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619

  听说了这一点,汎秀下意识看了看怀表,随即赶紧带着孩子加快步伐。
  然而还是迟到了。
  ……
  “巳时已至,你便在行廊上听吧!”虎哉宗乙语气很轻松,但完全没给出商量的余地。见了平手汎秀亲至也只是点了点头,就转身走进去。
  天未亮就起床,阿犬送出门的时候心疼得要掉泪。先骑马后翻山,近两个时辰的路程,换来的只有和尚这一句不容置疑的话。
  言千代丸倒是十分老实,规规矩矩地笔直立着,低头认真聆听窗口传来的声音,丝毫不敢怠慢。伴当们更是只能跟着低头伫立在廊下。
  当着学生的面,汎秀也想做出尊师重教的态度来,于是一个人端坐在客房。
  只是没多会儿,却又看到言千代丸过来见礼问安,原来课程居然已经结束了。询问一番才知道,虽然和尚五日里有四日要讲课,但每次最长也不过一个时辰罢了,短的时候就如今日只有半个时辰,剩下的就教学生回去反复诵读和做功课,由寺内的其他僧人负责监督。
  这个和尚!刚才还误会他转性变得端庄勤快,真是看走了眼。
  汎秀心下腹诽一句,却似乎让被骂的人感应到了。和尚突然从门后绕进来,走上前,躬身施礼,徐徐说到:
  “适才以授课为重,失礼之处望平手大人海涵。”
  这一番恭而不谄的姿态,倒是颇有高僧之风仪。
  言千代丸刚好正坐在父亲身边,反应不及也跟着受了一礼,此刻连忙爬起身,以更大的礼节还回去。
  接着平手汎秀亦向和尚还礼道:
  “大师言重了!严师出高徒,正是理所应当的。”
  当着孩子的面,也只能做出同样的姿态回应。余光扫及,可从言千代丸的眼神得见,他对这种温文尔雅的样子颇有几分向往之情。这份志趣在尾张这个乡下地方可算是非常罕见了,值得去保护。
  汎秀没等虎哉宗乙再寒暄下去,而是转身打发言千代丸回房间里温书去。等到孩子出门远了,才放松躺倒下去,头也不回,懒洋洋地说:
  “你这和尚,装起名僧来的确像模像样啊。”
  “哈哈,在学生面前需做个表率,不得不为了。”虎哉宗乙也是立即恢复了私下场合的坦诚状态。
  平手汎秀却似乎是还要与他为难,追问到:
  “既然知道授业之重,为何一日只上课半个时辰?不怕误人子弟吗?”
  虎哉宗乙闻言立即叫屈:
  “你当贫僧是敷衍应付吗?”
  汎秀转过头没有说话,眼神却是一副“就是如此”的意思。
  “好吧……”和尚倒也不推托,径直承认说,“贫僧向来不勤快,但为童子开蒙,过勤反而误事。”
  “歪理。”汎秀摇头作不屑状。
  “确是如此。”虎哉宗乙不为之所动,继续辩解到,“开蒙只要识文断字即可,常人到十四五岁方才开慧,之前教授文章也不过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罢了,况且……如果平手大人有什么异议,为何要把令郎送到这里来呢?这个麻烦可是您替贫僧惹来的!”
  和尚半真半假地抱怨了一句,却是引得汎秀大笑:
  “这个麻烦里是否包括每年数十贯束脩?若是发愁无处花销,鄙人倒是愿意助一臂之力。”
  虎哉宗乙闻言也笑了起来。当蒙师固然麻烦但收益却着实不小,钱倒是少数,利用此事扩大临济宗的影响力才是他所乐见的。他对收学生的诸多挑剔,显然也不是完全只看资质,而是综合考虑到了政治影响。如果学生太多,信长就可能要考虑宗教的影响是否过大,倒不如只选取几个明显会大有前途的。
  “言千代丸在此已有一年。不知学得可好?”作为学生家长,汎秀显然也免不掉要问这个问题。
  “这个嘛……”虎哉和尚皱了皱眉,“以常人标准,您家公子可算很聪慧了,礼法,和歌,兵书,史籍,学得都比常人要快得多。对人情世故,也有超越年龄的理解。但是——”
  “如何?”
  “比起真正的天下英才而言,譬如你和我而言,未免还是缺了些天生的洞察力和决断力。”
  “你这大和尚,倒真是毫不谦虚!”
  “嘿嘿,一介出家人,何必学尔等讲那些个凡俗礼数?”
  笑谑几句,这时平手汎秀反倒突然面色一正,诚心实意地对和尚说道:
  “承蒙大师与竹中大人教导犬子,在下感激不尽。”
  这一番举动弄得虎哉微有些尴尬,不过呵呵一笑也就化解了,继而他笑容不变,目光却渐渐严肃起来,有些神秘地说到:
  “说起来,您的确该见见我与竹中大人。”
第三十四章
旁观者清
  “竹中大人是天下豪杰,贫僧自认也非俗庸。我二人纵然不方便或不愿出仕于列国大名,却也不必非要做小儿蒙师。之所以教导这些学子,就如同种下树苗,十年后当看到成效。只是寻常门第大多是凡木,若无平手家这颗参天大树,终究避不过大风大雨。”
  迎来了竹中半兵卫,三人落座,虎哉宗乙就来了一段十分直率的开场白。
  汎秀一时还未回味过来,那厢竹中也微微颔首补充到:
  “鄙人尚可伪作清高安贫,但总也要为家门后人着想。如今尾美二国五十余武家前来求教,多是附从平手监物大人,不得不谢。”
  “二位实在言重了……”汎秀客套了两句,心下却半解半疑。
  话语里的原意,他自然是清楚的。
  竹中半兵卫为人谨慎,没有十足把握受到信用,则不愿贸然入仕。虎哉宗乙则是身上宗教背景很复杂,更不敢轻易投靠哪方势力。所以这两人虽然眼见织田信长崛起之势,却难以乘上这股东风。平手汎秀把嫡子送过来当学生,正好让二人都间接参与了“天下大势”当中。以此导致尾美二国其他武家的效仿,更是锦上添花了。反过来汎秀也很信任两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可谓双方各取所需。
  道理大家都明白。然而为什么要用这种煞有介事的语气强调一遍呢?
  心中不解,索性以半开玩笑地语境问到:
  “汎秀资质愚钝,难知醉翁之意。二位高人何以教我,不妨明言。”
  虎哉和尚闻言向竹中递上一个眼神,后者略带犹豫地轻轻点了点头。平手汎秀能看到两人脸上的一丝忧虑。
  片刻之后,先开口的是竹中半兵卫:
  “我等,先恭贺监物大人,赴任和泉国守护代之职了。”
  接着没等汎秀回话,虎哉宗乙又补充说:
  “只是从书信中的言辞,却发现,您对此似乎有些疑虑。起先以为是担心织田弹正(信长)的态度。可是转念一想,若无他老人家首肯,这个官职任命的御书,幕府恐怕都不敢发出来,您更不会私自接受。我二人思来想去,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您在忧虑——”
  虎哉和尚与竹中重治对视一眼,而后异口同声说到:
  “织田与足利日后分裂!”
  汎秀神色顿时一沉。
  在书信中隐约提到的几处伏笔,果然被两位智者发现了。
  当初将心情隐藏在笔锋里,也未必没有请教之意。
  只是——
  外人们以为“平手监物大人”狡诈如狐,果决如鹰;家臣觉得自家主公高瞻远瞩,深不可测;家人则视自己为顶天立地的梁柱。
  倘若这颗梁柱倒塌,敌人固然会向闻到血腥味的狼獾一样扑上来,同僚也只会毫不犹豫地瓜分遗产,而家人则不得不在亲友屋檐下生存。
  如此一来,这点懦弱心思,岂能显露呢?只能强迫自己忘却了。
  直到今天,私下场合与竹中虎哉二人闲聊,这两位朋友都是稀世才俊,又对平手汎秀的事情十分上心,故而把这点值得担心的痕迹揭了出来。
  确实。时人或许还未必意识到织田与足利的分歧,抑或低估了分歧的程度。但汎秀却知道,原来的历史里面,上洛成功后只过了一两年,双方就兵戈相见,打得十分激烈,甚至卷入了列国许多大名势力,织田家也一度处在存亡危机当中。
  这比起当年三好长庆与足利义辉时战时和,彼此敌视而又相互依仗的情况,可是有本质区别的。毕竟时代不同了,通过“检地”和“乐市”之类手段,当今的织田家,对领地的统治掌控力比传统守护大名更强,渐渐不太需要幕府将军这块“公仪”的招牌来背书。
  到时候,某些出于双方“友谊”而做出的决定,可能就需要重新考虑。
  而某些象征双方“友谊”的人或事,也一样命运叵测。
  眉关紧锁之时,汎秀又听到竹中半兵卫低沉平和而又中气十足的声音:
  “首当其中可虑的,大概是因此而不见容于织田氏。然而细细想来,将来就算两方反目,织田氏总不能对幕府斩尽杀绝,而是吞并吸收。若是连平手监物大人,您都受到怀疑,那足利方的其他人,岂能心安?固然幕府方有离间君臣的意思,又或许织田弹正也对此感到愤怒,但他并不会凭借这一点愤怒就贸然行事。”
  虎哉宗乙的话则简明扼要得多:
  “织田弹正器量如何,何须贫僧讲给你听?柴田叛而复归,美浓三人众多年宿敌,明智外乡异人。敢问监物大人,您与织田氏的恩义,比之以上诸君如何?”
  一语惊醒梦中人。
  汎秀忽有茅塞顿开之感。
  的确。织田信长或者丹羽、柴田等人,感情上或许对平手受幕府重用的事情有些不满。但大家如今都已是身份不凡的政治人物,行事岂可仅凭感情呢?
  以平手汎秀的地位和履历,只要没有公开反叛,就不可轻易贬斥,更不用说进一步的处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