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331

  便是如今在宫里同母亲哭诉的平皇后,怕也不知,她心下所担忧之事,眼下已完全无需再担忧了。平皇后还与母亲说呢,“我真是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了,当初柳妃之事,我如何清楚?她说去庙里念经,然后便说过逝了。谁又与她争过什么,如今倒好,这个秦凤仪,到底如何谁知道呢?可天下人会如何说我?”
  “现下说这个还有什么用。”平郡王妃道,“莫说这些没用的,我说的话,你记得才是。”
  “哪里还用母亲嘱咐,我早问过陛下,要不要给那位些个赏赐补偿?”
  “陛下怎么说?”平郡王妃不由有些紧张。
  “陛下也没说什么。”平皇后道,“我已命人列了单子,什么东西都是上上好了,这会儿也不要瞅哪位皇子的例了。若是陛下骨血,这些年终是亏待了的……东西多少我都不心疼,只是,母亲,陛下要认儿子,这谁都没有拦的理。只是,若认他为柳妃之子,叫我与大郎如何在这宫中立足?”
  “这个你不必操心,有家里呢。你这会儿是要拿出一国之母的气派来,就是大殿下那里,也勿必嘱咐大殿下,必要对凤殿下兄友弟恭才是。”平郡王妃苦口婆心的叮嘱。
  “母亲放心,我都晓得的,我已是嘱咐大郎了,哪怕那位凤殿下有什么难听的话,他说,就叫大郎听着便是。”平皇后说着就气闷,只是这股子气闷却又不知该如何排谴,好在,她毕竟也是为人母为人祖母的年岁了,此时,孰重孰轻,平皇后还是分得清的。平皇后已经决定了,不论陛下如何封赏,只要不认为嫡皇子,都随陛下封赏去!
  母子俩在凤仪宫商议着,秦凤仪此时已自昏迷中醒来,醒来后,他便见到了正在批阅奏章的景安帝。秦凤仪觉着后脖子有些疼,却不影响他灵活的自榻上跳起来,景安帝看他一眼,“怎么,还要与朕再打一架?”
  秦凤仪朝地上啐了一口,转身踢门离去,再未回头!
  景安帝握住笔的手微微一顿,看那虚掩的半扇门一眼,直待秦凤仪的决绝的背影消失不见,此方继而低头继续批阅起奏章来。
  秦凤仪出宫,见他爹正带着侍卫等在宫门口,秦老爷一见儿子出来,连忙上前,上下打量儿子一眼,见儿子完好,仍是忍不住问一句,“儿啊,没事吧?”
  秦凤仪摇头,上马后发现也无处可去,只得回了王府。
  秦凤仪回王府后未再去愉王妃的院子,他径自回了春华院,不一时,李镜也抱着阿阳回来了。秦凤仪坐在榻中不发一言,李镜命丫环端来温茶给他吃,问,“没事吧?”
  秦凤仪不接茶,反是问李镜,“你什么时候晓得的?”
  李镜打发丫环下去,默然半晌,终是如实告知了丈夫,李镜道,“你与我说了滴血验亲时的事,我就有些怀疑,若是你与愉王爷验亲,何故要取了你的血去隔间验?我起了疑心后,越思量越觉着可疑,出了月子回娘家,问了祖母。”
  “合着,你们个个儿都知道了,就瞒着我!”秦凤信低喝。
  李镜道,“这要怎么同你说?你的身世,便是不说,有人猜到都要害你至此。我要与你说,柳娘娘这样可怜,你哪里耐得住性子?何况,陛下已做出选择,他把你过继到愉王这里,这事要怎么说?”
  秦凤仪大声道,“有什么不能说的!就是不做这什么亲王什么皇子,也不能叫我娘这么冤死!”秦凤仪还想再吼两嗓子,大阳先吓坏了,张嘴哭了起来,李镜瞪他一眼,怒道,“你给我闭嘴!”
  “明明是你吓着儿子了!看那凶样儿!”秦凤仪倒打一耙,过去接儿子,李镜还不给他,秦凤仪气道,“我儿子,我还不能看了!”
  李镜拍拍大阳的小身子,细心哄着他,说秦凤仪,“你就知道想着你自己,你也想想儿子,我提心吊胆多少天,就是怕儿子有个好歹。你别忘了,咱们儿子与大皇子家的小皇孙一样,也是有青龙胎记的。”
  “以前什么事都瞒着我,现在也不要跟我说,你自己想法子好了!你不是法子多吗?”秦凤仪也生了李镜的气,他有什么事,从来不瞒着李镜。而今,他这样的大事,李镜竟然瞒着他,在秦凤仪眼里心里,这便是大大的不对。
  秦凤仪刚揍了景安帝,怒火未消,再想到李镜欺瞒他之事,心下难免起了芥蒂。于是,他也不理李镜,自己径自往书房去了,李镜给秦凤仪气的,脸都青了!
  于是,很奇异的,李镜在此时此刻,竟与景安帝心有灵犀了,李镜恶狠狠的骂了一句,“这个混账东西!”
第261章
名正言顺
  秦凤仪不仅生李镜的气,
连他爹娘,
愉王爷愉王妃,还有他岳父一家,
他都很生气。这些人拿他当什么,
平日里跟他好的不得了,
结果,
这么要紧的事竟然都瞒着他,不跟他说。秦凤仪想到自己亲娘死得那么憋屈,就忍不住哭了一场,再想一回,再哭一场……于是,
柳郎中过来的时候,秦凤仪眼睛都哭成了个烂桃一般。
  柳郎中的神色很是激动,
上前两步,
结实的双臂一下子抱紧了秦凤仪,然后,一双虎目滚出热泪。此情此景,莫说柳郎中,
便是李镜见了亦是泪湿双目。
  李镜并没有进书房,
只是让舅甥二人在书房说话。
  柳郎中哭了一时,
望着秦凤仪的眼睛里满是激动与伤感,
良久,柳郎中方哽咽道,“当初看你脸型就跟姐姐很像,
只是觉着你有眼缘,没想到,阿凤你竟是姐姐的孩子。”
  秦凤仪也忍不住又哭了一场,自己拭泪道,“我跟我娘长得像么?”
  “长得不像,可我第一次见你,就觉着你脸上骨头与姐姐极似了。”柳郎中用粗糙的手掌摩挲着秦凤仪的脸,又一阵泪意涌出。
  柳郎中在书房与外甥说了很多事,包括许多秦老爷秦太太都不知道的事,柳郎中道,“当时,陛下刚刚被立为储君,姐姐忽然就要去庙里小住,我就心里觉着不大对劲,可那时,父亲和大哥都死在陕甘,连先帝都死了,京城里乱,各家也都乱。我过去看望姐姐时,姐姐与我说了不少话,我那时也粗心,竟然没察觉出姐姐那天与我说的话格外多。后来,人人都说姐姐在庙里染病过逝,别人都信,我是不信的。什么染病,分明就是宫里那些人下的毒手!彼时我不大明白当年宫中情势,如今见着你,才觉着,当初姐姐去了民间也好。你不过是身世被人知晓,就受这样的陷害,你若在宫里,如何能平安长大呢。”
  柳郎中很是心疼自己姐姐自己外甥,便是说着当年事,亦是虎目含泪,只是强自忍着,方能不哭出来罢了。
  柳郎中问秦凤仪,“如何你可有什么打算没有?”
  秦凤仪道,“京城我是再也不想呆了,我一想到跟那个恶心家伙在同一个地方,就恶心的想吐!我想着,带着我爹娘还有媳妇儿子回扬州过日子!”
  “好!”柳郎中道,“官儿我早不想做了,待舅舅收拾一二,与你一道回扬州!以前舅舅没能照顾你,以后咱们都在一处,再不分开了。”
  其实,听柳郎中与秦凤仪说话,就能听出来,这甥舅二人虽则相貌完全不像,但,性子还是有几分相似的,只看柳郎中这说辞官就辞官的架式,这也完全是秦凤仪他亲舅啊。
  当然,秦凤仪不只柳郎中这一个舅,甥舅俩说了半日的话,连肚子饿都没察觉出来,直待天晚,秦凤仪才想来要请舅舅吃饭的,立刻令人去厨下备饭。柳郎中起身道,“饭就不吃了,我这就回家收拾行礼,你这里吃过饭,明儿一早也收拾吧,待收拾妥当,咱们便一道往扬州过清静日子去。”
  秦凤仪也不与舅舅客气,起身送舅舅出去,然后,送三舅出门的时候,就遇着了二舅。不待秦凤仪有何所应,二舅嚎啕一声就扑了过去,抱着秦凤仪放声大哭,“我可怜的甥儿啊——我可怜的甥儿——”不知道的,还以为秦凤仪怎么着了呢。
  二舅就是前恭侯、今恭伯了,当初派些市井混混杀秦凤仪的柳大郎,如今看来,算是秦凤仪的舅家表兄了。秦凤仪现在心情很差,见到三舅才稍稍好了些,觉着世间还是有真情的,结果,一见二舅,秦凤仪那心情,立刻又跌入了谷底。秦凤仪对付这主动上门认亲的恭伯很有法子,他正色高声道,“先告诉伯爵一声,我绝不会认那无情无义的东西做父亲的,更不会去做什么皇子!我已经决定回扬州了,三舅要辞官与我一道回扬州,你看,你是不是也辞个官,与我一道去扬州,过平民百姓的日子!”
  恭伯的嚎哭一下子就止住了,他仿佛一只突然被掐断脖子的鸭子一般,大张着嘴,脸上还有两颗要掉未掉的泪珠,然后,便被秦凤仪这话深深的震惊住了,恭伯急的一把抓住秦凤仪的胳膊,道,“外甥岂可这般意气用事!还有老三,你当劝劝外甥,外甥可是陛下元配嫡出皇子,论尊贵,更在大殿下之上!何况,陛下现在尚未立储!凭外甥出身之尊贵,储位必是外甥莫属啊!”
  秦凤仪心里的火腾腾的往外冒,他一把甩开恭伯的手,冷笑道,“什么狗屁储位!现在就是他嘎嘣死了,叫我去做皇帝,我都不会去!我一想到我娘,我只恨不能直接放把火把那个狗屁皇宫给烧了!”
  恭伯觉着秦凤仪现在的情绪实在不大稳定,他连忙道,“我知道外甥正在气头上,那舅舅就先回去了,明儿再来看你。”
  然后,说明儿个再来的恭伯,却是再未来过。
  秦凤仪已是拿定主意,再不往京城呆了,回老家过日子去。秦老爷秦太太向来是听儿子的,见儿子这么说,夫妻俩已经打发下人收拾行礼了。
  李镜私下与秦凤仪商量,“回扬州好吗?”
  秦凤仪虽然还没原谅媳妇对他的欺瞒,现下也会心平气和的说话了,道,“扬州是咱的老家,不在京城,自然要回扬州。”
  李镜道,“我知道你深为婆婆抱不平,我说这话你别恼,眼下陛下在位,自然还有两分香火情,咱们在扬州,起码平安是能够的。倘陛下百年,大殿下登基,家里日子要如何过?”
  秦凤仪正在气头上,还真没想太多,此时,李镜一问,他竟不知要如何应答。这一急,心下又生出恼意,于是,就犯了犟头病,恶狠狠道,“难道我怕他!”
  “介时人家为君王,咱们是平民,你纵不怕,人家要拿捏你也是一拿捏一个准,端看人家心情罢!心情好,兴许留你一命,心情不好,阖家赴死也不是什么稀罕。”李镜道,“你也是读过不少书的人,嫡庶之分,难道仅仅是尊卑之别?便是寻常人家,庶子承继家业,嫡子的日子都不能好过?到了皇室江山,血流成河之事更不稀罕。我不是让你去争皇位,只是,眼下不计较明白,咱们是不怕,阿阳怎么办?”
  秦凤仪道,“北有北蛮,西有吐蕃,南有南夷,东出是海。北蛮自是去不得,吐蕃那里是佛国,而且,听说那里人水煮不开,饭做不熟,肉都是吃半生的。吃食上且不论,听说咱们中土人过去,气都喘不过来,有时候,人跑两步突然就能倒地没气。这也是去不得的。南夷那里,还是那恶心家伙的治下,要不,咱们出海算了!”
  “出海?”李镜一挑眉,道,“说得容易,现在闽王就守在泉州港,我们一去,必落闽王之手!更不提,纵侥幸能出海,阿阳这样小,海上缺医少药,倘阿阳有个病痛,寻谁治去?”
  秦凤仪一时也没主意了,没好气的问李镜,“那你说,去哪儿?”
  李镜道,“就去南夷!南夷虽则也在朝廷治下,但朝廷一向鞭长莫及,有名无实。我们去那里,那里虽则土人的地盘儿,可土人的地盘儿只在山上,南夷也有州府。而且,南夷气侯好,四季如春,物产也丰富!”
  秦凤仪心里明白现下不是赌气的时候,也便同意了。
  李镜道,“去南夷,总得有个名头。”
  秦凤仪与李镜夫妻两年,认识却是两辈子了,当然,李镜认识他只有这一辈子,但,秦凤仪识得“梦中之事”,对李镜了解更深,他当即听出李镜话中之意,登时大怒,“你还想让我找他要个官儿还是怎地!”
  “你喊什么喊!”李镜一掌就把面前矮几拍个粉碎,“我有这么说吗?”
  秦凤仪怒道,“你最好息了这个念头,不然——”终是放不出什么狠话,秦凤仪大哼一声,虚指李镜,“不然叫你好看!”
  李镜简直是给秦凤仪气的头晕。
  李镜干脆也不理秦凤仪了,只与秦老爷愉亲王商量,李镜道,“为以后的日子计,再不能回扬州了。回扬州一时无虞,可以后呢?陛下百年以后呢?我与相公商量了,想着,去南夷。”
  “南夷?”秦老爷道,“那里不都是土人么。”
  “正因是土人的地盘儿,才要去那里。”李镜面色沉着,目光镇定,她道,“柳妃娘娘的事,我想想都觉伤痛。可,说句老实话,眼下陛下在位,相公起码能得平安,以后的事,我真不敢想。若是苏杭这样的地方,好则好,我只为阿阳担忧。他这孩子,也不知如何就有太|祖身上才有的青龙胎记,将来岂不为后继之君忌讳。倒不若寻一个偏僻地界儿,倒可平安一世。”
  秦老爷与愉亲王都不是没见识的人,秦老爷不大晓得南夷州的事,但,秦老爷想到的是,的确如李镜所说,一旦回扬州,将来大皇子登基,不要说阿阳了,就是秦凤仪的出身,怕也要为大皇子所忌讳的!愉亲王则想的更为深远,愉亲王是知道南夷州的情势的,说是朝廷所属,可就看每年来朝请安的土人族长,又多似土人与朝廷自治的地盘儿。这样的地方,朝廷势力有所不及,若是能将这块地盘经营起来,倒也是一条生路。
  愉亲王先道,“这主意不错。”
  秦老爷很是信服儿媳妇,见愉亲王也说好,秦老爷便道,“王爷说好,必是好的。”
  李镜道,“那我就进宫,与陛下说一声。”
  景安帝委实未料到,过来找自己谈话的不是秦凤仪,而是李镜。
  李镜欲行大礼,景安帝摆摆手,指了指一畔的绣凳,道,“坐吧。”
  李镜微身一福,过去坐了。李镜道,“我有几句私房话,可与陛下说。”
  景安帝看马公公一眼,马公公便清场了,景安帝道,“朕还以为,得是凤仪过来烧朕的皇宫呢。倒是你先过来了。”
  李镜面色不变,道,“相公的性子,陛下比谁不清楚呢?当初,相公来京城做官,那样得陛下青眼,其实,不一定是他才干如何出众,学识如何不凡,朝中有才干有学识的人多了,想来陛下就是喜他这赤诚的性子。我至今还记得,春闱后,您点他为探花,他私下与我说起殿试见到您的事,他与我说,仿佛见到了天神一般。”
  这话说的,便是景安帝也不禁微微失神,似是想起以往那个在他面前快活大笑、眉眼生动的少年。
  “如今想来,或者真有血缘相引的原故。相公与陛下,那样的投缘,就是我,有时也觉着,您待他不似君王待臣子,他先时待您,亦是一片孺慕之情。”李镜道,“越是情分深,陡遇这样的巨变,若相公此时在家盘算着能自您对柳妃娘娘的亏欠中得到多少好处,想来先时您也不会对他另眼相待了,是不是?”
  李镜说着,眼睛微微湿润。
  “相公,就是这样至情至性之人。”李镜拭泪道,“不要说他,我一想到柳妃娘娘之事,都觉伤悲。不过,我也明白,当时陛下的为难。我更相信,纵陛下当时有效仿汉光武帝之意,若当时柳娘娘肯回宫,告知孕事,依陛下的性情,焉能不保住柳妃娘娘与相公的性命呢?”
  “只是,柳妃娘娘自有性情,何况,当一个女人做了母亲,所行所为,必然要为自己的子女多加考虑的。当时,柳家也是一夕之间,家破人亡。柳娘娘离宫,或许,也是不想陛下再为当时的局面为难。柳娘娘当年,便是临终前,也未有要以后相公认祖归宗之意。身为一个母亲,对儿女最大的期冀,从来不是荣华富贵,位高权重,而是一世平安,比什么都重要。”李镜道,“只是,世事弄人,哪里料得今日之事?”
  “当初,我对相公身世生疑,后来回家问了祖母,我前后思量数日,也觉着,依相公的性情,过继到愉王府最是妥当。不说别个,就他的性子,如今知晓柳娘娘之事,这样的悲痛,陛下不知道,他在家里,每想到柳娘娘,都要哭一场的。”李镜压抑着哭声,却又让人听得更觉悲痛,良久,李镜方继续哽咽道,“我一妇道人家,朝中大事虽有耳闻,可并不大懂。相公的性情,陛下深知,他现在是绝不想再留在京城了,我们家里,也在收拾行礼了。只是,他这样的出身,我总要为以后儿女考虑。现今天下,北有北蛮,西有吐蕃,南有南夷,东出是海。我与相公商量着,想去南夷州,陛下看,可还妥当么?”
  景安帝长叹,“他以前与朕说过很多次,想去南夷为官的事。只是,朕先时舍不得他,如今你们既商量好了,南夷便南夷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