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校对)第2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331

  阿金脸色一变,秦凤仪笑意悠然,阿金道,“殿下,那座山可是有铁矿的。”
  “我知道。”秦凤仪拉阿金坐下,细与他分说,“阿金啊,枯藤山在你们手里,你们并不通铁矿冶炼之术。铁,朝廷是不准私人开发冶炼的,我会在奏章中说明,你们献铁矿有功的。”
  阿金道,“这是大事,我得与我父亲商量。”
  “这是自然。”秦凤仪正色道,“阿金,你们世代在山上居住,这南夷,汉族繁衍也有千年了。南夷这么大的地方,有铁矿的自然并非枯藤山一处。所以,你莫要多心,以为本王觊觎你家的铁矿。你想一想,你们守着铁矿,可你们打出过一口铁锅么?本王并非那样的下作之人,阿金,你去与你父亲商量吧,你说的对,这是大事。”
  阿金又觉着自己是小人之心了,看亲王殿下有些伤感的模样,又觉着心里似有些歉疚,他道,“我知道殿下人品。”
  秦凤仪微微一笑,“那就好。阿金啊,我说枯藤山,一则是因为那山里有铁矿,二则便是因,那山上树木最少,山亦不茂,就是你们族人,原说枯藤山是你们的地盘儿,但,你们连个驻守的人都没有。这座山,对于你们族人的用处最小。如果你们不愿意,另换别的山头也是一样的,其实于我,差别不大。你不知道,这南夷的矿山,本王以南夷亲王之尊,也没有开采冶炼的权力。”
  阿金道,“为什么,南夷不都是亲王殿下的吗?”
  秦凤仪道,“是本王的,也是朝廷的。本王的亲王是朝廷封的,就是为你请封官员,本王也要上述朝廷,由朝廷钦封才是。”
  阿金毕竟是念过书的人,秦凤仪这样一说,他也就明白了,越发觉着,枯藤山虽有铁矿,但与亲王殿下的利益并不相干。阿金正色道,“这事,我问一问父亲的意思,再给殿下答复。”
  “好。”
  秦凤仪并不急着土人们的回复,早晚必有这一遭。
  倒是秦凤仪给朝廷写奏章为阿金请封时,李镜提了一句,八月便是陛下万寿,咱们得备些寿礼才是。秦凤仪道,“六月老虔婆的千秋不也没有备礼。”老虔婆,独指裴太后。
  李镜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那里都不要紧,陛下这礼得备的。”
  秦凤仪随意道,“备几样土产就是,咱们这里穷嗖嗖的,就剩下西北风了。把那桔子、芒果、桂圆、石榴、苹果、柚子、黄皮、棷子,装上两车,给陛下送去就是。多好啊,既是咱们南夷土物,还省钱。”
  李镜道,“贺表可是得上的。”
  “让赵长史写就是。”秦凤仪道,“多运些桔子过去,愉爷爷爱吃桔子。给岳父挑两筐最酸的。”
  “干嘛给我父亲挑最酸的。”
  “就是酸他一酸。”秦凤仪道,“也给方老头儿挑两筐最酸的。”
  “你倒还一碗水端平啊。”
  “那是!”秦凤仪道,“把甜的都给愉爷爷吃。祖母那里也送两筐甜的。”
  秦凤仪甭看怕媳妇,这些大事,还是他拿主意,倒不是李镜拿不得主意,只是,要是不听秦凤仪的,备下重礼,怕秦凤仪又要犯犟头病。如今刚才些了,李镜怕他犯病,只得听他的罢了。不过,贺表是李镜与赵长史说着写的,李镜道,“咱们南夷,自来贫瘠之地,这陛下也是知道的。如今,没有金珠玉宝献上,可殿下自来了藩地,一心一意治理藩地,虽无金玉之物,如今土人感受陛下龙恩,要下山了,这便是殿下献给陛下的贺礼吧。”
  赵长史便知道这贺表如何写了,赵长史私下与李镜道,“娘娘还需多规劝殿下,陛下当年,也是有苦衷的。”
  李镜道,“这事得慢慢来。”
  赵长史便下去写贺表了,其实,赵长史说的那啥“陛下也有苦衷”啥的话,委实有些个违心。在赵长史看来,有个屁的苦衷啊!只是,眼下秦凤仪一日较一日的出众,哪怕是分封到南夷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秦凤仪也是光芒万丈,照耀世间啊。便是赵长史,先时认识秦凤仪的时候,秦凤仪的优点就是一张脸,赵长史呢,因为状元出身,有学问,这有学问的人看脸,跟寻常人看脸,那也不是一样的看法儿。要知道,长得好的很多,当然,像秦凤仪长得这般好的,还是比较罕见的。但一般来说,美人薄命,可看秦凤仪的相貌,就一点儿不薄命相。再一打交道,小孩儿傻乎乎挺有趣。但,便是赵长史当年,也没料到秦凤仪有如今的才干。
  简直是人想不到的,秦凤仪经常做些叫人想都想不到的事,别人想都想不来的,秦凤仪就能想出来,然后,他还能干成。
  秦凤仪的才干、出身,赵长史与秦凤仪这般渊源,这般交情,赵长史并不是功利之人。倘赵长史功利,当年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为柳王妃说话。但,秦凤仪这样的才干,他不是不比诸皇子差,他简直是比诸皇子高一大截。这样的秦凤仪,便是赵长史,也会多替他考虑一些将来的前程之事。
  别说,赵长史写贺表的水准当真不错,又有李镜方向性的指示,朝中收到镇南王亲的陛下万寿节批贺礼时,虽则就是八筐水果,哪怕是千里迢迢自南夷运来的,也不值什么钱了。而且,听说运来不老少,除了给陛下做万寿节贺礼的,还送了不少人家。这是李镜的吩咐,自己娘家、方阁老家自是不说,还有愉亲王府、寿王府、长公主府,这是在京宗室,另则,便是郦国公府、柏国公府、襄永侯府,这是几家交好的公府侯门,再者,程尚书府、骆掌院府,也都收到了镇南亲王殿下的水果。另外,内阁几家,李镜都一并送了。
  大家都表示,南夷穷虽穷了些,水果还是不错的。
  当然,皇帝陛下收到的样数是最大的,足足有八样。这些水果在宫中也不算什么稀罕物,何况,秦凤仪送的满京都是。景安帝真正高兴的是,秦凤仪奏章中说的土人下山之事。景安帝还给内阁诸人看了秦凤仪的奏表,郑老尚书喜道,“果然是凤殿下,安民抚民,方有如今土人下山之事啊。”
  工部尚书道,“如何只有一千人?”
  卢尚书道,“土人虽土些,人也不傻,自然是先下来一部分,看看朝廷可是真正接纳他们。然后,慢慢的,不要说三五年,便是十年之内,土人皆能下得山来,也是大功一件哪。”
  景安帝笑道,“很是。”
  然后,景安帝龙心大悦,还有空打趣景川侯了,“听说景川你收到了女婿两筐酸桔啊?”
  说到这事,景川侯便是郁闷,原本有两篓桔子,说是秦凤仪特意送给岳父大人吃的。景川侯以为那小子终于转了脾气,明白过来了呢。结果,那一吃,险把牙酸掉。
  如今,皇帝陛下还拿这事儿来说,景川侯道,“是啊,岳父只配吃酸的。”
  景安帝忙赐了景川侯两篓甜桔,还与景川侯道,“那是凤仪跟你闹着玩儿啊,给你尝尝朕的桔子。”
  纵与皇帝陛下多年君臣,见皇帝陛下那眉开眼笑的模样,景川侯不由心下吐槽一句:也不知道美个什么劲儿,我就不知道那是女婿跟我玩笑的,我女婿跟我好的不得了咧~我还是天下第一好岳父哩~哼
第299章
初战
  娶对媳妇的重要性,
从秦凤仪的万寿节礼上就可以看出来,
秦凤仪是断然不肯花大价钱为景安帝准备万寿礼的,然后,
李镜便借土人下山之机,
把这当万寿礼了。然后,
秦凤仪就用几筐果子,
夺了众皇子的风头。
  纵秦凤仪没这个意思,在李镜的巧手安排下,简直是不出风头都难啊。
  原本大皇子与秦凤仪的关系就一般,这俩人仿佛就是天生的对头,不知是不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哪怕秦凤仪的身世尚未曝光时,
秦凤仪与大皇子的关系就很一般了。秦凤仪还干掉过大皇子的长史,及至秦凤仪的身世曝出来,
饶是平皇后说自己冤枉,
不晓得如何柳王妃就死了,她自己雪雪白的不行,可这话,谁信哪。便是平皇后,
难道当初没有争后位之心?当然,
处在平皇后的位置,
娘家有权势,
她想一争后位也没错。只是,谁料得到今日!当年平家有多么的强势出众,现在秦凤仪就有多么的出众,
哪怕秦凤仪就藩南夷的时间太短,秦凤仪自己都没表露出什么野心,但,秦凤仪身边的人,赵长史章巡抚已是将他奉为主君,已是心里为他日后前程考虑了。而秦凤仪自己,现下秦凤仪的思想领域还是他媳妇带领他达到的,必要给儿子打下一片大大的以后能与朝廷平起平坐的藩地。但,秦凤仪自己表现出来的手段与能力,包括秦凤仪自身的魅力,纵他远在南夷,寻常人到南夷这等土人遍地的封地,估计也就是跟土人做伴了,秦凤仪不是,南夷这种荒蛮贫瘠之地,反是大大的激发了他的天资,让他即便在南夷,也是光耀京城!
  可想而知秦凤仪这份寿礼送得多么的堵人心吧。
  尤其裴太后这里还得他儿子孝敬了几篓南夷水果,裴太后还说呢,“既是镇南王孝敬皇帝的,你自己留着吃就是。”
  景安帝笑道,“也是孝敬母后的。”
  “你可多说这话,哀家的千秋节,不是连个果壳皮儿都没收到吗?更甭提这些果子了,皇帝留着吃吧,哀家又不是八辈子没吃过果子。”裴太后简直堵心堵的难受,要是秦凤仪泯然众人,他不要说啥都不送了,他就是送天上的月亮,估计裴太后也不见得去瞧一眼。但秦凤仪就藩南夷都折腾的动静京城可闻,如今又有土人下山之事。裴太后这等老辣的政治人物,她灵敏的嗅到了京城风云中的一丝变幻的气息。其实,如果六月裴太后的寿辰,秦凤仪哪怕就送八筐果子,估计裴太后也不会说什么。结果,秦凤仪什么都没送。如今看到皇帝儿子还特意的送水果过来给自己吃,裴太后心堵的越发难受。
  景安帝难免劝解了母亲几句,很替秦凤仪说了几句好话,“听说他今年忙的很,又是建新城,又是收拢这些个土人。他这性子,也有些个别扭,就是有他媳妇劝着,估计也得慢慢回转。”
  裴太后一声叹,转而问皇帝儿子,“土人那里,到底怎么说?”
  景安帝细细与母亲说了,裴太后道,“南夷这地方,虽则是远了些,也苦了些,可他刚入朝的时候,就与土人打过交道,听说便很能降伏那些个族长。让他去,是去对了。朝臣太死巴,何况,官员,三年一任,总有升迁,这个主官在时,是一种态度,那个主官在时,就是另一种态度了。所以,土人总是不肯下山。如今他藩镇南夷,他又一惯是个能做主的人,待这些土人都归顺了朝廷,也是他的功绩。只是,得叫他留心西边儿的山蛮哪。自太祖年间,将山蛮驱至桂州,这许多年,有一二场小战事还罢了,大战事是没有的。这些年的修养生息,何况,山蛮最擅山战,可得让他多留心。”
  景安帝道,“母后放心,朕会提醒他的。虽有朕的提醒,如今他在南夷,也全看他自己了。”
  裴太后道,“出去自己当家做主的,也没什么不好,我看南夷现下就不错。就是这性子,真不知像了谁。”
  像谁,景安帝心说,儿子多是像父亲的。虽然景安帝认为,景凤仪这种刚烈,有些像柳王妃,但,自从景凤仪干了两件特长脸的事,景安帝就觉着,这种实干精神,还是像自己的。
  景安帝提醒秦凤仪留心山蛮的密折还在路上呢,南夷城却是经历了第一场战事。
  便是秦凤仪也没想到,战事来得如此之快!
  好在有东边儿县城逃出来的百姓过来报信,秦凤仪此时正在南夷城,当下命城门紧闭,冯将军准备迎战。凤凰城那里也命潘琛城门紧闭,战事由潘琛相机而行,其余事务由范正主理!南夷城位置在凤凰城以西,所以,山蛮的象兵必然是先来南夷城。
  街上紧急戒严,冯将军立刻召集兵马,章巡抚赵长史等人都到了议事厅,秦凤仪道,“都不要慌,我早防着山蛮来犯!”
  秦凤仪与章太医道,“先时我让你备的药粉,都准备好了吗?”
  章太医道,“回殿下,备好了。”
  秦凤仪道,“这就拿来给舅舅。你与李太医带着药堂里的人,分批轮流,准备救助伤员。”又对柳舅舅道,“舅舅,所以刀剑长枪,先醮过药水再给将士们。”
  柳舅舅道,“明白。”
  二人都下去了,秦凤仪与章巡抚道,“把府衙的粮仓打开,每天由三顿饭,加到四顿,晚上再给将士们做一顿,必要叫人吃饱!”
  章巡抚领命。
  秦凤仪对杜知府道,“街上全部戒严,如果此时生乱,我只与你说话!”
  杜知府面色一肃,“是!”
  秦凤仪一条条的交待下去,有条不紊,条理清晰,而且,没有半点惊慌惧色,底下诸人见秦凤仪淡定若此,均不由纷纷安下心来。秦凤仪与众人道,“我还没见过山蛮,听闻他们擅使象兵,你们便与我一道去城墙上看看。”
  当然,看到这一战的,并非南夷城诸位官员,还有在南夷城的几家大商贾,秦凤仪刚要登城楼就见他们匆匆而来,后头跟着的是杜知府,杜知府上前禀道,“他们各家亦有护院,想问殿下可要暂时征兵。”
  秦凤仪摇头,“暂且不用。”与几人道,“你们有此人,本王甚是欣慰。你们想来也没见过山蛮吧,若不害怕,正好与本王一并见一见。”让他们一并上城楼。秦凤仪又吩咐杜知府道,“去瞧瞧城里卖山货的几家土人的店铺,看他们如何,若是愿意,也请他们过来,与本王同观战事。”
  杜知府领命去了,何老东家几人,连带着南夷城中几家大粮商、大绸商,躬身见礼后,跟随在诸官员身后,与秦凤仪同上城楼。
  不要说象兵了,便是大象,许多人也是头一遭见,这许多人里,便包括秦凤仪。
  秦凤仪先是望见远处的滚滚烟尘,要知道,南夷多雨,并不似北方干燥,一般来说,路上有灰尘的时候少。继而便是大地震动,倘是不晓得的缘故的,还得以为是地动了呢。之后,就望见象压黑云一般压城而来,而冯将军诸人已摆开战阵,打头的黑压压的战兵,其后便是数回床弩。
  战场离得有些远,护城河外,秦凤仪远远看到,诸多戴羽冠的山蛮坐在大象身上,驱使大象奔腾向来。大象其实跑的并不快,但是,那种巨大奔腾而来时,仍是震人心魂。
  这种也不用喊开战什么的,象军一来,冯将军一声大吼,前方战兵立刻后退,露出后面床弩,此时,床弩皆已准备齐当,顿时巨箭如飞。
  冯将军曾经说过,“山蛮难对付的地方,一则是山战,二则便是象兵。”
  山战什么的,秦凤仪没想过,他现在又没有去占领山蛮地盘儿的意思,他现在一心发展南夷呢。但,象兵的应对方式,秦凤仪问过冯将军,冯将军提出两种解决方式,一则是火攻,大象怕火。一则是劲弩强弓,必要先伤大象,使象群大乱,伤山蛮元气,再行交战。
  第一拨巨箭过后,巨象嘶鸣,山蛮象军顿时大乱,许多坐在大象身上的山蛮羽冠战兵被甩下象背活活踩死。也有大象疯狂前奔,但,紧接而来的,便是第二拨巨箭。
  大象这种东西,便是山蛮的象军,也不可能成百上千,秦凤仪目测,有上二三十头顶天了。
  象军一乱,山蛮军队顿时大乱,冯将军颇是悍勇,亲自上马,带兵厮杀。
  秦凤仪不知时间过了多久,或者很久,或者只是片刻,他面无表情,直视前方,浓烈的血腥味儿已是飘向鼻间。在外人看来,秦凤仪的表现堪称完美。秦凤仪的确也表现的不错,他直接战在城楼上,看到山蛮的军队溃散四去,冯将军亲自带人追击。
  秦凤仪轻轻拊掌,微微笑道,“我当山蛮如何呢?也不过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