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校对)第2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331

  大阳在他爹的另一个臂弯道,“大美都不怎么哭的,她这是想跟咱们去。”
  “是啊。”秦凤仪对儿子道,“到时就让妹妹跟你一起,你负责看着妹妹,行吗?”
  大阳点头,“绝对行!”伸手拉拉妹妹的小手,大美哼唧两声,甩开她哥,把脸扎她爹的颈窝。大阳道,“看,还生气啦。”
  秦凤仪就左胳膊儿子右胳膊闺女的上了王驾,李钊过来后一看,带大阳倒没什么,大阳是秦凤仪的嫡长子,这怎么还带着大美啊?李钊难免问了一句,秦凤仪道,“大美也想去,就一道去吧。”
  李钊真是服了他这妹夫,道,“把大美给她娘带就是,祭天大事,如何能带女孩子?”
  秦凤仪不爱听这话,他惯常无礼也要搅三分的,便叨叨开了,道,“大舅兄,不是我说你,你怎么还高低眼啊。女孩子怎么啦,大嫂子还是女的呢。我媳妇也是女的,要不是我媳妇把城守住了,这会儿咱们谁还有心思祭天哪。你这堂堂传胪,怎么还不如土人开明啊。阿金他们那里,祭凤凰大神之礼,向来都要有女人参加的。我这是移风易俗啦。”话到最后,秦凤仪的思路突然就贯通了,他道,“对,就是这样,移风易俗!”
  李钊气的,“大美也是我外甥女好不好,我是说,这不合规矩。”
  “规矩还不是人定的,以后,这就是新规矩了。”秦凤仪十分洒脱道,“咱们南夷,男女都一样。”
  李钊简直是给秦凤仪气死,一时方悦过来,也想张嘴劝上一劝,秦凤仪提醒他俩,“你们再啰嗦,吉时可要过了。”
  于是,只得先起驾,往南郊而去。
  秦凤仪非带着他闺女,谁也不能把郡主抢下去啊。故而,大家虽有意见,可今日祭天,断不能耽搁。待到了南郊,秦凤仪整理衣冠,亦有内侍官与嬷嬷帮着大阳和大美整理衣裳,准备祭天大典。赵长史与章颜不能当瞎子没看到,都过来谏了谏。秦凤仪道,“严大姐不是女的?”
  祭天是要带着麾下文武一起来的,除了远在桂地傅长史没能过来,主要是桂地刚刚收复,傅浩必要亲自坐镇。但如严姑娘,现在已是三品武将,待朝廷的战功封赏到了,定然还要升官的。秦凤仪去岁祭天时便在祭天随行人员中添上了严大姐的名字。严大姐有战功于南夷,难道就因为人家是女的,这样的场合便没有严大姐?没这样的道理!
  秦凤仪一句话就把俩人噎着了,倒是土人们与山蛮,都很看小郡主顺眼,阿金与李邕虽相识时间短,却很能说到一处去。李邕道,“小郡主生得可真好看,与咱们殿下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阿金点头,“世子和郡主相貌都随了殿下,以后必是一等一的美人。”
  他们完全不觉着郡主参加祭礼有什么不对,因为,在他们各自族中,母亲姐妹都是很厉害的存在啊!像李邕,他此次来凤凰城,城中事便是托付给他娘了,让他娘跟阮大人商量着来。而且,他们族中祭凤凰大神时,他娘的位子还在他这个族长之前呢。所以,小郡主参加祭礼,很正常的呀。
  秦凤仪一定要带着闺女,他在南夷反正是一言堂,大家想想,小郡主还小,也就是小孩子好奇罢了。何况,眼下已到南郊,祭礼就要开始了,也只得罢了。
  祭天礼庄重至极,在恢宏的雅乐声中,秦凤仪向上苍祈祷来年的平安与丰收。小孩子其实比大人更能敏锐的感觉到周边的气氛,大美哪里懂什么祭天礼,她跟她哥,一人跟前一个黄垫子,她哥比她大,很懂一些礼仪了,跪礼之类的,大阳就行的很好。大美则是,有跪礼,她就学她哥,扑通一下子趴垫子上,见她哥起来,她便俐落的爬起来,其实也有些模样。更没有臣属想像中的,万一郡主不懂事哭闹如何是好。完全没有这种突发状况,要知道,孩子是最擅长模仿大人的。
  待祭天礼结束,秦凤仪回家很是夸赞了儿子闺女一回,把闺女交给媳妇,“一点儿都没闹,可乖可听话了。”
  李镜点点闺女的小脑门儿,笑,“这回高兴了吧。”
  大美懂不懂的,晃晃小脑袋,露出两颗米粒牙,咧嘴笑了。
第368章
封赏
  祭天之后,
李邕方壶李长安又在凤凰城留了五日,
还去凤凰大神的观宇祭拜了一回凤凰大神。之后,因着新年将近,
他们也要回去主持大局,
只得告辞离去了。
  李邕走前还道,
“殿下,
明年春耕之后,我还想过来,给殿下请安。”
  秦凤仪一笑,“想来便来。”
  李邕顿时喜的了不得。
  他们要回各自州城,秦凤仪也没薄待他们,
每人皆按品阶有一份厚厚的年节赏赐,还有李镜托方壶带给柏衡小夫妻过年的东西。之后,
几人便大车小辆的回去了。路上李邕还悄悄同方壶说呢,
“殿下待咱们,真是实心意。先时桂王做老大,过年过节都是咱们给他送礼,回礼也只肯回些鸡零狗碎不值钱的。”哪里像亲王殿下,
当真是天家气派。是的,
此次来凤凰城,
李邕颇学了几个新名词。
  李邕还道,
“哥,明年咱们就把小崽子们送到凤凰城来念书吧。咱们毕竟不能久待在凤凰城,我想着,
叫孩子们来学些学问,也长些见识。待咱们老了,他们也就能接咱们的官儿了。”
  这话倒是入了方壶的心,方壶道,“好,待过完年,咱们送他们过来。”
  “嗯,正好再逛一回凤凰城。”李邕喜滋滋的,得方舅兄一瞪,真是的,用得着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吗?难免教训了这小子几句。
  老头儿李长安听着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拌嘴,笑呵呵的摸一摸颌下长须。
  南夷城的年节也快到了,李锐那里把今年下半年的商税算出来,织造局三成的利润,连带着账册奏章,还有李镜准备的,给景安帝的年礼。秦凤仪派章颜回了一趟京城,一则这回的银款数目颇大,二则章颜也好几年没回去了,趁着这回公干,让老章回一趟家,秦凤仪说了,“过完年再回来。”
  章颜笑道,“是。”转头又去问李钊、方悦可有什么捎带的。
  二人自然有给家里的书信年礼,李钊这里还得拜托章颜把两个弟弟和三妹妹一道带回京城。原本,李钦李锋来的时候,说是七八月份便回。结果,秦凤仪佳荔节后出征,大哥李钊也跟着随军西征,这个时候,俩人再不能放心一家子女眷的,遂便留了下来,之后连凤凰城都经了战火,二人必要等大哥和大姐夫回城才能放心回京的。故而,这一耽搁,也耽搁到了年下。
  李钦还不大想回,不过,想想家里定也惦记他们。秦凤仪大手笔的备了两船礼物,一船是给岳家的,一船是让章颜按他的单子给京里亲朋的。其他的东西,便都是李镜准备了。
  秦凤仪拍拍二小舅子的肩,道,“明年想来便来,姐夫这里又不是外处。”
  李钦道,“看吧,我倒是想过来,就是家里我再一走,就只剩阿锋一个了。”
  秦凤仪坏笑,“教你个巧宗,明年把祖母也一起带过来,剩下的,就说岳父岳母过日子呗,还嫌你在家多余哪。”
  李钦道,“姐夫你又说这怪话。你现在可是藩王了,在外头可不能这样啊。”
  秦凤仪翻个白眼,“越发道学了。”
  李钦嘟囔,“我还不是好心。”
  “好心好心,晚上我带你去听天音姑娘唱曲儿,如何?”秦凤仪知道,这二小舅子除了喜欢对弈,还喜听人唱曲。像今年佳荔节的天音姑娘,秦凤仪原本中意的是另一位姑娘的歌喉,可二小舅子是相中了这位天音姑娘,在他耳朵边嘀嘀咕嘀嘀咕了好半日,秦凤仪只好把天音的玉牌给了这位姑娘。可新天音姑娘选出来,秦凤仪还得以为小舅子得多一段风流韵事呢。虽则秦凤仪一向规矩,向他这种规矩是因为有“梦中”奇遇,再加上他这复杂身世,秦凤仪难免性情大变,故而,对于这些风流事,秦凤仪看淡许多。但,小舅子不一样啊,在秦凤仪看来,二十郎当岁的小子,正当激情渤发的时候呢。
  秦凤仪也是想带着小舅子乐一乐,结果,却见二小舅子肃容道,“姐夫也忒小瞧我了,我岂是贪欢好色之人。”
  “就听个曲儿,算什么好色啊。”
  反正,甭管秦凤仪如何说,李钦是再不能应的。
  秦凤仪回头还与妻子说呢,“二小舅子越发古板了,我说带他听曲,他都不去。”
  李镜笑道,“这是正经,哪里是古板了。”
  “就听个曲儿,又不是去干别的。”
  李镜笑吟吟的问,“唉哟,你还想去干什么呀?”
  秦凤仪俩耳朵登时一抖,就见媳妇那似笑非笑的模样,连忙拉着媳妇的小手道,“媳妇,我可是对你忠心耿耿啊。那不是,二小舅子很喜欢听天音姑娘唱曲么。他跟三小舅子来这小半年,原本当带他们玩儿一玩儿的,可是你说,我这一直就没得闲,如今他们要回京了,我想着,带他们玩儿一玩儿。”
  李镜道,“以后时间长着呢,也不在这一时。看你这做大姐夫的,就带小舅子去听曲儿,你是教他点儿好啊。”
  “这怎么不好了,放松一下嘛。”秦凤仪眨巴下眼,同媳妇道,“我弹琵琶,媳妇你唱,咱大阳跳,如何?”
  李镜笑,“我可来不了你们这个。”
  “来嘛来嘛。”反正,秦凤仪啥都干得出来。大阳也很喜欢这种游戏啦,大阳喜欢音乐,听到音乐,他就想扭啊扭~非但自己爱跳,大阳还想把自己的神秘舞姿教给妹妹,奈何大美不买账。大阳感慨,“大美还太小了,哎,我说话她都听不大明白。”
  秦凤仪便道,“待妹妹大些再教她。”
  “嗯!”大阳点头。
  待章颜与两位小舅子、小姨子走时,秦凤仪还亲自送了他,他原本想送出城的,章颜不好意思劝,万一他一说,秦凤仪说是送小舅子呢。好在,李钦李锋都很懂事,一出王府就不让秦凤仪送了。李钊亦道,“我送送他们便是。”
  秦凤仪对大阳眨个眼,大阳立刻跳过去,拉着大舅的手,道,“我跟着大舅和阿寿哥去送二舅三舅和小姨。”
  秦凤仪便道,“去吧。”
  李钊只好带着大阳一道,大阳便顺道也把章巡抚送了送。大阳送人的那一套话,也不知跟谁学的,一直把人送到码头,大阳摇着小手道,“二舅、三舅、小姨,明年你们还来啊!老章,明年你早点儿回来啊~”
  章颜一乐,笑道,“小殿下早些回吧,码头风大。”
  大阳拉着小嫩嗓儿喊,“我不怕风大——”
  章颜还没登船呢,硬是给大阳这大嗓门儿震的耳朵发麻,章颜赞道,“小殿下这堂音可真高。”
  大阳响亮亮地,“像我爹!”逗得大家一乐。
  双方挥别之后,大阳便跟着大舅回去了,路上大舅还检查了教他背的千字文。主要是李钊看秦凤仪完全没有教大阳启蒙的意思,心里急吼吼的,就先教外甥背个千字文啦。
  好在,大阳非但相貌像他爹,这念书的灵光上也很像他爹,教过两遍就记住了。李大舅颇觉欣慰。
  送走章颜和小舅子小姨子,秦凤仪这里也就等着过年了。
  年前还有一桩大事,便是朝廷对桂地战事的封赏。
  秦凤仪就藩三年多,便将南夷彻底平叛,这绝不是寻常的战功。何况,此次还有凤凰城的保卫战。朝廷对于此次征桂地之战也颇为看重,这也象征着,自太、祖立国始便只是名义归顺朝廷的南夷半壁,如今彻底的归顺了朝廷。
  景安帝对军功向来是厚赏,此次战功封赏亦是不薄,尤其,上次征信州,将士都赏了,独未赏秦凤仪。此次桂地大捷,整个南夷半壁皆尽归顺,景安帝给秦凤仪加了封号。原本,秦凤仪的官封是镇南二字,今镇南之后,再加一个武字,以示秦凤仪尊位。另外,当时已给过李镜一波赏赐,是随着桂安抚使回南夷一并带来的。此次,又复赏李镜,并且,单独一篇圣旨对李镜就德行、性情、出身进行了全方位的表扬。还有,爹娘都有功,大阳大美亦跟着沾光,大阳原就是镇南世子,他并没有封号,他做为世子,以后等着继承他爹的爵位便是。如今不同了,给大阳封了一个嘉字,以后大阳的官封便是镇南嘉世子了。至于大美,大美先时是有封号的,她的封号是瑞和郡主,如今改封端和郡主。
  至于跟随秦凤仪西征与参加凤凰城保卫战的,更是人人有赏。
  虽则秦凤仪与景安帝素来不和,但,不得不说,有了朝廷的封赏,整个南夷的新年更加热闹三分。只是,景安帝的来信让秦凤仪有些皱眉,景安帝指明要过来行赏的钦差将桂地一应汉人人犯提走。至于桂王那一大家子,先在秦凤仪这里住着吧,让秦凤仪明年献俘再带到京城去。
  这次是刑部章尚书亲自过来的,秦凤仪还说章尚书呢,“老章前脚走,你后脚就到了。”
  章尚书笑道,“路上见着他了,他回京亦要述职的。”
  秦凤仪道,“不就是几个先太子晋王那里的旧人么,陛下咋还这般郑重,要你一部尚书亲自来提人哪?”
  章尚书最得意的儿子都押秦凤仪这里的,又要从秦凤仪这里提人,私下便对秦凤仪透露一二,轻声道,“只怕余党作祟,还需提回京慢慢审问。”
  既然章尚书这般说,秦凤仪便让章尚书把人提走了。秦凤仪笑,“若是往日,你过来,我定得好生招待。如今年下将至,想来您老人家也急着回京交差过年,我就不多留了。”
  章尚书行一礼,秦凤仪只受了半礼,二人并未再多言此事,章尚书提了人犯便回京城去了。
  秦凤仪还与妻子说呢,“不过一些旧事,陛下倒是挺郑重。他都坐江山二十几年了,不要说几个余孽,就是先太子晋王突然从地底下蹦出来活了,江山依旧得是陛下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