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风云(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232

  荣家真是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了。
  为此,荣家与荣妃很是不得不低调了一段时间。
  如今二皇子进学,在选伴读一事上,荣公爷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一句,“陛下当厚待谢家。”荣家是真的希望谢氏子去做二皇子伴读的,只是这两年,荣家办了不少打脸的事,弄得昭德帝对荣家不似以往亲近了。故此,荣公爷这做舅舅的也没好直接说,点一谢氏子做二皇子伴读吧。只得如此这般敲边鼓的提醒了皇帝外甥一句。
  昭德帝不置可否。
  昭德帝的思维还是正常的,太子择伴读时,谢国公府长子嫡孙给太子做的伴读。如今二皇子择伴读,谢国公府嫡系怕是不乐意的。但,既是在亲贵间给皇子选伴读,也不好跳过谢国公府的。
  不出昭德帝所料,谢国公府虽然收到选伴读的通知,直接便给家中子弟报病,鸟都没鸟二皇子系。
  便是荣公爷上门说话,谢国公都称病未见。
  荣公爷自以为委屈,难免在昭德帝面前哭诉了一回。
  昭德帝于谢皇后之事上有愧,与荣公爷道,“谢国公于朝中都请了病假,你去他家,他若欢天喜地的接待你,岂不是说那病假是假的。”
  荣公爷此方没了话,两只眼睛仍盯在二皇子伴读之事上,又道,“太后娘娘与陛下有抚育之恩,臣前些天见了林家小四一回,那孩子,倒是格外出息了。”前太子在时,林家旁支子弟为伴读,今二皇子若能让林靖做伴读,岂不是现成的光彩。
  昭德帝道,“林靖自去岁年底病到今年二月方见大安,满帝都没有不知道的。先时太子择伴读时,便是因他身子不在康健,选了旁支子弟。再说,那孩子自幼跟着太后长大,太后素来爱惜于他,朕也舍不得劳累了他。”林靖又不是装病,他是真的不成。在宫里住几日就病的半死不活,太医日日过府调理,都缠绵了三个来月方好俐落。就林靖这身子骨儿,做伴读做出什么事儿来,不要说林家,林太后就不能乐意。荣舅舅这话,也只在御前私下说说便罢了,真敢说到林太后跟前儿去,又得没脸。
  果然人年岁大了,越发不中用,只看得见眼前蝇头小利,昭德帝驳了荣舅舅,打发人下去了。
  昭德帝也在为二皇子伴读人选发愁,二皇子素来为他所钟爱,但,二皇子这伴读人选,再如何配置也不能超过前太子的。
  昭德帝思来想去,还是在谢林两家各择一旁支子弟,余者亦是亲贵出身,很是配得上二皇子的身份。
  谢国公不过冷冷一笑。
  至于林家,林腾这位前太子伴读又重新住到他靖四叔的院子里,与靖四叔一道念起书来,堂弟林青做了二皇子伴读。
  林家的事,都是林靖林翊意料之中,无他,林靖不去做伴读,但林家哪个子弟去做伴读,林靖在林翊的纵容下是很有发言权的。
  只是,令林靖皱眉的是,昭德帝还选了夏家小五郎为二皇子伴读。这夏五郎倒不是外人,算起来还是林靖的小舅子哩。
第83章
  夏氏多子,以至于林靖光大小舅子就五只。
  这位被点为二皇子伴读的夏五郎是夏太太的老生儿子,年纪比夏云初还小三岁,比二皇子长一岁,倒是相仿。
  因听说五小舅子被点为二皇子伴读,林靖还寻由头过去一趟说话。林靖道,“阿青同五弟年纪相仿,倒可做个伴。”这说的是同样被点为伴读的林青。
  皇子伴读,素来多选亲贵之家子弟,如夏家这等书香门第,还是头一遭有此殊荣。夏五郎心里头小小雀跃,又有些紧张,奶声奶气的跟林靖打听,“林四哥,我听说宫里规矩怪严的。”他这辈子没进过宫,选伴读是头一遭。倒是林靖,自小在宫里长大,夏五郎就想找林靖打听打听宫里的规矩,生怕到时出丑。
  林靖拿出未来姐夫的风范,明明嫩的跟块儿豆腐似的,偏装出一脸老气横秋来,道,“世伯的规矩是最好的,你本就是个懂规矩的人,到了宫里记得谨言慎行四字就成。反正,宁可老实些,别去出风头。要知道,世上还有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呢。急惶惶的去出头露脸生怕别人不认识他的,那是出头的椽子,肯定烂在先。”
  夏五郎点点小脑袋,林靖又道,“阿青是我堂侄,别人你暂时不熟,只管与他亲近些是没错的,既是同窗,也有照应。”
  林靖同夏五郎嘀嘀咕咕说话,一时夏三郎进门,手里还捧着碟鲜果子,笑,“在外头遇着有樱桃卖,难得这般又大又红,我尝了一个,味儿还不差,就买了些回来。听母亲说阿靖也来了,一道尝尝,看可合口?”
  林靖与夏三郎格外投缘,笑眯眯地,“樱桃不能久存,帝都附近也不产这个,倒是我们老家的樱桃也是一流的好。听大哥哥说,就跟三哥买回的这个差不离,说不定这就是我们老家产的樱桃呢。”拿了一个先给五郎吃。
  夏五郎道谢接了,夏三郎笑,“还真是山东来的果子。”
  林靖自己也拿了一个尝,果然酸甜适口,林靖道,“樱桃做成酱,制成果脯都好吃。”
  夏五郎道,“做甜水也好喝。或者腌一下放在坛子里存起来,等暑天到了做冰碗时放上几颗腌制的樱桃,解暑的很。”
  三人就樱桃的吃法进行了一番讨论,林靖的确喜欢吃樱桃,却也没有多用。一则是在夏家做客,二则他吃东西素来节制。夏三郎细细问他,“身子如何了?可真正大安了?近些日子可还好?”
  林靖笑,“已是大好了,前几天我还同关小二去郊外骑马踏青,原想叫着四郎一道的,我又想着他功课向来严的很,十日一休,与朝中大员一样。世伯又严厉,担心世伯不允呢。”
  夏五郎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欲言又止的望着林靖,心说,要是林四哥真能来叫着四哥一道出去玩儿,还不知四哥要欢喜成啥样。
  夏五郎只是想想,夏三郎洒脱一笑,直接说了,“你闲了尽管来找他,咱们不是外人,父亲再严厉也不会禁着你们一道玩耍。四郎原就是个用功的性子,如今年纪小,这时候不玩儿,难不成指望着长大了去玩儿?他也是想偶尔轻松一下的,父亲对我们说一不二,肯定会给你面子。”这年头儿,哪个做岳父的不对女婿格外另眼相待些。
  林靖笑,“有三哥这句话,我就放心来找四郎玩儿了。”
  夏三郎笑,“你别在父亲面前把我供出来就成。”
  林靖想到夏中秋之严肃板正,再看夏三郎之风流倜傥,不禁又是一乐,问,“听说三哥要去国子监念书了?”
  夏三郎将手一摆,“不值一提。我原是想早些谋个差使的,父亲母亲都不乐意,定要我先进国子监念书,以备下科春闱。”
  林靖不大了解夏三郎的想法,道,“待三哥金榜题名,一展宏图不迟。若是举人补官,优差寥寥,就是对以后的前程,也无助益。”还举例,“先前我的第一位先生就是三甲谋了一任知县,为一地父母官。”
  夏三郎年长几岁,不过在林靖与弟弟面前并不摆兄长的架子,连声叹道,“我十五岁便中了举人,后来两次春闱皆是名落孙山。这样成天读书也无甚乐趣,我想着,还不如先谋一任差使,实事上煅炼一二。我虽为春闱无名所苦,可反过来想,我少年中举,已比许多人幸运,如今不能金榜题名,兴许是天意,何必强求。反正做官么,怎么都是做。”
  林靖见过许多人为科举考白了头愁白了头,如夏三郎这般豁达的并不多见,也格外令人欣赏敬佩。林靖对科举无所谓,他是外戚,以后做官容易,故此还颇理解夏三郎,道,“不知三哥想去哪儿?是六部,还是外放,我听人说,也都各有讲究。”
  夏三郎道,“要按我的意思,自然是在外谋一任外差,只要能实实在在干些事,官职高低均无妨。我正当年轻,不怕靖弟笑话,便是吃些苦头又如何?不然,大好光阴,成日消磨在国子监,岂不可惜。”
  夏三郎知林靖在林太后膝下养大,人虽小,却很有些见识,并不因他小便轻视于他,道,“还有一句话,我家虽不比靖弟公门侯府,但也不一定要走科举方能谋差。我只是,不愿将时光一年一年又一年的荒费在琢磨科举文章上。要依我的本心,科举固然是晋身之阶,不过,我托赖父德,路却是比好寻常举子宽些的。”
  林靖道,“自来,非翰林不入内阁,若往长久看,自然是科举晋身最为稳妥。想来,伯父也是为三哥前程考虑。”夏三郎若无天资,不可能小小年纪便能秋闱得中。他既有这样的天资,夏尚书自然对儿子期冀颇深,不然,长子一样是恩荫做官,怎么到了三子这里便不允了呢?
  夏三郎笑,“三年一春闱,每届春闱择进士三百,这官场之中,朝堂之上,进士是最不稀罕的了。哪怕经了翰林院,又有几人能入阁拜相呢?”
  林靖笑,“进士翰林皆不稀罕,那是因他们没一个做尚书的父亲。凭三哥的资质,只要金榜题名,前程便是铁打的。你要出去,可得想清楚了。”
  夏三郎显然是下定决心不想继续科举了,他唯一发愁的事就是,“我欲出去开开眼界,只是家父不准哪。”
  林靖干这种阳奉阴违的事是把好手,在他看来,总在帝都闷着也无趣,他道,“三哥就说出去游历,增长见闻,难道也不成?若我身子好,我早出去走走了。总在钦天监读死书,想也读不出什么锦绣文章来。”
  夏三郎道,“要是我爹这么好糊弄,我早走了。”
  林靖一想,能做尚书之人,定有远胜常人的精明。林靖想,凭夏尚书这些年的人脉,夏三郎谋差不难,难就难在夏尚书不肯点头,夏三郎哪里能谋得外差呢?
  林靖道,“要不就先谋差,若哪天三哥想春闱,再辞官春闱就是,这也是有例可询的。”其实,春闱什么时候都能考,只是,中进士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因为春闱本身就代表着极大的人脉,同科。同一届的春闱,譬如一个人若能在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之间得中进士,再过二十年,他的同科进士们基本上已是官场中流邸柱,而此人此时的年纪不过四十五至五十五之间,在官场,这个年纪,若为一方大员,若为一部郎官,资历也够了。如果再晚些,得看寿数如何了,毕竟,这个年代,人们寿数有限,七十便是高寿了。所以,夏三郎若先谋差,日后再科举,哪怕日后能得中,可能耽误的依旧是锦绣前程。再者,念书这种人,靠的就是专心,一旦有差使在身,分心是肯定的。
  所以,林靖觉着,夏尚书对夏三郎期冀极高,不允他谋外差也是可以理解的。
  夏三郎只是与林靖诉说了一下自己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谁晓得没过几日,夏尚书就差人去林家打听,问可知夏三郎的行踪。林靖细问夏家仆人才知,夏三郎留书出走了,说是去游历一二。林靖当即嘴巴惊的老大,打发了夏家仆从,林靖同他哥道,“夏三哥真是好样的,说走就走,男子汉大丈夫当如是啊!”
  林翊把林靖拎起来问他,“你知道?”
  林靖在椅子上扭扭小屁股,“前几天夏三哥同我说过想谋一任外差可夏伯父不允哪。谁知道他一走了之呢。夏伯父也是,忒古板,做家长也不能这样呀。”林靖还提醒他哥,“大哥,你瞧见夏伯父没,你也得反省反省,可不能在家总是你一言堂,你也得听听我的意见,不然我哪天过不下去了,说不定也会学夏三哥离家出走呢。”
  林翊恨声道,“这种离家出走的混账东西,全该抓回来敲断狗腿!”
  林靖吓一跳,林翊又道,“早我就看夏三不可靠,以后就是他回来了,你也不准多与他来往,知道不?”
  林靖:完全没有反省的意思,还更加专横啦!
  林靖道,“我去夏家瞧瞧。”
  林翊问,“你去做什么,夏家正乱糟糟呢。”前世不修,修来夏三这等儿子。夏尚书瞧着精明强干,只是不想竟是教子无方。林翊也是有儿子的人,他自信日后绝不会养出个夏三郎来,就是弟弟林靖,林翊自认也会把弟弟养好!
  林靖笑,“我去安慰安慰岳母大人。”
  林翊想了想,“去吧,跟夏大人说,若有要咱家帮忙的地方,只管开口。”
  林靖响亮的应一声,就跑去看望他家岳母大人以及他的小未婚妻啦~
第84章
  夏三离家出走后,林靖很是体贴的在丈母娘面前刷了一把好感。兴许是因为在后宫长大,那是女人扎堆儿的地方,林靖天性中便有一种对待女人的温柔。夏太太担心儿子的安危,在外吃不好睡不好啥的,自己也急病了。林靖少不得多加安慰,他本就一张蜜嘴,人又聪明,三两日便把夏太太给哄好了,用夏四郎的话说,“阿靖多来几回,劝一劝母亲,比看大夫吃药都管用。”
  其实,主要林靖话说的在理。他道,“伯母想想,三哥又不是我这样的小孩子,他都这么大了,当初就能先来帝都打理家事,如今心里郁闷出门走一走,发散一二也不为坏事。我问伯母,三哥走时身边可带了随从?”
  夏太太道,“倒是把他两个贴身长随带走了。”
  林靖又问,“可带了银两?”
  夏太太点头,“把他攒的私房带在了身上,约摸有几百两。”
  林靖再问,“那长随可还忠心可靠?”
  夏太太面容缓和,“都是世仆。”不可靠也不能给儿子放在身边贴身使唤。
  “所以说三哥的安危,伯母再不必担忧。三哥并不是没出过门的人,手上有银钱,身边有忠仆,临走前又给伯母留了书信,就是以往三哥在外求学想来也不过如此罢。”林靖装模作样的叹口气,悄与夏太太道,“三哥少年中举,这几年折戟春闱,我们私下说话,深知他心里郁郁,只是他为人孝顺,不愿叫伯父伯母知道。现下出去走走,也不为坏事。三哥并非不孝之人,出去一段日子,必会回来承欢膝下的。”
  当然,林靖不仅时常来夏家宽慰丈母娘,他还常借机不计前嫌的同自己的小未婚妻夏云初发展一下感情,主要是看得多了,他觉着夏云初虽比不上他生得俊,但也不算差,而且夏云初还有一手做点心的好手艺……反正综上原由吧,林靖心里改了主意,于是,没事儿就孔雀开屏一回,最大限度的表现出自己的优点好处,好让夏云初对自己刮目相看啥的。至于以前嫌人家姑娘生得颜值不高啥的,林靖仿佛得了失忆一般。连夏太太都与丈夫道,“再没有比阿靖更贴心的孩子了。”
  夏尚书不置可否,他总觉着林靖似乎知道些什么,只是手里没证据,林靖滑不溜手的,半点破绽没有,夏尚书又想着这小子年纪不大,不至于有这个胆子,便将此事暂且搁下未提。他并不似老妻,担心儿子这个那个的,夏尚书完全就是生气,连“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都不知晓,养出这等逆子,夏尚书气得要死,还要顾念着名声,不好大张旗鼓找人,找了些日子没找到,待有好事者问起,家里也只有上下统一口径,说夏三出去游学了。
  倒是夏太太身体大安后,觉着林靖这孩子实在太可人疼,还亲手做了套衣裳给他,把林靖感动了个好歹,以至于林靖心下觉着,当初不该鼓动夏三离家出走啥的。
  林靖跟夏太太道了谢,当下就换上了,还问夏云初,“囡囡妹妹,你看还合身不?”夏云初小名夏囡囡,自从知道夏云初这土鳖的小名儿后,林靖见人家就要喊上几声。而且,明明夏云初年纪大他小半个月,他却执意喊人家妹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2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