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514

  阿曦跟她娘道,“娘,你说,我要跟阿珍哥定亲,那个什么郡主会不会记恨我跟阿珍哥啊。”
  何子衿没想到纪珍倒是把这事都同阿曦交待了,可见也算心诚,何子衿无所谓道,“管她这个做甚,要是阿珍有意,早在帝都就同她定下了,这是阿珍委实不愿,也不是你破坏了他们,你跟阿珍小时候就认得的。只要是个明白人,就当知晓世间缘分有深有浅,是半点儿都怪不到别人头上的。”
  阿曦还有些担心,“那楚王会不会报复咱家跟阿珍哥家啊?”对了,阿曦想起来,“祖父同阿珍哥说,要让阿珍哥家请旨赐婚呢。”
  何子衿蓦然一笑,“这就是了,倘有圣旨赐婚,可见这亲事是陛下的意思,楚王府如何还敢对我们两家不利。”随阿念做官这些年,何子衿当官太太也有些年头了,深知这官场中可不是以身份地位论高下,皆是各凭本领的。如当年余柳之争,一巡抚一知府,最后双双外调,反是如今的李巡抚坐了巡抚之位,阿念那年则是趁势登上知府之位。如今更是按察使了,当官要少得罪人,但也不能叫人当了软柿子。何子衿同闺女说了说什么是藩王宗亲,且他们虽尊贵,也有颇多掣肘之处,何况这亲事,略明白的藩王也不能叫闺女嫁给守边大将之子啊。
  这其间种种利害,何子衿都与阿曦略说了说。
  阿曦此方放下心来,阿曦担忧一去,还美滋滋的同她娘道,“祖父昨儿还与阿珍哥说了,叫他成亲前干干净净,成亲后也要干干净净的。”
  “这话江夫人在提亲前就同我和你爹也说过的,你祖父与阿珍提一提,自是更好。”何子衿道,“这自来过日子,就是两个人最好,家中有妾室,虽说是以妻为贵,可做人,哪个能没有私心呢?人一多,事就多,私心也就多了,这上头,你自己要注意,却也不要把阿珍当贼看着,你自己够优秀,疼他爱他,他又不是木头,定也会知你的好,不会负你。”
  阿曦仍有些还不大懂,但也都记下来了。
  好吧,现在就跟阿曦传授驭夫之术,何大仙儿你也忒着急了吧。
  着急的不是何大仙儿,而是纪珍童鞋。
  这位童鞋见阿曦妹妹一点头,就厚着脸皮同大姨大姨夫商量着定亲的事了,他还得回家跟父母商量赐婚之事。对于朝云师傅提的赐婚的要求,纪珍并不觉着是为难于他,反是给纪珍提了醒,倘他与阿曦妹妹的亲事是陛下亲赐,一则堵了楚王府的嘴,二则也叫天下人知道,还有北昌府那些毛头小子们,离他家阿曦妹妹远些才好。
  虽然先时两家已将这事说好了,只要孩子们愿意,就将事定下来。今人家阿珍提及定亲一事,也不算不妥,但原谅阿念这做亲爹的吧,他可就这一个闺女啊,闺女才十三,就给某家臭小子定下了,这亲爹心情如何有好哩。阿念若不是碍着面子,都想悔婚了。
  纪珍这毛脚女婿是瞧出岳父那别扭心肠了,他是绝对不能给岳父说“不”的机会的。然后,他白天在大姨跟前说笑,晚上到大姨夫这里刷存在感,而且时不时的表现出我跟阿曦妹妹如何要好如何青梅竹马,谁也不能棒打鸳鸯的气场来,把大姨夫给憋闷的够呛。
  阿念私下与子衿姐姐道,“不晓得岳父当年是不是也与我一样心情。”
  何子衿笑道,“父亲自来当你儿子一般,我倒觉着,将我嫁你,父亲方放心。”
  “是啊,我那会儿别看年纪小,人却是极稳重的。你看阿珍,成天介婆婆妈妈的,没点儿大人的稳重劲儿。我十六上就是探花儿了,他这会儿功未成名未就的。”总之在夸赞自己同时,就是看女婿问题多多。
  何子衿也不吝于夸赞丈夫,含笑,“这世上有几人能与你相比啊,听说,就是当年薛帝师,也是十八上才中进士。”
  阿念虽自信,却也不至于自信到与薛帝师比肩,阿念道,“那不一样,薛帝师当年三元及第也不过十八,我虽早两年登榜,却只是探花。”
  何子衿道,“这世间再想寻个能与你相提并论的,可是不易,我看,阿珍也不错,对咱们阿曦多好啊。”
  “要不是还有这么一星点儿的可取之处,我哪里会同意这亲事。”阿念长叹,“要是早知今日,该把阿曦说给重阳。”重阳就在身边,跟入赘也差不离。纪珍这个,虽然阿念时常讽刺纪珍住他家不走像入赘,但也知晓纪珍是纪容嫡长子,对他的前程,纪容当自有当排。
  何子衿笑,“你又胡说,重阳比阿曦大六岁呢。何况,重阳中意的是阿媛那种,阿曦不是这个性子。”
  “也是,重阳爱厉害的。”阿念唉声叹气好几日,待入了八月,天气转冷,眼瞅就下雪了,也晓得纪珍回来一趟不容易。这爹娘跟前还未尽孝,也不好总在他家住着,阿念就打发他回去了,还板着脸一幅威严模样同纪珍说了好半日的“君子当克己守礼”的话。
  纪珍听话还是很能听重点的,深深一揖,笑道,“谢岳父允婚,小婿这就回家同父母商议定亲之事。”
  阿念暗暗翻白眼,心说,嘿,个狡猾小子,你哪个耳朵听到我允婚了?不过,到底也没反驳此话,只是轻哼一声,道,“眼瞅天凉了,你就回家去吧。再有什么事,打发个人过来就是,这么大冷的天,就别一趟一趟的折腾了。”再加一句,“好生孝顺你爹娘。”
  纪珍认真应了。
  阿念原以为,说完这话,当天不走,纪珍第二天也得收拾东西啊,谁晓得,这小子当真是屁股沉,光告别就跟阿曦告别了三天,这才磨磨蹭蹭,当然,也可以形容为依依不舍,的走了。
  纪珍一走,阿念就心情大好,觉着跟自己抢闺女的臭小子总算不在跟前碍眼了。
  说碍眼真不是假的啊。
  每天阿念与子衿姐姐一起床,纪珍就挽着阿曦的手过来请安了,至于这小子每天早起等闺女梳妆一事,阿念更是看他不顺眼。话归原处,早起,纪珍过来请安问好,待阿念去了衙门,纪珍就陪着何大姨说话,一说说到下午接阿曦放学回家,然后,待大姨夫阿念落衙回家,纪珍就与阿曦在阿念跟前说话,一说说到吃晚饭。吃过晚饭,阿念立刻打发儿子们同纪珍去前院睡觉,不然,怕纪珍得说到他与子衿姐姐安歇不可。
  所以,这些天,阿念可谓是睁眼就见纪女婿啊。
  这日子,想想就知道多闹心了!
  今纪女婿一走,江岳父立刻精神抖擞。
  阿曦都悄悄问她娘,“是不是我爹不喜欢阿珍哥啊?记得以前爹还常夸阿珍哥懂事呢,这次阿珍哥回来,爹总看他不顺眼。”
  何子衿笑眯眯地,“等以后阿珍有了闺女,自己将做岳父那一日,就明白你爹的心了。”
  嗯,纪珍,纪珍对于岳父的心态早琢磨一百八十遍了,虽然嘴上不好说,但他心里觉着,岳父有些小心眼儿,不如岳母疼他。而且,纪珍都暗暗想,待以后他与阿曦妹妹有了儿女,他一定不这般为难女婿。
  好吧,这样的大话,也就是现在想一想了。
  纪珍顶着北风回了家,跟家里报喜,阿曦妹妹总算点头了。
  纪容看长子一幅欢喜不尽的模样,道,“亏你先时牛皮吹天上去,不是说跟人家姑娘青梅竹马如何好么,我还为你住江家不回来了呢。”
  纪珍刚去了外头的狐皮大裘,一袭宝蓝色家常棉袍,端得是眉目如画,再加上人逢喜事精神爽,端的是神采飞扬,也不介意他爹打趣,笑道,“先时曦妹妹当我亲哥哥一般,她年纪且小,平日里哪里会想这成亲嫁人的事,我要懵头懵脑的直接说,吓着阿曦妹妹可怎生是好?再者,我岳父疼闺女的紧,以往待我多好,就因我这一提亲事,岳父就看我多挑剔了。”
  纪容其实不大喜欢长子这容貌,长子生得像他,每见到长子这张美貌过人的脸,纪容哪怕已历练的心若铁石,也不禁念起些微旧事。只是,长子少时就去江家求学,略长大又往帝都念书,这好容易回家,他若再板张脸,怕父子就要生疏。当然,这事是妻子提醒的他,原本纪容不大在意,想着这些年一步步的他都是为着长子好,何况,一向严父慈母……但妻子硬是看不惯,俩人为此还吵了一架,纪容虽是大将军,硬是没吵赢,还被婆娘在脖子里挠了两把。唉哟,幸亏现在是冬天,都是穿高领衣裳,不然,纪大将军脸面难保。纪珍回家时,夫妻俩刚和好,纪容只得露出个和气样,跟儿子说些家常话。
  纪珍正是欢喜时候,也没在意他爹怎么就转性了,倒是他娘听了笑道,“要说别人家儿子稀罕,你岳家可不这般,你岳父三子一女,就阿曦这一个闺女,自然要多疼她一些的。”
  纪珍笑,“这倒也是。”又跟爹娘说了提亲兼请旨赐婚的事。
  纪容眉梢一挑,“赐婚之事是你岳家提的?”
  “朝云祖父提的。”
  纪容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江夫人道,“这主意好,倘有陛下赐婚,一则体面,二则楚王郡主也就歇了心思。”
  纪容自然也知这事儿若能办成自是好事,只是想陛下赐婚,得寻个妥当法子才好。哎,这方先生听说不问俗事的,乍一出手就颇见功底啊,赐婚之事由纪家人来办,一则给这桩亲事添了体面,二则便是楚王府迁怒,也不会迁怒到江家头上了。
  纪珍则是根本没把楚王府放在心上,他又不傻,不说他对楚王郡主没半点儿意思,就是真有意思,为着家族,也不能与藩王郡主联姻。
  两家便是关系略紧张些,于纪家也不是什么坏事。
  纪珍就是催着他娘赶紧准备聘礼啥的,明年他还要回帝都,在这之前,可是得把与曦妹妹的事定下来才好。不然,北昌府那些总在曦妹妹跟前献殷勤的小子们,纪珍还着实不大放心。
  对于长子在亲事上的急切,纪容私下都说,“跟八辈子没成过亲一般。”
  江夫人淡定地,“八辈子有没有成过亲不晓得,这辈子还没成过亲是一定的。”
  纪容:媳妇这是在说笑吗?
  纪珍回了北靖关,阿曦还同朝云祖父说了一声,朝云祖父对于纪珍是走是留不大在意,道,“走就走吧,他是得回去准备一二。”
  阿曦想到先时之事,还说一句,“祖父你真是太直接啦!”
  “这直接吗?”朝云祖父有些不解,“你相中他,是他的福分,我这一说,他只有高兴的。而且,看纪珍是挺高兴的啊!”
  好吧,这就是平民思想与权贵思想的区别了。
  一般平民遇此事大都会想,你乐意,我亦乐意方好。
  而权贵的思想是:我乐意你,你会不乐意我?
  阿曦在研究了一回朝云祖父的想法后终于明白,为啥阿珍哥那么不喜欢楚王郡主了。
第434章
北昌行之一二二
  阿曦这亲事,除了自家商议,何子衿也悄悄的同娘家提了提,沈氏道,“阿珍也是咱们看着长大的,就是现在阿曦年岁略小些。”不过想想,纪家也是一品大员之家,这世间,比纪家再好的人家也不多了,沈氏对外孙女这亲事还是满意的,道,“就是那郡主什么的事,可得料理清楚,别叫人家记恨。”
  何老娘对此的意见是,“嗯,知根知底的孩子,不错,先定下也好,别叫阿珍被人抢走了,我看阿珍生得实在俊俏,他又年长几岁,打他主意的人家一准儿不少。”又说,“阿曦起码过了及笄礼才能出嫁啊。”
  何子衿笑,“怎么也要十七才好嫁人的。”
  何老娘一幅老谋深算的模样,“先定下来,别看好媳妇好寻,略差不多的人家养出来的闺女都不会太差,这好女婿可是难找,过这村没这店。何况,阿珍这般俊的。”两次提及纪珍俊俏,对于只爱夸自家孩子的何老娘而言,可见纪珍这颜值还是禁得住推敲的。
  听婆婆这话,沈氏笑,“咱们阿曦也不差啊,阿曦这模样,比子衿当年还俊三分。”主要也是外孙女拿得出手,要不纪家也不能这么早就来提亲事,宁可拒了郡主也要娶自家外孙女!沈氏一想到此事,心下也是很自豪的。
  “这倒是。”何老娘说到重外孙女也很是高兴,道,“我一出门,只要说到咱们阿曦没有不夸的。”
  沈氏道,“可不是么。杜提学太太就常在我跟前说起阿曦,还有苏参政夫人,阿曦不是与苏姑娘也挺好的,那苏家二郎,听闻才学亦是不差。”
  何子衿还当真考虑过苏家,不过,一则,纪家先来提的亲,而且,对纪珍的了解自然更深一些,且两个孩子又是青梅竹马,阿念何子衿商量后,便应了纪家。还有一样,纪家人口简单,纪大将军据说是族人现在也没几个了,而苏家则是大家大族,人口众多,势力复杂,虽族人居高官者众,何子衿还是担心闺女到这种大家大族受辛苦,不说别的,就是大家族那些个人际关系,人情往来,也够费心费力的了。倒不如纪家这样人口简单的人家,一样官宦人家,虽不比苏家家族庞大,事情到底略少些的。
  阿曦与纪珍的亲事,三姑娘、何琪知晓后,都说好。
  三姑娘笑,“一则门第配得上,二则最难得是青梅竹马,咱们也算看着阿珍那孩子长大的。”
  说到亲事上的,何琪道,“我想给隋姑娘说一门亲事,也不知成不成?”
  几人都是知道隋姑娘的事的,再加上隋姑娘的爹隋夫子是官学的先生,家里孩子们大都被这位隋先生教导过课业。先时隋姑娘和离,大宝阿晔等人都帮过忙的。所以,对隋家的事,大家皆不陌生。三姑娘就说了,“隋姑娘和离在家,她又年轻,能再嫁自然是最好的。”
  何子衿问,“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何琪道,“是我家隔壁的一位张秀才,媳妇去岁生孩子时难产去了,他伤心的跟什么似的。我想着,他们两家都是书香门第,倒也配得。那张秀才年纪也不算很大,今年整三十,家里一子一女,姑娘略大些,今年九岁,儿子才不过一周零俩月。我想着,隋姑娘毕竟不能生育,她要是到了张家,好生将这张姑娘张小郎带大,这与亲生的又有什么差别呢?那张秀才家里不算太富,却也有五六百亩田地,吃穿不愁的。”
  三姑娘道,“这亲事倒是不错。”
  何子衿想了想也说,“虽隋姑娘比张秀才小几岁,只要张家家里人好,倒也不失为一桩好姻缘。就是一样,后娘难当啊。”
  何琪道,“谁说不是呢。可隋姑娘这种情况,能遇着张家小郎这样不记事,而且生母是生产去了的,不能不说是运道。倘是别个人家,孩子们都记事了,那更难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