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4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8/619

  平手家这一方的后续兵力却尚不见踪影。
  让佐佐秀成回去通报战情,也不知到位了没有。无巧不成书,本来是正值炎热的夏季天气,这傍晚时分一转眼竟忽然由晴转阴,然后开始飘落雨滴了!
  而且是顷刻之间就越下越大,转瞬便发展成了倾盆之态。
  甚至还来不及吩咐士兵将铁炮收起来做好防水工作,就已经全身上下都浸湿得透彻了。
  武田胜赖趁势立即命令全军一同攻击,自己还亲自骑着马跑在最前。
  而加藤教明、香西长信就不好受了。
  铁炮暂时没法使用,就算用,在大雨之中也没法对准方向。
  同理弓矢也是被天气废了。
  只能眼睁睁看着敌方生猛扑过来。
  考虑到大雨造成的影响,加藤教明只能吩咐各自坚守岗位,各小组、各备队互就地互相掩护。他不敢发布太过复杂的命令,担心执行不了反而造成混乱。
  但武田胜赖却能在可视度极低情况下,依靠着喊声指挥数百骑兵,灵活绕行走位。
  其余真田昌辉、保科正直等将,各自带兵从不同方向猛攻,整体上是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包围了平手军。
  急雨打在人身上,透着具足都能感受到沉重的分量,形成不间断的水帘,几乎令人睁不开眼睛。这种环境会极度弱化阵型的作用,并对士兵心态造成很大影响。
  而如果不靠阵型,论及个体勇力与斗志,以近畿人为主的平手军,恐怕占不到上风。
  加藤教明并不知道另一侧的香西长信会如何应对,他只看到武田胜赖的骑兵饶了几个弯子之后朝自己袭来,但却连亲临一线鼓舞士气好像也做不到。因为他一向是个小嗓门,在这种情况下,感觉是吼破了喉咙,身边的人也听不到。
  焦急之时,忽听得身旁响起声如洪钟的沙哑呐喊:“我乃加藤大人之亲族,加藤光泰是也!诸位须知,我等皆是步卒,如今敌方骑兵众多,越逃越死得快,倒不如拼了命,博一个前程!”
  听了这声音,加藤教明才觉得心下一宽。
  要说加藤教明本人其实本事不大,全凭早早跟对了人,态度恭顺,才得以提拔,而加藤光泰这个冒认来的同族呢,真乃武力过人之勇将,可惜是斋藤龙兴死党,因这个历史政治包袱而颠沛潦倒。
  真遇上需要真功夫的场合,那还是得——
  加藤教明正胡思乱想着,忽然感到脑袋被什么从天而降的硬物击中,瞬间瘫倒在地,难省人事了。
  “大人小心!”
  “这骑兵居然还带了投石索?”
  “呜啊!什么玩意儿!”
  “砸死我了!”
  “别慌,有我加藤光泰在,必能护得住将旗!”
  伴随着嘈杂的声响,与乱哄哄的人流,加藤教明的最后记忆,便是那个冒认的同族,如凶神恶煞一般挥着长刀,一跃而起,将敌方骑在马上的武士劈作人身分离的两段。
第九十二章
虽败犹胜
  趁着雨势,武田胜赖一阵凶猛冲杀,令平手军阵脚瞬间大乱,侍大将加藤教明也陷入生死不知的境地。
  然而自称“加藤光泰”的勇士,带着身边三百部众,刚猛奋战不懈,如中流砥柱般顶上,令全军虽乱而不至崩溃,悬在将败的边缘吊着一口气。
  毕竟平手家的旗本部队编制十分严谨,也算得上训练有素。相互间有统一的职务级别,就算主官阵亡,剩下的人也能很清晰地知道谁是在场最高衔级的指挥官。一时被冲散的备队,但凡得到片刻掩护,多半就能由各级军官重组起来。
  摇摇欲坠,却始终不坠,坚持下去,武田胜赖那边的伤亡也渐渐增多,势头渐缓。
  往昔武田与斋藤曾经组成同盟,互结交好,彼时甲斐、信浓有许多人听过加藤光泰在美浓的勇名,今日得到印证,纷纷心生忌惮。
  这夏日的骤雨来得快去得更快,激战半晌,天气慢慢晴了,可夜色又开始聚拢,夕阳西下,圆月东出,大地即将陷入黑暗。
  见状,虽然未竟全功,武田胜赖也只能鸣金收兵。
  夜间作战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轻易是没人会冒险的。
  加藤光泰坚持了大半个时辰,终于喘了口气。回头找到加藤教明,发现是被一块比拳头还大的投石正中面门,恰好击到兜帽和面甲中间,额头上完全没防护的位置,伤得极重,又在战场上颠来簸去未得救治,此刻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除了握住手询问遗言之外,徒然伤感,并无别的努力可做。
  那加藤教明仓促间也没可依靠的人,只紧紧抓住面前这个冒认的“同宗”,用尽力气挤出最后一句话来:“转告主公,我推荐加藤光泰接任势大将之职,犬子不才,日后还望各位多多照拂!”
  接着便闭眼咽气。
  同宗虽是冒认,却也有几分真情实意在里面,又得临终推荐,更是令人唏嘘不已。加藤光泰颇重江湖规矩,为人义气当先,瞬间受不住激动,放声大哭起来。
  没多久,友军香西长信一身血污却又元气满盈的闻讯赶来,道了声“安息”。他自述情况比这边好一些,与信州猛将真田昌辉等人力战不相上下,虽处下风,身披两创,但并不怎么严重,士卒伤亡也尚在可以承受范围内。
  一番收容伤员,处理尸体之后,天色已经大黑。
  粗略估算一下,刚才的雨战中共有六七百人伤亡,军队的战斗力和兵心士气无疑是极大折损了。
  对面敌军的情况难以辩清,根据经验判断,悲观估计是伤敌一百左右,乐观估计则是四五百,总之要不是雨停天黑,战局肯定是向着有利于对方的趋势发展。
  以武田胜赖的部众之齐心协力,犹然不敢轻易在夜间作战,香西长信、加藤光泰商量了一下,也只能尽量小心谨慎的安排士兵宿营休息了。
  这种情况下,强行驱使部队行动的话,怕是会有营啸的风险。
  除了多多安排夜巡,保证轮值守卫,祈祷对面不要玩什么阴谋诡计之外,平手军的将领们也无甚办法可想。
  若要搬回局势,乃至转守为攻,他们是肯定做不到的,需要指望后方派出进一步的部队才行。
  香西长信对目前这种分批逐次追击的情况非常不解,感觉就是如此安排才给了武田胜赖抓住漏洞发起逆袭的机会。现在敌军觅得良机,部队眼看着正在快速集结,而我们的后援却不知道在何处?
  加藤光泰则劝他说,第一不得不考虑后勤压力问题,第二,说不定刑部大人他老人家有什么更高级的操作我们不知道呢。
  ……
  如此,一直从午夜到凌晨,再到黎明,直至天色重新亮起,香西长信、加藤光泰两人几乎是整晚上不敢睡觉,一直提心吊胆谨防着突袭。
  士兵们也都被吩咐要保持警觉,轮班席地和衣休息,不敢睡得太深,始终保持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醒着备战。
  熟食和热水无暇去统一供应,所有人包括将领在内,无一不是嚼着干硬的冷饭团冷馒头,就几口河里的清水了事。
  幸好七月中旬没有半点凉意,在野外风餐露宿,一般并不会生病。
  第二天出了一会太阳之后又下了骤雨,虽然不及前天晚上那么大,却也对铁炮的使用造成很大麻烦。这对于平手军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然而直到上午过了一半,武田胜赖那边丝毫没有什么动静。
  令人安心之外也有点不太理解。
  反倒是暴雨又停之后,终于等到了盼望已久的后援。
  是河田长亲、长宗我部元亲、山内一丰等,共计带了五千人,主要由四国客军组成。
  香西长信很急迫,见了面就又许多话想说的。
  孰料河田长亲挥手打断,第一时间下令说:“武田军马上就会全线退守,提出议和,甚至会不惜放弃已经夺取的城池,而我们要趁着还没收到议和的请求,马上发动反击,争取更多筹码!”
  闻言香西长信、加藤光泰等人愕然不解。
  但河田长亲在平手家资历极深,一向又位高权重,历任要职,隐约有二号人物的立场,他亲自带队发话,普通“势大将”级别的家臣还真是不敢质疑的。
  于是便安排了长宗我部元亲、山内一丰立即进发,向前方武田家的阵地攻击,剩下的人稍作休息,半个时辰后动身。
  先锋动身之后,河田长亲才开始解释了事情的原委……
  ……
  同日清晨,武田家的曾根昌世骑着快马,轻车简从,传递消息比河田长亲早了两个时辰到。
  “吾儿胜赖见字如晤,今亟待与平手氏议和,万不可再战。留守断后诸军,除前日已述,山县昌景守北三河,土屋昌次守东远江外,再留内藤昌丰治骏河,余部即刻返回,五日内到着甲斐踟蹰歧馆,切勿拖延,不得有误。”
  笔画十分潦草,语言格外简练,仿佛是没功夫让佑笔书编纂正式公文,而是赶时间亲自提笔写了私信家书。
  其中内容,令武田胜赖顿时就红了眼。
  若非印章、字迹、以及送信使者都全无问题,甚至会怀疑这个是真是假。
  但就算是真,武田胜赖也忍不住怒哼一声,给了个白眼,瞪着面前的人挤出短短两个字:“解释!”
  曾根昌世施了一礼,毫不任何谄媚或畏惧之色,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回禀少主!根据最新情报,越后的上杉弹正,已经与北陆一向宗达成协定,划分了双方在能登、越中二国的势力范围,和平休兵。随后上杉军撤回了春日山城,但兵粮、器械的调运却仍在继续,猜测可能会提前完成秋收,而后入侵我方的北信浓,或是西上野。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那一带的许多国人外样们,正在因为金币纯度的问题而提出抗议,需要加以威慑和安抚。御馆大人打算亲自北上坐镇,希望少主您火速返回甲斐担任摄政。”
  “什么?岂有此理!”听了这话,武田胜赖既沮丧又暴怒,恨得牙痒,猛然弹起身,忍不住一刀劈坏了尚有余温的马扎,骂道:“那群秃驴,果然见风使舵,毫无操守!去年才送了那么多金银,不到一年就与上杉讲和了?还不如花那些钱养狗,至少狗知道该帮着主人咬谁!”
  曾根昌世低着头不去看他的表演,尽力不显露出眼角的一丝鄙夷之意,补充说:“据鄙人所知,北陆的一向宗依然忠于武田,但是石山本愿寺的显如上人却与平手氏交情很深。此事不仅仅是那帮和尚的外交路线之争,更多是中枢之权与地方自治的矛盾……御馆大人特意命我告知此事,希望少主将来引以为戒。”
  “……好吧……”武田胜赖极不甘心地点点头,咬牙切齿道:“这平手汎秀,实在可恶至极!时而用虚假情报惑人心神,时而用奇巧器械装神弄鬼,时而用纵横捭阖的卑鄙手段,说到底就是没胆子与我正面一战罢了!什么畿内智将,不过是个胆怯如鼠,狡诈如狐的无耻之徒罢了!”
  “……还请少主早日动身,并安排议和。”曾根昌世面无表情地提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8/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