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514

  何洛施一礼,去了书房。
  及至何洛临晌午告辞,何子衿送他出门,何洛轻声问,“婶婶知道了?”
  何洛色不大好,何子衿悄声道,“你什么时候——”何洛并不是轻薄人,以往偶有来何家,都十分有礼数。何子衿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看上三姑娘的?当然,凭三姑娘的相貌,何洛又不缺眼光,对三姑娘有些爱慕之情也不为怪。
  何洛轻叹,“我也不知道,或是哪一回见她在院中绣花,或是哪一回听她说话,不知不觉,就总想过来。”就是那样一种感觉,就有那样一个人,你见她喜则喜,见她忧则忧。于是,便一次又一次的想见她。
  “这样说不清道不明,总是不妥。倘你有心,该正正经经求娶才是。”何子衿声音也很低,“只是,你怎么做得了自己的主?”
  何洛抿了抿唇,告辞离开。
第95章
娶妻论
      不要小看少年人的爱恋,便是何洛这样以温文知礼闻名的,也很有胆量跟家里提一提。
  不过,何洛到底不是个冲动的人,他没跟自己娘说,他是跟自己祖母说的。刘太太可不是何老娘这般粗肚肠的泼辣人,这位祖母素来精细,听了孙子的一番话,她并没有太强烈的情绪波动,反是有一番释然,道,“怪道这些天你总去你恭五叔家。”为了考这秀才,去岁孙子一直在家苦读,耗神的很。如今秀才到手,刘太太也想着让孙子好生歇一歇。何洛同何子衿平素间很说的来,又是同族,早便时有来往,便是刘太太也挺喜欢何子衿,同族兄妹,但是多些来往也不算啥,却不知孙子相中了三姑娘。
  刘太太拉孙子坐在身畔,问,“是何家叫你来跟我说的?”
  何洛并不傻,他道,“不是,五婶子见我总去,没直接说,那意思瞧着是不乐意的。”
  刘太太稍放了些心,温声道,“这是你五婶子知礼呢。你说你喜欢人家,你知道她喜甜还是喜酸?知道她性子是好是歹?你渐大了,少年慕艾,人之常情,倘三姑娘生得无盐女一个,你还会不会喜欢她?这话我说,你细思量是不是吧?你想明白了告诉我。”
  何洛脑子转的快,道,“祖母,便是这些天给我说的亲事,我也不知人家姑娘是喜甜还是喜酸,性子是好还是歹呢?”
  “对。但是,现在给你说的这些,家里即使不是念书的清贵人家,也是有些家资的人家。这些姑娘,父母双全,兄弟俱在。”刘太太心平气和的与孙子分析,“便是模样,不一定比得上三姑娘,也说得上清秀。阿洛,不要说祖父母,便是父母,都不会陪你到老的。你以后这一辈子,是跟自己的妻儿过。你说你喜欢人家,到底喜欢人家什么呢?”
  “若是美貌,哪个女人不会老去?人结亲为什么要讲个门当户对?”刘太太轻叹,“倘咱家是公门侯府,或真的是官宦之家,你想娶谁,管你是不是只看中那姑娘的美貌,便是只看中美貌,谁不喜欢美人,我为什么不让我的孙子如意呢?可现在,我还是希望你细想一想,阿洛,家里这样,你要更进一步,秋闱、春闱,考功名的事,家里还能帮帮你。以后有了功名,并不是就没事了,功名才是仕途的开始。你要做官要交际,咱家祖上没有一个做官的,这些事,家里两眼一摸黑,可就真帮不上你了。”
  “你娘总想着给你定你舅家的表姐,我娘家也适龄的侄孙女,我那娘家嫂子不知来了多少趟,就是想与你结亲。可我想着,你的亲事,还是暂放一放。你天资还可以,年纪又不大,倘能在弱冠前后再进一步,介时不怕没有更好的亲事。”刘太太一五一十的将心中所想告诉孙子,“老师会教你如何做文章,父母教你如何做人,可做官的事,谁能助你一臂之力呢?同科同年同乡同僚,这些人,是助力,未尝没有个争强好胜。你要做官,家里掌家事的就不能没有见识,你的妻子,不但要理家事,你的人情往来,官场打点,还有,女眷之间的交际……这些,都是为人妻的责任。”
  “还有,倘真能结一门好亲,岳家也是你的助力。”刘太太温声道,“阿洛,这就是结一门好亲的好处。我不是说三姑娘不好,听说那姑娘也是个能干的姑娘。可现在,你可以选一个门第更好的,却偏偏选了她。将来,倘一朝,她年华不在,不能胜任做你妻子的责任。然后,你看着明明不如你的人,因岳家显赫,因妻子得力,而在你之上。你会不会怨恨此时的选择?若真到那时,误了你,也误了她。一辈子,却也过去了。”
  何洛自幼念书,自然是对功名有所追求,但凡能于功名上有所斩获,踏入仕途是再自然不过的事。非但家人皆盼他出人头地,便是何洛,也想有朝一日能封妻荫子。此时此刻,何洛当真的心乱如麻。还好刘太太十分善解人意,她摸摸孙子的头,温柔又心疼,“你也大了,这些事,好好想想,自己拿主意吧。”
  何洛便起身要回自己屋,刘太太又叫住他,问,“这事,你还跟别人说过没?”
  何洛摇摇头,“没。”
  “万不要再对其他人说起,就是你爹娘也莫要提。”刘太太慈爱的望着孙子,轻声道,“这于你不过小事,可是于三姑娘,事关名节,不可不慎。”
  何洛应下,刘太太便令他去休息了。
  待何洛离开,刘太太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怎地这般孽缘。
  心腹张嬷嬷捧上一盏杏仁茶,刘太太无心去喝。张嬷嬷劝道,“奴婢看,洛哥儿不是个糊涂的。”
  对孙子,刘太太还是有把握的。刘太太低声道,“这事,你也不要再提了。”
  张嬷嬷应一声,便悄声的退下了。
  可见,何洛能有今日,不是何家祖坟埋的好,绝对是何族长这媳妇娶的好啊。刘太太非但给儿子何恒娶了进士家的闺女做媳妇,一并惠及孙辈。
第96章
风声
      三姑娘这里有沈氏,何洛家有刘太太这位睿智的祖母,何洛这一段恋情便由此悄无声息的结束,知道它存在过的人不过一掌之数。
  世间有些情缘便是如此,还未来得及开始便已结束,连声叹息都来不及。
  看三姑娘的神色,并无什么叹惋之情,只是在与何子衿一并收拾花草时道,“花能经年常开,人却不可能一辈子都好看。”
  何子衿道,“是啊,不光女人这样,男人也一样。”
  三姑娘给一盆茉莉松了土,对何子衿道,“你才几岁,就知道男人女人了?这话可不准在外头说去。”
  “我说的是实话。女人怕老,难不成男人不怕老?我时常看到女人四十还干净整齐,身材保持的也好。但许多男人就大腹便便,这样了。”何子衿还扶腰学了几步,逗的三姑娘险把茉莉摔了,何子衿道,“就像怀胎十月一样。”
  三姑娘笑的花枝乱颤,“快别耍宝了,真真笑死个人。”
  “本来就是啊。”何子衿颇是自信,且她素来想得开的,道,“再说,以咱们的美貌,就是老了,也是个漂亮的老太太,怕什么老呢。”
  三姑娘笑的了不得,自己笑一回,还得叮嘱何子衿不准出去这样吹牛。她们姐妹虽相貌略出挑些,也再没有这般自吹自擂的。
  两人正说着话,翠儿过来禀说李氏带着何康过来说话,两人便去了沈氏的屋子。
  李氏这几年越发悠然了,有了何康这亲生的骨肉,听说她在州府的酱铺子还开了分店,生意颇是兴旺。何忻有了些年纪,再如何的美妾,似乎还是觉着李氏最好,夫妻两个感情不错。何康较何冽长一岁,今年八岁,因生产时略有不足,这些年补养调理下来,并不显什么了,只是头发略有些发黄,不若别的孩子黑亮。李氏听何子衿的偏方,天天给闺女吃黑芝麻糊,盼着哪天能把头发吃好呢。
  何康自幼就喜欢跟何子衿一道玩儿,见着何子衿极是欢喜,打招呼,“三姐姐,子衿姐姐。”
  三姑娘何子衿一并见过李氏,李氏笑,“错眼不见,丫头们就都长大了。”
  “是啊,康姐儿都八岁了呢。”沈氏令翠儿拿了藤萝饼过来,笑,“尝尝,院里的藤萝开花儿了,这是三丫头和子衿头晌做的。”
  李氏尝了赞味儿好,何康更干脆,“跟飘香园做的差不离了,三姐姐子衿姐姐,等我大些,你们也教我做吧,我做了给我娘吃。”
  两人自然应好,李氏脸上笑的跟朵花儿似的。
  尝了回藤萝饼,李氏便叫闺女与三姑娘何子衿两个出去玩儿了。三姑娘何子衿瞧着,李氏兴许有事同沈氏说,就带着何康院里看花儿去,哄着她玩儿。
  李氏委实有些难开口,只是又不能不说,她抿了口茶,还是不知该如何说。倒是沈氏乐了,笑问,“你这是怎么了?”这般欲言又止的。
  李氏打发了身边的丫头去院子里瞧着闺女,方叹道,“唉,也不知怎么这事儿就叫我赶上了,康姐儿她爹非要我来问一问,妹妹,你可别怪我唐突。”
  沈氏敛了笑,忙道,“倒是什么事,嫂子与我说个明白才好。”
  李氏悄声道,“妹妹也知道,珍姐儿在跟你们姑太太家的长孙阿志议亲的事吧。”
  “这如何不知,上次我娘家弟媳特意去芙蓉寺给阿素烧香,我们一家子也跟着去了的,还瞧见珍姐儿她娘带着她给阿志她娘相看呢。孩子们彼此都见了面,我也是眼见的,不也问过你?”只是这事能与自家有什么关系呢。
  李氏看沈氏确不知情,叹口气道,“妹妹知道,珍姐儿是家里的大孙女,她平日里也很得老爷喜欢,不欲她远嫁,便说了陈家这桩亲事,说来门户也般配。这亲事是早便议着的,只不知为何,如今陈家传出消息,说陈家志哥儿相中了你家三姑娘……”李氏为难的紧,“这是怎么说的,两家都谈妥了的,这就要过礼了。突然这样,珍姐儿小人儿家要面子,出家的心都有了,老爷叫我过来问问,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沈氏立刻道,“实不知嫂子这话儿是打哪儿来的。前些天阿志过来我还跟他说呢,过不了多少日子就要吃他的定亲酒了,我家太太连他定亲礼都预备着呢,如何能有这事?就是三丫头,每天就是在家做绣活,因她大了,去绣坊或是去薛先生那里我也不叫她一人去的,都是翠儿伴她一并去。倘真有此事,我焉能不知?”
  李氏悄声问,“会不会私下……”
  “这绝不可能!”沈氏断然否认,听这话已有些不喜,还是按捺着脾气道,“嫂子细想,倘是在外头,我在家不知,可咱们碧水县就这么丁点儿大的地儿,咱们都是县里的老住家,谁不认得谁?便是在家瞒了我,县里定早有风言风语,哪里等得到现在嫂子来问我?倘是在家里,我跟嫂子实说吧,三丫头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但有男子来,哪怕是亲戚,我也要她回屋避一避的。不为别的,家里两个丫头都大了,这会儿虽不比前朝,可男女大防也要紧的很。我岂是那等糊涂人?不说别个,我子衿今年十一,过几年也到说亲的时候。闺女家,名声比什么都要紧。怎会有那等事?再说三丫头,她也不是那等随便的闺女。嫂子别是给人诳骗了吧?”
  李氏十分过意不去,拉着沈氏的手道,“好妹妹,你别嫌我,我这也是没法子。家里现在乱哄哄的没个清静,我也是烦透了。”
  沈氏缓口气,“我怎能不知嫂子的为只,只是,这话嫂子可别再提了,我家三丫头清清白白的一个人,就因模样生得好些,招了人眼,便是没事,那些好事之徒也想编出些事儿呢。她在我家这些年,嫂子跟我时来时往的,焉能不知她的品性。我要有个同龄般配的儿子,再不能叫三丫头外嫁的。嫂子还是往陈家仔细问问,好端端的,总不能说变就变。”
  李氏叹道,“不论是结亲还是悔亲,我只求痛痛快快的有个结果就好。别的事想不着我,这等事就都想到我了。”对长房不是没有怨怼,得罪人的事不自己出头。
  沈氏亦叹,“嫂子这好歹是有个由头,再怎么说,你是嫡母,硬赖到你身上让你出头,你能怎么着?你说我家,还不是没来由的。就因我家丫头生得好些,倒成不是了。”
  李氏忙又道了回歉,两人素来交好,沈氏也不想抓住此事不放,劝李氏道,“嫂子是瞧着康姐儿,不得已罢了,我如何不知。”
  李氏被逼出头干这尴尬事,本就心里不痛快,沈氏一说,她险掉下泪来,轻声道,“没孩子时,我是日夜盼着。如今有了康姐儿,我是日夜劳心。我们那一家子,康姐儿到底没个同胞兄弟……”
  沈氏少不得又劝了李氏一回。
  至晌午,李氏便带着闺女告辞了。
  沈氏好声色的送了她们母女出门,回屋也没与旁人提这事儿,当初她先打发了何洛,接着同样手段打发了陈志。何洛倒是个明白的,后来就没来的。陈志也没露过面儿,沈氏还以为他们都消停了,如何陈家又传出这样的话儿来?
  沈氏觉着,得快些将三姑娘的亲事定下来了。
  待此事想通,沈氏又叫了三姑娘来私下叮嘱了一番,让她近期都不要出门。
  话说李氏回了家,家里还等着她的信儿。
  李氏将沈氏的话照样同大儿媳杜氏说了,杜氏咬牙,“若真没这事儿,如何陈家会反口?”
  李氏累得要命,见杜氏不信,也有些冒火,道,“你要不信,自己去问吧。”
  杜氏忙道,“太太莫误会,我不是不信。只是,咱们亲自着人往陈家打听的,而且,先时都说好阿志秀才试后就把事儿定下来的,如今陈家反推脱起来。”
  李氏揉揉额角,“猜度这些有什么用,我都去问了,根本没你说的那回事儿。你去陈家找陈大奶奶问个明白,咱家珍姐儿又不是嫁不出去,如何能容他们这般怠慢?”
  若能舍得这门亲事,早舍了,杜氏咂巴咂巴嘴,道,“阿志这样的人才,阖县也没几个。”
  李氏索性不再理她。她虽是继母,该出的力也出了,该说的话也说了,还要怎地?
  便是何忻回家,李氏也是照样同丈夫说的。
  “我细问了子衿她娘,断没这事儿的。”李氏服侍着丈夫换了家常衣裳,道,“是不是陈家有意推脱呢?”
  何忻眉心微皱,李氏轻声道,“我可是听说,阿志中秀才后,不少媒人往陈家说亲的。”倘陈家有了更好亲事呢。
  何忻摇头,“不至于。便是有了更好的亲事,他家说一声,反正亲事没定,咱家也不至于赖着他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