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619

  其他杂兵们情况各异,有的参阵了十几分钟就被打崩,死伤近半,有的一直没来得及参战,基本零损失。但这些人是不能视为中坚力量的。
  唯有平手汎秀的八艘南蛮帆船完全没遭受任何伤害。这得益于强劲而稳定的海风,划桨船的速度会被帆船抛出很远。
  至于敌人的损失——
  好大喜功的菅达长大夸海口:“村上水军损失不下百艘,其中有十艘安宅船。全赖平手监物大人指挥若定,获此大胜。”
  老成持重的九鬼嘉隆则说是:“我看众将士都十分奋勇作战,战果总计……应有近七十之数,稳妥些便记做六十艘如何?”
  唯有耿直稚嫩的安宅信康最老实:“禀报监物大人,据我观察,众人一共击沉安宅船二艘,关船十余艘,小早船二十余艘。”
  最终平手汎秀还是取了九鬼嘉隆的说法。为了士气着想,一定的夸张也是必须接受的。实际的战损比接近是六比一,这个传出去实在没面子,信长也可能因此着恼;适当修饰到三比一,就没有那么难看了。
  当然,单纯一个数字怎么着都是没太大意义的,真正值得一提的是,对方撤退过程中,有几艘船跟不上速度,被平手军俘虏了。一共截获了六艘中小船和九十多个战俘,这个很重要。
  情况汇总过来之后,平手汎秀宣布了几个初步决定。
  首先,无论此事是村上武吉私人行为,还是毛利家立场转变,都不宜在局势未明的情况下,继续深入四国了。
  接下来以稳守新征服的淡路岛和赞岐西部优先,同时水军要时刻注意濑户内海上的动静,防止村上水军贼心不死再来碰运气。待到查明毛利家的动向之后,再来研究后续计划。
  正好长宗我部元亲那家伙为了足利义昭手上的大义名分,不惜跳出来与三好家正面作对,就让他先唱一段时间的主角戏份吧!
  另外今天发生的这场海战,虽然伤亡比例有些难看,但最终还是击退了敌军嘛!平手汎秀对众将都加以勉励,尤其着重提了菅达长的表现。
  实际上立下首功的八艘炮舰反倒放在了后面,因为现在那些船其实尚在训练阶段,都是葡萄牙教官和翻译在指挥,这次是临时许诺了一千两的额外津贴,才令假模假样自称“中立”的教官们出了力。此事不足为外人道。
  故而实际上被拉出来做正面典型的是平手汎秀亲自指定的水军监军。
  当初这个需要与南蛮人打交道的职位被认为是个“苦差事”,人人嫌弃,只有功名心超强的山内一丰毫不避讳,现在他会收到回报。
  炮舰队没有浪费时间与对面别动队纠缠,而是利用速度优势切入后方威胁敌方主力,这是逼走村上水军的关键。虽然命令是平手汎秀亲自下达后经过弓箭传递到船上的,但山内一丰能够完整执行下来也颇为不易了。
  最终,由平手汎秀口述,本多正信动笔,写好了一封准备送给织田信长的战报草稿。
  信里首先夸下海口,用了许多不要钱的形容词,吹嘘原先的布置完美无缺,足以一举打倒三好家。这当然完全是扯淡。
  然后浓墨夸大了今日的损失,宣称水军折损大半,无法再向四国发展,只能谨守西赞岐的几个小据点了。
  当然更要强调,之所以伤亡巨大,纯粹是因为村上水军改变立场太过突然,反应不急所导致。众将的作战还是很勇猛的。
  再后面对精心组建的炮舰部队进行了一番明吹实贬,将其描述为一个造价不菲,实用性不高,只能在特定场合起作用的昂贵玩具。
  平手汎秀对本多正信的文笔和领悟力都十分满意,一字未增一字未减。接着又将草稿传递给九鬼嘉隆、佐佐成政、平手秀益等诸位与力们阅读,也没有受到什么反对意见。
  于是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直到众人退出军议,各自返回岗位的时候,佐佐成政特意留到最后,等旁人走光了,才悄悄问道:“明明还有余力继续攻略赞岐一国,为何要示弱呢?”
  平手汎秀闻言莞尔:“如果说我本来就只准备取下赞岐小部分呢?”
  佐佐成政奇道:“这是为何?”
  平手汎秀故作高深:“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有时候行事需要留些余地才好。”
  佐佐成政生疑:“前些天不是还说‘得陇望蜀’,比喻不可姑息的吗?”
  平手汎秀哈哈大笑:“此一时彼一时嘛,日后你就能看明白了。”
第三十七章
四国的新局势(上)
  这么一番耽搁下来,平手汎秀就在沿海整顿了好些天。各方面的情势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新的消息陆续传来。
  最早报上来的是天雾、高松等地的战况。岩成友通率领的五千军势在此大破为筱原长房殿后的西赞岐国人众联军,讨取六百余敌,自身伤亡不足二百,取得捷报。但也就此无力追击敌人的主力部队,只能坐视筱原长房大军回援阿波。
  三好长逸本来是说好了要倒戈的,但他的表现十分奇怪。起初确实是如约向西赞岐众发起铁炮射击,打乱了其阵脚,令岩成友通部顺利进攻得手。
  当时岩成友通趁着西赞岐众的混乱动摇之时,果断带兵从中路突击,打乱了敌方的阵型,引发半数敌军的溃散。理论上这该是一场更大的胜利,但岩成友通正要力图多歼灭些敌军时,三好长逸却又突然退出了战斗,不声不响地单方面撤退,令西赞岐众有了逃脱路线,大部分部队得以存活下来。
  当时平手汎秀亲率的主力部队正在应付一场海上的突袭战,也就无心顾及这些变数了。岩成友通虽然留了个心眼,有一只预备队始终没动,但也只是为了自保,而非追敌。所以三好长逸就安然地带着三千多党羽向东北方向撤退了。并且此后再派出斥候,在方圆几十里内都找不到他们的踪迹了。对此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三好长逸已经乘坐着船只,离开了四国岛,前往了九州或者山阴等地!
  于是就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村上武吉那支水军的出现了,许多聪明人或者自以为聪明的人都开始猜测,村上武吉是否与三好长逸有所关联?
  然后,就逐渐收到了各种传闻、情报和信件,这个猜测被慢慢证实。
  原来村上武吉是与大友家、浦上家、三好家同时签下誓书,早就有了暗中款曲勾结。只是那时候三好家还是三好长逸当家做主,所以这件事筱原长房压根就不清楚。
  而且,约定好要支付给村上武吉的一万贯现银,筱原长房也很难一口气拿出来。三好长逸虽然一度被幽禁,但他儿子长虎、孙子长嗣还掌握着许多兵权和财产,以及界町的一些人脉关系。
  所以三好长逸重返自由之后,立即就联系了村上武吉,后者也承认了誓书继续有效。这两人会和之后,就从海路,去了浦上家的领地,然后开始休养生息,没再露面了。
  也就是说平手汎秀之所以遇到袭击,纯粹是村上武吉自己改变立场,而不是毛利家有意与织田作对。实际在这件事情上面,小早川隆景和平手汎秀一样都是受害者。从京都、岐阜城那里收到的回应,也都说“毛利依然是我军盟友,不必生疑。”
  但政治场合里,可不是这么说的。
  平手汎秀送去了一封词锋隐晦而又犀利的书信,十分委婉但却深刻地责怪小早川隆景,质问他为何不将“村上水军立场有所动摇”的信息共享。
  这让人有苦说不出。
  对这个用心险恶的问题,如果按实话反驳说“我也不清楚村上水军有如此心思”,那就等于是公开承认对附属势力的控制程度很松,这尽管是个事实但决不能承认——或者说,正因为是事实,所以才决不能承认。
  小早川隆景无疑是个很懂政治的人,所以他直截了当地睁眼说瞎话,这是自己的疏忽,并且表示一定会竭力向平手汎秀做出补偿。“补偿”两个字,以双方的身份说出来,至少意味着一千贯以上的礼金了,这对于一向拮据的毛利家,还真不是一个小数字。
  当然,钱终究是小事,最大问题是,小早川隆景这下服了软,日后在四国话题上,就很难直起腰杆讨价还价了。
  他干脆主动地祝贺平手汎秀对淡路与西赞岐的“攻略大获成功”,以表示毛利家对这些领地并无觊觎。
  另一方面,长宗我部元亲的七千人抢在筱原长房的一万三千人到来之前,攻克了所谓的“平岛御所”,将三好所拥立的“伪公方”足利义荣及其弟弟都抓了起来,准备送到京都去,献给足利义昭来邀功。
  完成这个任务之后,他们其实已经如愿了。但也被返程的大军给追上,发生了一场激战。
  长宗我部元亲异常骁勇,部下也十分善战,只是终究人少。那筱原长房为人稳健务实,最擅长倚强凌弱。于是几日交兵下来,长宗我部家略占下风。
  但也无法乘胜追击了。因为平手汎秀还有一万多人在西赞岐呢。
  正好这个时候,快到七月了,夏季农忙已经结束,于是筱原长房扩大了兵役征召幅度,将军势扩大到一万八千,扼守阿波,同时兼顾两路阵线。
  而长宗我部元亲则率领残兵回到土佐国边境,做出对峙的姿态,与平手汎秀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接下来,足利义荣和他弟弟义助被秘密押送京都,交给足利义昭处理。可怜这“伪公方”义荣本就体弱多病,此番更是受不了颠沛劳顿,便死在了半路上。而其弟义助,则是到了京都,才被当代公方勒令切腹。(事情全程由里通织田的明智光秀所见证)
  足利义昭多年的心病终于治好,当即便慷慨地给出了“土佐守护”的职役。只是送出御书的使者并没有直接前往土佐,而是辗转来到了平手军中做客,请汎秀代为传递这项任命指示。
  这是个十分狡猾的举动,相当于是把平手汎秀看做了幕府的重臣。也是给了他一个编织人脉的机会。
  如果毫无戒心地接受,信长或许会很不满。但公方大人的恩义,你又拿不出道理来拒绝。平手汎秀一时还真不好处理。这也证实了他之前的想法:对外的军事胜利,如果不能与对内的政治形势结合起来,就是事倍功半甚至过犹不及的。
  于是事情就这么拖延了下来。土佐“姬若子”长宗我部元亲出任“土佐守护”的消息,被口头上确认了,但正式的御书未到,“白伞袋”,“毛毡鞍覆”,“涂舆”三件象征物也没有及时送上来,始终有点缺憾。
  当然,他小小一个土佐国人众,是整盘权力游戏里面最小的卒子,无权表示不满。甚至还需要主动向平手汎秀派过去的中村一氏表示:“请监物大人一定要以大事为重,我这点小小的待遇问题,绝不急于一时。”
  长宗我部元亲袭击阿波,参与战局的原因终于明白了,但还有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他一介穷乡僻壤的小人物,可以一夜之间召集七千兵呢?
  经过各方的调查之后,“一领具足”这个词语开始为人所知。
  原来,长宗我部在土佐国内,实行了一系列的法度规定,其中有一条就是:“领有超过三町(约45亩)土地的民众,需要准备着一副盔甲,任何时候(包括耕田时)也必须携带着,一旦收到命令,就立即穿上盔甲出战。”
  这条法度,就是为了加快动员速度的,免去了先发出命令,然后再让农兵们回家拿武器的过程。回家拿武器看似很快,但几千上万人,磨磨蹭蹭的花上三五天都不稀奇,对于出兵的隐蔽性是很不利的。
  平手汎秀在主动发展常备兵,以解决农忙时也可以远征的问题;而长宗我部元亲暂时没有远征需求,所以尽量发展农兵,最大化压榨领内的动员力。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仅从战力上讲,长宗我部的一领具足是绝不弱于平手汎秀的旗本兵的,但战略上机动性就差得很远了。
  总而言之,长宗我部氏是彻底被重视了起来。
  筱原长房一反常态地选择用计谋来解决问题,他煽动土佐的安艺国虎起兵五千,从后方端掉长宗我部的老巢。孰料长宗我部元亲利用刚得到的守护名分来当虎皮,反过来策反了安艺国虎六七成的部下!结果安艺国虎带着剩下不到两千人,尴尬地逃窜到了阿波,成为筱原长房手下的客将。
  这段时间里内,平手汎秀也不急于进兵,而是专心对付西赞岐的地头蛇们。本地的国人众已经被岩成友通所部的先锋军消灭了六百余人,还有两千人遁入乡间村落,打游击战。汎秀一手招抚,一手镇压,扫荡的速度十分缓慢。
  于是,四国岛上,除了伊予国依然是多方混战之外,整体呈现出三足鼎立的趋势。
  筱原长房依旧控制着阿波全境和赞岐的三分之二,以及土佐一部分,兵力约有二万。他一口气丢掉了许多领地,幽禁中的三好长逸逃走了,西赞岐众也离心离德了,拥立的足利义荣又被人杀掉,看似折损最大。但同时统治的不安定因素都排除了,剩下的人同仇敌忾,加之新家法的确定,反倒渐渐团结起来。但他面临南北两方面夹击,就算兵力最强,也不敢主动出击,生怕顾此失彼。
  土佐的长宗我部元亲占据土佐七八成土地,最多可募兵九千。他表面上捡了个大便宜但真实实力还是很不足,而且又吸引到了许多仇恨值,日子也不算特别好过。他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是守好土佐,让这个守护的身份慢慢深入人心,显然无力扩张。
  平手汎秀以和泉为根基,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先攻下淡路,又占据了赞岐西部三郡之地,现有兵力约一万一千人。他背后有着最优越的后台,所以一路都堪称势如破竹。不过现在也差不多是极限了,新征服的土地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筱原长房又并没有露出什么漏洞,长宗我部元亲也不可完全信任,故而暂时他也没有主动进攻的计划。
  总而言之,四国的局势,在经历过几场出人意料的遭遇战之后,又回到了旷日持久的平静当中。
第三十八章
四国的新局势(下)
  元龟元年(1568年)六月底到八月初,平手汎秀与其大部分家臣,都是在四国岛上的军帐里度过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