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619

  同样,在同僚们的介绍下,平手汎秀也见了不少类似的人物。山名四天王之一的田结庄是义,被丹羽长秀劝降归附;六角家老,“两藤”之一的进藤贤盛,现属佐久间信盛与力;再加上暂归柴田指挥的蒲生贤秀。
  不知不觉间,已经有许多一国一郡内知名的人物,来攀附到织田家这颗大树上生存,甚至都攀不上大树的主干,而是只能与旁支拉近关系。这无疑是让大家都很自豪的事情。
  森可成甚至感慨说:“当年山城(斋藤道三)遇难,我还以为要变成无地浪人,幸得主公收留任用,奋战十余年,乃有今日。此后即使为织田战殁,也已无怨了!”
  一般人说这种话,一定会被理解为无耻浮夸的阿谀奉承,但同样的词语,在森可成这种拙言的人嘴里蹦出来,却让人觉得真挚感人。
  不是他的动作、神态有多传神,而是因为他以前几乎从来不会说这种场面话。
  佐久间信盛似乎也受到感染,做出诚恳的姿态道了歉意。平手汎秀当然也不介意陪着演一出“将相和”的戏码。
  这又让大家表面上的感情促进了一点,酒宴的时间也更延长了一点。
  ……
  平手汎秀与众多新朋旧友道别,回到卧室洗漱一番,换了身厚实衣服,清理掉身上的酒味,时间已经是丑时三刻(凌晨2点到2点半)了。
  别的人大多已经休息了,但他的行程还没有完。
  信长口头上同意了“派遣浅井西征”的方案,但也仅仅是口头同意而已。这位大爷向来都是只管控大局,懒得纠结细节的,所以方案的具体实施,还是要靠汎秀自己去推动。
  最关键的,还是要彻底说服幕府和浅井两方。
  足利义昭本人是不可能来着乱糟糟闹哄哄的大宴会的,浅井长政不肯对织田完全屈服,也没亲自前来。但两边的代理人都已经到位的。
  汎秀让人点起灯,在夜路下悄悄走了半刻钟的功夫,钻进一个小而典雅的寺庙偏殿里。
  已经有人在等待了,左边是熟人,幕府政所执事伊势贞兴。右边也不陌生,浅井长政的弟弟,作为名代的浅井政元。
  三个人都完整参加过了白天的宴会活动,直到现在一直没有休息的时间。但两个坐着的人都展示出一种打了鸡血般的兴奋,只有汎秀毫不掩饰自己的疲惫姿态。
  “劳驾久等了!连累二位要承受如此寒夜,实在过意不去。”平手汎秀打着招呼,轻轻躬身施礼,随后立即入席端坐。
  “如果等待的是平手监物,不管到多晚,幕府都会很有耐心。”伊势贞兴微笑客套了一句,暗示了双方良好的关系。
  “事关我浅井存亡兴废,刀山火海也非去不可,岂顾得上区区寒夜?”浅井政元脸崩得很紧,话也不太友善,不知与宴会上的遭遇有无关系。
  不过汎秀并没在意,依然是一副散漫慵懒的作派,似乎是智珠在握,胸有成竹。
  事先他已经了解到,浅井政元此人,作为发言力很高的一门众,在前段时间的争端中并不属于敌视织田亲近朝仓的那一边,而是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
  大部分人都反感织田,那么此人的中立其实就可理解为是一种隐藏的友善。
  赤尾清纲把话传回去之后,浅井长政派了这么一个人过来,就说明倾向于接受这个方案,只是要找个台阶下。
第八十五章
辨若悬河(下)
  “攻略播磨,自然是存续和兴旺之道,怎么会和败亡废弛联系起来呢?刀山火海更是不可能的了。”针对政元的用词,伊势贞兴立即站出来为汎秀帮腔。
  对此浅井政元毫不为之所动,完全没给这个政所执事面子,反而直言反驳道:“若是成功攻略,确实存续兴旺。但播磨国的众多敌人,不是我等在此夸夸其谈,就能谈笑间击败的。”
  “你这人可真是——”伊势贞兴佯作发怒,差点要把“不识好歹”这句话说出来,幸亏被平手汎秀挥手阻止了一下,才堪堪挺住嘴。
  但他还是不解气,又换了口气讽刺道:“情愿领这出征任务的人,可是很多的。本来按地域,这该是池田(胜正)、别所(长治)、伊丹(亲兴)、和田(惟政)诸位的事情。若不是平手监物大人替浅井说项……哼哼……”
  然后浅井政元仍旧是冷冷地回应了一句:“池田、别所已败,徒然损兵折将,毫无收获。伊丹、和田还不如他们,恐怕根本不敢去。”
  “你……”
  伊势贞兴这时真有点恼怒了,可是对方说的是实话,无法反驳。
  大家都不是傻子,播磨的实际情况如何,明眼人都是知道的。
  前任守护赤松晴政确实很无能,但其子赤松义佑可不是省油的灯。
  几年前,晴政被义佑逐出,投靠了家臣宇野政秀。宇野政秀靠着这块招牌的号召力,勉强与赤松义佑对抗。但一年前晴政身死,失去了名分的宇野家渐渐不敌。适逢织田上洛,幕府中兴,宇野政秀就派人到京都,求义昭、信长为他做主。而赤松义佑则联合掌握备前美作的浦上宗景,一齐加紧攻打,想要在中央介入之前解决问题。
  义昭、信长对此作出的反应是,写信给毛利家,请他们牵制浦上,同时派摄津和东播磨国人联军西征。然而,以池田、别所为首的二万讨伐军,仅在初时进展顺利,后期却困在置盐城下,久围不克,反遭逆袭。
  从此之后,出兵播磨的事情便偃旗息鼓了。
  浅井政元提出此事,示意西征乃是苦差而非美事,令人无从辩驳。赤松义佑能以少胜多,用诱敌之计击败讨伐军,就说明他绝不是容易拿捏的软柿子。
  伊势贞兴毕竟年轻,当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他作为(自认为)幕府里最清醒的重臣,是下定心思要维持与织田的友好关系了,显得比汎秀还要积极。但是积极归积极,外交场面他并不擅长。
  而平手汎秀照常不慌不忙。因为他从浅井政元身上读出来的并不是拒绝,而是讨价还价的态度。所谓嫌货者才是买货人这句话,在某些场合是十分有道理的。
  所以他毫不动神,反而笑道:“浅井家这些年来多次击败庞大的六角家,其赫赫英姿,天下闻名,岂是池田、别所等辈能比拟的呢?”
  这顶高帽子给浅井政元抛了个难题。如果顺势自夸,那么就跟先前的推脱之语矛盾。但出言否认,等于自堕威风,同样予人口实。
  于是浅井政元思酌了半天,才缓缓答道:“平手监物大人谬赞了,我们浅井家在守卫北近江时万众一心,个个以一当十,不惧任何人。但若是与本土无关的战事,恐怕力有未逮。”
  他这话算不上说得很高明,但是好歹也解释得通,表达了软硬都不吃的态度。
  但平手汎秀经验何等丰富,立刻听出对方口中的疏漏,进而回应到:“政元大人话中的决心,我是听出来了。然而您称北近江为浅井的本土,恐怕不妥。”
  “敢问这有何不妥之处?”
  “那便请您回答,浅井究竟是担任了国司的官位,还是守护的职役呢?”
  浅井政元顿时哑口无言。
  从理论上讲,至少需要是朝廷任命的“国守”,或者幕府任命的“守护”(守护代也能将就),才是正儿八经的地方官,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某国是自家本领。其他人在取得正式名分之前,就只能算巧取豪夺,非正式占有。
  比如德川家康统一三河国之后,就献上金钱,得到三河守的官职,这才名正言顺地让领内的上下咸尽信服。
  但浅井家向来没有相关人脉,又缺乏足够金钱来撬开门路,所以名分方面是非常弱势的。之所以热心协助上洛,也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孰料足利义昭和织田信长各有想法,这两人做了一番利益交换之后,浅井基本上被忽略了。
  故而浅井政元听了这番话,心中是自卑和气愤交加。自卑是对他们家的地位,而气愤则针对织田的霸道。
  平手汎秀眼看火候差不多了,没再继续刺激,而是换了副友善的面孔安慰道:“若是能够平定播磨一国,守护职役,则非浅井家莫属。届时播磨才是贵家的本领。”
  这个对症下药的诱饵,果然让浅井政元乖乖上钩。
  “公方大人是这个意思吗?播磨守护不是赤松家世袭吗?”他没对汎秀的话做出反驳,却忙着确定事情真伪。
  “当然。”伊势贞兴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前守护左京大人(赤松晴政)已死,其子义佑忤逆不孝,放逐生父,加之又对抗幕府,实在天怒人怨,公方大人已经明确剥夺了他继承守护职役的权力。”
  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心虚。自织田扶植足利义昭上洛以来,附近大名纷纷做出臣服姿态,公然表示抵抗的除了三好、六角,就属这赤松义佑最显眼了,信长和幕府都对他没什么好印象,只是因为抽不出人手,才暂时没加以处理。
  “倘若以此为条件的话……”浅井政元皱眉作沉思状,话说了半截就停下来。他心下已有几分意动,但并不坚决。
  而平手汎秀却趁机出言补充道:“幕府的恩义,您已经体会到了。除此之外,我也可尽一点绵薄之力。倘若贵家下定决心出征,我就以五百文一石的价格,每月从海路提供最多两千石粮食。”
  浅井政元闻言又是一动。
  按刚才所说的数字,就能以低廉的价格,得到一万三千人的补给,克服远征中最大的一个障碍。这比浅井自己运粮要划算得多。
  而相反汎秀那边,却要承担许多损失了。五百文一石,这是尾张、南近江等产粮地的价格,和泉一向是七八百文的。
  如果许诺都兑现的话,那么看起来,确实是足利和织田两方都有很大的诚意,来解决浅井家的问题。
  至少以浅井政元的眼光,一时是看不出什么不对头的地方。
  浅井政元又犹豫了大半天功夫,最终是轻轻点点头,说到:“在下人微言轻,无法直接给出什么答复,但我会被原话带给吾兄,请他做决断。”
  然后他就向平手和伊势各行了一个礼,起身出门去了。
  屋子里沉默了片刻。
  留下来的两人都放松下了心神,平手汎秀施礼说到:“幕府那边,就拜托伊势大人代为说项了。”
  伊势贞兴摇摇头,淡定回答说:“无需担心。只要以‘扶植浅井,分化织田’为理由,加上有您的名字来加强说服力,公方大人一定不会有意见。”
  对于这位政所执事直言不讳的作风,汎秀早已习惯,所以此刻只是摇头苦笑一下,也懒得做出“假装没听到”的反应了。
第八十六章
御前试合(上)
  浅井家的答复,显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但汎秀心下已有七八成把握在,也没有为此忧虑,而是安心呆在京都,作为观众参与接下来的其他活动,即织田信长热衷的相扑比赛,和足利义昭在伊势贞兴鼓动下举办的御前试合。
  “御”字,在华夏文化里指的是皇家相关的人或物。传到扶桑之后,这个字被广泛用于各种尊称当中,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用来形容幕府将军。所谓御前试合,就是指“在将军面前进行的比试”。上代公方足利义辉爱好剑术,经常召集众多剑术高手们前来切磋。
  当今幕府的首脑义昭,性情与其兄大异,对剑术并无特殊兴趣,本来觉得随便邀请两个人意思意思就算是维持传统了。这次大操大办,纯粹是因为幕后有神秘金主资助,不用出钱却可获得声望,他才同意举办大规模的试合。
  按惯例,这种正规的高等级武艺比赛里,应该以剑为主,顶多再加上十字枪和弓箭比赛,其他的技艺都不入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