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5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514

  最后,阿念道,“兴许大长公主是想弄死曹家一家子,没什么把握,想借朝云师傅这里,也算给太皇太后通个气儿。”
  “不知道。反正我看曹家好日子到头儿了。”何子衿很为曹家即将到来的倒霉而高兴。
  只是,何子衿这心心念念就盼着死对头曹家倒霉呢,结果,苏冰与阿曦带来的消息当真是吓了何子衿一跳,倒不是曹家倒霉,是曹氏子曹廷杀妻之事,三司判决下来了,判斩监侯。小皇帝不同意,非要改成二十年流刑,三司坚持不能改判。正当陛下与三司僵持之时,刑部右侍郎当朝跳出来造反说是三司判得重了,立刻自怀里掏出一本奏章参三司的老大循私。也就是说,刑部右侍郎把刑部尚书苏不语、大理寺卿杜执、还有御史台左都御史都给参了,三人按规矩放下手头事务,写折自辩。小皇帝见三司不合自己心意,便令这位很有“眼力”的刑部右侍郎重审此案,最后,右侍郎以吴氏女不贤,曹氏子误伤,判杀妻的曹氏子曹廷闭门自省三月。
  何子衿听后震惊的久久不能言语,觉着,曹家这不是倒台的节奏,这分分钟要上天的节奏啊!
  正好,赶上何子衿得去宫里给大公主授课,嘉纯郡主婚期将近,便不再学武功了,如今何子衿教大公一人便可。
  何子衿先到慈恩宫请安,正遇着一屋子的大长公主们愤愤不平的找太皇太后告状呢,太皇太后突然道,“皇家事难断,江恭人说一说,要是遇此事,宫外都是怎么断的。”
  这样的人命官司,何子衿自然是秉心而言,她起身回道,“臣妇一介妇人,并不懂断案。只是,臣妇生于民间,也听过一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俗语,不知对是不对。”
  长泰大长公主道,“以前我就听说江大人最有风骨的人,果然是,良臣配贤妻。江恭人说的是正理,只是如今,这样简单的道理,遇到一个‘曹’字,也是难上加难了。”
  寿阳大长公主道,“便是当年父皇在位,胡家因外戚之家显赫当朝,也未听闻有这等荒唐不公之事。我们这些公主后嗣,竟被人这样作践,每每想起,怎能不令人心寒。今儿个是打杀公主后嗣,明儿个还不杀个把公主,后儿个说不定就杀到昭德殿去了。我等一意维护皇室尊严,陛下却如此偏颇曹氏,实不知置我等于何地!”
  寿婉大长公主连忙劝道,“哪里就到这等地步了,寿阳妹妹切莫这样说,岂不伤情分。”
  寿阳大长公主道,“我不似寿婉姐姐,已与曹氏联姻,我便是自此再不进宫,也不会与那等禽兽之族结亲!姐姐也小心一二,曹氏张狂,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了姐姐的强。”
  寿嫁大长公主面儿上很有些不好看,沉了脸道,“我还不是好意劝妹妹,看妹妹说的都是什么话。”
  “行了。”太皇太后道,“这有什么好争的,寿阳你做什么不来宫里,我还在一日,你就该来,你不来,白叫人看笑话。我在一日,也必会给你们个公道。”
  寿阳大长公主道,“亏得有皇嫂,不然,我们公主在咱们皇家,当真是连个站的地儿都没了。”
  何子衿今日上完课,是心肝儿狂跳的回的家。
  阿念知晓慈恩宫之事后,道,“要是曹家聪明,这个时候就应该杀了曹廷。”
  何子衿小心脏扑通一跳,道,“这可是亲生的儿子亲生的孙子,如何舍得?”
  “这不是舍得舍不得的事,谁让曹廷误杀大长公主的孙女呢。”阿念道,“瞧见没,大长公主们都不会罢休的。公主虽贵,却是生来与帝位无缘,宗室藩王,没哪个人会愿意得罪公主们。不论陛下还是曹家,要是明白,立刻杀了曹廷,平息公主们的愤怒。”
  “要是有一个明白的,事情也到不了这个地步。”何子衿道,“你说,有这样糟心的事儿,今年太皇太后还过千秋节么。”
  “怎能不过,这是陛下亲政以来太皇太后第一个千秋节。太皇太后先时代陛下执掌朝政,这样的功劳,陛下必然要为太皇太后大办千秋节的。”
  何子衿道,“那得准备献给娘娘的寿礼了。我在宫里,可没少得娘娘庇护。”
  阿念由衷道,“是啊。便是不从私心论,皇室有太皇太后这样的长辈,真是朝廷的福气。”
  何子衿没想到的是,这个千秋节,竟会是如此这样一个令人终身难忘千秋节。
  阿念因无官无职,并不能再进宫赴宴,他与子衿姐姐提前一天回城休息的,第二天一大早,让长子送了子衿姐姐去宫里。依旧与往年那般,江何沈三家的女眷是一道去的。三家的女眷们的诰命品阶不高,虽有幸赴宫宴也是排在偏殿的偏殿了。给太皇太后拜过寿后,宫宴刚刚开始,何子衿夹了一筷子鲜蘑,就见外面疾步跑来一队黑甲侍卫,何子衿当时心下一惊,这并不是大内侍卫。那队黑甲卫如铁塔一般,驻守门外,一动不动,但行止间的种种肃杀,已是令人心悸。
  许多诰命脸色皆是泛白,何子衿手一哆嗦,筷子里夹的鲜蘑就掉到了案间。她放下筷子,先拍拍沈老太太的手轻声安慰几句,再看向何老娘、沈氏,给二人一个安抚的眼神,何子衿一双眼睛紧盯着门口,一时,有一个着黑甲将领服的男子过来点了几个人名,皆是姓曹的,虽未叫到自家人的名儿,何子衿也是一颗心恨不能提到嗓子眼儿,因为,点完名后,跟着进来几个如狼似虎的侍卫,将那几位曹氏诰命堵嘴拉拽了出去。整个过程,曹氏诰命没来得及发出半点声响,便被不知拖到了哪里去。
  如果亲自细历这种环境,就会明白,倘真是剧中那等鬼哭狼嚎的桥段,其实并不吓人。最令人恐怕就是这种无声的处置,何子衿不知为什么,她直觉就知道,那几个被拖走的诰命,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诰命们哪里经过这个,尤其许多上年纪的,都吓得不轻。
  何子衿自己也吓到不行,再看沈老太太,都哆嗦了,何老娘俩眼就知道看自家丫头,江氏沈氏也好不到哪儿去,都拿何子衿当个主心骨儿。而其他诰命,都一样,强不到哪儿去,已是有胆小的嘤嘤哭泣起来。何子衿主要是怕俩老太太吓出毛病来,她起身道,“大家不要担心,今天是太皇太后的千秋寿宴。那几位诰命,我细想了想,大家肯定也注意到了,刚刚点的名儿,都是曹家的诰命。或者是前头出了什么事,可咱们各家,只要与罪臣无干,只管放下心来,更不必担心各自的家人,大家想一想,自来夫妻同体,咱们做女眷的都没事儿,男人们更不会有事。”
  多数人其实是一时吓懵了,何子衿姿态镇定,一说话一提醒,诸多吓懵的脑子重新运转起来,许多人面色稍稍好转。便是何老娘也大大的松了口气,腰板儿重新挺直了:她家非但与曹家没关连,还被曹家害的不轻。便是何老娘不大懂朝廷的事,这会儿听自家丫头一说,也知道自家是平安了。
  许多诰命窃窃私语,何子衿坐下来,安慰了沈老太太几句,沈老太太还悄声问,“你舅不会有事吧?”江氏也看向何子衿。何子衿轻声道,“舅舅今年官员考评,皆因曹家作梗,得了中评。外祖母放心,咱们几家都是与曹家不对付的,舅舅绝不会有事。”
  自家儿子平安,沈老太太也便放心了。眼下谁也没了吃饭的心思,沈老太太双手合什,开始念经,何老娘见沈亲家念起经来,她也有样学样,嘴里絮絮有词。
  及至下晌,诸诰命方得了吩咐,可以回家了。
  一家人出宫之后方晓得,就在当天,曹太后欲毒杀太皇太后,曹氏夷三族。
第514章
帝都风云之六六
  今夜,帝都城无眠。
  何子衿一家子都没睡觉的心了,阿念晚饭都没吃,倒不是惦记着曹太后,曹太后干出毒杀太皇太后的事,是生是死阿念并不关心,阿念关心的是,陛下现在如何了?
  亲娘做出这样的事,陛下当真一无所知么?
  阿念想出去打听吧,全城戒严。何子衿劝他,“不急在这一时一刻,你先坐下来。眼下还只是皇家自己的事,再怎么说,能把陛下怎么着啊。”眼下太平年景,再怎么也不可能把皇帝杀了。
  阿念在屋里转圈儿就转半宿了,阿晔过去把他爹按到椅子里坐下,何子衿端盏蜜水给阿念喝,道,“补充糖分,脑子转得快。”
  阿念叹道,“我只怕有负先帝所托。”
  阿晔两只耳朵都竖了起来,何子衿朝他使了个眼色,想着阿念真是心神大乱,不然,也不能不留心的说出这件事来。
  阿晔闭紧嘴巴只当没听到,想着这时候问他爹还不如事后问他娘呢。
  何子衿道,“你真是关心则乱,你想想,要是此事与陛下相干,该早有风声传出来了。再者,陛下虽偏颇母族,到底还是姓穆的。还有,当初你当朝抽了曹斌大耳光,陛下再偏着外祖父,也不过是将你罢官。陛下不是那等狠心之人,曹太后做得出这样的事,陛下断做不出的。”
  阿念叹道,“我就盼着陛下一路软弱到底才好。”要是陛下真有参与此事,那就完了。太皇太后纵是个活菩萨,也不可能容下一位想毒杀自己的帝王。
  夜渐深,何子衿让阿晔回自己院里歇了。阿晔提着灯笼回房,苏冰早命丫环备下热水,服侍着他洗漱过,待二人上床歇下,屋里阿平也早睡熟了,苏冰方问,“如何了?”
  阿晔道,“只知道曹太后毒杀太皇太后,再多的就不晓得了,外头都戒严了,曹家算是完了。”
  苏冰纵是已听闻曹太后毒杀太皇太后之事,此时再听丈夫说起,仍是不寒而栗,低声道,“你说,这姓曹的是不是疯了!”
  “不疯也干不出这等丧心病狂之事啊。”阿晔感慨,“真真个丧心病狂。”与妻子道,“明儿看看还戒不戒严,倘不戒严了,你回去问问,看祖母怎么说?太皇太后可还平安。”
  苏冰应了,双后合什,“只盼太皇太后没被那毒妇所害才好。”
  接下来的事,对于江家并不是秘密,因为,第二天就有内侍过来,第一道口谕是给江翰林官复原职,第二道口谕便是让江翰林进宫议事。
  阿念立刻换衣裳,阿晔道,“我送爹过去吧。”
  何子衿点头,“也好。”对阿晔道,“你也去换身衣裳。”打发阿晔去了,何子衿去屋里开了箱子,打箱子底儿拿出个红漆匣子,打开匣子外头的小铜锁,取出那封先帝托给阿念的信,交给阿念,叮嘱他道,“你要觉着是时候,就把这信给太皇太后,也不枉先帝托咱们一回。”
  阿念神色有些暗淡,“也好。”
  阿念阿晔父子去后,何子衿往朝云师傅那里走了一趟,生怕朝云师傅记挂着太皇太后,何子衿同朝云师傅道,“阿念官复原职了,可知太皇太后并无大碍。”
  朝云师傅面色倒还好,问何子衿,“昨天你也去赴宫宴了,到底怎么个情况,与我说一说。”
  罗大儒在一畔旁听。
  何子衿照实说了,何子衿道,“当时在宫里的,不是大内侍卫。那些人,穿黑甲,一看便知训练有素,绝不是那种摆摆样子的兵士,当时就把曹家的好几个诰命逮了出去。”
  朝云师傅喟叹一声,没说什么。
  何子衿道,“不管怎么说,太皇太后无事就好。”
  “是啊。”朝云道长兴致不高,让何子衿回家去了。
  阿念进宫的速度很快,很顺利,慈恩宫内,内阁悉数到齐,另则还有过来准备闺女嘉纯郡主大婚礼的赵王,余者便是,左都御史钟御史,大理寺卿杜执,以及阿念了。
  翰林宋掌院见阿念一身四品官服,便知他已官复原职,对他微微颌首,阿念过去,站在宋掌院下首。宋掌院悄声道,“太后太后命你来的?”
  阿念点头,宋掌院便再未多言。
  一时,以长泰大长公主为首的,寿阳大长公主、寿婉大长公主、宜安公主都到了。
  太皇太后扶着苏太后的手,最后过来。二位娘娘一到,诸人俯身见礼。
  太皇太后道,“平身,坐。”
  太皇太后的眼睛往下逡巡片刻,道,“内阁都到了,嗯,御史台、大理寺,也齐了。藩王都在封地,赵王赶了个巧,你就代表诸藩王听一听吧。公主们亦是皇家之人,寿宜、端宁不在帝都没法子,你们既在,咱们皇家之事,自然有你们的一席之地。文康姑妈上了年纪,长泰皇姐就代文康姑妈一起听一听我东穆开国以来,第一桩太后毒杀太皇太后千载难逢之奇事。”然后,指了指阿念,道,“给江翰林放一案,备文房四宝。江翰林曾修过先帝时的史书,你就代笔记下今日之事。以后,也可对后世子孙有个交待。”
  阿念起身应是。
  大家的脸色都不好,尽管曹家是活不了了,但这样的太后毒杀太皇太后的丑闻,不论发生在何朝何代,都是丑闻中的丑闻。而今慈恩宫诸人,无疑是要被载入史册的一页,尤其诸位大臣,能到慈恩宫来的,无不是当朝重臣,到了这样的身份地位,大家所求的便不只是权势地位,最重要的,还有声名,史书中的声名。
  韦相是首辅,自然当第一个表明态度,他的神色黯淡至极,一身笔直的身子今日微微佝偻,起身道,“曹氏所行所为,倒行逆施,天理不容。只是,臣请两位娘娘详查,此事与陛下断无半分干系。陛下偏颇外家是真,但对太皇太后的孝敬也是真。”
  虽然阿念私心一直不大喜欢韦相,认为韦相私心太重,但不得不说,韦相虽有私心,却也有忠心,这位老首辅的忠心很对得起先帝所托,此时此刻都愿意站出来为小皇帝说句话。早在太皇太后与苏太后过来,而没有看到今年刚刚亲政的小皇帝时,阿念便有了不好的预感。
  韦相这样一说,苏不语当即跟进,道,“曹氏罪责当诛,臣亦不信陛下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还请娘娘明察。”
  之后,是礼部葛尚书表示了自己对陛下人品的信任。
  第四位是掌院宋学士道,“此事,必得有个分明。曹氏糊涂,举朝皆知,只是,臣等未料其丧心病狂至此境地。陛下那里,倘陛下真有不孝这心,断不会召江伯爵带海兵回朝。”要知道,昨日掌控宫闱的就是这位对太皇太后忠心耿耿的江侯爵。虽则是曹氏找死,宋学士对江侯爵也没有半点好感,暗道真是世风日下,牝鸡司晨,怎么就有这样的狠人!
  待大臣们表达过对此事的看法,赵王突然道,“当初先帝过身前,将朝政与陛下托付于母后,母后这些年,为朝政何等辛劳!为国事何等操心!母后与父皇,结发夫妻,更是养育大了先帝,如今,这样的一位老人家,被这等不孝毒妇借寿宴之日毒杀,你们可问过母后一句平安,便先为陛下开脱!恕本王直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陛下是不是清白,日后自有分说。他若清白,母后难道会冤枉于他!你们,不过外臣!陛下,是母后的皇孙,母后心痛,何胜于尔等百倍!便是我做王伯的,皆痛心皇家竟出此等人伦惨事!汝等心肠,何其冷酷!”
  这是阿念第一次见识到上一代藩王的本领,赵王在以秦王为长兄的一代藩王中,居第五,如今不过不惑之年,一双漂亮的桃花眼极是出众,望之仿佛三十许人。赵王甫一开口,便给这几位重臣一个下马威。
  这等老牌藩王,手段口齿何其老辣。
  如苏不语这样与太皇太后很有几分交情的重臣,听赵王此言,明显就有些惭然。苏不语道,“殿下说的是,我等乍经此事,六神无主。只想着,还是得太皇太后拿主意才好,却是未能多体贴娘娘如今的心情,更比我们失望伤心百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