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3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4/619

  “……此中情由,各方各执一词,姑且搁置不提吧。”楠木正虎想起事先松永久秀的吩咐,换个话题说:“然而时已至此,刑部大人岂能无有远虑呢?”
  “呵呵……按您的高见,想必只有屈从武田,才算是远虑啦?”平手汎秀出言讥讽道。
  “……屈从之说,未免太过了。”楠木正虎小心措辞道,“反过来讲,正要先掌握住京都的防务,才能避免战祸的荼毒啊!此外刑部大人理应考虑到故主织田弹正的安危。据我所知,织田弹正虽然贵为管领,但与‘伪公方’之间,是颇有些曲折不合的。万一‘伪公方’走投无路,悍然下了杀手……”
  他话里的意思,就是告诉平手汎秀说,可以用“拯救织田信长”为理由进兵京都,如此就有了名分,不会被认为是随波逐流临阵倒戈。
  “哼哼……”平手汎秀面露鄙夷,“此言甚为愚蠢!首先我要告诉你,公方与管领之间关系十分融洽,精诚合作彼此不分,一切宣称两位大人之间有矛盾的,都是不值一斥的谣言!其次,我如果真的领兵攻打京都,那才是真的有可能导致织田弹正被幕府军迁怒!”
  ……就此借刀杀人不是正好吗?难道到了现在你还希望信长继续活着?
  ——楠木正虎心下如此想着,只觉得面前的平手汎秀做戏做过了头。
  但他当然不敢说出来,只能继续赔笑着劝说:“刑部大人!您是天下知名的智将,自然有一番见识决断,鄙人是不敢质疑的。来此只是想表达说,无论是甲斐的武田大膳,还是鄙主松永弹正,都将您视作是日后安定京都的支柱。根据目前的讨论,今后除了和淡纪三州,及四国事务之外,山阳的摄津、播磨恐怕也要辛苦您……”
  “松永弹正也就罢了,我姑且当他是年事过高,一时糊涂吧!”平手汎秀脸上闪过一丝沉痛的表情,接着又变成坚毅决然,怒叱道:“但武田信玄,这等狂悖乱法之辈,我是绝不可饶恕,定要杀之而后快的,楠木先生,今日是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岂可……武田大膳何等人……岂可如此说……”
  楠木正虎一时结舌。
  你这直接都开骂了,我再怎么婉转,也没法往下接了啊。
  “什么武田大膳?不知忠义的逆贼罢了!”平手汎秀无情打断,“武田祖居中山道,世代沐受幕府恩义,理当匡明辅正,保境安民,何竟穷兵黩武,攘权夺利!以至甲信二州民生凋敝,四邻百姓寝食难安!今更妖言惑众,蜚短流长,窥视神器,其心可诛!吾从未见此厚颜无耻之人!幸天命不绝,公方复兴于京,御命伐敌,天下智勇之士无不枕戈待旦,赢粮景从,而思报国!他日讨取贼酋,猎尽党羽,以祭忠义。即日附逆之人,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于地下!”
  楠木正虎见平手汎秀义正辞严,怒发冲冠,兀自惶然失色,汗出如浆,嗫嚅期艾,口不能言,伏地不敢起身。
  帐子角落不起眼处,却有两个书佐在奋笔疾书,将平手汎秀的言行记录下来。
  子承父业担任忍者组头的多罗尾光彦则是一边默念着速记,一边吩咐两个书佐写得更清晰些。
  他心里清楚得很,五日之内,平手刑部断然拒绝拉拢,怒叱武田的戏码,就要以京都为中心,在近畿各处流传开来。
  显然,那都是百姓们仰慕其身姿风仪,自发口耳相传的,绝对不是忍者化妆成普通人故意制造舆论的。
  平手家光风霁月,事无不可对人言,怎么会学武田家,做那种无耻勾当呢?
  谁要是对此有所误会,散发一些令人遗憾的言论,那就必须礼貌地请回来,到岸和田城好好讲一讲做人的道理了。
第十四章
幕府三大勇将
  尽管二条御所依然被松永军包围着,但平手汎秀斥退使者,旗帜鲜明打出上洛勤王旗号之后,局势仍在朝着对足利义昭有利的方向发展。
  织田、德川合兵抵挡来势汹汹的武田,竹中重治阻住了越前朝仓的步伐,泷川一益和北畠具教在伊势南北对峙互相牵制。
  看上去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节奏。
  远在备前的浅井长政眼见局势变幻比想象中更复杂,也终于下定了决心,留下黑田孝高带着三千人殿后应付浦上宗景的倾巢大军,主力迅速回转。
  不过始终是已经慢了一步。
  而且也找不到第二场合来演一出“怒斥逆贼”的戏份了。
  平手汎秀自从岸和田城出发起,便开始不断有人来投,跨越北河内,进入山城国,到达天王山一带驻扎时,身边已经有了六七千名自愿加入的客军。
  为首是领有摄津一隅的织田长益,主力则是来自混乱的河内一国,许多对松永家不满,怀念三好义继的国众都聚集在此。大和、近江亦有些十人左右规模的队伍赶过来,这就称不上什么政治立场,纯粹是来凑热闹想发战争财的。
  结合本部的人马,规模已超过两万。
  此外,四国与纪伊各处还有再次发动征召的潜力,只不过考虑到统治尚未稳固,暂不适合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这两万余人,在平手汎秀的率领下,气势汹汹地向京都扑过去。
  武田军远在东海道,一时半会碰不上。首当其冲,是要解决附贼而起,趁乱取事,围攻二条御所的松永逆党。
  织田、德川看上去左支右绌,应付起来十分艰难,浅井长政反复犹豫,舍不得备前的到手利益,余者的实力与威望都远远不够,相较之下,唯有平手汎秀身上呈现出一往无前,虎虎生威的迹象。
  这是源于主君拥有强烈的自信心,起到从上至下的感染力。
  取胜的自信,主要并不是基于军队数量或者敌我局势,而是因为从繁杂的日常情报中,猜测出武田信玄的健康状况已不太乐观。这就不足为外人道哉了。
  甲信一带,乃至东海道和关东地区,上得了台面的杏林妙手,多半与“十六文先生”永田德本搭得上关系。而平手汎秀曾经派了十几个尾张少年跟着永田德本学艺,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一支有编制的医疗队伍,也兼作军医培训官之用。
  两边医学理念和治疗方案是相通的。
  所以,将忍者辛苦搜刮回来的情报,打着问询和讨论的名目,找本家的医务人员参详一番,便能大致得知目标情报。
  看似势不可挡的西上,其实成功可能性,完全是取决于武田信玄的阳寿长短。平手汎秀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不惜撕破脸皮,大违常情,慷慨淋漓地痛斥“逆贼”,表达势不两立的信念。
  可能只有合法性受质疑的足利义昭与形势微妙的织田信忠,这两人没有任何讲和余地,态度会跟平手一样坚决了。其他人,包括直接受到侵攻的德川在内,都没这么激进,而是在外交辞令中留下一定缓和台阶,私底下做好必要时候改换门庭的心理准备。
  这正中平手汎秀下怀。
  如果不是旁人都态度暧昧,怎么能体现我家的忠义呢?
  平手氏素来家风规整,宽人严己,事后当然不会有半点居功自傲之念。但若是近畿百姓看在眼里,自发将击退武田的首功推举过来,便也只有无可奈何地愧领而已了。
  这几天期间,松永家仿佛是犹然不死心,仍在不断派人过来游说。但他们除了楠木正虎之外,再也找不到这么广有名望的文化人了,普通的凡俗辈,根本没有那么大面子得到接见,纵有三寸不烂之舌也是枉然了。
  唯有一个为武田家效力的临济宗僧人,据说是快川绍喜的徒弟,虎哉宗乙的师兄,平手汎秀才姑且见了一见。但全然不为其言语所动,只是把对楠木正虎说的话,换了个表达方式再讲一遍而已。
  直到平手军挺进天王山为止,松永久通都几乎没有做出任何的军事应对,只是徒然奢望通过外交方式解决问题。
  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信心。
  见对手如此迟钝,平手汎秀也不客气,立即令织田长益带领诸国客军六千多人,取道向南,卡在京都通往大和国的边境上,截断对方的后路;中村一氏、木下秀长带领纪伊国众三千五百,迂回到山城国北部,大张旗鼓,作势夹击,并且还要尽量向畿内北部的“有志之士”宣传本家的主张;加藤教明指挥两千人留守在天王山,防止意外情况,并确保大军折返回岸和田城的退路。
  而总大将亲率麾下其他的亲卫、旗本、一门、谱代及和泉、淡路二国新参众,总计九千人左右,从西面向围攻御所的松永军发动进攻,意图里应外合,中心开花,解围的同时,消灭敌方的有机力量。
  在平手汎秀计划当中,此战不仅需要取胜,更要立威。一方面是吸引独立小势力们投奔,另一方面则要确保野心家短期内无力再起。否则就无法安心向东与武田作战了。
  即将开战之前,担任斥候的石川五右卫门,侥幸遇到了一些逃难的僧人商贾和战溃的散兵游勇,从那些人口中得到了一些最新情报。
  通过描述出来的战况,进行分析,岩成友通和小西行长等人认为:松永久通的军势之所以反应缓慢,并非只因寄托外交手段,更多是因为围城过程中出现了突发状况。
  据说,幕府的兵丁,完全不似传言中羸弱不堪,反而算得上是悍勇,与过往的固有印象截然迥异。尤其是有三个猛将,虽然各自只带了不足百人的部曲,但却异常的精锐善战,他们并不局限于死守,反而经常会趁着攻方不备外出劫营,还先后两次成功掩护运输队将粮食搬到城里。
  慢慢打着打着,这几个人似乎就成了守军的中流砥柱。
  有个溃兵自称原是三好义继麾下一个组头,被吞并后害怕遭到清洗,不得不勉强为松永家效力,见势不妙就桃之夭夭。这人交代说:
  “昨天本来已经下达了命令,说今天早晨要撤销包围圈,重整队形,应付西面的敌人。可今天凌晨天还没亮就遇到城里的人夜袭……自然是重整不成了……您说得没错,带头的就是那三个强大的武士,围攻这几天我们人人都听说了,也不知道是哪来的三个人……”
  听了这个,众人都觉得很奇怪,心想幕府啥时候有了厉害的人才。
  唯有平手汎秀听了回报之后,心念一动,命人再仔细询问那三人的家纹旗帜,兵甲配饰,身材长相等等一切细节信息。
  然后又过了两三刻钟,真相终于大白。
  幕府军中,所谓“三个强大的武士”,乃是受到排挤的明智光秀,刚加入不久的木下秀吉,以及碰巧在御所做客的柴田胜家。
  正是他们的奋战,让松永“逆党”不断碰壁,为平手军创造出优良的进攻机会。
  柴田胜家之勇,自是不用提了,他麾下的郎党堪称织田家最精锐的队伍。明智光秀熟读兵法擅长铁炮,身边又有“鬼武者”左马介秀满这等顶级斗将。木下秀吉本人的武力倒是不强不过素来求贤若渴,得到了前野长康、稻田大炊等猛士的追随。
  这在幕府的花架子里面肯定是鹤立鸡群的存在,对上武力平庸的大和松永家,处在上风也是情理之中。
  仔细想想,这几年下来,幕府可能是第一次接受如此激烈的考验。在这次考验中表现出色的成员,话语权想必一定会上升吧。
  这样一来,将来的发展可真是有意思啊……
  平手汎秀挥师进击之余,尚有闲工夫考虑不相关的事,可见敌方给予的压力实在不足。
  根据事先的吩咐,元龟四年(1571年)十一月初九未时三刻,御所被围困了长达五日之后,自岸和田城出发的平手军势兵分三路,向松永久通发动攻击。
  诸将士在“怒斥事件”之后都觉得莫名的振奋,士气正是饱满的时候,甫一受到命令,便热情高涨地大声喊着口号,随着宏亮的法螺声前进。
  本队在西,中村一氏在北,织田长益在南,距离中心点大约都是五十町(5公里)左右的距离待命,以烟火为号,几乎在同一时间起步,向御所进发。
  刻意留下东边,放任敌方逃窜,但那个方向不远就是琵琶湖沿岸,没有船队接应的话,是很不利于藏匿的。
  约半个时辰之后,震天的喊杀声中,平手汎秀在亲卫簇拥下,登上临时找到的土台高低,持着南蛮千里镜,已能清晰看到,几百步外松永家士兵甲胄上的花纹。
  一眼扫过去,只觉得对面最前排的那些士卒,无不秩序井然,阵型森严,装备完整,精神抖擞,似乎比想象中要难对付一些。
  片刻之后,石川五右卫门上气不接下气地疾驰过来汇报说:“从旗号看,敌军主将的直属部队正在此处,约有五至八千,北侧由家臣赤塚家清带领的大和国人众估计是三千左右,南侧则是家臣奥田忠高带领的河内新降众二千余。”
  “竟是这么布置的吗?”平手汎秀有点惊讶,喃喃自语道:“完全不符合田忌赛马的精神啊……莫非松永久通竟有信心正面逐一击溃我军吗?还是说,其中有什么诈术呢?”
  倘若不慎中了声东击西的计,被敌方主力突围而出,那就很可惜了。
  是否稍加调整计划呢?天王山那里留下的两千人是可以作为预备队随时各处增援的。
  正在平手汎秀犹豫之时,忽而只听得猛然巨响,一个巨大的黑点,从敌方军阵中风驰电掣呼啸而出,带着强劲的旋转气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面而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4/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