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5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8/619

  正好,这时候中野丸太郎带着一位一向宗僧人,一起从长岛愿证寺回来,企图安慰众人,却见到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场面。
  中野丸太郎顿时张口结舌不知所措。
  那同行的一向宗僧人,却是领了任务在身的,当即挺身而出,与武士对质,并表示“不要为难寻常百姓,一定要拿施展什么手段的话,就来取贫僧的人头吧!”
  和尚威风凛凛,勇不可当,自认为有长岛愿证寺做靠山,背景够硬,关系够铁,不会有什么事。
  结果神户城的武士也是个执拗的人,不但如其所言,绑了和尚,仍不肯放过村民,强行杀入木栅栏之中,杀了死硬者数人,还捉住十几个状似“话事人”的长者富户,押送回去交差。
  中野丸太郎早吓得胆寒,匍匐在草丛中战战兢兢不敢稍有响动。待军队走后,悄悄摸回屋子里,发现五个女儿都还安然在家,方才松了口气,继而连声吇嗟哀叹,只觉得自己既没有保护好村民,又不敢再去长岛愿证寺求见,不知如何是好。
  却见五姐妹稚气满满而又斗志昂然,七嘴八舌地纷纷提了建议。
  “冷静,想一想,现在真正可以帮助到我们的人,其实还是存在的。”
  “长岛什么的,本来就不可以相信!无论从哪方面!”
  “是否听说年初山城国的事情呢?据说就是受害者向平手家少主伸冤呢!”
  “没听错的话,平手家少主和少夫人现在就在近江御坊做客。”
  “直接提出上诉才是最正确的决定!一向宗只会坏事啊!”
  过了一会儿中野丸太郎听明白了。
  这一群姑娘,大概是听到了年初那个“百姓拦街伸冤,中务(平手义光)主持公道”的坊间故事。有经验的人一听就知道是故意传出来自吹自擂的,可是小丫头们却不知道,还以为这世上真的有公平正义可讲……
  中野丸太郎否定了这个建议,并且大致讲述了为什么不行的道理。
  然而,面临着“现在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这个反问,却是无言以对的。
  女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了半天,那中野丸太郎本来耳根子就是不太硬的,终究没耐得住,勉强应了声“好”。
  于是略加收拾重新出发。
  五个女儿说要一道去,本来是决计不许的,但回头一想,留在村里此时也未必安全,干脆同去为妙。只是要穿厚实一点,仔细遮住容颜,才免得惹麻烦。
  出门到村里,有妇人见到,哭喊说:“丸太郎先生,说好的能请长岛愿证寺高僧帮忙就没事了呢?怎么武士连高僧也抓走了?”
  中野丸太郎面红耳赤仓皇逃窜。
  无颜再去长岛愿证寺,便托人送了口信。村子里,也是待不下去了。
  倒也因此,没有掺合进后面的事。
  ……
  从长岛三角洲,到近江莲光寺,租借驿站的马车只需要一日功夫。
  平手家少主和少夫人,果然还在此地做客。
  但寻常老百姓企图拜访,那是想多了。
  侍卫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扯各种理由想要上诉的,求助的,认亲的,全部都被毫不客气地拿着棍棒驱赶了。
  中野丸太郎让五个女儿见了这幅场景,然后耐心解释说:“我没讲错吧!传言只是传言而已,这种大人物怎么可能轻易见到?咱们到这也不白来,正好去趟河内,到你们姑妈那里借住一段时间,他们那很安全的,我再一个人回去看看村里的情况……”
  姑娘们只得黯然点头接受。
  由于适逢当地祭典举办,又加上贵客造访带起来的热潮,莲光寺周围出现许多行商,构成可供人闲逛的临时集市,乱糟糟的颇有生活气息,显示出介于都市和乡村之间的独特景致,于是父女一行人当做是看热闹散心,买了些不值钱的装饰和食物,稍微排解一下忧虑之意。
  这样中野丸太郎便以为能把姑娘们安抚下来,再作计较了。
  有两个女儿央求着再留一天,多逛些集市,中野丸太郎数着手里的铜板,尽管肉疼还是答应了。
  孰料次日,平手家的少夫人,也就是石山本愿寺的公主,公卿名门山科家的义女,纱织小姐,她忽然现身于大庭广众之下,接见了几个祈福、求助的百姓,不知是体验生活,抑或招揽人心。
  五个姑娘见了,如同看到救命稻草一般,厚着脸皮跑过去插队,被侍卫拦下来仍不放弃,大喊大叫着企图吸引注意力。
  中野丸太郎大急,在后面跟着喊着:“你们傻啊!那几个能面见贵人的百姓,肯定都是预先安排好,做做样子的啊!”
  正是这话引来了麻烦。
  一个似乎很有身份的年长尼姑,一脸严肃地走出来,对着他呵斥道:“你在讲什么胡话?什么预先安排好做做样子?你知道这是在诬陷石山本愿寺、京都山科家,乃至于平手家的名誉吗?在场的百姓有何陈情当然可以自由上前发言!你们家……那几个姑娘当然也有资格!”
  于是中野丸太郎被骂得狗血淋头,抱着脑袋不敢回话。
  周围的人也纷纷指责他“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纱织小姐只是莞尔一笑,远远派人传话说:“百姓们对我们有所误解,那也是因为以前我们当中有一些害群之马,玷污了名声的缘故,并不能怪他们无知。但这一次,中务大人(平手义光)显然是真心听取民意,主持正义的,请各位尽可放心。”
  中野家的五个女儿,就这么被带到平手家少夫人的面前了。
第六十六章
已有行动
  中野家五姐妹如愿得到“告御状”机会之时,长岛地区的局势正在迅速激化。
  邻近愿证寺的数个村庄之内,征税人纷纷遭到袭击。十名僧侣和上百个村民涉嫌其中被抓进大牢。
  坐在神户城的国府盛种判断这属于“检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小型冲突”,没有放在心上,只吩咐说:“僧人以礼相待,暂且拘禁,若确属无辜,日后遣送出境;百姓可以进行适当的拷问,动过手的一律处死,其他的,服役顶罪。”
  长岛愿证寺的证意住持,立即派了坊官下间赖成,带着少量士兵,联络各村的民意代表,摆了先礼后兵的态势,提出要进行“沟通”。
  国府盛种不敢轻忽,立即同意,但也暗中调兵戒备。
  双方在三重郡附近约好时间见面。
  交涉过程中,两边各执一词,分歧极大,完全无法达成一致。
  武士一方,认为作为守护之职,对郡内各村各地,享受理所当然的治权,有幕府和平手家在后面背书,进行检地乃是无可置疑之事。
  这被看做是得理不饶人,全无慈悲之心。
  僧侣和农民一方,本来是不占理的,但不知从哪弄出来几份泛黄的陈旧文书,宣称莲如上人早已从时任侍所所司的一色氏那里取得特权。
  这让对面觉得是寻章摘句,无理取闹。
  总之,涉及到利益问题,谁都不愿轻易松口。
  在本时代的扶桑地区,由于各地集权度天差地别,税务情况也完全不同。理论税率和实际税率有着很大的差别。某些强势掌握了基层权力的大名,会取走六七成的产出,仅留下供民众果腹的口粮。而另一些统治根基薄弱的大名,却只能收到一二成的田税,对下层的瞒报无可奈何。
  但村民的生活也不见得就更好。
  比如北伊势地区,实际交给领主的比例只有一成半多一点,看上去负担很轻了,但相应的,领主对治安、水利之类的事务就不会太上心,村民们往往需要向附近的寺社定期上贡来保平安,有时还需要自己凑钱雇人讨伐盗贼呢。
  国府盛种贸然提出“检地”时,根本没有仔细考虑实际的情况。
  他的实力并不足以让百姓们感到敬畏和信任,无法得到广泛的认同。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要与寺社争食。
  在三重郡,双方各选出十五名代表,激烈讨论了半天。起初还讲究基本的道理,摆着漏斗,一个一个在规定时间内轮流发言。
  但后面迟迟不能达到一致,心浮气躁之下,渐渐变成鸡同鸭讲,乃至人身攻击,互相辱骂,不再顾及任何颜面。
  最终不知道是有人故意示威,还是偶然走火,某个一向宗僧兵手中持着的铁炮忽然朝着天空射了一发,巨大的响声同硝烟味弥散开来。
  顿时成为导火索。
  武士们纷纷拔刀,僧侣百姓们亦不相让,一时剑拔弩张。
  前者尽数着甲,全副武装;后者人多势众,气势汹汹。
  对峙半天,互不相让,却又心怀忌惮,大声喊打喊杀,辱骂对方八辈祖宗,隔空拼了半天口水,没怎么真正动手,捱到日落,各自退去。
  因此并无太多死伤,只有几个倒霉蛋自己太紧张摔坏撞坏了的。
  但和平交涉的前景显然已经不再成立。
  神户城的国府盛种才觉得不妙,一面赶紧整军备战,一面把织田信孝请出来“主持局面”。长岛愿证寺的证意住持,则是将本地的军政要务委任给下间赖成,亲自出动到石山去寻求支持。
  乱象由此为人所知。
  乃至迅速传到了平手汎秀和本愿寺显如的耳边。
  显如上人刚刚还在吹嘘“畿内有鄙派襄助,定然能保一方平安”之类的,得知此事尴尬万分,恼火不已,决心要在内部进一步加强集权。
  刑部大人本也有些吃惊,旋即收到儿子寄回来的密信,说:“得知长岛即将生变,我立即采取行动,虽未及阻止,但应可控制局势,不至恶化。时间紧张,擅自行事,还请父上见谅。”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
  话说近江莲光寺那边,纱织大小姐一时兴起,接见了五姐妹,耐心听取了长岛地区的诸事。
  中野丸太郎却被拦在外面,不允许靠近。因为他一个臭男人,令人见之生厌,看起来远不如五个活蹦乱跳的小姑娘可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8/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