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记(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120

  “成天往里搭银子。自从来了月湾县,我就没从他手里见过银子什么样儿,月俸到手就拿到育善堂去了,都说外任官靠职田吃饭,职田的银子他也常往里搭。我家现在都指望着我过活哪,要他也没什么用,不过是有这么个人比没这么个人强些罢了。你回去跟陛下说,革了他的官儿,我家日子还能更好过些。”
  袁郎中试探的问,“大人不想裴县尊做官了?”
  果然没安好心!我家裴如玉不做官,那官场不全剩你这种狗东西了!白木香一向官儿迷,她能不愿意裴如玉做官儿!
  白木香一脸情真意切,“做什么官儿啊,做诰命不一样么。他现在官才五品,我现在三品,他辞了官儿,我跟朝廷给他要个诰命,还是三品哪。”
  袁郎中头一遭听到这等奇思妙语,当下一口茶喷满地,白木香嫌弃的撇撇嘴,“看你大惊小怪的样儿!”
  “白大人你语出惊人,真把下官吓着了。”袁郎中手忙脚乱的擦着嘴角的茶渍。
  “这不一个理么。男人官儿大就能给家里妻子请封诰命,我官儿大也能给我相公请封诰命啊。”白木香慢悠悠的喝口奶茶,与袁郎中道,“衙门欠我家钱的事,就劳你跟陛下说一声,裴如玉辞官前还给我们,这事我就托袁大人你了啊。”
  “下官一定尽心。”袁郎中保证。
  “裴如玉辞官的事,也托给你啦。”
  “这,这可不行,裴县令这样的好官,只有嫌少,哪有嫌多的。我就盼着裴县令这样的官越多越好。”
  “你这话我记着了,明儿我就写折子,一字不差的写给陛下知道。”
  袁郎中喉咙里仿佛被塞了个茄子,他恨不能抽自己俩大嘴巴,咋这么爱顺情拍马屁哩!
  白木香把自己从袁郎中这里打探回去的情报告诉裴如玉:想把你弄下去,不想你当官儿了!
  瞅着媳妇那一脸得意样儿,裴如玉没忍心打击她,这还用说嘛,姓袁的一看就是没安好心哪。裴如玉想,我媳妇把脑子全长在改制机械上了。
  不过,白木香很关心的问裴如玉,“要不要我给陛下上道奏章。”
  “不用。你是咱家压箱底的宝贝,等着不能用。”
  白木香颇具昏君素养,特喜欢裴如玉拍她马屁,闻言眉开眼笑,“这倒也有理。”与裴如玉道,“有事只管跟我讲,我给你撑腰啊!”
  倘不是裴如玉年纪轻轻便高中状元,以学识撑起的自信,换另一个男人做白木香的丈夫,非得给白木香整自卑不可。
  没大功夫,白木香就把这些事抛脑后头,无他,阿秀左右一根竹棍右手一把小木刀,一脸土一身灰的玩耍回家,白木香立刻张罗着给泥猴儿子洗澡去了。
  入夜。
  牛油大蜡映的室内通明,更鼓敲过两次,胡御史仍在埋首研读裴如玉写北疆推广织机计划书。裴如玉的计划书没有长篇大论,他是用具体实践的数字做比较来解释织机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推广成果。
  故而,计划书虽短,却值得一看再看。
  直待三更鼓过,侍从进来提醒,胡御史方按一按酸涩的眼睛,合上桌上的计划书。即便躺在床间,胡御史依旧是将将天明方才入睡。
  至于第二天袁郎中过来找他商量回月湾县商税的事,胡御史都遗憾白大人怎么没发作一下给这蠢才些厉害瞧瞧。真是蠢啊,看看月湾县的税收,还敢做把裴如玉撵走的梦。裴如玉一走,白大人的织坊、染坊、毛毡铺、地地毯坊、制靴铺都会撤走,月湾县的商业立刻垮塌大半!
  还收个屁的税!
  何况,若北疆想推广白大人的织机,朝廷就不能干这种釜底抽薪的事!何况,白大人位居三品高官,白大人的官位钢浇铁铸一般的牢靠,只要裴县尊没有大过失,朝廷怎么可能去动她的丈夫!
  胡御史真是好奇袁郎中是走谁家门路过来的!
  何况,陛下着他们亲至,不是将一个小小县城的商税放在眼里,陛下心思之深远,岂是区区臣子可揣测。但是,想到抽屉里那份织机推广书,如果真能做到推广书中的一半,朝廷必会在北疆设棉税司。
  也只有棉税司这样的机构,方能动摇帝王之心!
第141章
人生的滋味
  胡御史决定要去一趟新伊,
亲自面见唐安抚使,他要确定这份推广书在唐安抚使心中的份量,
以及北疆到底有没有关于织机、棉花的推广计划。
  但,
胡御史不能单独去,
他必然要邀裴如玉同往。
  织机是白大人的私产,又是推广计划书的中心,裴如玉身为白大人的丈夫,这推广书便是他写的,自然不能落下裴如玉。
  反正,裴如玉在场,
他们就当白大人是愿意无私出让技术的。
  胡御史很为自己的私心惭愧,白大人这样不世出的人才,
非但能研制兵械有助于朝廷军务,
还能改造织机,促进织造技术。
  何况,人家白大人一直在出让技术,他还要存这样的私心,
委实羞惭。
  眼下要去新伊,
不好不知会袁郎中一声。这样的好机会,就不知袁郎中抓不抓得住了。
  胡御史征询过裴如玉的意见才将北疆织机推广书给袁郎中看了,袁郎中看过后不屑的表示,“这倒是犯官常用的手法,贪赃枉法后总要说是为朝廷着想。真为朝廷着想,就该认真的完成朝廷税赋。大人莫要被裴县令骗了,
无非就是商税案发,找个理由分散朝廷的注意力。他这是没门儿,他这织机的事儿还没影儿,商税的账我可是一笔一笔给他记着哪。”
  胡御史心说,这还真是属王八的,咬上就不松口。就是目光短浅了些,胡御史道,“我就是要去新伊,亲自面见安抚使,问清楚这推广书的内容。袁大人要不要一起去?”
  袁郎中有些犹豫,北疆安抚使唐大人出身帝都唐氏家族,千年名门,朝代都换了仨,他家依旧屹立不倒,可见其家族底蕴。如今在帝都的唐驸马,娶的便是今上同胞姐姐凤阳大长公主,如今北疆唐安抚使,与唐驸马是同族兄弟。
  “可是有什么事?”胡御史问。
  “我新近知道一桩案子,可能是冤案。”
  “细说说看。”
  “是这样。白家染坊里原有个女工,因染花样子画的好,便在染坊做工。因有旁的商家染出的花样与这白家染坊所染相似,白家便污陷这女人泄露了染花图样,非但把这一家子下了大狱,最后还罚了一百两银子。”袁郎中唏嘘感慨,“百两银子听着不多,可在寻常百姓家,也要倾了家的。”
  胡御史险没当场背过气去,“那染坊可是白大人族兄开的,你要查白大家的产业?!”还去什么新伊,眼下先与这傻瓜划清界线才是要紧事。
  “这当然不能查,毕竟干系白大人颜面,白大人官位在你我之上。我只是感慨此事。”
  胡御史侧侧身,离袁郎中远了些,“老袁哪,陛下就是叫咱们来查查商税的事,顺带看一看月湾风貌,这跟涉入当地司法狱讼可是两回事。”
  “我晓得。我也是新近才认识那家人,他们得罪了白东家,白东家又是白大人的族兄,裴县令的舅兄,现在哪里还有店铺肯雇他们,收入微薄,忒可怜。”
  “第一,你怎么就确定这案子是冤案。第二,凭白大人的身份,她真要对付一介平民,既未入狱也未判刑,难道就是罚一百两银子?第三,此事一旦过问,就是跟白大人撕破脸。你要介入诉讼,咱俩立刻分道扬镳。这次咱们是奉旨过来查问商税的,你查到白大人头上,白大人立刻就得上折参你一本,以卑动尊,以下犯上,越权行事,干涉狱讼,怕是回不到帝都,你的罪名就下来了。”
  见胡御史冷下脸来,袁郎中忙道,“我也就是一说。我哪里能去查白大人,不要命了不成?”
  “那袁大人就继续在月湾县走访一二,我与裴县尊去新伊几日。”
  袁郎中有些想一道去新伊,可转念一想,胡御史带裴如玉离开月湾,倒正可方便他做些走访调查。
  胡御史看他神色就知袁郎中贼心未死,必要更深发掘裴如玉的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也得找出问题来。胡御史实在不能同袁郎中绑一条船上擦净脖子等死,这姓袁的必定是走了门路来的月湾,他可不是谁家的狗。
  胡御史当即立断,私下提醒裴县尊一二。
  两人刚商量过去新伊之事,裴如玉不急不徐的给胡御史续上茶水,“袁郎中必是要寻我的错漏的,随他去吧。”
  “我真是不知该说什么好。”
  倘裴如玉面露讶意或是焦急,胡御史认为正常。如今裴如玉一派平静,胡御史心下感慨,裴如玉短短三年便能让月湾有这等气象,这月湾必然早在他掌握之中,袁郎中自觉机智聪明,殊不知自己一切都在人家眼皮子底下。
  你就蹦达吧,什么时候把小命蹦达完,也就消停了。
  胡御史不再理袁郎中之事,定下日期,就准备与裴县尊一道去新伊了。
  裴如玉还是问一句,“袁郎中不同咱们一道去新伊?”
  “他还要秘访你的错漏哪,哪里能放过这等机会。”
  裴如玉一阵笑,“那就给袁大人这个机会。”
  白木香也要去新伊,她新近对一些兵器做的修正已经完成。陆侯提要求,兵器用着不称手,白木香想法子做改变,方便军中使用。
  因天气暖和,白木香还打算带着她家肥儿子一起出门。
  阿秀长这么大,新伊都没去过,一直是在县里呆着的。白木香给儿子收拾出新衣新帽,小羊角辫梳的可精神啦。阿秀也是神气昂扬的坐他爹怀里,裴如玉对孩子有耐心,阿秀小时候,裴如玉只要有空,都会亲自带阿秀。阿秀刚出生那会儿,裴如玉仗着一县之尊的身份,还常白天偷溜回后宅瞧阿秀去。
  所以,阿秀并不似寻常小孩儿更亲近母亲,他倒是更喜欢父亲一些。
  胡御史主要是被裴如玉出门的排场震惊了,路上才悄声问了一句,“我看有几辆车盖的极严实,可是有什么要紧物什。”
  “那是内子给军中改制的兵械,这次一并送到新伊,让北疆军试用,看改制效果如何。”
  胡御史恍然大悟,“怪道这样严密。”
  裴如玉道,“要是咱们几个大男人,断不必这样的排场,内子去岁曾遇劫杀之事,当真是把我吓去半条命。在月湾不担心,她这出门,我也要多带几个人的。”
  “这是应当的。”胡御史肃容道,“白大人的安危至关重要,再如何仔细都不为过。”
  胡御史非但见识到了白大人的绝世天才,还见识到了白大人如何的平易近人,晚上驻扎草原,白大人并不闲等着人服侍,儿子往裴如玉怀里一塞,白大人就去张罗晚饭了。
  士兵们亦井然有序,将毡帐自马车上卸下,小帐子两人分拽两头,一抖擞就支了起来,大帐则要四个人。再有帐中椅榻皆是现成组装,机关精巧方便。连打水的桶都不是木桶,而是用油布制做的可收叠的水桶,打水的士兵回来,河水先经一个白布包过滤三遍,方会烧开做饭。
  胡御史围着那水桶仔细看的仔细,裴如玉抱着儿子解释,“这种桶远不如木桶结实,也就是短途行程可以用。”
  “关键方便哪,这样轻巧,且不占地方。”胡御史喜欢的很,说,“裴老弟,待我回帝都时,你旁的不用送,这油布桶送我两只。”
  “恭敬不如从命,内子那里有许多奇巧物什,到时大人只管去瞧瞧,喜欢什么都带上。”
  “那我可得开开眼界。”胡御史和裴如玉一人一个马扎坐在夏风中聊天,“以往读书,曾说鲁班制一木鸟,飞三日不坠,我看白大人就有鲁班之材。”
  裴如玉道,“内子倒是做过一只大号孔明灯,能飞到天上飞老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