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4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2/619

  可惜,刑部大人并不热衷此道。
  就在这寺里,平手汎秀命士兵们稍作休整,并接见了泷川一益、柴田胜家、竹中重治等人派来的使者。
  包括分给泷川的那支象征性的援兵,也在野口政利带领下顺利会师。
  由于在远江前线拖得太久,各处的利益交换均已完成,进入稳定阶段,不再需要外部伸手调解,泷川与柴田都只是简单表达了祝贺与感谢之意。竹中则在除此之外,还透露自己身体渐渐好转可以理事,另外隐晦提示说,中枢可能将有微妙变化,说不定咱们两人有合作机会。
  自织田信长自愿接受管领之位,被足利义昭软禁起来之后,京都的局势其实一直都很耐人寻味,竹中这话看起来好像只是老生常谈。
  但平手汎秀出于对“美浓麒麟儿”的了解不敢轻忽,连忙派人加紧调查。
  两日之后,传回来的消息令人十分惊诧:
  当今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居然在有限的统治范围内发起了动员令,号称要发动亲征,讨伐“逆贼”的越前朝仓!
  正好秋收差不多也该结束了,寒冬又暂时还没到来,接下来两三个月确实是可以用兵。
  山城国各地,以及河内国北部,近江国西部的不少豪族响应了征召,带人来到御所效力,预计总规模会在一万以上,甚至可能接近一万五千。
  这可能是室町幕府百年以来,第一掌握如此规模的直属军队。
  如此可见,足利义昭趁着畿内变乱,推行的一系列集权化进程,还是颇有成效的。现在将军家已经不完全是个空架子了。
  作为天下武家之首,幕府如果不能在战场上赢得荣誉,只靠名分度日,始终会被轻视,总有沦为傀儡的危险。
  但若能保持一定的战力,再与名分相配合,就有望扭转局面,取回一定实权。
  足利义昭显然明白这一点,所以强忍着内心对刀剑与鲜血的恐惧,特意找了这个难得的时机,挑了越前朝仓这么一个缺乏军事传统,而又正逢内乱的超级软柿子,企图重振威风。
  但平手汎秀依然不太看好他。
  原因很简单。
  敌人固然不强,幕府军却更是羸弱到不堪一击的程度啊!当初围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豪族,都差点要翻船,那份记忆可是历历在目。
  人家越前朝仓好歹是个正经的大名,说弱那是相对织田、浅井而言的,以前跟若狭国人众、北陆一向一揆之类的较量也是打了不少胜仗的啊!
  虽然……据说是明智、木下、柴田这批织田旧将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幕府军的战力,但提高范围究竟多少可就难说了,而且,下意识总觉得这三人凑到一起,事情背后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呀……
  平手汎秀很了解足利义昭的性格,知道这位公方大人是外宽内忌的人,一旦下定决心,绝非外人可用言语劝动的。
  本来指望着,以击退武田,骂死信玄之威,成为幕府的拯救者,正好挟恩求报,让足利义昭认可自己对河内南部、大和西部的占有,并且在四国事务上给个名分和说法的。
  孰料,竟然让素来厌恶刀兵,畏惧鲜血的将军大人信心爆棚,敢于发动亲征了!
  万一要是出了什么意外,那些胜利果实岂不就无法落实了吗?
  真是让人发愁。
  平手汎秀恨不得当即带着部队追上去,帮足利义昭把这一仗给打了。
  然而……
  一来未必赶得及,二来士卒们已经十分疲敝急需休息,三来这么做就等于公开表示不信任幕府军的战力,可能会把足利义昭给得罪了……
第九十七章
京都群情激愤
  于金胜山寺稍作休整,大略统计了阵亡与受伤的名单,并且对损失较重的备队做出布置之后,平手汎秀是在九月初十到达京都的。
  此时,“平手刑部骂死武田大膳”的流言,已经在町民、商家、僧侣之中广为传播了,虽然未能得到甲斐方面的官方认可。
  然而,传闻中的主角驾临京都,却并未得到英雄归来般的荣耀待遇。
  因为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大人已经领兵亲征,跑去讨伐北陆朝仓家了,留守的三渊藤英和伊势贞兴两个人级别不怎么够,情绪都比较低落,就算是走出御所大门五十町(5公里)迎接,勉强堆满笑容说了一大箩筐恭维话,也并没有显得十分热情和隆重。
  难免令人失望。
  当然,平手汎秀的身份不适合主动表达负面情绪。
  不过随行前驱的小西行长是个耳聪目明七窍玲珑的家伙,他见状便摆出狐假虎威,指桑骂槐的姿态,皱着眉非议道:“请恕鄙人逾距!承蒙二位大人出城相迎,确实我军的不胜荣幸。然后如今非常时分,你们更应该跟在公方大人身边,劝阻他亲身冒险才是啊!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况堂堂征夷大将军呢?”
  他这话阴阳怪气,皮里阳秋得很,典型界町商人的作派。
  三渊藤英出身高贵,习惯了京都那种委婉曲折的交流方式,被这粗鄙之语气得红了脸,却无话可说,更不敢发作,只能面无表情地“呵呵”两声了事。
  伊势贞兴倒是从容得多,当即驳斥道:“阁下便是小西殿吗?您方才所言有误。须知越前朝仓氏,是裹挟了上代将军的遗孤作口号,才勾结了这么多人一同兴兵作乱的。若是派别的人去讨伐,总未免会有‘投鼠忌器’之忧,难以尽力施展。唯有公方大人亲征,才可不受拘束的作战啊!”
  小西行长顿时无言以对。
  足利义昭把那个来历不明的侄子从岐阜城里夺过来,送到越前当养子,固然是弄巧成拙了,但明眼人都知道,背后真正主导事情发展的,是武田信玄无疑,朝仓义景这点实力,充其量就是提供一个大义名分,然后在次要战线稍微出点力而已。
  可有时候,就算是明眼人都知道的事,却没法在公开场合大胆说出来。
  名义上,朝仓义景裹挟“上代公方遗孤”才是掀起叛乱的头号罪犯,武田信玄则同北畠具教、松永久秀类似,只是“附逆”的一员。
  伊势贞兴这么一说,不仅让足利义昭的亲征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还隐约把平手汎秀的战功贬低了几成。
  这次轮到小西行长哑口无言了。
  真要较量“睁眼说瞎话”的能力,他一个界町商人,哪里是京都政客的对手?
  平手汎秀倒是不以为然,道了一句:“伊势大人所言甚善,是弥九郎(小西行长)思虑欠妥了。”
  这不是认输,而是懒得计较。
  现在的局势毕竟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口舌之争的意义是有限的。不管怎么说,弄死一只甲斐之虎的实绩无法消抹,天下人也不是瞎子!
  反倒是足利义昭这次亲征,以幕府兵的战力,并不值得看好啊……
  见面之初交锋几句,接下来双方没再有什么冲突,而是“其乐融融”的一同到达京都,聊了一些“今天的天气哈哈哈哈”之类无意义话题。
  因为真正有意义的话题,要等足利义昭亲征出了结果再回来谈才有意义。
  于是没多久,平手汎秀便故意露出疲乏困意,意思是要下逐客令。
  三渊藤英、伊势贞兴也没什么好多说了,立即就告辞了。
  但他们走之前,却又吞吞吐吐地表示,有几个重要人物,这些天一直在等待刑部大人归来,希望您务必接见一下的愿望。
  见二人话说得郑重,平手汎秀有点好奇,自不会拒绝。
  于是三渊藤英、伊势贞兴出门,换了另外三个人过来觐见。
  头一个是熟人山科言继的儿子,现任从三位参议的山科言经,另外两个生面孔,自我介绍分别是足利家故吏三浦义尚,与山城国浪人山口秀景。
  据说,三浦义尚是由于细微末节的过错而剥去职位逐出幕府,山口秀景是卷入捕风捉影的阴谋被公方大人夺走领地贬为浪人。
  这两个身份地位都不显眼的小人物,一上来声泪俱下,泣流成河,恨不得把自己说得比窦娥更冤枉,比岳飞更悲愤,苦求“刑部大人作主”。
  而且还各拿出一张联名信来,声称上面签了字的全是类似待遇的人。
  亲卫队长毛利良通取了状纸送到面前,然后平手汎秀粗略一看,似乎有四十多个幕臣被降职或开除,五十多家豪族被夺走全部或一部分领地。这百来个倒霉蛋,大概是不肯接受现实,又没胆子加入武田信玄的“叛乱”,只能跑这抱大腿来了。
  想想也是,足利义昭借各种名目在山城国内推行集权化统治,还把手望河内、近江等地伸来伸去的,肯定免不了要得罪人的。
  其中胆子大点的,怕是年初就响应松永久秀的号召起兵了。
  剩下的多半是胆子小的。
  从数量上看,足利义昭这个集权化进程,还真是挺心急的。
  没有像信长那样硬碰硬打服国内反对派,却又跟信长一样心急,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或许会酿成什么问题也说不定……
  平手汎秀感觉两个哭哭啼啼的小人物实在令人厌烦,命人带下去休息冷静一下,只对山科言经说:“这种事求到我头上,恐怕也是徒然了!据我所知,最近一年来被打击的幕臣和豪族,大部分都是确有非法侵占土地财物,或者违规设定税卡的行为,遭到惩戒也是理所当然的吧!何况,我能拿什么身份,去约束公方大人呢?”
  作为职业公卿的山科言经并没仔细分辨,只针对最后一句话回复到:“京都的规矩,与武士的法则有所不同,力量并不取决于武力,而是人心。如果大部分人认为您有约束公方大人的能力,那么您就会真的具有这样的能力。至于身份,则是水到渠成的……”
  平手汎秀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发问:“难道山科大人,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吗?”
  山科言经微笑低声道:“朝廷与幕府商量过,有意让您右迁正五位下治部大辅,以表彰抵御逆贼西上的功绩。”
  “倒是在下荣幸。”平手汎秀口称荣幸,脸色却没有怎么变化,反而皱眉到,“不过这个官位总让我联想起今川治部,不是好兆头啊,能否继续让我在刑部任职呢?刑部大辅的称谓似乎不错。”
  “这……”山科言经眉关紧锁,“这不符合朝廷官位升迁的惯例,恐怕……”
  平手汎秀伸出右手五个手指:“五百贯。”
  “嗯……”山科言经脸上半阴半晴,“惯例并非明文法则,其实也未必不可打破,只是有些老一辈的比较固执……”
  平手汎秀又伸出左手一根手指:“再加一千贯。”
  “啊……”山科言经满面红光,“鄙人早就觉得那些陈规陋习是需要革新的了!请您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终于宾主尽欢,相视而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2/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