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619

  历史书上的小西行长是个军政两方面都有一定建树的能臣,尤其擅长水军。这个人来求仕,当然应该重用。
  只是,就这么听了名字就录用的话,好像没什么说服力。其他家臣不会把这个新同僚当作一回事的。
  于是象征性地发问:
  “武士之道与商人大有不同,你可有信心胜任?”
  “小人自启蒙以来,日夜学习不辍。如今刀剑、枪术、铁炮、弓马,皆可掌握。军学、礼法、和歌、茶道、辩才亦略有心得。也随着家里的行商,懂了些操船、算数方面的本事。还有南蛮人的学问……”
  “嗯……”
  汎秀没有集中精力去听,而是顺手打开了木下秀吉写的推荐信。
  信的内容当然没有什么值得细看的,只确认了是真的即可。木下秀吉虽然长进颇大,至今还是没有太多文笔可言,唯一优点是直切主题,废话甚少,更无那些掉书袋的典故。
  其实,作为一个穿越者,只听了“小西行长”这个名字,平手汎秀就对这少年的能力(现在只能说是潜力)有一定的信心,也懒得听长篇大论了。
  “口说终究无凭,我就出三道题目给你,若是能解出其一,便录用。”
  汎秀慢条斯理地说着话,趁机火速想了几个还算过得去的问题。心想若是一个都解不出来,就算你叫小西行长也没法立即给予重视了。
  “小人会尽力将三道题都解出来。”小西行长还未听到题面,便立即夸下如此海口。
  汎秀闻言点点头又皱了眉。
  自信是好事,但自信过度,未免就显得狂妄了。
  这幅模样,确实很符合原时空那个胆大包天,跟沈惟敬联手在中日两边招摇撞骗的小西行長。
第五十四章
三道考题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军务的。本家近日要在岸和田城南边修筑一座支城,以防备三好军从纪伊国登陆,自南方袭来。那么在你看来,和泉国内最适合建这座城的地方在哪里呢?原因又是何在呢?”
  “第二个则是政务方面。来此地赴任前,我收到的命令是‘守法的寺社予以安堵,违者则加以讨伐’。可是许多寺社有不输不入之特权,不能轻易怠慢,那么要如何分辨,哪些寺社应给予安堵,又有哪些不守法度,应该讨伐呢?”
  “第三个问题嘛……或许有些难归类。我这里有一套新的商业政策即将在和泉国内,除界町外的地域施行。具体你可以看看这份草案。但有家臣担心本地人一时可能无法接受这些新政。你作为一个商人之子,能否有办法消除这个担心呢?”
  三个试炼,都不是凭空编出来作考题的,而确实是平手汎秀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马上会和泉国施行的事务,旬日内就要面世,倒也不担心说出来会影响什么“军政大事”。
  当然,若面前这人真的想要刻意泄露,城里的忍者也不是吃素的。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浅可深,随便一个有些见识和口才的人也可以泛泛而答,但要说到点子上,就不太容易了。
  既然是现实问题,就总是比试卷上的理想情况要复杂得多,无法以单一的衡量标准来得出最佳答案,而必须综合考虑各方利弊,有所取舍。
  甚至于还会有些题目中未说到,但却可以自行想到的,更深一层的隐含意思。
  比如筑城一事,说是要“防备三好军从纪伊国登陆,自南方袭来”,冠冕堂皇。然则若关心局势,并且对战略有一定理解的人,便能看出这个理由有些牵强。那如何不是防备三好军的话,要在岸和田城南部建筑支城,其目的究竟在哪里呢?到底是为了防备哪路敌人?以及更重要的,为什么要把那个势力看作敌人?
  如果面前这个小西行长,真的如原本历史上一般聪慧的话,想必是不会简单拘泥于问题本身的。
  所以平手汎秀也没有过分苛求,只要这少年能在三者之中任意一个问题上,给出满意的答复,即可通过考验。
  甚至也不需要真的提供什么切实可行解决方案,只要言之有物,思路敏捷,能看出个人的潜力就行了。
  只不过刚才还未听到题面,就夸口说要解出全部三道题的小西行长面色就开始不太好了。
  他起初还是踌躇满志,斗志昂扬的样子,但逐一听完这几段话,神色慢慢严峻起来,皱着眉头作冥思苦想之状。
  小西行长依然是跪坐在原地不动,只是脑门上渐生出汗水,眼里也露出动摇之色。
  这少年确实有些脑子,马上就转过了弯。
  三道题目,加起来不过二百字,要给个纸面上的回答并不难。但背后隐含着对周边外交,对商人,对传统寺社势力的诸多态度,则用意深远。
  平手汎秀观察了小西行长一番,大致评估了一下对方的资质。而后无意间目光一转,只见室内另一个客人,也是类似的表情,若有所思,也略有些犹疑。
  作为织田家的一员,木下小一郎能接触到的信息自然比商人之子小西行长多出许多,他也自然因为汎秀的话语而产生了更多具体的联想。
  好在小一郎向来不以智者自居,而是以“钝学累功”,“笨鸟先飞”的精神来要求自己,在政治上一直是谨小慎微的。
  所以他没有想得太远。
  织田家的方针路线,有信长大殿决断。和泉国的地方行政,则是平手大人担当。木下小一郎关心的,只是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帮助自己的哥哥在界町奉行的位子上建立功勋,让木下家之名越来越响亮。
  但另一方面,木下小一郎又是个十分仁厚讲义气的人。既然受了“药屋”小西家公子的恩惠,那就尽力帮这位小公子完成理想。
  担任界町奉行的秀吉,虽然在政务上有不小的权限和影响力,但手下兵力很少,给不出一个足轻大将之类的职位。那么小一郎就拿了哥哥的推荐信,去请求新任的守护代平手监物大人。
  只不料这平手监物大人果然不凡,既不在乎商屋备上的厚礼,也没考教武艺、学问等,反倒是给小西行长出了这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的三道题目。
  木下小一郎以己推人,觉得自己都未必能在这三个问题上让智计无双的平手大人满意,小西行长这少年虽然早慧但毕竟还没经验,一定是需要帮助的。反正界町那里,也不缺这一个人。
  更何况,他也对那三个问题感到有些意动,不由得想要测试一下自己的才具。
  所以他开口道:
  “监物大人,我看弥九(小西行长的通字)他需要些实地勘察,收集情报,才可答得更好。您能否允许我帮他一段时间呢?”
  “噢?”平手汎秀微微惊讶,“那小一郎你不用回界町帮令兄吗?”
  木下小一郎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家兄那里,倒也不是时时需人,不急于一时。”
  “这样子……那也好。”汎秀故作深思了一会儿,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如果能趁机把小一郎拉到自己麾下来,就更好了。
  而后爽快点了点头,说道:“就以十日为限吧。我再派遣十名下人供你们差遣,这段时间可尽力找人或找情报,但期限之内一定要得出结论。因为十日后我便要公开施政了,届时我的答案便不言而喻。倘若期限内,无法在任何一个问题上让我满意的话,便不能破格录用。但如果仍想当武士的话,我可以让你从十石俸禄开始做起。”
  这番话自然令小西行长更加汗流浃背了。
  汎秀眼见,感觉似乎一下子给了这少年太多压力,心想过犹不及,于是接着又补充说:
  “有真知灼见的话,我自然也不吝重用。三者有一,即加以录用,知行百石,列入侧近众。如果在三个问题上,都能让我眼前一亮,提出比我的预想更好的方案的话……”汎秀故意放缓了节奏,“数千石之封,亦有何不可呢?”
  此言的激励下,终于又看到小西行长这少年眼中重燃斗志。
  甚至连木下小一郎在惊讶过后,也有点跃跃欲试之意。
  ……
  待木下小一郎和小西行长退出去之后,平手汎秀挥手招来了服部秀安,向他下令到:
  “派人暗中跟着这两人,看看他们这十日内会去哪些地方。”
  “是!”服部伏身领命,立即转身一闪而去。
  如果是一月前,接到这种一看就不怎么紧要的任务,急着与中村一氏争锋服部秀安定会有些不满。但他最近被人提点,知道自己在处理岩成友通的时候犯下大错,这时候岂敢再挑三拣四。
  汎秀见对方毫无怨言地领命而去,略感安慰。
  多年的表现加之近日发生的情况,综合考虑之下,服部兄弟确实难堪大用,日后恐怕只能负责一些不需要脑子的庶务。但无论从内部稳定性考虑,还是处于感情因素,平手汎秀也不希望他们跌落下去。
第五十五章
三个回答
  平手汎秀对面前送上门来的两个人才十分重视,但也不可能整日盯着这两个家伙,不做别的事情。嘱咐了服部秀安派人监视之后,汎秀就回到了一个守护代应有的节奏。
  平手家善政务的家臣基本都派去了检地,而善军务的家臣则正在从事附近地形的勘查,这两件事都十分重要,马虎不得,汎秀也得定时追踪进度。除此外,与幕府和织田家常规来往的信件需要保持,对其他相关战线的情况也不能不加以关注,杂合众和根来寺在和泉国内的渗透情况也要设法弄清,一时大概只有浅野长吉负责清扫岸和田城的事情是用不着亲自过问的……总而言之是分身乏术。
  至于木下小一郎和小西行长,前者只是其兄的副手,领着二百石的陪臣,堪堪算是踏过了中级武士的门槛;后者更只是界町一个二流商会的后人,而且是无继承权的次子。这两个普通人只要跟家里打好招呼,消失多久都不会引发什么注意。
  初入和泉的平手家虽然规模不大,但风气却颇为勤勉进取。随着文武官员的工作,各项事务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逐渐开展。
  岸和田城慢慢清理干净了,随着军队的入驻和巡查,治安迅速恢复。城下居民也放下戒心和恐惧回到原本的生活当中,藏匿逃隐的人也都出来露面了。几十家国人众各自按法令回到乡土,不管是否心怀不满,总是不会立即就爆发出来的。
  在这平凡而忙碌的步伐中,约定的十日时间,转瞬即逝。
  平手汎秀又一次在相同的地点迎来了相同的客人。
  不知道这两个小家伙花了这些时间得出了什么结论呢?想想真是令人期待。
  ……
  “在下木下小一郎拜见平手监物大人!”
  “在下小西行长拜见平手监物大人!”
  明明只经过了旬日,但在汎秀眼里,面前的木下小一郎和小西行长二人的气质却颇有提高,变得更加干练和自信了。
  这让他有些讶然。
  根据服部秀安的回报,这十天里,两个小家伙只是走访了和泉国内的许多商人、僧侣和农人,没有得到什么高人指点,更未经历过任何奇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