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331

  秦凤仪看严大将军一脸严肃,又赞了严大姐几句,“严大姐当真很厉害的,不是我说啊,大将军,你家儿子都不一定比得了严大姐。这回严大姐定能升三品的。”
  哪个做父亲的会盼着闺女做武将啊!严大将军憋屈地,“为人父母者,只盼她平平安安罢了。”
  “放心吧,有我呢。严大姐到南夷为我效力,我焉能不顾好了她?”秦凤仪大包大揽道,“现在,我们南夷的女子,都以严大姐为榜样,我还想着,要不要招募一支女兵哪。”
  严大将军肃容道,“女子十六就要议亲嫁人,殿下招募女兵,岂不耽搁人伦大事。再者,于地方人品增衍上亦有不利。”
  “是啊。”秦凤仪道,“哎,就是严大姐,我也想她早些嫁人哪,凭严大姐的本事,生出来的肯定都是小将军。”
  严大将军听这话,好悬没吐了血。原来坑了她闺女一个不算,还把外孙外孙女算进去了。严大将军正想着还是想法子把闺女弄回来的时候,秦凤仪却是心下一动,又说话了,“哎,我看到大将军一片爱女之心,我就又想到我爹娘了。我爹娘待我的心是跟大将军待严大姐的心都是一样的啊!”
  秦凤仪一咏三叹的感慨了一句,严大将军却是不好接话了,因为,明摆着,秦凤仪嘴里这“我爹娘”说的不是陛下啊。秦凤仪也没打算说严大将军接什么话,他就是又感慨了一回,“我虽能看顾好严大姐,可做父母的,又怎能放心呢,是不是?”秦凤仪道,“何况,家里女孩子在外,总得有兄弟在一畔,大将军才能真正的放心啊。这样吧,大将军家里要是有什么不放心严大将非要过去南夷的子侄,也只管与我一道去。一则严大姐在兄弟在身边,到底有个照顾;二则,不瞒大将军,我们南夷,什么都不缺,就缺人才啊。”
  这下子,连愉亲王都目瞪口呆了,想着秦凤仪真是历练出来了,原来还打着跟严家要人的主意。而且,秦凤仪还很有理由,不能让女孩子一人在外啊,得有父兄相伴啊,哪怕父亲抽不出身,兄弟得派一个吧。
  于是,严大将军没能将闺女要回来,眼瞅着还要搭进一二子侄去。幸而严大将军挺得住,没一口应下。秦凤仪狐狸一般,自然也知严大将军不可能一口应下此事,他要设酒请严大将军吃饭,严大将军还是婉拒了,“若不是实在担心我那闺女,本不该此时上门。殿下回朝献俘,事务颇多,待殿下有暇,臣再来请安。”
  秦凤仪笑眯眯地,“好,听大将军的。”亲自送严大将军出门,严大将军绝非傲倨之人,相留之下,秦凤仪到仪门便止了步,之后由王府管事将严大将军送出。
  秦凤仪回头送了愉亲王回房休息,愉亲王道,“你那里人手不足,可以与陛下开口。这是公事,并无妨碍。”
  秦凤仪道,“要的也不是大将,我那里带兵的大将是不缺的。只是如今刚平信州,待平桂州时,桂信二州驻守的将领倒不愁,但,州之外,尚有各县,山蛮不懂经营之道,别说县了,就是信州都弄的荒凉极了。想重建各县,必然要屯兵。我这里,用的都是低品将领,年纪轻的,正可历练。我先时也没想,是见着严大将军才想起来,他家武门出身,族中子弟若有愿意历练的,不妨来我南夷啊。”
  愉亲王道,“先时有宗学的几个淘气小子,听说都到你那里去了,他们现下如何?”
  “还成。要紧事不敢轻付他们,小差使也能跑个腿儿什么的。”
  愉亲王身为宗正,对宗室感触颇深,道,“宗室总是闲置,就废了。倘还可用,不妨多用一用他们,他们年纪轻,正当干活的时侯。”
  秦凤仪笑,“我也这样想。”
  愉亲王微微一笑,问秦凤仪,“要不要去宗学看看?你难得回来,你走后,不少师生都念着你。”
  秦凤仪笑,“我在时,骂我的居多,怎么我这一走,倒成好人了?”
  “这话说的。你在时,明白人也不会骂你。你一走,没个人镇着,我又要忙宗人府的事,宗学实不比当年哪。”愉亲王道,“翰林院的学士们与宗室向不亲近,宗室的那些小子们,没个狠人镇着,就开始淘气了。”
  秦凤仪知道愉亲王这是想让他去宗学刷好感,秦凤仪又不傻,自然不会放过这机会。何况,宗室建立,他出过大力气的,对宗学,更不是没有感情。秦凤仪道,“待过几日吧,我去瞧瞧。”
  一路送了愉亲王回房,又与愉王妃说了几句,秦凤仪方回自己院儿里休息去了。
  秦凤仪自然一夜好眠,而且,他与妻子说了几句向严家要人的事后,还得了妻子两句赞,李镜都夸秦凤仪机伶。秦凤仪得瑟地,“那是,倘不机伶,也不能入娘子的眼啊。”
  李镜一笑,二人便安歇了。
  倒是严大将军,回府被老妻好一通埋怨。
  严夫人简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从埋怨丈夫不该教闺女习武开始,一直埋怨到丈夫儿子无能,不能帮闺女抢个好女婿回来,再想到自己娇滴滴的闺女竟然去战场砍人,严夫人更是想直接一拳捶死这老贼算了!
  严大将军道,“你就别哭了,大丫头已然如此。她虽未成亲,现在也是有官有职的将领了。”
  严夫人道,“难道一辈子就不成亲了?”
  “也得有合适的人哪,你说说,现下哪里有合适的人?”
  严夫人道,“总得叫她回来,才好相看。”
  “行了,把你这心收了吧。”严大将军摆摆手,“咱们大丫头虽则不会针指女红,却是在战场上有战功之人,岂是寻常闺秀能比?她要嫁作人妇,就安守内宅,我都觉着可惜。”
  严夫人想了想,“总得有个章程吧?”
  “镇南王说,以后只要有大丫头看中的人,他必然要为大丫头做主的。”严大将军与老妻说了。
  严夫人叹,“我也不晓得要如何说了,咱们大丫头现在,想要个温柔贤淑、贞静自持的媳妇的人家,怕也不合适咱们大丫头。可如今她在南夷,我瞧着,镇南王倒是个有本事的人,只是,南夷能有什么出众人物呢?倒是有许多土人,你不是说,现在咱们大丫头练的就是土兵么,万一她要是看中个土人,当如何是好?”
  这方面,严大将军倒并不担心,严大将军给自己倒了盏茶,慢慢的呷了一口,道,“她一向眼光高,又不能将就,才拖到了现下。好男儿不论出身,平家往上数五代,也不过就是个种田的。只要是她相中的,起码人品本领上不会差的。”
  严夫人担忧道,“我只担心她一人在外,虽则有镇南王夫妇交好,到底只是朋友。再者,凤殿下与王妃平日里也有自己的事务。咱们闺女,一直在京城,哪里晓得外头人的心机呢。我担心她会被人骗。”
  严大将军心下一叹,三年前镇南王尚无此厉害,眼下手段,较之先时,已不可同日而语啊,“我想着,派两个子弟过去南夷,你觉着如何?”
  严夫人道,“这事儿岂是咱们能做主的,南夷军政不都在镇南王手里么?就算咱们愿意,镇南王不应也不成啊。”
  “是镇南王与我说的。”
  严夫人想了想,“这回献俘的事,我也听说了。咱家本就是武将出身,家里子弟多了,都在京城挤着,最终能出头的也没几人。南夷那里,听人说是极苦的,可咱们大丫头能去,子弟们也没有不能去的。”
  “可话说回来,南夷是个打仗的地界儿,先前就每年都有战事。听说,山蛮这也没打尽呢。要是着子弟过去,就派几个能干的。不然,倘去了有个闪失,如何是好?”严夫人道。
  “这我晓得,你放心,我心下有数。”严大将军道,“我必然要先经御前的。”
  严氏夫妻商量了一回闺女的事,眼下闺女已是退不能退了,普通的婚姻市场标准已不适用于自家闺女。严氏夫妇无奈,也只有让闺女自己去闯出一条路来了。
  更让严家夫妇无语的是,待军功赏下来,大闺女直接升了正三品,比现居从三品的长子还要高半级,待亲朋来贺,严家夫妇都不知该是个什么表情应对了。
  好在,此乃后话,暂可不提。
  眼下,镇南王夫妻刚刚来京,紧接着,前后脚的,来京请安的闽王夫妇也到了京城。半个朝堂的人想到闽王与镇南王足足打了三年还没打完的官司,都心下明白,这下子,热闹来了。
第338章
不生你气了
  闽王到的时候,
秦凤仪刚好带着妻儿过来方家说话。李镜那里,
自有方大太太招待,秦凤仪则抱着闺女带着儿子去见方阁老。当年,
秦凤仪离京时,
方阁老也没去送一送,
如今,
秦凤仪回朝,方大老爷方四老爷简直是轮翻的在自己老爹耳边子嘀咕,把方阁老烦的够呛,俩人其实就说些秦凤仪回朝陛见之事。也不是俩人主动要说的,实在是秦凤仪献俘还朝本就是朝中大事,
另则,自家老爷子也超喜欢听啊,
虽则听过后都是表现出一幅“说不说皆可”无所谓样。
  方大老爷方四老爷引着秦凤仪过去父亲的书房,
悄悄与秦凤仪道,“好几天就打听你回朝的事呢,只是嘴上不直说罢了。”
  秦凤仪对方大老爷这位师兄是很尊敬的,于是,
难得说了句正常话,
道,
“我也记挂老头儿哪。”
  虽则彼此都有许多要说的,
毕竟未到书房,于是,只作寻常闲话罢了。
  待至书房,
方阁老正在书房看书,见着秦凤仪就要起身行礼,秦凤仪忙把他按着坐回了太师椅中,道,“我现在已是不生你气啦!”
  听听,这叫什么话!好似方阁老有什么对不住秦凤仪的地方呢?
  好吧,也不能说没有。
  不如,前事已是如此,方阁老当年因政治立场,带着上了请封平氏为后的奏章。不过,那也是皇家宣告柳王妃死后之事了。当然,之前他有没有推动过此事,怕只有方阁老自己知晓了。只是,真是因果循环,后来方阁老收秦凤仪为入室弟子,如果没有方阁老的悉心教导,秦凤仪再绝顶的天资,只读四年书,也中不了探花啊。
  所以,恩恩怨怨的,秦凤仪不能不说心胸宽阔了,他看的是,生母当年被迫离宫,根子并不是因方家而起。
  秦凤仪笑眯眯的把大阳介绍给方阁老,“这就是跟你说过的师祖啦~”
  大阳很热情的抱着小拳头一揖,奶声奶气的道,“见过师祖。”又问,“师祖,你就是大妞姐的曾祖吗?”
  方阁老这样的年岁,能混到阁老致仕,然后还教出一个状元孙子一个探花弟子的人,才干、谋略、心境,样样不缺了。他更不是个心软之人,但,看到大阳的时候,方阁老心下依旧是有些个不是滋味儿,抱了大阳在膝上道,“哎哟,这是什么辈份哪。”
  大阳的脑袋,现在还不能理解辈份这样复杂的东西。秦凤仪道,“随便叫呗,孩子们都在一处玩儿,难道让大妞给大阳叫叔啊,大妞还大俩月哪。”
  方阁老取下腰间的一块玉给了大阳,摸摸他的头,又看过大美,笑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美这名儿取得好。”
  大阳立刻眉开眼笑,深觉这位师祖有眼光。在别个长辈那里,他都要自我介绍一下妹妹的名字是他取的,长辈们才肯赞他。师祖不一样,师祖都不必他介绍,就说他给妹妹取名儿取得好。大阳从来不是那种为善不与人知的低调人啊,他挺着小胸脯道,“师祖,妹妹的名儿是我取的!”
  方阁老颇有些诧异,又有些惊喜,问秦凤仪,“大阳已经开蒙了?”
  秦凤仪摆摆手,“哪儿啊,一个字儿不识哪。大阳还小呢,念什么书啊。他是随便给妹妹取的。”
  “妹妹刚生下来很丑的,改了名儿才好看的。”大阳深信他妹妹的美貌来自于他给妹妹取的名字好。
  方阁老拈须道,“这名字取的大气。”
  大阳更是乐不迭了。
  方阁老给了大美一个小匣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大阳代妹妹收了。
  先说一回孩子,秦凤仪让嬷嬷把大美抱到内宅去给媳妇带着,一屋子人说起秦凤仪回朝献俘之事。方阁老问,“礼部定了日子没?”
  “吉日得五天以后了。”
  方阁老道,“闽王也是今年回朝陛见,待闽王来了,也能赶上这一盛事。”
  秦凤仪想到闽王就忍不住撇嘴,方阁老道,“你与闽王的封地正好挨着,他乃宗室长辈,也不用太过得罪于他。”
  “我哪里是要得罪他,只是他也太霸道了,恨不能饭全归他一人吃。我与您实说吧,我与他,不好调和。你也知道,信州与交趾接壤,我打下信州,是想与交趾开互市的。”秦凤仪道,“你想想,泉州港那里,来往的商船,多是交趾、大食、暹罗等地。先前他就诬我那里有海运走私,依我说,无非就是他在泉州港刮地皮刮的太狠,市舶司那里的商税,一年不比一年。先时我未就藩,他没个好由头,这会儿我在南夷了,立刻把屎盆子扣我头上,叫我顶缸。”
  方阁老心说,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见涨啊。
  方阁老道,“你心下有数便好。就是与交趾互市,一个交趾,于泉州港的生意能有多大影响呢。”
  “若都是您老这样的明白人,世上也就没有烦恼了。”
  方阁老主要是信州治理上给秦凤仪提个醒,当然,也要小心闽王,尤其现下南夷越发红火,甭看南夷穷乡僻壤时没人理,人红是非多,何况秦凤仪这身份,本身是非更多。
  方阁老在朝多少年,对秦凤仪颇多点拨。
  先说完正事,方大老爷没忍住问了一句,“他们兄弟在南夷可还得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