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619

  对视一眼,两人尽皆大笑。
  “尾张若是人人如此有趣,倒是改仕也无妨。”
  “甲州男子倘皆有此等风仪,那鄙人是绝不肯去的。”
  嬉笑了一阵,才回到正题。
  “鄙上大膳大夫,虽然英明果决,但也不得不考虑家臣的立场。”
  秋山信友终于说了句实在话。
  “既然您如此坦诚,在下也不讳言了,得知武田有意西来,尾张上下未战先怯。”
  “如今织田势强,而斋藤势弱,所以本家众人以为,该援助斋藤,以防织田坐大。”
  “伯耆守您想必是不赞成这个看法的。”
  “的确。我看斋藤家已经病入膏肓,若本家只以偏师援救,恐怕于事无补,若以全力援救,则恐得不偿失。”
  “然而此言并不足以说服他人。”
  “正是如此。”
  泛秀思索了一会儿,突然又开口说:“听闻贵家与越后上杉,已经达成和睦了?”
  “不错,乃是公方大人的调合,不敢不从。”
  秋山信友大义凛然地答道。
  “那我倒有一个方案向您建议。”
  “请指教。”
  “骏河的今川氏真,御下无能,使得旗下豪族纷纷离反。甲斐与骏河相邻,为何不……”
  秋山明显呆滞了一瞬,而后才大声答道:
  “请监物殿慎言!本家与今川乃是多年盟友。”
  “噢,请恕在下失言了。”
  泛秀眯着眼睛,毫不为之所动。
  按照历史推论,再过一年多,武田信玄就要正式与今川决裂了,要说他此刻没有这个心思,那是绝无可能的。
第七十三章
冬狩
  “建议”对方攻略骏河的今川氏,这是祸水东引之计,有历史作为参考,这条计策成功的可能性相当高。毕竟东美浓都是生产力低下的山区,哪里比得上商业发达又有金山的骏河国呢?此理明眼人皆知,根本无需解说。
  不过放弃姻亲盟友乃是大事,不可能在这种程度的外交层面上加以透露。更何况还包含着甲信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的情况,秋山信友虽然豪爽,却不是没有政治敏感的人。
  昔日武田信玄流放其父篡取权位的时候,为了获取广泛的支持,一改其父的擅权之风,转而给予了老臣们极大的尊重,这令他迅速稳定了当时的局势。然而家臣们话语权过重的弊病也就此保留下来,若是主君强行要改变大政方针,恐怕会遭致不稳。
  专断独行如魔王者,在迁居小牧山城的决定上,仍不免使用一些欺诈的“诡道”,更何况是别家呢?武田内部亲近今川的并非少数,其继承人甚至还是今川义元的女婿。
  所以平手汎秀立即闭口不提此事,接着只是转述织田家内部——尤其是信长本人对武田氏的敬仰之情,这并非信口胡诌,其中大部分只是事实略经夸张而已。
  如此耽搁了三日,吹捧的词汇已然用尽,于是不免聊到当今的局势。
  “越后的上杉弹正,虽然号称军势无敌,不过数年仍是毫无寸进,想必会转移到别的进攻方向上去吧?”汎秀做出对武田家周边局势十分了解的姿态。
  “上杉弹正的确是不负‘越后之龙’的称号,本家占据优势兵力鏖战十年却突然损兵折将,这才算是足够的对手。”说到此人秋山信友脸上不乏崇敬之意,不过最后一句话却不免露出一点骄矜来。上杉才算是足够的对手,言下之意,织田似乎是不在话下了,这对尾张而言其实是个好消息。
  只是不知道这是故意做出来的姿态,还是心防渐松。也许后者的可能性更高一些,毕竟他也是个典型东国武士,在更加狡猾的对手面前,实在很难长期掩藏心机。
  “依鄙人看来,上杉弹正应该会改道向西取越中、加贺,抑或南下讨伐后北条氏。”汎秀依然自说自话,仿佛是完全无视了秋山轻视织田的态度。
  “啊,不过关东的北条左京也不是易与之辈。”
  “不错,我看上杉氏还是西进才是上策。”
  仗着数百年后的见识,知古人之事,议古人之非,虽然所言不无道理,却也是当事人不可能听得进去的。
  “监物大人,您对关东的局势,真是了若指掌啊。”秋山意有所指。
  “有天下最强的数家大名所在之地,实在不敢不多费点心思。尤其是武田氏,更是时刻担心翻阅中山道攻打过来。”
  “那看来您恐怕还要继续担心一段时间。”
  “唉,东美浓皆是山地,辎重运输不便,至多只能容纳三五千士卒,实在不是用兵之地。”
  接着平手汎秀状似无意地又提了一句:
  “不过若是贵家有意的话,本家倒可以联系松平氏,从东西两侧合力进攻骏河。”
  竭力劝说对方攻打别的势力,又是另一种示弱的方式。
  “然而今川氏乃是武田的盟友啊,故而此举不可取。”
  秋山信友的态度俨然已经改变,但口风依然很紧。
  汎秀微笑不语。
  不管是引祸还是示弱都按照目前的认知表达出来,自己能够做的也就是如此了,已经可以告辞了。
  这个时候山区的天空却开始飘雪了。
  “若是雪势大的话,恐怕又要在此耽搁一阵时日了。”汎秀不禁苦笑,他并没有在这山寺里过年的打算。
  “然而却正是冬狩的好时机啊!”秋山倒是兴趣盎然。
  难道这家伙还没成家么……看他的样子至少该有三十岁,不应该没有娶妻啊。莫非是琴瑟失谐,才不想回家宁愿在外面打猎?汎秀不乏恶意地猜想到。
  ……
  大雪覆地,山野冷寂,毒蛇猛兽大多冬蛰,而雉鸡野兔却在白茫茫地地上留下鲜明的脚印,的确是冬狩的好时机。
  秋山信友身背长弓,带着几个家臣和一个向导,快步走在前面,似乎已经心痒难耐。而后面跟着的平手汎秀多少显得有些精神萎靡。浅野长吉那小子倒是有兴致,可是也不敢破坏“气氛”,井伊直虎依旧是冷峻地持刀侍立,仿佛周围的一切与她并无关系。
  至于宗乙和尚……“贫僧乃是戒律中人,岂可动杀生念?”就如此回绝了汎秀。因为不是出来打仗,所以众人并未穿着具足,一行十余人多是持着弓箭和胁差,不过想来在这与世隔绝的山林里,也该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出身弓马的阶级,不可能不喜欢狩猎,驯养猎鹰是这个时代大名的群体性爱好,比如织田信长就对此近乎疯狂地热衷,居城中长期圈养着数十只鹰。平手汎秀对于这项流血的游戏一向兴致不高——这在他人口中往往是“高雅”和“仁慈”的象征,然而实际原因是否如此就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
  一路上秋山信友既没使用猎鹰猎犬,也没让士兵围堵,只是凭借个人判断追捕。即便如此也是屡屡弯弓搭箭,收获三只山鸡和一只野兔,于是愈发兴致勃勃。而汎秀本不欲与之争风,偶尔射出两箭也是心不在焉,自然没什么准头。不过转悠了一路之后,发现附近十余里并无狼獾之类的猛兽,这才是让人放心的事情。
  这不仅是生性如此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代表外交策略。
  就这么一直晃荡了好几个时辰,又走到一片没进去过的树林。此时天色倒映着雪光还显得很明亮,但是也明显感觉到接近日落了。汎秀看了看前面犹未尽兴的秋山,禁不住开口了:
  “伯耆守,若是到了夜间,恐怕要回去就没有这么方便了。另外很多林中野兽也是夜间出行的啊。”
  “噢……”秋山信友转过身,脸上闪过一丝鄙薄之色,“监物大人说得是。既然如此我们还是早些回去……”
  话音未落,一旁的林间突然传出连续的颤动声,而此刻并没有北风。在场大都是在行伍打拼过多年的人,自然对这些风吹草动异常敏感。
  接着是一阵类似喘气的“哼哧”声。
  这是什么?
  秋山信友上前拔出刀拨开遮挡视线的树枝。
  隐约可以看到,有几个灰黑色身影朝着这边冲过来。大约是五尺长三尺高,体型健硕,四肢粗短但奔跑却相当有力,再接近一点还能分辨出粗长的鬃毛,前端的拱鼻,以及两颗向上翻起来的獠牙……这种生物一般被称作野猪,在几乎见不到老虎狮子的扶桑国,它们是山林中的一霸。
  “有五只,拔刀列阵!”
  秋山家的士兵立即扔下弓拿起短刀,站着前后交错的锯齿状阵型。以猎杀雉兔的工具,很难对山猪的皮肉造成致命伤。
  而平手汎秀的第一反应是:“能够生火吗?”
  那个在寺庙干活的向导却已经吓得浑身颤栗了:“那个……大人,因为没……没有打算,在外面过夜,所以……”
  吞吞吐吐的功夫,那群野兽已经靠近过来了,汎秀只能不去理会他,也转身拔出佩刀来。
  正常来讲,山猪这种地域意识较强的生物一般不会主动出击,除非它们饥饿到一定程度——而饥饿的野兽显然更加可怕。
  不过秋山家的近侍显然也是训练有素,无论战术上还是个人武力上。
  既然有人如此好心挡在前面,自己何妨表现得更怕死一点呢?汎秀叫那几个侍卫上去帮忙,自己并未拔刀,只是隔着十几米,尝试用弓箭狙击这些禽兽的面门部位。
  然而才刚刚拉满弓,正前方那个秋山家士兵突然一脚踩到蓬松的雪堆上摔倒在地,留下的空子却正好让一只野猪冲了过来。
  这丫的不是故意的吧?
  汎秀立即扔掉弓,蜷缩起身子,左臂伸出去挡在胸前,右手拔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6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