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3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619

  踟蹰之际,忽然某个方向传来一声轰鸣巨响,震得人双腿发麻。
  接着,不知道是谁扯着嗓子大喊道:“哈哈,二之丸的火药库被引爆了!现在墙已经倒塌,我们赶紧冲进去!”
  听到这个大屋重定按耐不住翻身就要去抢人头。
  却被身旁一人阻住。
  小笠原元政也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目的,下意识伸手道:“且慢,好像不太对吧!这真的是内城的方向吗?声音也不像是墙倒塌,我感觉倒像是外郭的仓库炸毁了……”
  大屋重定闻言将信将疑,堪堪止了脚步准备多看一下。
  待了片刻,四下又传来几次动静小得多的爆炸声。仔细一看,确实平手军好像是没有真的冲进城里。
  别的不提,至少二之丸的铁炮还在三三两两向外射击呢。
  但是,让人完全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内城的方向,竟然响起了“我等愿降”的叫声。
  这叫声入耳,两方都战意大减,刀枪铁炮声音渐渐稀疏零落。
  过得少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后,终有清晰的人声,从二之丸入口的另一面传来:“我乃细川真之,特来向平手军请降!还望贵方遵守不加屠戮的承诺!”
  “鄙上是一言九鼎的刑部大人,从来不曾毁诺!”立即便有人出来回应道:“在下小西行长,愿担保各位无事,否则便教我死无葬身之地!然而敢问细川殿,三好阿波守(长治)何在?”
  “阿波守大人嘛……”细川真之的声音明显犹豫了一下,但音量还是够大的,“他过于激动,以至于不幸晕了过去,我已经让侍卫们好生看护了!”
  好生看护——这四个字是重音读的。
  其中含意,昭然若揭。
  但三好家的士兵们沉默以对,没有人站出来想要为一个既愚蠢又狂妄的主君伸张正义。
  唯有小西行长义正辞严:“刑部大人派我前来,可是吩咐过千万不可伤害三好阿波守的性命,请细川殿赶紧开门,让我们看看究竟他是为何晕过去的?是否需要医师?”
第九十二章
闷声发大财
  被称作是“阿波法难”的事情,只持续了半个月左右,就在平手家的介入下,被外力所强力制止了。
  小西行长作为军监与加藤光泰、香西长信仅仅七百人夜袭了胜瑞城,借援军进城的时机掀起了巨大的混乱,营造出大军围攻的势态,令城中的武士们惊惧不已,最终是以细川真之为首,绑缚了神憎鬼厌的三好长治,出来请降。
  其实整个过程中,平手军的别动队都只是拼命制造响动,装作在攻城而已。
  此举尽管只是锦上添花,但却传为美谈,立刻作为经典战例出现在酒屋游人的嘴里。
  决意降服的三好家武士们到了凌晨才知道中了疑兵之计,自是后悔不跌,当然是来不及了。加藤光泰、香西长信已经带人抢先把守住了城内的几处箭楼,严加看管。
  况且三好长治全然不得人心,没几个家臣愿意为他拼命的。
  得知捷报后,平手汎秀称赞说:“小西行长真是智敏机变之将。”
  而小西行长则回复道:“皆赖主公运筹帷幄,将士奋勇无匹,属下丝毫不敢居功。唯请求您将夸赞之语赐给参与奇袭的两备,作为正式称号。”
  平手汎秀欣然同意,题下了“智宜”和“智权”两组文字。
  不算非正式的“仁字备”,这就是最早以“为将五德”来命名的两支部队了。
  正好可以少许刺激一下斗志缩减的老兵们。
  战况逐渐传出来,几支正与真言宗、一向宗门徒作战的军势也顷刻间不战自溃,一泻千里。下间赖廉与杉之坊照算狠狠追击了一通才解恨。
  平手汎秀则是带着五千余人的主力部队,徐徐进发,时隔半年之后,再次以征服者的姿态驾临四国岛。
  大批的国人豪族才从繁忙的春耕与激烈的宗派斗争中脱身,一时还没反应过来,细川真之带领剩余少量人表示降伏,请求给予宽恕。
  他们都如约定中一样得到了优待,并未被拘禁起来,只是活动稍加监视而已。
  平手的众家臣们兴高采烈,趾高气昂,不在话下。
  向来口无遮拦的庆次乐观地推测说:“头一回来四国,借土佐长宗我部之力,擒获伪公方,取得赞岐西三郡;第二回来四国,除掉了敌酋筱原长房,派遣汤川家入驻上樱城。这两次都可算是宽宏大量。而今事不过三,总该到了直接割取阿波国领地的时候了吧?”
  这话他首先告诉了可儿才藏、拜乡家嘉等人,在中下层兵卒里流传开来,毫无疑问取得普遍的认可。
  然后他又对小舅子安宅信康,以及降将的核心人员岩成友通说了一遍,以此为契机,转达到三好家那边。
  四年之内,平手家三次登陆四国,兵锋之利,财力之厚,器械之威,智略之深,俱都令人印象深刻,可算是初步彰显了权威,有了强行入主的条件。
  对于一般的战国大名来说,做到这个程度就足以实施吞并计划了,后续则是要再花若干年去扶植亲信,根除余孽,建立新的行政结构。
  但平手汎秀本人的态度稍有些暧昧,一直不置可否。
  尤其是——完全没有派人去京都向足利义昭讨要阿波守护一职的意思。
  也没有清查地契统计人数的举动。
  就这么云淡风轻不明所以地虚耗了两日光阴,只与真言宗的杉之坊照算和一向宗的下间赖廉进行了几次私密交谈。
  趁着这段时间,阿波、赞岐两地的国人豪族们终于有所行动。
  十河存保作为领袖将武士们串联起来,三好康长赶忙辞别界町的茶会回来做正事,这两人很快取得了主导权。
  作为手下败将,他们并没有反攻胜瑞城的魄力,而是联名寄来了一封措辞恭谨卑微的信函,十分委婉地提出了交涉要求。
  看完信件的全文之后,平手汎秀冷笑不止:“推说这些破坏僧院迫害僧侣的罪责都是三好长治独断专行,不能归罪于整体,这倒是意料之中的论调。但是后面居然想要我饶恕三好长治的性命?未免过于乐观了吧!”
  于是平手汎秀的应对是,拒绝亲自出马,只派了个身份低微毫无名气的侧近众堀尾吉晴作为使节代表前去。
  连个重臣或者一门都不出面,这就已然说明了态度。
  不过,一天之后堀尾吉晴回来,却回报说:
  “三好笑岩(康长)和十河隼人(存保)言下之意,他们恨不得三好阿波守(长治)早日归天了结祸害。但是四国岛上的许多豪族地侍们,念及妙国院(三好义贤)往日恩惠,不愿意看到故主的嫡传儿子身死。”
  这个理由值得惊讶。
  “打仗的时候都心怀怨愤,不肯带兵来支援,到了事后,反而忽然想起旧情了吗?”平手汎秀感受到强烈的违和感。
  正巧在一旁听到的岩成友通进言说:“此事放在畿内、东海道、关东等地确实会显得很荒谬,四国岛上确实有些特殊的风土人情。豪族们一方面坚决认同三好家的统治,另一方面又会在细节处阳奉阴违乃至公开对抗。”
  他的话道出了其中关键。
  可以阿波、赞岐等地的人民,在“意识形态”上就倾向于封建分权而非中央集权,或者说是更为“复古”,更崇尚传统权威而非新式政权。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有着复杂的原因,并非一两代的雄主所能改变的。
  所以尽管三好长治愚蠢而又凶残,沉迷鹰狩,忽视政务,随意提拔宠臣,轻易得罪僧侣,依然有不少人对他保持着认同感。
  平手汎秀闭目假装思索了一会儿,对岩成友通、本多正信、堀尾吉晴等人说:“再让三好长治继续当阿波守护是不可能的,最好的结局就是出家去!赞岐除了西部三郡之外倒是依旧可以交给十河家,要不要改姓回三好看他自己。”
  众臣皆称是。心中暗自以为平手刑部大人是想自己担任阿波的守护。
  从军事和经济实力来讲,他老人家执掌阿波当然没有什么问题。
  倒是政治还有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已经是淡路纪伊两国守护兼和泉守护代了,足利义昭不会轻易给他更多头衔的,实在想要就得用政治利益来交换。
  但平手汎秀的提议让人始料未及:“在三好之前,阿波的管理职责是属于细川家的(不是担任管领的嫡系,而是另一支分家)。细川真之其实也是守护的嫡系传人,只不过是其母改嫁,才被算作是三好一门……”
  细川真之是细川持隆的儿子,细川持隆是幕府管领细川晴元的堂弟,名义上统御阿波、赞岐等地。三好义贤以下克上,诛杀了细川持隆并且夺取其妻,于是细川真之就成了三好家的继子。
  听平手汎秀话中的意思,好像有意以此人为招牌来安定四国的人心。
  细川真之的才具比三好长治当然是胜过很多的,怎么说也不会做出三好长治那样损人不利己的事。但节操方面不敢恭维,在小范围内具有着“视财如命,睚眦必报,道貌岸然”的“美誉”。
  这个人选,对于三好家来说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好歹是半个自己人,总比坐视阿波一国被鲸吞掉,要好得多。
  四国当地的国人豪族们,也没有理由提意见了。细川家可是要比三好家还要古老,可谓充分尊重了此地的“传统法理”。
  极端的守旧派说不定会为此欢呼雀跃。
  然而平手家的利益何在呢?
  岩成友通小心翼翼地提问说:“依主公之意……莫非,细川真之此人需要付出一定的条件才能够成为守护吗?”
  “我正是这么想的。”平手汎秀理所当然地点点头,“先前也与真言宗、一向宗的大师都商量过了,事情既然因寺院之事而起,自然要对受害者做出补偿。阿波各地被损毁的庙宇都将得到重建,其‘不输不入’之权利也必须再次确认。”
  所谓寺社拥有“不输不入”的权限,在战国时期的存在感很微妙。大名式微,则无限扩大,大名势大,便等同废纸。
  三好家连遭打击,已经接近于崩溃。倘若以平手汎秀所言,推一个除了出身之外无甚可取之处的细川真之来,那日后阿波守护的权威必然极为弱势,寺社将会肆无忌惮地扩张发展。
  真言宗和一向宗肯定会非常满意,他们的损失想必都加倍拿回去。
  然而还是那句话——平手家的利益何在呢?
  本多正信灵光一闪,提问到:“莫非是我家在纪伊的施政得到了支持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