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619


第二十三章
命运迥异(下)
  五月初十的一大早,盘踞在京都附近的织田军队,总计二万四千人,终于启程向西开进,准备进攻在摄津作乱的三好长逸。
  经过一整日的谨慎行军,到达山城、摄津边界的芥川山城附近休整。此时斥候回报,西南方七十町(约8公里)远发现敌方大股部队踪迹,另外更远处依稀见到浅井家的旗帜,似乎其先锋已经从西国折返了。
  按照平手汎秀的思路,先解决对京都威胁最大的敌人,而后再考虑越前的朝仓。
  西边的柴田、北边的丹羽、森可成情况估计都不太妙,至今也不知道是否还活着。现在大军既然西去,柴田的生机就更高了一点,而丹羽和森则只能说是自求多福了。
  本来平手汎秀是责无旁贷要担任大将的,但足利义昭要求他转仕的事情,终究成了一根无法绕过去的刺,池田恒兴大煞风景地把这根刺说了出来,气氛就很尴尬了。
  于是,平手汎秀不得不再三推辞,直到织田信忠再三恳请,才勉强同意“必要之时,作为顾问给出一些仅供参考的建议”。
  大家都知道,演这出戏纯属是浪费宝贵的进军时间,然而大家都不得不耐着性子演下去,池田恒兴不假思索的那一句话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微妙的。如果先不瞎说的话,至少还能再掩耳盗铃的拖延下去,一旦说破了,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另外,幕府老臣摄津晴门出人意料地死在军阵当中,也很让人觉得寓意不祥,犯了忌讳。
  好在,这段时间里,除了上述两条之外,逐渐从四面传过来的都能算是好消息。
  丹波波多野作为观望势力对幕府表示了口头上的拥护,也就是说至少不会与织田家为敌,丹波赤井家则声称要派了五百“精兵”参加讨贼大业。河内的三好义继是对幕府最尊敬的,出动老本带了足足两千人,马不停蹄赶来助阵。
  连大和的松永久秀都亲自出马,率军二千五百人,慢吞吞地说要增援。有点让人有些惊讶,因为大家一直以为这老狐狸暗中肯定搞了什么阴谋,没想到看起来这么无辜。
  换而言之,大义名分开始渐渐发挥了作用。
  更远的地方暂时收不到消息,但美浓三人众之流,暂时应该不会倒戈投向朝仓家了吧!伊势北畠想要复兴再起之前也会先掂量一下。
  不过最大的喜讯还是——找到柴田胜家了!
  确切地说,是逃窜中的残余友军见到织田家的旗帜,主动找上门来。
  “破瓶柴田”的境况十分惨切,他本人上下都是伤,被坂井政尚和前田利家左右搀扶着来到军营,而坂井、前田两人也带着轻伤,后面跟着的十来个亲兵,尽皆挂彩。
  不过,好歹是活着回来了!
  而且全身上下都是皮肉外伤,并不像信长那样留下随时可能致命的隐患。
  目前这个情况下,多回来一个人都是很让人振奋的事情。
  见面的时候,是五月十一的凌晨,天空中已经有了曦光,众人都赶到中军大营见面。池田恒兴和织田信忠两人热泪盈眶,感动得一大糊涂。而柴田胜家听闻了信长的遭遇,更是不顾伤势以头抢地,嚎啕大哭,直呼“属下无能”。
  泷川一益很冷静地提示:“现在不是伤春感秋之时,请问柴田大人安心休养——另外可有什么关于敌人的信息能够告之我等吗?”
  话说到这,那柴田胜家也是知道轻重的,须臾收拾好了心神,抹去泪水,沉声到:“这次战败,我固然是责无旁贷,但也不得不说是事出有因。”
  织田信忠点头表示理解:“荒木村重弑杀其主池田胜正,游佐信教弑杀其主畠山昭高,这实在是令人始料未及,想来是与三好长逸早有勾搭的。”
  “倘若仅仅是这样的话,属下也不至于大败。”柴田胜家涨红着脸低着头,既怒且羞,“那大和松永久秀表面上派他儿子松永久通来助阵,实际却临阵倒戈,才令我顾此失彼,应接不暇——话说松永本人也该公开造反了吧?待我伤好一定亲自手刃这对父子才解恨……你们为什么这么看着我,难道说松永久秀已经被平手大人或者是泷川大人解决了么?”
  “呃……”池田恒兴尴尬地接过话头,“我们并不知道松永久通干了什么……但松永久秀本人已经宣布支持织田家了,而且也得到了认可……”
  “什么?!”柴田愕然大惊,而后转为愤怒,“可恶!难道是父子各站一边的把戏?不管哪一方胜利他都能有借口保住家业……岂能让他得逞!我看刺杀主公的事说不定就有他一份!”
  听到这里,泷川一益不禁皱了眉头:“真相总是极为复杂的……不管怎么说,现在再去追究各人的动机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织田信忠也神色严峻地表示:“等时局稳定之后,我定会不惜一切手段来追查刺杀事件的涉案者!但眼下最重要的是保住家父所留下的基业,为此我可以与任何人暂时讲和,哪怕是幕后的主谋!”
  话已至此,众人自然不会再当场说些什么,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战事上来——至少表面上是如此的。
  织田信忠令他的情报主管梁田广正来介绍局势。后者也没推辞,当仁不让地站出来接过话头:“以前本家曾经在畿内各处都部下暗探,但最近大多失联,于是鄙人调遣了所有预备人员,重新派了一批斥候。目前看来,三好长逸的军力大约是一万五千到两万之间,组成十分复杂,阵型也很松散,主力位于后方的伊丹城,前面都是些乌合之众。”
  听到这里池田恒兴皱眉打断:“梁田大人!敌方的部队大多是临时拼凑,请问哪些算是主力呢?”
  梁田广正稍一错愕,脸上闪过一丝不悦的神情,耐着性子回答说:“三好长逸起兵时有三千心腹,另外荒木村重、游佐信教这两个弑主作乱的人,各有二三千精锐,加起来约八千兵马,都在伊丹城附近。而挡在他们身前的都是些小势力和浪人聚起来的,主要位于茨木城、三宅城一代,军纪极乱,数量也难以统计。”
  “这不是被当做牺牲品了吗?一群无知之辈!”前田利家搀扶着柴田右臂,还不忘吐槽。
  泷川一益神情严肃地摇了摇头:“想必都是些狂妄到了极点的恶党,或者与本家有深仇大恨的旧敌吧!虽然是乌合之众却也未必好对付!看来三好长逸是用这群人拖住正面,其主力或许会绕到我军侧方去。”
  “您说得没错!”梁田广正对池田恒兴不太客气,但对泷川一益还算挺恭敬,“据回报说,斋藤残党日根野弘就、六角残党三云成持,乃至犬山织田残党都出现了军营当中!这些人可都不是好对付的,也不知道三好长逸从哪找出来的!”
  “那我们能不能先他一步,绕过这群‘老朋友’直取三好长逸呢?”池田恒兴突发奇想。
  扶着柴田左臂的坂井政尚叹了口气回答到:“恐怕没那么简单!我也是打输过一次才知道,摄津国内看似没有大山大川,却布满了丘陵与河溪……我们作为外地人,最好不要轻易分兵。”
  “倒也无需太高估他们!”柴田胜家忍不住插话,“虽然这么说像是自我开脱,不过我觉得敌方战力并不足惧,只要不再发生临阵倒戈的突发情况,我军足以一举胜之。”
  “但会产生多大的损失呢?还能不能保有余力回师去对抗北陆的敌人呢?”泷川一益提出质疑,“方才不是说到浅井家也不远了吗?是否考虑与之合击三好长逸?”
  柴田肯定地点了点头:“虽然有些丢脸,但似乎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此言一出,平手汎秀心下大是不以为然,正犹豫着是否该开口提醒,却见织田信忠脸色沉重地摇了摇头,开口道:“诸位难道忘了么,两日前幕府已经宣布,要将三好长逸列为刺杀事件的真凶来宣传,那么此战就是为复仇而来,岂可假手于人呢?平手中务,您说对吗?”
  突然就被点了名,平手汎秀有些始料不及。
  莫非织田信忠是在想办法弥补裂痕吗?
  这少年家督,实在也不容易。
  胡思乱想之余,平手汎秀亦未耽搁,立即回话:“您说得甚是!幕府为何要咬定三好长逸是刺杀事件的罪首?鄙人又为何坚持要先西后北的思路?就是因为他名气够大,但实力又不足,最适合当做靶子。击破这个靶子,织田家的运势便是否极泰来之势,为此多付出一点代价,也是值得的。目前集中力量打败三好长逸,取回近畿势力对织田家的敬畏,才是唯一重点,至于后续如何去对付北陆的朝仓……畿内这么大,难道还怕征召不到士兵吗?”
  “正是如此!”织田信忠没再给别的人提出疑问的机会,拍着大腿站了起来,“既然三好长逸已经被宣传为刺杀家父的罪魁祸首,那么我们就必须尽全力取得他的首级!这是重振织田家的必经之路!”
第二十四章
激战摄津(一)
  元龟三年五月十一日,织田军以池田恒兴为先锋,泷川一益为次锋,进攻茨木一带的乱军,织田信忠将本阵孤悬,置于战场西侧的龙王山脚下,平手汎秀作为预备队呆在最后面。柴田、坂井、前田等战败逃出的人留在山崎城休整,收纳溃兵。
  为了防止敌方龟缩避战,经过一讨论之后,确定了这样的战术。
  池田、泷川各自带着精兵,争取短时间内击溃敌方外围的乌合之众,而织田信忠则故意露出破绽,作为诱饵,吸引三好长逸本人来奇袭,届时平手汎秀需要作为伏兵出现,咬住敌方主力,等待池田、泷川回援包围,力求一举拿下敌方大将。
  这是一个意图十分昭然,非常弄险的策略。
  三好长逸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了,不可能看不出织田军的目的,但他就算知道是个诱饵,也很有可能不得不去咬一口。
  因为他的处境比织田家更艰难。
  虽然作乱的时机很好,利用近畿各方的矛盾,成功占据了摄津,又有荒木村重和游佐信教弑主投靠,兵力一下子庞大起来,但并未取得决定性的战果。目前织田家与幕府重归于好,又带了大军来攻打,天平已经逐渐转变了。
  当然,起兵作乱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就算身死族灭,也是他求仁得仁而已。
  倘若三好长逸始终集中兵力防守,而不分兵奇袭的话,那织田信忠的直属精锐部队就由诱饵变成突击队,绕到侧面形成夹击之势。
  总之,数量占据优势的一方,可以灵活分兵,拉开战场宽度,从空间上逼迫对方。而数量占劣势的一方,则必须集中优势兵力,谋求短时间内打出战果。战术层面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具体打出来的效果取决于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举例来说,站在织田方的角度,这一仗最大的忧虑是,万一池田、泷川被敌方杂兵拖住,信忠的本阵却先支撑不住,那可就不好办了。
  所以有人抛出这个主意时,柴田、泷川、池田都表示反对,但织田信忠坚持要以身作饵,没人拦得住。
  这为年轻的家督赢得了一点尊敬。不过这点尊敬能不能真正兑现,还要看此战的胜负结果。
  ……
  “申时已经过半了吗……敌人随时会来,不可轻忽,传令下去:分成四波,轮流用餐。”(申时过半即下午四点)
  平手汎秀找一处视野开阔的山脚设定阵地,然后亲自用南蛮人的“千里镜”观测着四周动向,顾不上头上的烈日。于是不免汗流浃背,只吩咐了几句话,便觉得口干舌燥。
  顺手从身旁拿过水囊,拧开瓶塞正欲润喉,才发现已经是空空如也了。
  自有伶俐的人上前解忧。
  “平手中务大人,请用这个吧!刚才鄙人在附近看到一个小瀑布,顺手就多灌了一些清水来饮用。”
  “有心了!”平手汎秀也没看清那人是谁,接过葫芦,便仰起脖子往口里倾倒,连喝了几大口,方才觉得烦热之意稍解。
  静下心来,才发现面前并不是自己的家臣,而是伊势贞兴与明智光秀两个客将。
  没错,这两个幕臣,也跟着来了军中了。
  他们都是通过与织田家的亲善关系在足利家站稳脚跟的,现在织田逢难,连信长本人都亲身入京都为质,幕府的权力结构自然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足利义昭对某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无可奈何,现在就能一一算账了。
  用明智光秀的话说:“细川兵部(细川藤孝)是当年背着公方大人逃出生天的人,无论如何总会得到原谅,但在下却没有那么幸运……”
  没了靠山,只能凭借功绩说话了,所以就带着私兵来到织田军中,以客将身份行动。
  总而言之,历史的车轮稍一滚动,车下的蝼蚁们便焦头烂额。也难怪人人都想爬到车子上去,而不愿做车下的蝼蚁了。
  明明不是家臣,却比家臣们更恭敬,这卑微的姿态下面,蕴藏的可都是野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