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514

  何子衿与三姑娘也排在前头,听到喊她们的名字,也便进去了。别说,因为同何培培的次序离得并不远,还真在一起考。三姑娘早就在绣坊兼职的,她的针线自不必说,何况考的针线并不难,何子衿都可应付,只是做得不大好罢了。何培培瞅一眼何子衿的针线,轻哼一声,得意的扬起下巴。何子衿没理她,歪头去瞧三姑娘的针线,果然十分精致。
  试过针线,还有文化课,何子衿在针线上平平,文化课在碧水县的女孩间都能有个名次的。主要是,这年头,男人受教育的机会都不大,女孩儿自然更低。何子衿这个能背《千字文》《诗经》《千家诗》《论语》的人就成了异数啊,叫何子衿说,她身上的知性光芒简直是掩不住的在发光发亮,照耀世人哪!
  考官便是李大娘,李大娘没见过何子衿,也知道她的,道,“我听你祖母说你打小念书,念的真不错。”
  何子衿假假谦道,“不过胡乱认得几个字罢了。”
  李大娘笑,“你要来学手艺,以后就不念书了么?”
  何子衿道,“念书也不在于要天天跟着先生念,只要有心,处处是学问,本就不必拘泥于形式。”
  李大娘打量何子衿,十分怀疑刚这话是谁教她的,道,“你这样的天分,不念书却也可惜。”
  “念了书也不能考功名,倒不如学门手艺安身立命。”这年头,女人再有学问也不能考公务员。何子衿早想好了,反正她认得字,想看书随时可以看,倒是没有一技傍身,总觉着不是十分有安全感。再说了,她本身也很喜欢绣花呀。
  能被李大娘这么问几句,何子衿已令其他考生侧目了。李大娘着人给她们姐妹二人发了复试牌子,有人告诉她们复试时间,她们便回家了。
  倒是何培培同学,由于隔壁这两个讨厌的小明存在:论针线,她拍马赶不上三姑娘;论学问,她拍马赶不上何子衿;论聪明,她好像也不出众。而且,最讨厌的是,她偏分到这个对照组里!于是,何培培同学很悲惨的落榜了。
  同一个考场的一并出去,何涵挤在前头等着接他妹,见他妹一脸晦气样,连忙安慰,“考不上就考不上呗,考不上的多了去,不至于为这个懊恼啊。”
  何培培两滴眼泪挂眼睫毛上:谁说考不上的多了去?她家隔壁那两只讨厌鬼就都考上了。偏生她还有个往人心口插刀的臭大哥,她哥一见何子衿三姑娘出来,便问,“子衿妹妹三姐姐,你们考中没?”
  何子衿笑,“还好,题目不难。”
  能得复试,三姑娘自然也是高兴的,“你知道,我本就在绣坊做活,针线上的事总略好些。”
  何涵是个心肠宽大之人,何况,他与何子衿是自幼一道长大的,虽然他妹妹没考中,何涵依旧为何子衿三姑娘高兴,笑,“我就知道,子衿妹妹这么伶俐,一定能考上的!三姐姐更不必说!”
  何涵道,“培培没考上,我娘不大懂绣花的事,她以后要是想学绣花,还得麻烦你们指点她一二了。”
  三姑娘笑,“这有什么,我成日在家就做这个的,培培想来,随时过来就是。”
  何涵笑着对他妹道,“虽然没考上这个,你看,我又给你找了个好先生……”他话还没说完,就见他妹眼泪都下来了。何涵忙哄她,“这哭什么呀,不就是没考上嘛,这不许多人都没考上嘛。”
  何涵不哄还好,他一哄,何培培哇的一声,放声大哭:怎么可以这么讨厌,明明知道她没考中,她哥还一直要说她没考中的事……还要一直跟这两个讨厌鬼说这么久的话……她哥都不知道安慰一下她啦……
  何培培这一哭,何涵顿时一个头两个大,更要命的是,何培培这一放声,引起诸多落榜生的共鸣,一时间,李大娘的绣坊外,哭声震天!
第75章
母亲
      何子衿与三姑娘回家的时候已到晌午,何老娘同沈氏等的焦急,何恭笑劝老娘,“考得上是好事,考不上也无妨,娘你别急。”他家又不是等着闺女做绣娘方过得日子。
  “呸呸呸!”何老娘往地上连啐三口,训儿子,“我一早上起来在心里念了好几声佛的保佑两个丫头片子能中,你倒给我念丧经,说这晦气话。”何老娘笃定,“一准儿没问题的。”
  沈氏亦道,“是啊,三丫头针线出众就不必说了,子衿年纪小些,看她也不像太笨的。”
  沈念&何冽如同两只八哥一般一并说吉利话讨喜,“肯定中!肯定中!”
  何恭好脾气的笑,“好,一定中。”
  沈念等何子衿等的心焦,按捺不住道,“恭大叔,要不我去迎一迎子衿姐姐和三姐姐吧。”
  何恭笑,“李大娘的绣坊又不远,你还小,叫翠儿跑一趟吧。”
  翠儿还没去,就见何子衿与三姑娘回了家,简直不必问,单看何子衿恨不能把个大头翘到天上去就知道这丫头考的不赖,三姑娘脸上也是喜笑不断。何老娘仍是禁不住问,“考的如何?考上了吧!”
  何子衿哼一声,翘翘大头,不说话,但那得意模样再骗不了人的!
  沈氏笑,“便是中了,也别这样,叫别人知道,得说你们骄傲了。”
  三姑娘笑,“今天才是第一场,明天就能去薛师傅那里了,还得看合不合薛师傅的眼缘儿。今天李大娘考较书本上那些功课时妹妹答的可好了,我看那么多人,就没有比妹妹答的更好的。”
  何子衿笑,“幸而念过书,不然我那针线再过不了的。”
  何老娘知道两个丫头都过了,喜笑颜开,“总算没白买那些羊肉,今儿吃了羊肉明儿可得再加把劲儿。”
  何子衿道,“今天祖母没去,不知道多少人去报名呢。当真是人山人海,比庙会都热闹。碧水县会不会针线的闺女们基本上都去了。能过第一关就很了不得了,我是得吃点儿羊肉补补,可是把我给累着了。”
  何老娘听的唇角抽抽,道,“自小要吃要喝的馋嘴,这要是考不中,你都对不起你吃过的那些好东西。”
  何子衿问,“祖母,你跟李大娘还挺熟的呀。”
  “勉强算是熟吧,怎么了?”她跟那个女人,能用熟不熟来形容么?哼!
  “要是很熟的话,能不能去走走后门儿。”何子衿道,“今天第一场比较简单,明天去薛师傅那里,哪个不是拔尖儿的。要是能走后门儿,不是把握更大么。”
  “别成天想这些歪门邪道!”何老娘平日里可不是排斥走后门的人,这回却难得一腔正气,说何子衿,“让你三姐姐去她那里拿活做就罢了,咱凭的是真本事,起码是出力气挣银钱。要为这个去求那婆娘,还不知怎么叫那婆娘笑话!丢脸!”
  何子衿一听,这里头大有问题哪,还想再说两句什么。沈氏已笑道,“三丫头跟子衿都过了第一试就好,你们去这半日,我跟你祖母别提多惦记了。阿冽,阿念也念叨好几遭。这眼瞅用饭时辰都过了,先吃饭吧。”
  何恭笑,“是。吃过饭好生歇一歇,明天再去考,便是过不了也无妨,别太担心。”
  何老娘极力忍耐才没训儿子乌鸦嘴,对沈氏道,“开饭吧。”赶紧堵嘴!一屋子不长进的家伙,没一个说话叫她老人家爱听的!
  何子衿吃过饭就带着沈念去了父母房里说话,沈氏细问了考了些什么,待何子衿一一说了,沈氏笑,“能考过这第一场就很好了,你年纪还小呢,也不用急。”
  何子衿道,“第一场好考的很,差不多的都能过关,就是明天那场肯定不好考。”
  沈氏笑,“不好考也没什么,原就是去试一试。你不似你三姐姐针线好,她是真的在这上头有天分,你天分不比她,年纪也小一些,便是中不了,继续去你姑祖母家上课就是。咱家又不一定非要你去做绣娘。”有个一技之长自然好,若考不上也不急,闺女还小呢。倒是三姑娘,沈氏是盼着三姑娘能中的。这一技之长,何子衿不一定需要,何子衿有爹有娘有兄弟,就是沈氏,打小给闺女攒的嫁妆,将来亏待不了闺女。再退一步说,何子衿生得模样不差,性子也好,这会儿就学着读书识字。何家虽是小户,但也不是穷困人家,沈氏没打算把闺女往高里嫁,但门当户对的人家绝对不难找。沈氏不过是觉着机会难得,叫何子衿去试试罢了。
  但此事,对三姑娘的意义则不同,三姑娘父母全元,太需要有一样出类拔粹的本领了。非但现在,即便将来,亦是如此!
  问了闺女一番,又安慰几句,沈氏笑,“去你屋里歇着吧。”
  何子衿忽然问她爹,“爹爹,怎么祖母对李大娘像是挺熟,又似不大和气的样子呢?”
  何恭忽地一乐,却是不肯多说,打发闺女,“自去玩儿吧,别成天打听长辈的事。”
  看她爹不说,何子衿更加确定这里头有事儿,只是,她也不追问,而是招呼何冽沈念道,“阿冽阿念,你们跟我来念书吧。”一回家,看到两个小家伙,她教育家的病又犯啦~何冽腻在母亲身边儿,摸着肚皮,“刚吃过饭,我得歇歇!”
  “你就懒吧。”何子衿知何冽这个年纪最是依赖母亲的时候,便带着沈念去自己屋了。
  到了何子衿屋里,沈念才问,“子衿姐姐,考试很难么?”
  “今天的不难,明天的肯定难。”
  沈念很肯定的说,“难也不用怕,子衿姐姐你这么聪明都考不上,那别人肯定也考不上!”沈念对他家子衿姐姐的信心可是十足滴~何子衿笑,“也有很多人比子衿姐姐更聪明啊。”
  “在我心里没有。”沈念粉儿认真,逗得何子衿一乐,捏他小脸儿,“阿念这么小就会拍马屁了呀。”
  沈念有些不高兴,道,“不是马屁,是真的!”
  “好,是真的。”何子衿笑,“我也希望能考上呢。”
  “那就肯定能考上。”沈念反复的说,何子衿亲他粉嘟嘟的小脸蛋儿一下,问,“困不困?”
  “不困。”沈念很是欢喜何子衿亲他,眼睛亮亮的,“我背书给子衿姐姐听吧。”
  于是,沈念接下来就将何子衿教他的《千字文》打头背了一遍。要说当初何子衿跟着何洛念书,以她嫩壳老心,绝对是开挂了。不想沈念记性也这样好,两个月就能将《千字文》背的这样熟。
  何。教育小能手。子衿很是表扬沈念同学一番,还从自己的小书桌上的书里找出一张竹片压成的有些发黄的书签出来,用鹅毛笔在上头写了“第一名”三个字,送给沈念以示纪念。
  沈念背过千字文的人,难得的是,他还认识这三个字,沈念眼睛里满是欢喜,拿着竹子书签在手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半天,拉着何子衿的手指了“第一名”右下角的地方,道,“子衿姐姐,在这儿写你的名字吧。”
  何子衿一笑,把自己的名字添上了,又在左上角写上“送给可爱的阿念”七个字。
  沈念看了好半日,重拿起来细细的吹干竹子收签上的字,很郑重的收了起来。然后,他粉儿认真的对何子衿要求上继,“子衿姐姐,你要没事,就再教我念书吧。”
  何子衿拿本《诗经》给沈念,她自己都不用看,教沈念背《诗经》。孔圣人都说么,不学诗,何以言。
  只是,《诗经》的内容真的适合小孩子么。
  不适合也没事,反正这种压韵歌词,先背下来,以后沈念大些再给他解释含义。
  这一天,沈念拿了第一名,天可怜见,就他一个考生好不好,但,沈念仍是受到了莫大鼓励,他背起何子衿教他的诗经来精神百倍,都不知疲倦。背到那首《青青子衿》时,沈念笑,“子衿,原来子衿姐姐的名字在诗里面呀。”
  “是啊。”
  沈念问,“子衿是什么意思呀?”
  “子,常用来形容美男子,或是说你的。衿,衣襟。”何子衿郁闷,“这叫个啥名字呀。”
  沈念咯咯直笑,“好听!”
  “好听什么呀。”谁家给孩子会取个“你的衣襟”或是“美男子衣襟”的意思呀?她爹给她取名时,她刚刚恢复前世记忆,但,天可怜见,她前世国学凋凌,她在这方面就是个半文盲,也不知道“子衿”是“你的衣襟”或是“美男子衣襟”的意思呀。后来知道了,她这名字早上户口了。
  沈念笑,“好听的!子衿姐姐,多好听呀!”
  何子衿郁闷:她爹当时肯定是色迷心窍,因此句前面两字“青青”是她娘闺名,她爹就给她取了这么个名字。说来,真不如何老娘取的“长孙”二字呀!
  她真宁可叫“何家长孙”,也不愿叫“何家美男子的衣襟”呀!
  这,这,这还秀才取的名儿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