慢条斯理道:“父上曾教我一句话,叫做‘能战方能和,能和方能战’,大久保殿,这前半句的道理看来是懂了,可是后半句嘛……”义光止住话语,抬头起身,向东面跨出几步,伸手遥指:“听说是土屋昌次领着亲兵四百,骏河众一千七百,远江众一千二百,负责断后,诸君若能一战吞之,那么我倒是有点把握,让武田家交出那些靠刀剑得到的城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0/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