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4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9/619

  毕竟大伙都累得够呛,全凭意志品质一路支撑,难免会有走神犯困的情况。
  倒是一向羸弱,又受了箭矢之伤的足利义昭精神最好,昂首跨马挺立在最前,反复夸奖平手家提供的“神药”效果拔群。
  可是,旁边看来,总觉得将军大人的情绪过于异常了,一路之上,不断地以慷慨激昂的陈词,声称要如何如何惩治乱党,夺回京都云云,却全然没有顾及任何细节问题,完全不似往日隐忍谨慎,喜怒不形于色的模样。
  当然,受了这么大的刺激,一时举止失态也在情理之中,幕臣们都没有过分在意。
  经过一夜骑行,第二天上午到了驿所,足利义昭休息了片刻,坐上牛车的车厢之中,忽然莫名其妙毫无缘由地原形毕露,大声惨叫着说中箭处疼得要命,鼻涕眼泪不住往下流,在沓板上打滚。
  这把左右随行的人吓得不清,幸好服部秀安及时问询赶来,再次提供了“神药”的帮助,令将军大人重新安定和振奋下来。
  事既至此,终于有些幕臣感到不妥,悄悄找他们现在的主心骨——细川藤孝旁敲侧击的谈“神药”的问题。但后者大手一挥,坚定地表示:“不可舍本逐末!目前最重要的是保证公方大人能安全离开京都,脱离乱党的势力范围,其他的顾不了那么多的。放心吧,‘神药’的事情,我心里知之甚详。”
  既然如此,幕臣们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
  名义上,平手家的驿所并不清楚京都究竟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究竟接待了谁,只知道是服部秀安大人特意吩咐要特别小心,万分重视而已。
  同理,光风霁月、坦荡无尘的刑部大人,自然也是在岸和田城处理公务,而不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和泉边境。
  他是被动接收到京都变乱消息的,绝对没有任何事先准备的迹象。
  之所以成功救出了公方大人,那纯属机缘巧合。是忠勇无匹,文武兼备的大英雄细川藤孝居中看破了乱党的阴谋,然后主动联系了在抗击武田时结识的,当时又碰巧在京都附近逗留的旧友——河田长亲、木下秀长等人,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壮举。
  官方说法就是这样。
  不信的人可以到警视厅去理论,顺便还能品一品茗,那里的茶水一向特别受欢迎。
  理所当然,平手汎秀在岸和田城见到足利义昭的时候,心中是震惊、愤怒、庆幸、愧疚、疑惑……等等好多种心情交错融汇的。
  这实在是太考验了演技了。
  就连身经百战的刑部大人也只能低下头,伏身施礼,声音嘶哑而又惊惶的开口,以至于语无伦次:“公方大人!居然……居然遭遇如此……如此丧心病狂的阴谋!在下……我……臣下一定要……一定要……一定要……我……我也不知道现在该做什么,但总之就是一定要做些什么!”
  接着轻轻抬头,忽然哽咽,眼眶略带湿润,长叹一声,整理心情,小心翼翼道:“这确实是罪该万死的事情,但织田弹正……毕竟是吾的妻兄,更曾是在下的主君,柴田、木下诸位也曾一同奋战过,很抱歉在下暂时还无法将他们视为彻底的敌人,或许……或许其中有些小人挑拨,导致的误会……也未可知……”
  见了平手汎秀这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罕见姿态,众人大为惊讶。
  大馆晴忠、上野清延等谱代幕臣们纷纷点头,被这情真意切的大实话所感染,表示能理解刑部大人的复杂心情。
  细川藤孝当然是共鸣最深的那一个。
  毕竟他是天下知名的文化巨匠,最擅长品味人心的微妙之处了。
  而服部秀安他们那帮人不必在此场合出面,这是很幸运的地方,否则礼节、口才、演技上都很容易出问题。
  至于足利义昭……他本来应该是一个敏锐而又多疑的人,很不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所感染。
  然而,他在见面之前,又感到不适,所以刚刚才找服部秀安又拿了一点“神药”。
  连续三次服用之后,将军大人的心境已经与平日有了极大的不同。他丝毫没有觉察出面前这人言行之中的疏漏矛盾之处,也没有心思去体会那百转千回,英雄气短的爱恨情仇,而是十分志得意满地上前,拍着平手汎秀的肩膀,高声道:“不用急,不用急!我很放心,你也不用急!今天跟几年前那次可不一样,我久在京都,深得人心,织田一派的叛乱行为根本不值得一提,内外有识之士都会团结在我周围,没有人会在站在乱党一边!平手刑部若是顾念旧情,那就不要派兵参与平乱的行动了,在和泉坐视即可!不必有任何的担忧,只要我与各方豪杰取得联系,平叛只是时间问题……”
  足利义昭满面红光说得完全停不下来,透着一股精神不正常的兴奋劲头。
  平手汎秀对此并没有心理准备,一时有些不解。
  京都这一闹,倒把一个好端端的人闹傻了?
  长远来看倒也未必是坏事,但是短期之内可能会有不少的麻烦啊……
  至少一年之内,还是希望有个能正常讲人话的将军大人在场。
  直到有人趁着足利义昭唾沫星子四溅,吸引所有人目光的时候,悄悄递了一张纸条过来。
  平手汎秀装作不经意地稍微瞟了一眼上面的文字。
  然后他就真的是被震惊得不轻了。
  虽然允许服部秀安“便宜行事,无需禁忌”,可不曾想,执行到了这个地步……
第十四章
战无可避
  变乱发生之后的第三天,京都立即就宣布了官方说法——
  逆臣三渊藤英、米田求政等辈,勾结外敌,企图造反,被柴田胜家、木下秀吉、明智光秀等人发觉,奋力作战终于镇压下去。但是在这过程中,公方大人因故失踪,下落不明,众人迫于形势,不得不拥戴现任幕府管领的织田弹正出面主事。
  然后平手汎秀也立即在岸和田城昭告天下,声称拥立将军在和泉避难,这并不会影响行使幕府职权,同时要求京都方面一个月之内,对于变乱做出合理解释,找出相关责任人,并且交还御所。
  京都方面当然不肯听命,反而是以织田信长的名义,说什么“京都治安已靖,逆贼尽皆见诛”,请求将军大人“刻日归洛,以安民心”。
  信件没几天送到岸和田城,同时也是对周边所有势力表态。
  和泉这边,则是由足利义昭口谕,细川藤孝秉笔,以十分严厉的词锋,指桑骂槐的说对方是“狼獾或然卒除,豺虎犹然盘踞”,呼吁各方大名带兵来此汇集,一起参与勤王,辅佐将军大人打回御所,消灭奸贼。
  接着京都抬出了朝廷,让关白二条晴良出面,一众公卿高官联署,提醒将军大人不要任性,早日带着幕臣们回到御所才是正理。还要求平手刑部及时规劝,顾全大局。否则织田弹正就只能“亲自带兵来请”了。
  到这一步,足利义昭索性公开将柴田胜家、木下秀吉、明智光秀斥为乱党,宣布朝廷已经收到奸臣武人的胁迫,一切调令不再值得遵守。
  至于织田信长到底本身就是乱党,还是被乱党胁迫,这个暂时没有完全定性。这不是想留点余地,也不是讲情面,而是因为,当年将军大人执意打破常规,从细川、斯波、畠山三家以外,提拔出来的这么个“管领”,一旦成了乱党,以前的事情就不太好讲。
  于是,京都那边,也就顺水推舟,说足利义昭收到了平手汎秀的挟持。
  一时近畿陷入剑拔弩张,风雨欲来的气氛。
  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不过也不能说附近的各方国人、公家、僧侣、商贾有多么震惊就是了。
  自从应仁之乱以来,这一百年京都就没有太平过,将军斗管领,管领又要斗管领代,细川、山名、畠山、大内、三好、织田……来来去去无数皇图霸业,终于梦里风吹雨打去,堪称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城头变化大王旗,铁打的御所,流水的执政,中间还夹杂着天台宗、日莲宗、一向宗等诸多宗教势力的恩怨纠葛,血海深仇。
  总之是说也说也不完的巨幅大戏。
  管领掌握实权,将军大人孤身跑出京都,到地方实力派大名那里去暂居,然后号召天下,希望各地忠臣能帮他打回去……
  这种事情实在不怎么稀奇。
  尽管当年是织田信长亲自带兵,把足利义昭抬起御所的。
  但那又如何呢?
  远的且不说,细川高国与足利义植,三好长庆与细川晴元,都是这么一个由朋友变成路人,最终反目成仇的过程。
  仅仅是占据京都,可未必能得到周边的支持。
  同理,仅仅是扶持将军,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人心所向。
  想要取得支持,还是要看各显神通。
  鉴于足利义昭遭逢如此剧变,又在脱出过程中受了箭伤,精神和身体的状态都不太稳定,幕府方面暂时由细川藤孝负责代理发言。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幌子了,更主要的其实是看平手汎秀的调略与斡旋手段。
  年前因为“义辉公遗孤”引发的问题当中,就有大批幕臣战死、切腹或出奔,眼下这次动乱又波及了不少人,然后还有很多被织田一派拉拢收买的,还有在外地办事,暂时不在京都的……
  现在足利义昭身边有名有姓,值得一提的谱代家臣,只有一二十个了。对面那边,柴田、木下、明智笼络住的,估计也不超过四十个。
  室町幕府的中枢机构可以说已经是分崩离析,近于瓦解的状态。
  征夷大将军的存在依然是无可置疑的大义名分,但这个名分的含金量正在下降。
  ……
  “播磨的浅井军队有什么动静吗?”
  “禀主公,尚未发现!根据最新情报,浅井氏的大部分兵力仍然在美作、但马等地,没有发现折返迹象。”
  “那么就把幕府的信件传递给浅井家即可。我们就不必出面与之联络,但可以想想办法,试着找一找荒木村重、别所长治,以及黑田孝高。若是麻烦也不必强求。”
  “是!属下这就去办,告退了。”
  “嗯……近江呢?近江的情况如何?”
  “有消息说,两天前,大津附近集结了身份不明的一两千军势,不知道要做什么……似乎不是当地人,可能是美浓那边来的。”
  “竹中果然有嫌疑吗……那就……以我的私人身份邀请他吧,就说……算了,待会我亲自书写。在这个人面前,就算是弥九郎(本多正信)的文字圈套怕也是毫无意义的。”
  “那我们……”
  “继续关注近江地区的兵力调动情况。”
  “是!”
  “主公,这里是尾张急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9/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