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3/514

  “你暂放宽心。当初咱家刚来帝都时,那会儿家里官儿也不高,阿冽俊哥儿他们都在官学念过一些时日。小郎这里,他年纪虽小,我看他倒也不是软乎性子。再者,双胞胎和阿灿阿炫都在官学,到时一块去一块回,学里有个照应。先让他试试,不然,倘孩子是这块材料,就因咱们担心没叫他念官学,以后想起来,岂不可惜。”何子衿道,“倘是不成,再寻别个私塾也是一样的。”
  “是这个理。”宫媛笑,“我平日里说起来,什么道理都明白,一落到小郎身上,我就乱了。”
  “都这样,双胞胎刚去官学我也时常担心他们有没有在学里被人欺负。那会儿为着官学的事儿,也没少生气,如今也都好了。”
  于是,重阳还没走呢,宫媛就给儿子列出每日的学习清单来。重阳看后都说,“别累着咱儿子啊。”
  宫媛道,“哪里会累着,我会慢慢儿教的。”
  重阳打趣,“也别忒着急,别真教出个状元来。”
  宫媛白丈夫一眼,“我看咱们小郎不是状元也是探花料。”
  重阳对儿子一向是散养,他笑眯眯地瞅着媳妇,凑过去些,低声道,“我这一走,得两三个月呢。”
  热热的呼吸喷得颈间,哪怕老夫老妻,宫媛都没忍住耳际泛红,宫媛推他,“先说正经事,你这回去,把咱们小郎的户口上了,大名儿请爹取一个。”
  重阳凑得更近,道,“我这大名儿还是姨丈给取的,咱爹给小郎取大名儿这都取了六七年了,我看,还不如请姨丈帮着取一个呢。”
  宫媛并不这样认为,道,“姨丈固然有学问,可到底得先问过咱爹才好。”
  重阳想了想,道,“是这个理。别看我们这名儿给姨丈取不要紧,这孙子的名儿要是给姨丈取,咱爹估计还得不高兴呢。”
  宫媛笑,“又胡说,你这回去,虽不能带着小郎,不如请二弟给小郎画张画,你一并带去,也叫爹娘看看,小郎又长高不少。”
  “二郎字写得好,画画还是阿晔更佳,明儿我与阿晔说去。”
  夫妻俩说一回家常琐事,因重阳即将远行,难免一番亲热。
  何子衿与阿念也在说私房话,内容就是关于巾帼侯江行云的,何子衿道,“你还记不记得就小时候,我说的,有位天仙似的大美人去朝云师傅那里的事。”
  阿念身为探花,记性自是不差的,阿念点头,“这自然是记得。”
  “那位天仙似的大美人就是江侯爵。”何子衿颇是神往,“我的天哪,我今天在慈恩宫见到江侯爵的时候都不能相信,这许多年后,竟然还会再有相见的机缘。”
  阿念想了想,也深觉有趣,道,“委实是想像不到的。”
  “是吧?”何子衿道,“江侯爵虽较先时略见一些年岁,但那种精神气度,真常人所不能有。”说话间,何子衿颇是感慨。
  然后,没几日,她,她就见到了江伯爵,嗯,不是江伯爵,是江伯爵的儿子。
  双胞胎带回家的玩伴宋小郎,开始何子衿不晓得这是江伯爵家的小子,江伯爵自己姓江,丈夫姓冯,然后,她家小儿子姓宋……
  这叫谁也想不到这是江伯爵家的儿子啊,何子衿是见着生得比双胞胎还好看的小朋友,不禁心生喜欢,笑道,“双胞胎上学这么久,总算有同窗来家里做客了。”双胞胎每每在家里吹嘘自己在学里多好的人缘儿,朋友多少,结果呢,上学好几个月,也没请朋友来家里做客,何子衿一直以为双胞胎是在吹牛呢。如今总算有双胞胎的朋友来家做客啦!
  双胞胎听他们娘这样说,简直是有话说不出口,只好憋着。
  何子衿待小朋友一向温和,宋小朋友很有规矩的给长辈见过礼,这才跟双胞胎玩儿去了,何子衿命丫环给小朋友们送去茶水点心,只命丫环在旁瞧着些,不要出危险就好,并不干涉孩子们玩儿什么。反正家里孩子们多,有双胞胎、阿灿阿炫阿烽,还有小郎,排下来差不了几岁,再者,还有沈素家六七个孙辈,在一起都能蹴鞠了,每天热闹的紧。
  双胞胎请宋小郎到自己房间去坐坐,阿昀与他道,“跟你说了不要吃外头那些流言蜚语,我娘可和气了,就是打人也只是打坏人,又不会打小孩儿。”
  阿晏也说,“阿然,我看学里就你一个有胆量的,你看他们,请他们来都不敢来,难不成我娘还吃人哪。都没胆儿!阿然,你是个好样儿的!”
  宋然宋小郎表示:……
  双胞胎则因为终于请了一位同窗来家里很是雀跃,非但给宋然吃他家的点心,还再三请宋然明天回学里一定要跟同窗们澄清一下他们娘是多么温柔和善的人才好。
  宋然轻轻的拈着一块栗粉酥道,“江婶婶本来就挺好的啊。”
  阿昀拿块榛子糕自己吃,道,“看吧,我就说阿然你非但胆量好,人也有眼光。我们娘可和气了,就是大家都误会了她。”
  “是啊,我们娘可好了。”阿晏也极力为自己娘洗白名声。说来,自从他们娘在官学里威武了一回,总算是替双胞胎报了仇也找回了场子,但自此之后,双胞胎在学里甭管交了多少朋友,竟没一个同窗敢受邀来他家做客的。双胞胎多爱热闹的人哪,再者,他俩也是极孝顺的好不好。不忍心同窗们误会自己娘,双胞胎就想请同窗朋友的亲自来自己家感受一下自己娘的和善,结果,竟没人敢来!双胞胎打听许久,才请了宋然宋小郎过来,无他,听说宋然他娘杀人如砍瓜切菜,比他们娘还厉害呢,宋然跟着这样厉害威风的娘,肯定不怕他们娘的。
  所以,双胞胎诚心诚意邀请宋小郎来家里做客。
  宋小郎的确有胆量,双胞胎相邀,他就来了。
  然后,也按着双胞胎请求的那般,第二天到学里时说双胞胎母亲和善来。双胞胎原想着,这回他们娘的名声该洗白了吧。结果,除了宋小郎外,还是没人敢到他家做客。双胞胎极是不解,后来听一位同窗说,“宋小郎他娘都能诛杀逆党,宋小郎他看谁不和善啊。”
  双胞胎当真觉着,给他们娘洗白名声这事,当真是任重而道远哪。
第465章
帝都风云之十七
  双胞胎依旧烦恼他们娘的名声问题,不过,当听说重阳哥要回北昌府时,双胞胎就暂且放下给他们娘名声洗白之事,他俩先急吼吼的点灯熬油给曾外祖母、外祖母、外祖母和大姐写信的事了。
  何子衿都觉着有趣,与阿念说笑,“人皆有癖,双胞胎的癖好就是爱写信啊。”
  阿念一笑,“我看,他俩是吹牛成癖。”
  重阳还没走,北昌府家里的信就送回来了,与信一并送来的还有许多东西。北昌府的药材土产,再有就是各家送来的东西了。
  双胞胎还收到了曾外祖母与大姐的来信,俩人出娘胎这么久,还是头一回有人给自己写信,双胞胎那叫个乐呵,忙忙的拆了看,曾外祖母主要是对他俩在官学的英勇事迹提出表扬,曾外祖母原本就爱夸自家孩子,双胞胎双在信里极尽吹嘘之能事,以至于曾外祖母更是将两人夸的天人有人间无的。双胞胎看过曾外祖母给他俩写的信后,都打算把这信裱起来挂屋里天天看才好。至于大姐的信,就不那么讨人喜欢的,大姐在信里说他俩写四份一模一样的信简直无聊,又说了些让他俩好生念书的话,至于欺负双胞胎的那小子,阿曦说了,待她来了帝都就把那小子捶个半死,叫他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总之,阿曦那信写得是威风八面的很!
  双胞胎觉着,尽管大哥批评他俩写四封一模一样的信有点儿不理解他俩的良苦用心,但大姐对他俩也是很不错的。尤其大姐还给他俩捎来了一小匣礼物,里头好几个荷包,都是大姐亲手做的,虽然做得不咋地,但每个荷包里可是有个二两重的小金锞子哩,你说把双胞胎喜欢的,就着他们大姐的荷包做工夸得跟花儿一般。实际上早把荷包里的小金锞子平分藏私房了。
  双胞胎见还有大姐给阿珍哥的东西,就很欢快的要求替大姐给阿珍哥送去。
  何子衿笑,“想去就去吧。”
  双胞胎便欢快的跑腿去了。
  何子衿这才有空看家里来的信,何老娘的信写得最长,似乎何家女人都很擅长写信。何老娘在信上很是夸了回双胞胎,当然,也没忘赞美下双胞胎他们的娘,何老娘主要是给自家丫头说一下为人处事上的事,何老娘说帝都权贵多,平日里不能被人当包子,但也不要太强势得罪人,得软硬皆施,方能站住住脚。话写了很多但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了。接下来就是大段夸赞小孙子金哥儿的话了,那简直,何子衿读完她祖母的信都觉着她娘生的不似凡胎,仿佛哪吒转世一般。夸完小孙子,何老娘就是叮嘱孙女把给她的衣料子存好云云。
  沈氏也有信送来,再者,就是沈氏收拾的给自家儿女和娘家的东西了,沈氏甚至捎带了些家里的东西过来,以免介时搬家太过繁冗。
  故而,今日江沈两家皆极是欢快。
  如此,重阳走时难免又当了回信使,做信使啥的,重阳倒是无怨无悔,只是对纪珍要捎带的一车东西很有些意见,虽则这是纪珍给阿曦妹妹的,只是,眼瞅着一家子就要回帝都了,你咋还有这许多东西要捎啊!
  好吧,重阳也就是腹诽一下,妹夫对妹妹好,这自然是好事。
  重阳走后,帝都城又有一件大事发生。
  被连降四级爵位的曹承恩侯回帝都了,说来,自先帝过逝,曹太后上位,曹家身为曹太后的娘家,一时显耀,非同寻常。许多人都认为,曹家定会重写当年胡家的荣耀。
  结果,谁也没料到曹太后为建个宫室把太皇太后是得罪惨了,太皇太后虽没罚曹太后,但一怒之下将曹家降爵,这跟罚曹太后也没什么差别了。
  因降爵之事,曹侯爵原本十分风光的回帝都之路很是添了几分黯淡,以至于,接到降爵之后,由公爵降为侯爵的曹侯爵很是低调收敛的回了帝都城。
  不过,曹侯爵甫一回帝都城,这事儿吧,该知道的就都知道了。无他,曹侯爵回帝都城第一件事就是进宫向太皇太后请罪,据说曹侯爵在慈恩宫痛哭流涕,自陈罪责,太皇太后的态度则有些模糊,因为,一般来说,太皇太后待人非常宽和,就拿何子衿吧,不过是陪太皇太后说说话,如今就是在宫里给公主郡主做个武先生,并不算太皇太后跟前的心腹人,都时常收到太皇太后的赏赐。这不,刚一入秋,何子衿就得了几匹厚实料子。
  然而,曹侯爵请罪之后,太皇太后并没有什么抚慰。
  阿念收到此消息时还与子衿姐姐分析呢,太皇太后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何子衿想了想,道,“太皇太后为人一向大方,你想,她对我都时有赏赐,就是阿幸,有时太皇太后想起来,也会赏些东西叫我一并带回来给她。曹家可不是没名没姓的人家,这只能说太皇太后心里仍是不大痛快。”
  阿念道,“按理说,对曹家贬了贬了罚了罚了,我看,太皇太后不是没心胸之人。”
  “再有心胸也架不住曹娘娘这些天根本不到太皇太后跟前儿去呢。”何子衿道,“这几次我进宫,都能见到苏娘娘,从没见过曹娘娘,有一回内务府送药材到凤仪宫,苏娘娘还吩咐一句说挑些上等燕窝给曹娘娘送去呢。”
  “难不成曹娘娘病了?”阿念一想,“不对,要是病的起不得身,太皇太后并非刻薄之人。”他略一思量便得出一结论,“这么说,曹娘娘是装病!”说着,看向子衿姐姐。
  何子衿微微点头,“我看也是。只是,你说曹娘娘这是什么性子呢。她先时因逾制之事大大的得罪了太皇太后,不说两宫身份差虽,就是寻常家里,儿媳妇做错事得罪了婆婆,也该是想着讨婆婆的好弥补先时错处,这怎好装病避而不见呢。”
  阿念摇头,很为小皇帝有这么个蠢娘头疼,阿念道,“哪怕先时曹娘娘明白这些道理,如今做了陛下生母,怕也就不明白了。”
  阿念道,“闹来闹去的,总是陛下的面子不好看。”
  何子衿则道,“便是再怎么闹,总归有个对错,倘陛下能明断此间是与非。现在虽不能亲政,把家里事弄得清清爽爽,非但后宫有了规矩,就是于太皇太后和陛下的子孙之情,亦是有所益处的。”
  阿念道,“哪里这么容易,国朝以孝治天下,再者,一个养自己长大的生母,一位是隔辈祖母。我看,就是在情感上,陛下仍是偏着曹娘娘的。”
  何子衿叹道,“要是这样,不叫孝,而是愚孝了。就是长辈,难道没有做错的时候?纠正长辈的错处,不至于让她越错越多,同样是孝。难道孝就只有千依百顺这一种?”
  阿念深以为然,只是,阿念道,“这样的道理,咱们能明白,可谁又敢与陛下去说呢?要是以往,我兴许还能委婉的同陛下提一提,如今我除了早朝,又没理由进宫,就是想说也不能了。”
  何子衿宽慰他,“许多道理,不是说说就能明白的。不然,读书的都是明白人了,要我说,能不能明白,全看能不能了悟。陛下毕竟年纪尚小,不经事,如何能长大呢。要我说,经些事,反不是坏事。”
  阿念点头,心下仍是微微担忧,还请子衿姐姐进宫时稍稍留意曹太后一下。当然,不是叫子衿姐姐打听,就是偶听到只言片语,或是看一下曹太后有没有去慈恩宫请安啥的。
  曹太后自然是没去的。
  何子衿是觉着,这事儿不大好,如今,曹侯爵也回帝都了,曹太后你还不露面儿是什么意思呢。
  不光何子衿想不通此事,就是曹家也深为此事烦恼。要依曹侯爵的意思,曹太后根本就不该“病”,曹侯爵与夫人道,“你该早些劝娘娘跟慈恩宫服个软,她这个’病‘着,算什么,怪道我去慈恩宫请罪,太皇太后都是淡淡的。”
  曹夫人倒是很理解闺女,为闺女辩解道,“这也不怪娘娘,毕竟是一国太后,骤然失此颜面,叫谁心里好受呢。”
  曹侯爵叹道,“遇事当先权衡利弊,好受难受暂放一边儿吧。眼下朝政都指望着太皇太后,何苦与太皇太后对着来。娘娘也是,不就修个宫室么,就是略小些能怎地,不过暂忍一时,以后想住大的,还怕没机会。”当然,也就是夫妻二人私房话,曹侯爵方敢这般说。曹侯爵说的也是大实话,就是自年纪论,自家闺女不过而立之年,太皇太后都快六十了,待外孙亲政,闺女的福在后头,何必争这一时长短。
  曹夫人则是给丈夫这话吓得不轻,见丈夫面目淡然,曹夫人的心也就安定了下来,与丈夫商议,“不然,我明儿就进宫去劝一劝娘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3/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