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记(校对)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120

  “爹,我记得了。”男孩儿乖巧的应下。
  伙计很快端来尧里瓦斯他们要的饭食,尧里瓦斯轻声用汉话对伙计交待了几句。伙计往后厨去了片刻,端来一盘手把肉一壶烧酒,放到隔壁汉人父子的桌上。
  汉人奇怪,“我没有点这些。”
  伙计指了指尧里瓦斯,尧里瓦斯露出个善意的笑容,“请您喝酒,想问一问,刚刚听你说话为什么不花钱就能念书?”
  汉人笑道,“县尊大人的恩典,每个村都有三个可以免费读书的名额。我家小子有幸占了一个,这次就是过来送孩子到县学念书的。”
  “那孩子过来住哪儿呢?吃饭怎么解决?”尧里瓦斯问。
  “县里盖了学舍,食宿都不需花销。只是一年后就要花钱了,我送孩子来识几个字。倘孩子是读书的材料,一年后考试能得前三名,那就有县学发的奖励银两,第三名都有十两。这些钱也够孩子继续念书了,倘不是读书种子,多认几个字也长见识。”汉子笑呵呵的说。
  “原来是这样。”尧里瓦斯举杯,“多谢您。”
  “你太客气了。”汉子跟尧里瓦斯举杯相碰。
  铁木尔不懂汉话,也听不明白,只管抓着手把饭大口吃起来。虽然这种带馅的小馒头也很好吃,他还是最喜欢手把饭。尧里瓦斯是个很聪明的部落族长,他先到县学把免费念书的事打听清楚,到果子铺买了两盒点心果子,带着儿子就往衙门去了。
  铁木尔特意换了身簇簇新的锦袍,衬着他黝黑的脸,雪白的牙齿,灿烂的笑容,格外有股少年的勃勃英气。裴如玉很喜欢这小小少年,换了北疆话示意他不必多礼,又问他多大了,听铁木尔说九岁,就赞他长的壮实。
  铁木尔拍拍胳膊,拍拍胸膛,很高兴的说,“大人您就是太单薄了,您多吃肉,也会长壮的。”
  “好啊。”裴如玉收下尧里瓦斯送来的果子,笑问尧里瓦斯,“铁木尔这样聪明健壮,先时怎么没带他来给我见见?”
  “他年纪还小,只懂骑马射箭,不大懂汉人的礼数,也还不会说汉话。”
  “这有什么关系,我会说北疆话。”裴如玉很亲切的问,“铁木尔可念书了?”
  “还没有。我们草原上没有先生。”
  “我正有件大事想同你们商议。”裴如玉将手里酥油奶茶放下,“原来县里银钱不大充裕,这一二年,日子好过了,我就想孩子们还是要多念书识一些字比较好。如今各村有三个免费读书的名额,你们在草原以牧马放羊为业,虽不是村落,也是聚族而居。既是我治下之民,不拘族群姓氏,在我眼里都一视同仁。我想,凡我月湾县的部落,各部落一样有三个免费到县学念书的名额,不知你们可愿意?”
  尧里瓦斯大喜过望,起身对着裴如玉深深一揖,“我今日过来就是想问县学念书之事,大人知道,我一向仰慕汉学。只是我们族中的小伙子都不会说汉话。”
  “无妨,我这里有通北疆语的老师,可以单独教他们汉话。”
  尧里瓦斯很愿意儿子留下来念书,裴如玉应允后问尧里瓦斯,“咱们县一共有六个部落,你都认识吗?”
  “都认得,只是与乌依古然部落的人不大熟。”
  “这次我想让汤县丞和司书一起同你去他们各个部落传达县里的消息,不知你可有空闲?”
  尧里瓦斯这样的聪明人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机会,当时便应下此事。
  ——
  傍晚裴如玉回家用饭,让白木香给铁木尔准备一份礼物,白木香说,“牧民的孩子更喜欢弓箭一些,那就准备一份衣料一份弓箭吧。”
  裴如玉没意见,看儿子的圆脸蛋有道细血痕,忙凑近细看,“咱们阿秀的脸怎么了?”
  “被枣花挠了一爪子。”
  “哎哟,枣花那丫头不得了,这才多大能把阿秀挠了。”
  “枣花可灵光了,翻身翻的比大枣好。大枣性子好,成天乐呵呵的。”
  裴如玉抱着肥儿子摸着儿子的小胖脸儿,心疼的问,“疼不疼?”
  阿秀没啥感觉的朝他爹露出两颗大门牙,指指屋顶,“爹,举高——”让他爹把他举高高,跟他玩儿。裴如玉看儿子没心没肺挺皮实,心说,这性子倒是随了他娘。
  跟儿子玩儿了一会儿,裴如玉说,“再给铁木尔一把工坊制的新刀。”
  白木香问,“那孩子喜欢刀剑么?”
  “男孩子大都喜欢吧。”裴如玉拿年九连环塞给儿子,“咱们县多是小部落,大部落就乌依古然部落一个,听说乌依古然部落的男孩子,出生时有多重,就会存一块同样重的熟铁,每年锤炼一次,待这孩子大了,就用这块铁为他打制一件兵器。所以,乌依古然部落的男人多骁勇善战。”
  “这种说法我也听说过,是真的吗?”
  “这就不晓得了,不过,陆侯麾下有一支北疆军队,大部分都是乌依古然部落的男人。我们县的这个部落只是分支,大部落在西漠州那边。”
  “他们部落也常到县中交易,只是今年约摸还没来。不过,最会做生意的还是尧里瓦斯族长,他很精明。”
  裴如玉笑,“一直是他们来,如今也让汤巡检司书过去看看,带些礼物,是咱们的一番心意。”
  “要备什么礼物?”
  “茶叶布匹就好。”
  “他们都喜欢弓箭,要不要备几副弓箭送他们。”
  “不好。把弓箭当礼物会令他们多心的。”
  “你可是好心,免费让他们的孩子念书。”
  “可不是所有北疆人都向往汉家文化。”
  结果,裴如玉这事刚起个头,就挨御史一大参。
  有两条罪状,第一条是,月湾县富庶非常,却没向朝廷缴纳相应的税银,参裴如玉偷税漏税,有中饱私囊之嫌。
  第二条是,裴如玉私通北疆部落族长,有不臣之心。
  这两条罪状参的,还真不是寻常的捕风捉影。
  御史的折子写的很详细,推断也很有道理,月湾县这几年修城墙铺道路还加盖外城,城中繁华不让府城,商贸交易颇多,却除了粮税外未见有商税税银押解至帝都。再有私通北疆部落族长,更是有明证,裴如玉都把族长家的孩子弄到月湾县免费读书去了。
  穆宣帝收到折子,想这巡路御史的折子写的也不靠谱,不臣之心是不可能的。陆侯十万大军就在新伊,裴如玉一个小县令,他吃熊心豹胆么。
  内阁的批注是:令裴县令自辩,上交县中账册。打发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到月湾县查看。
  穆宣帝想了想,令四品监察御史与户部袁郎中亲赴月湾县,查看对裴如玉的弹劾之事可属实情。
  ——
  书房。
  裴七叔燃起一炉沉水香,裴如玉煮好今春新茶,七叔道,“让北疆部落的孩子到县学读书的事,急了些。要依我的意思,何不待你连任的事情妥了,再办此事。”
  “介时再办,一样有人挑我的不是。”
  “你不至于叫人拿住把柄,只是月湾如今气象,等闲给个穷州的州官儿都不换。你正好任满,将你调离再容易不过。”
  “七叔放心,我有万全准备。”
第136章
微服
  珍惜的抿一口水囊中的清水,
监察胡御史望一眼前面高高垒起的黄土城墙,漆黑城门,
风尘仆仆的脸上露出一抹疲惫的笑容。
  胡御史身边的袁郎中基本也是同样的松口气的神色,袁郎中年轻一些,手搭眼帘远望,见黑漆城门上凿有月湾二字,更是心下大定:
  “胡大人,这就是月湾县了。”
  身畔随从也都露出喜意,胡御史道,“不必惊动旁人,
咱们悄悄进城。”
  这是途中二人商议好的,
袁郎中点点头,令随从取出另一份备用路引待用。他二人更未去官员们走的东门,而是在南门排了老长的队伍,
排队进城。
  有提着大铜壶挎着柳条篮子叫卖的,说的还是好几种语言,
见到汉人说官话,
见到牧民打扮的立刻换北疆话。
  “大爷,
小的这壶里是今早新煮的酥油奶茶,几位大爷可要尝尝。”
  “天有些热,就不用了。”胡御史道。
  “那边儿还有凉果子羹,是用新鲜的水果浇上蜜糖、奶酪而成,既解渴又香甜,大爷们可要用一些,
小的给大爷们叫去。价钱也不贵,五个铜钱这么一碗,用料实诚。”
  胡御史看看袁郎中,令这小子叫来瞧瞧,反正这进城还得有一会儿,他们远道过来,路途辛苦,一路莫说享受,便是清水都要省着用,被这小子一说凉果子羹,倒都有些馋了。
  这小子寻来另一个提篮的小子,掀开篮子上盖的雪白布帘,里面是一盅一盅的雪白盖碗,掀开碗盖,露出一盅蜜瓜樱桃核桃碎浇以蜜糖奶酪的果羹,只看这卖相,便令人口齿生津。这小子道,“樱桃是郊外农人今早进城卖果子时我新买的,带回家去,我阿姐用天山的雪水煮的果子羹。在甜水井中湃凉,既不沾冰气,又有凉意,也不伤脾胃,大人们尝尝。”
  胡御史道,“一人来一盅。”
  两人立刻取出篮中果盅奉给诸人,盖碗盖着微微凉意,虽非官窑细瓷,却也雪白干净,那果子羹更是入口香甜微凉,令人脾胃大开,胡御史一人就吃了两盅。袁郎中也不肖多让,二人吃过果子羹,袁郎中给了卖果羹的小子一两银子,“剩下的赏你。”
  “多谢大爷。”这小子连忙作揖道谢,十分感激。
  “你们是每天都在城外做小生意?”袁郎中问。
  “这也是开春才开始的,咱们北疆气侯冷,开春儿天暖,进城的人多,每天早上都要排这老长的队,我们就出来卖些饮食果品,即服侍了各位大爷,小的也能赚个零用补贴家里。”
  “你们县这几年不得了,以前可没这么好的光景。”
  “我们都是托县尊大人的福,先时县里没多少人来,咱们就是想干活也不知道干什么。”
  “我听说你们县尊太太好大个作坊,那作坊还招不招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