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331

  “这要是想叫他们与翰林比肩,直接叫他们春闱了?”愉亲王道,“你们只管放心,只要过得去,咱们都是姓景的,旁人还能越过咱们自己人不成。”
  有愉亲王这话,大家才稍稍安心,但,各回家后也是督促家中子弟临时抱佛脚,考文的多看几页书,考武的也要勤练棍棒刀枪。再有,这些藩王近来没少进宫给皇帝陛下送礼,倒不指望着皇帝陛下开后门儿,但也希望能临考前刷个印象分。
  秦凤仪与二皇子就开始准备文武比试的事,首先,考试得先报名,秦凤仪还与二皇子各家各户的通知到了,哪天之内,你们过来报名,要是过了期限,可就只得等下一年了。
  另外就是考试地点的选择,根据人数多少,来京宗室其实也没多少人,三五百人顶天了。依着报名的人数,干脆就定在太宁宫前头,跟殿试一个地方,露天考场。因着这宗室大考,这但凡考试,就不能越过礼部去。秦凤仪与卢尚书关系不好,原不想理会卢尚书的,奈何卢尚书问到宗人府去。卢尚书听闻宗室大比竟然都没知会礼部一声,很是训了秦凤仪几句,卢尚书道,“陛下让你辅助二殿下,这些事,原就该你份内之事,你竟不与我礼部说一声,你是如何辅助的二殿下?”
  秦凤仪道,“这是我们宗人府考试的事,又不是科举考试,跟你礼部有什么关系啊?”
  “有什么关系?”原本,先时秦凤仪有路见不平,为救百姓与倭人决斗之事,卢尚书对他的印象稍有好转,觉着这人虽不懂规矩,到底品性不差。如今见秦凤仪一幅宗室狗腿子的模样,卢尚书简直气不打一处来,卢尚书怒道,“全国考试都归礼部管,你说有没有关系!”你这不知轻重不懂事的小崽子,你还是清流出身吗你?你白在翰林院念书了,你的立场呢?卢尚书简直气得吐血。秦凤仪完全不晓得自己还有清流的政治立场,他自做官起,就是清流一直在跟他做对,参他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的,他也不喜清流。秦凤仪便道,“这是宗室考试,又不是科举,没听说要跟礼部报备啊?我们宗人府,又不归礼部管,陛下也没说要我去跟尚书大人报备啊。”
  不怪人家卢尚书怀疑秦凤仪的人品,就秦凤仪真不是什么正直人,他主要是跟卢尚书一直不对付,才没去礼部说一声的,待人家卢尚书找上门,他还敢回怼回去。
  人家卢尚书正二品大员,不屑与他这七品小官儿一般见识,直接把景安帝说话了。因为卢尚书充满正义的发言,景安帝还说了秦凤仪几句,与卢尚书道,“凤仪今年才二十一嘛,年轻,略有不周全也是有的。宗室大比虽则是宗室之事,卢卿说得也有理。礼部到底考试经验丰富,这样吧,让仪制司郎中跟着一并张罗张罗。”
  朝臣与宗室亦有势力之争,但凡宗室强的朝代,朝臣能说话的余地便少。纵使只是宗室大考,卢尚书却是敏锐的察觉到了景安帝要用宗室的苗头,而且,原本秦凤仪应是为清流说话,没想到这小子竟成了宗室的狗腿子,很令人唾弃。于是,卢尚书道,“仪制司郎中不过五品,宗室大比非同小可,依臣说,让右侍郎栾雪跟着张罗,更为郑重。”
  景安帝道,“这也好。”
  卢尚书将这差使交待给栾雪栾侍郎的时候,还再三叮嘱,一定要栾侍郎把各项规章啥的,都定出来,以后也好做参考。反正,林林总总吩咐了栾侍郎不少事。卢尚书并未明说,但其用意,便是让栾侍郎能主持宗室大比之事。
  这倒不是卢尚书的野心,因为,在卢尚书看到,不论什么考试,都是他礼部职司,这原就是该他礼部做主的事。另则,不是卢尚书小瞧二皇子和秦凤仪,这俩人都不过二十出头,二皇子一向老实,秦凤仪又是个狗腿子,不明事理的家伙,这俩人能懂什么?再者,愉亲王做宗正几十年,可这不意味着愉亲王懂考试的事儿啊!
  这事,是礼部的专业。
  故而,这事虽是愉亲王主理,但,实际的主导权,应该在礼部这里。
  只是,叫卢尚书没想到的是,栾侍郎堂堂三品高官,这在京城也是实权人物,结果,竟是干不过秦凤仪。秦凤仪这七品小官儿之强势,直接把栾侍郎气得吐血,恨不能气死算了!因为,俩人没有相争还好,但有相争,只要不去御前告状,栾侍郎竟是争不过秦凤仪,这叫栾侍郎怎能气平啊!
  栾侍郎争不过,就拉着秦凤仪御前讲理,秦凤仪原本根本不怕御前讲理,因为,在秦凤仪的估计中,他与皇帝陛下什么关系啊,皇帝陛下肯定向着他的啊!可,结果,皇帝陛下总是向着书呆子们。
  让一让卢尚书那老头儿还罢了,毕竟一把年纪了。但,一个侍郎凭什么要他让啊,皇帝陛下这明明是吹黑哨,拉偏架,拉一回还好,总是拉偏架,说栾侍郎对,说他不对。秦凤仪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啊,他翻起脸来,那是大皇子的面子都不给的,景安帝一次次的拉偏架,终于把秦凤仪拉火了,秦凤仪一下子就爆发了,秦凤仪怒道,“你怎么总是偏帮这姓栾的啊!这公道吗?你也忒偏心眼儿了!亏我先前跟你那么好!原来竟看错了你!没义气的家伙!我不干啦!再不受这窝囊气!”说完,他气呼呼的转身走了。
  二皇子与栾侍郎都惊呆啦!
  连景安帝也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秦凤仪走到门口了,景安帝方怒,“你大胆!”
  秦凤仪回头,“我就大胆了,怎么着?以后再不来往了!绝交!”他还重重的哼了一声,气鼓鼓的走了。
  景安帝气得头晕。
  秦凤仪御前失仪,栾侍郎再不能放过这机会,纠集了一大帮子礼部同僚,御史流清参秦凤仪,秦凤仪根本不上朝了,更不去当差了,他已经叫家里收拾行礼,准备回老家过日子了。
  但,让秦凤仪意外的是,在京宗室对他好感到不得了,纷纷进宫的进宫,去秦家的去秦家,有些与秦凤仪不熟的,还托了愉老亲王去劝一劝秦探花:咱们都知道秦探花是好人哪,秦探花是栋梁之材啊,可不能就这么走了啊!秦探花你得继续回来当差啊!咱们宗室大比,还等着秦探花主持公道哪!
  便是闽王也觉着:莫不是看错了秦探花,这原来是个好的。
第211章
不和没义气的人来往!
  秦凤仪气个半死,
回家去了。
  到家仍是恼的了不得,
先把礼部栾侍郎臭骂一通,
还把景安帝埋怨了一回,
说自己看错了人,以后再不跟皇帝陛下好了。
  李镜待秦凤仪发泄完了才问,
“你这是与陛下翻脸了。”
  “我说了,
辞官不做了,回老家去!”秦凤仪气咻咻道,
“爹、娘、阿镜,这就收拾行礼吧,
我是不做那窝囊的鸟官儿了!”
  秦太太忙问,“我儿,是不是谁欺负你了?”
  秦凤仪道,
“陛下总是拉偏架,栾侍郎仗着官位高,总要压我一头,
气死我了!”
  一直到晚上吃过饭,
李镜才闹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李镜原本也不想秦凤仪掺合宗室事,
还说呢,
“回老家住些日子也不错,你也莫生气,这点子事也不值当的。”
  秦凤仪道,
“我单是咽不下这口气!”
  “其实,
这差使,
不接也好。”
  秦凤仪这会儿颇是赞同媳妇的看法,道,“就是!受这鸟气!”
  秦凤仪都想回乡了,结果,在朝上被人参成了个刺猬。也就是秦凤仪的脸皮,他素来不怕人参的。其实,如果礼部不这样参他,他估计给家里人劝一劝,这差使也就算了。但礼部完全就是要把秦凤仪打落尘埃的节奏,而且,朝中就一个二皇子出来为秦凤仪说了一句“秦翰林都是为了把事做好,是个好的”,然后,就被礼部长篇大论的给说了个半懵。连大皇子私下都与二皇子道,“这是礼部与秦翰林之间的事,二弟何苦多嘴,倒叫礼部说你糊涂。”
  二皇子低头没说话。
  大皇子看他这样,只当他默认了自己的话,又指点了这个弟弟几句,“礼部自有礼部的道理,御史参他,也不是空穴来风。他在父皇面前如此失礼,我那一日是不在,我要在的话,早斥责了他。”
  二皇子继续闷不吭气。
  大皇子知他素来这个性子,也就没再多说。
  方悦回家,与父祖在一处说起秦凤仪这事,方大老爷道,“这礼部也有些过了。”
  方阁老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道,“只要只是参凤仪御前失仪,你们便不必多嘴。如果参他大逆不道大不敬,就要辩上一辩。”
  方大老爷连忙应了,方悦道,“小师叔如今不当差不上朝,我还是去跟他说一声吧。”
  方阁老点点头,“去吧。”
  倒是秦凤仪有方悦这个小信鸽,一听方悦说礼部、御史台还有人没完没了的参他。秦凤仪忍无可忍道,“真是人善被人欺啊!”
  秦凤仪那颗原本要打包回乡的心,立刻又给礼部、御史台招惹得怒火腾腾了,待方悦告辞去后,秦凤仪咬牙,“我必要找回这场子不可!”
  李镜也觉着礼部忒欺负人了,李镜道,“我回家与父亲说一声。”娘家有人,与秦凤仪道,“你亲自去师父那里走动一二。”
  秦凤仪发了狠,“我谁都不靠!我就靠自己个儿,一样能找回场子!”
  李镜道,“你这都在陛下跟前放了狠话,不再做官了,难不成,还回去?”李镜现在是真不想丈夫做官了,秦凤仪心太实,又是个一心想做事的,实在不大适合朝廷这样倾轧的地方。
  “话都说了,自然不能回去!”秦凤仪想了想,“我为的是谁,还不是宗室,他们难道想哑巴着!没门!”
  秦凤仪就打算从宗室这里入手,甭看是打算辞官不做了,不过,他现在在宗室里人缘好的了不得,连寿王都说,“这宗室大比,就得有这么个明白人才行。”
  愉亲王还隔三差五的打发人给他送狮子头去,秦凤仪想出宗室是知他情的,但就这样,还不足以让他找回场子。秦凤仪想好了,就算回老家,也不能窝窝囊囊的回老家!于是,他一面叫家里收拾行礼,还去愉亲王府叫老亲王给他评理,正好闽王也在,秦凤仪就说了,“以前陛下跟我多好啊,我们啥都能说到一起去。结果,那栾老头儿不讲理,陛下不说偏着我,还去偏着栾老头儿,愉爷爷你说,有这样的道理么?”
  愉亲王道,“这得看谁有理,陛下就偏着谁吧。”
  “我能是没理的那个吗?”秦凤仪觉着自己简直就是正义与公理的化身,他道,“您不知道栾老头儿那样儿,长得仙风道骨,以为他餐风饮露哪。实际可不是这样,什么都要他说了算!凭什么呀!他是老几呀!就是论说了算,他也不能越过您去!他什么意思啊,有事不找你商量,直接就去陛下跟前告状,他是哪根葱啊,这么大的派头!我就不服!要是讲理,不要说他,卢老头儿我也不怕!偏生陛下拉偏架,叫人气闷!”
  “陛下怎么拉偏架了?”
  “陛下总叫我让着他,说他上了年纪,官位高。我呸!他官位能有您高么?他年纪大,您年纪难道就小了?您不晓得,就是考试用什么纸都要跟我较劲儿,我说用普通白纸就行了,他非要用白鹿纸,说宗室高贵,必得好纸才行。我说考试在太宁宫外,他非要放到贡院,说贡院正式。”秦凤仪甭看性子火爆,他心里明白着呢,秦凤仪道,“他就不是为了把差使当好,就是为了跟我较劲,把我压下去,好事事他做主!我才不受这窝囊气!干嘛非要用白鹿纸啊,白鹿纸多贵啊,白纸就写不得字了?还有,宗室又不是要考个九天九夜,去什么贡院,是不是还要一人带个铺盖卷、自备柴米油盐?你们不晓得,叫人火大的事还多着哪!我要叫他压下去,宁可不干!”
  闽王道,“你这不事事都明白么,你这不干了,正对人家下怀。我与你说,礼部已经荐了仪制司郎中替你的职了?”还激将了?
  “谁爱替谁替!反正我不想干了!王爷也不要说这些激我的话!”秦凤仪道,“我为的谁?我难道是为了我自己?我要为我自己,我干嘛去得罪栾侍郎啊!我还不是为了陛下,为了宗室。要是依栾侍郎的意思,春闱怎么考,宗室就怎么考!就你们宗室那些纨绔,念过几本书啊?这回依了他,判卷也轮不到别人了,必是礼部做主。你们自己掂量着办吧!你们以后升迁荣辱,就要捏在礼部的手心儿里了。现在还是陛下主持文武试,等哪天礼部说陛下是宗室的大族长,按制当回避,改为朝中清流主持,你们就美了!”
  秦凤仪现下说起来都火冒三丈,冷笑道,“我又不姓景,我急什么,我就是看不过姓栾的事事要压我一头,大不了我不干了,回老家过清静日子。反正你们子子孙孙是姓景的,于我何干!”
  闽王此时才觉着看错了秦凤仪啊,这不是半死人,这是块爆炭啊!还是块聪明的爆炭!
  不过,宗室大比便在眼前。宗室还真就需要这么个能为宗室说话的人来主持宗室大比才成啊!也并不是说朝中除了秦凤仪就没人愿意为宗室说话了,要是往时,定有能为宗室说话的清流。可如今礼部与秦凤仪是干上了,想找一个不怕礼部的清流,就太难了。还是秦凤仪这熟门熟路的好,闽王心下已有决断,先道,“早先在陛下那里饮宴时,初见秦翰林,我就知道你是个正义的人哪。若你这样的人都赌气走了,朝中哪里还有正义之声呢。谁走你都不能走啊!”这样的二傻子走了,哪里还能找一个敢这样直接与礼部对着干的愣子哟。
  “我走了你们自己干就行了,我反正不受这窝囊气!”秦凤仪也有其性格缺点,那真是脾气比天大。
  秦凤仪在愉亲王府抱怨了一回,在愉亲王府吃了两碗饭,三个狮子头,还有若干小菜后,此方心情好些的骑着自己的小玉回了家。
  宗室简直拿秦凤仪当个活宝贝。
  宗室做事,也是有条理的,大家一商量,干脆联名写了折子,不为别个,主要是为秦凤仪辩白的,就是御前失仪,都说成,秦探花全心办差,偶有失态,实乃小节。然后,对秦探花的若干主张表示了赞同,什么考试就用普通白纸,咱们虽是宗室,但老祖宗打下江山不易,好纸留给朝中百官用吧,咱们俭朴,就用普通白纸。还有什么,考试就在太宁殿外,挺好的,咱们就不去贡院打扰孔圣人他老人家了啥啥的。总之,把秦凤仪的主张赞成了个十成十,宗室这一联名上书,把礼部气个好歹。
  礼部卢尚书都去了趟方家,里里外外的给秦凤仪告了一状,卢尚书道,“以往秦翰林虽跳脱,可见义勇为,亦是咱们清流出来的好官。如今这不知是受了谁的蛊惑,与宗室搅在了一起,老相爷,您说说,这叫个什么事儿啊。”话间,既急且恼。
  方阁老倒是不急不恼,自致仕后,他老人家容养,养出个状元孙子、探花弟子,他老人家一世的心思都放下了,温言道,“我已辞官了,朝廷的事,也不想多管了。卢尚书啊,秦翰林虽与我读了几年书,我也收他到门下。可官场是官场,私交是私交,不必看我的面子,该如何就如何嘛。他这一路太过顺遂,我倒愿意他跌个跤,长个教训。“
  卢尚书叹道,“咱们自己清流的事,怎么样都好说。如今秦翰林事事以宗室之命为是,他既是老恩相的弟子,又这样的年轻,这样的资质,若放任他如此一错再错下去,岂不可惜?”
  方阁老没觉着什么可惜的,心说,你们先时话都不讲一声,就参我家弟子。如今宗室替我家弟子出头,你们眼瞅要不成,又来这儿说这种“回头是岸”的话,方阁老心里明镜似的,哪里应承卢尚书这话。
  宗室都联名上本了,景安帝也必然要考虑宗室的想法,你一些无干紧要的事,什么考试用什么纸之类的,宗室要用普通白纸,这很好嘛。景安帝还赞了闽王一句,道,“未忘先祖之风啊。”
  闽王笑道,“老臣先时也没想这么多,其实,这上头写的,不是老臣等的主意,皆是秦探花的主意。老臣也是一把年纪了,来京城时间虽短,这冷眼瞧着,秦探花真是不错。也就是陛下的慧眼,挑出这样实心任事的人来。”
  景安帝道,“倒是个实心任事的,只是这性子还欠历练。“
  闽王笑道,“唐太宗善纳谏,方有名臣倍出,大唐盛世,陛下襟怀似海,天地皆能容,自然能容一个年轻的孩子。”
  景安帝道,“朕一想到秦探花的性子,难免气恼。可伯王这样为他求情,又觉着,伯王的话,未尝不在理。”
  闽王神色温煦,笑道,“年轻的孩子,有几个没脾气的。就是阿愉当年,还与先帝拌过嘴哪。要是真就是个面团儿,也不是能做事的。”
  其实闽王亲自过来说情,倒在景安帝的预料中,只是,景安帝倒不是与蜀王说的那般“还在气恼秦凤仪什么的”,景安帝为难的是,秦凤仪不是那等会拿捏利益得失的臣子。要是那等臣子,景安帝不追究他御前失仪,就该感激涕零了。但秦凤仪这等独特的性子,就是景安帝不追究,恐怕秦凤仪现在还气呼呼的生气哪。
  其实,秦凤仪直接一言不合就翻脸,也把景安帝气个好歹。景安帝做皇帝多年少,也没遇到过这样无礼的小子。
  景安帝都与秦凤仪的岳父景川侯抱怨,“瞧瞧你女婿,这是什么狗脾气,还说要与朕绝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