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514

  陆三太太道,“这话谁不知道,我看胡太太也是愿意孩子念书的,可重阳不是那块料,能有什么法子?我也不是不喜欢重阳,这孩子,长得端正,性子也机伶,现在看着就知道是个会过日子的,要是嫁了他,别个不说,闺女以后生计是不愁的。只是,胡家这走了商贾之道,咱们闺女以后若只能做个商人妇,我总觉有些不美。大妞,毕竟是咱们长女呢。”
  陆三老爷不理凡尘庶务,却也关心长女亲事,如妻子说的,这是长女,第一个孩子,对父母来说,总是有些特别。陆三老爷道,“那要不,我寻机瞧一瞧刘家孩子?”
  陆三太太心下早有盘算,与丈夫道,“老爷不如跟太爷说一声,刘家公子就在府学里念书,这刘公子念书什么样,太爷稍有留意,定比咱们看得准。”
  这倒是个好主意,陆三老爷痛快应了。
  结果,陆太爷陆老翰林给出的答案却不大乐观,依陆老翰林看来,刘家公子资质寻常。陆老翰林看好的是高琛,私下还问了老妻一句,“琛哥儿他爹是什么意思?”
  陆老太太还不晓得儿媳妇背着自己绕过高家给大孙女说亲呢,听陆老翰林这般问,陆老太太就有些不大痛快,道,“我哪里晓得?这事,总要先问一问老三夫妻。”
  “怎么,老三媳妇没同你讲?”陆老翰林倒不若老妻那般不悦,仍是不急不徐,“你先时不说老三媳妇待琛哥儿很是亲近么。”
  陆老太太与陆三太太这些年的婆媳,向来亲近的,也不愿意往偏处想儿媳妇,陆老太太叹,“待我问她就是。”
  这一问,陆老太太愈发不痛快了。无他,陆三太太将实话同婆婆说了,她倒是愿意高琛,只是,奈何高太太不乐意陆家呢。陆老太太怕儿媳妇误会了侄媳妇,遂亲自问了高太太一回侄孙的亲事,高太太低垂着眉眼道,“在庙里问了菩萨,庙里的师傅说琛哥儿命里不该早娶。”这一句话下去,陆老太太还能说什么。
  陆老太太直接就让陆三太太断了对高家的资助,陆三太太倒是劝了婆婆一回,“这事儿,不同别个,必要两家都欢喜才好,且最是勉强不得的。兴许是两个孩子缘法不够,高家表嫂说的,既是菩萨的意思,自是不能违背。虽咱两家无缘,我也盼着表嫂一家子和琛哥儿顺顺当当的呢。老太太何苦因此不乐,表嫂一向孝顺您老人家,不看表嫂的面子,只看琛哥儿,多懂事的孩子。”
  即便如此,陆老太太对这位娘家侄媳妇也疏远了许多。
  倒不是陆老太太因着资助过娘家侄孙念书,就一定要高琛娶自家孙女,可明明高琛未中秀才前,高太太话里信里极是殷切打听孙女的亲事,就因高琛中了秀才,便拿起架子忘了前番之意,这样的人品,陆老太太也是不喜的。
  索性打叠起精神,同儿媳妇一道商量着,给孙女另寻一门好亲事。
  陆家这里商量着陆大姑娘的亲事,胡家那里,三姑娘也在掂掇陆三太太忽而待她亲近的意思。
  两家长辈都暗有主意,倒是孩子们仍是一派天真烂漫,尤其重阳,完全不晓得终身大事就在眼前了。重阳在铺子里把姓宫的红尘居士骂了一千八百遍后,就骑马匆匆去了子衿姨妈家找阿曦妹妹,一见阿曦妹妹就道,“那姓宫的是什么意思?说好了这月给我手稿的,结果又没了信儿?她是说话当放屁么?”
  阿曦拼命朝重阳哥眨眼睛,重阳哥这笨的,还说,“怎么总眯眯眼,是不是眼睛不舒服?”说着就过去给阿曦妹妹看眼睛,就见屋里珠帘一响,走出一位十二三岁少女来,那少女生得纤巧婀娜,完全不似阿曦微有圆润的这一款,少女五官已初见精致,浑身宝珠绫罗,那张小小面孔,如同清晨阳光下会发光的小露珠一般的美丽。重阳一见之下,大是讶意,他来得急,也不晓得阿曦妹妹这里有客啊!重阳年长几岁,很有些不好意思的一揖,道,“不知有客在此,唐突了。”耳朵已是悄悄的染上一层薄红。尽管头别了开去,眼珠子还是忍不住悄悄瞅了人家好几眼。心道,乖乖,这长得可真是,啧啧,我的神哪,长得可真好看。
  小小少女非但相貌好,声音也好听,乍一开口,就清脆若黄莺夜唱,只是,话的内容不大中听罢了,那小小少女道,“既知唐突,如何不速速离去?你还等什么呢。”
  一句话就叫重阳闹得没面子,连忙退了出去,偏生走的急了,还险给门槛绊个跤,那等狼狈姿态,连阿曦这做妹妹的都有些觉着没面子。那小小少女更是与阿曦道,“我要知道是这个么无赖子同我约话本子,我再不能同意的。”
  阿曦还替重阳哥说好话,连忙道,“宫姐姐,重阳哥不晓得你在,这才唐突了你。他以前可不这样,这是不晓得你在,再说,你长得这么好看,谁不要多看几眼啊,今年不还有个人看你掉到荷花湖里去么。”
  宫姑娘哪里是因重阳唐突她之事而生气,她是气重阳这表里不一的劲儿,道,“你听他说什么没有,说我说话当放屁,看他那满嘴喷粪样儿,就知平日里不说我好话。”托人向她约话本子可不这样,总送她东西不说,还客气的了不得。亏她还看在阿曦面子上,才应的话本子之事。要知此人是个两面派,她再不能应的!
  “那可没有……”阿曦还想再辩一二,不料重阳自门外又进来了,指着宫姑娘问,“你就是那姓宫的红尘居士?”我靠!可算是找着正主了!
  宫姑娘拿一双大杏眼淡淡瞥重阳一眼,唇角勾起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我就是,如何?”真难为她年纪不大竟会做这种挑衅的姿态,重阳正是热血少年,少女再好看,也不比他面子更重要!重阳气鼓鼓道,“不说别个,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道理,应该懂吧?你答应我的话本子,可写好了?”
  宫姑娘眉毛一挑,“我说尽快,又没说就是这个月。”
  重阳气地,“你家丫环当时传话出来,可是说,这月尽快。”
  “这月尽快,又没说一定能写完。”
  重阳简直要吐血,心道,孔圣人的话当真是至理名言啊,果然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重阳道,“还说别人无赖,要论这个,没人比得上你。”
  宫姑娘淡淡道,“起码我不在外头偷听人说话,我更不会拿偷听来的话再反问别人,以显示脑子是不是真的不大好使呢。”因为听到重阳说她说话如放屁,宫姑娘对重阳的第一印象简直是糟透了。
  重阳自认为也是颇有口才的人,竟给宫姑娘三言两语噎个半死,说不过人家,又不能上手去打,重阳这点儿绅士精神还是有的。于是,说不过,不能打,最后,重阳只得愤愤而去,想着,管这姓宫的写不写,大不了他以后不印这姓宫的话本子了。就是以前送给姓宫的东西,也全当喂了狗!
  重阳头一遭认识阿曦妹妹以外的女子,很是郁卒。
  只是,更让他郁卒的是,宫姑娘又拖一个月,总算把文稿让阿曦带给了他,可,姓宫的你这话本子里那大反派取名就叫胡重阳,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女人也忒小心眼儿了有没有!
第413章
北昌行之一零一
  重阳觉着,自己与这姓宫的八字不合,不过,他自诩男子汉大丈夫,何况,还有阿曦妹妹的面子,于是,他不与姓宫的一般见识,只是着人把话本子里胡重阳的名字与男主角换了换而已,把胡重阳搁男主角的位子上,将男主角的名字改为了大反派。待这书刊印出来,借着红尘居士的名字,重阳很是赚了一笔,除了他着人去给宫姑娘送分红银子时险被啐出来的意外,简直没有半点儿不顺利。
  重阳才不管宫姑娘啥反应呢,反正宫姑娘不敢把这事儿说出去,事实上,宫姑娘是红尘居士这事儿,都是重阳费了很大气力推断兼打听出来的。重阳自诩为小小君子一枚,故而,哪怕宫姑娘性子刁钻,落过他面子,重阳也不会把这事说出去的,不然必会影响宫姑娘的闺誉。这点儿轻重,重阳还是有的。也正是因如此,宫姑娘不能太过较真重阳换她话本子男主的事。
  俩人都做好老死不相往来的心理准备了。
  三姑娘就与重阳说起亲事来,重阳虽常去陆家,但陆家诗书传家,相对于北昌府奔放的民风,陆家还是极重规矩礼仪的。所以,重阳并未见过陆大姑娘,不过,他对于陆家倒也挺有好感,主要是,他打过交道的陆老翰林陆三老爷,都不是难说话的人,性子亦好。
  重阳就先说了,“陆老翰林跟陆三老爷都不错。”
  “可不是么。”三姑娘见儿子开窍,笑眯眯道,“他家大姑娘性子更好。”
  重阳想了想,点头道,“性子好就成。”重阳也没啥要求,他是家里长子,本也到了议亲的年纪,陆家论门第比他家还好些,重阳很信任母亲,不过,还是问了句,“娘,那陆家姑娘,可俊不?”
  三姑娘看儿子一脸期待样儿,心下很是好笑,道,“自是俊的,柳眉杏目,很温柔标致模样。”
  他娘既这般说,重阳就没什么意见了。
  不过,重阳还是跟阿曦妹妹打听了一回,阿曦妹妹是见过陆家大姑娘的。阿曦妹妹想了想,低头翘着小手指扎花,道,“陆家大姐姐点心做的很好吃。”
  重阳道,“就知道吃,我是问你陆姑娘长得可好?”
  阿曦抬头看重阳哥一眼,把绣着水波纹的小绣棚放膝盖上,道,“比我还是差些的。”
  重阳看阿曦妹妹圆圆嫩嫩的模样,很是不晓得说什么才好,想着阿曦妹妹年纪小,现在也就知道吃点心啥的,她可知道什么是好看呢。重阳觉着问错了人,倒是大宝与他出主意,“真个笨的,虽则说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也要问一问我们的意思的,你跟三姑姑说一声,寻机见陆大姑娘一面能怎地?就是陆家,难道就不问陆姑娘的意思了?”
  虽则大宝对他这个做大哥的不大敬重,不过,大宝儿这话还是在理的。重阳就没因大宝的不敬捶他,又回去同他娘说想见陆姑娘一面。三姑娘道,“按理是没有亲事未成,你们小儿女见面的道理。正好我约了陆家三太太去庙里烧香,你与我一道去,路上帮着打点,知道吗?”
  重阳一想就明白,很是高兴的应了。
  三姑娘为了不显出那相亲的意味,还叫上了何子衿一道,陆三太太带着家里三位姑娘,一并去了北昌府太平寺烧香。重阳提前几天就把禅房定了几间以备女眷歇脚,中午让庙里准备的好素斋,有几样菜颇合陆家人口味儿,就知重阳多么细致了,总之是里里外外的都安排的妥帖。
  陆三太太心下备觉受用,对重阳越发看好。不过,让陆三太太下定决心的是,她把这给长女议亲的事在高太太跟前儿一提,高太太满嘴称好,陆三太太就明白高太太是没半点儿两家做亲的意思了。陆三太太心下气恼的同时,就跟丈夫还有老太太、太爷商议妥当了,给三姑娘露个口风,三姑娘闻弦歌而知雅意,很是欢喜的与胡文一说,胡文哪有不愿意的,胡文拊掌笑道,“大善,先时我还以为不成了呢。”给长子娶了翰林孙女,也是很有面子的。
  “这也是咱重阳的福分!”三姑娘笑,又道,“先时我也以为不成呢,哪里就知道高家这般心高,咱们重阳又有眼力,不是我自夸,咱们重阳出门,那些太太奶奶的见了,没有不夸的。其实,好几家太太都相中咱们重阳了,我总想着,咱家祖父是念书的,还是给重阳寻个书香门第的闺秀好。”
  胡文现在不缺银子,也乐得与北昌府当地士绅联姻,想着陆家家风人品都不差,女孩儿自然更不差的。胡文笑道,“你说的是。我也这般想。”
  三姑娘笑道,“今年咱们回老家,把这事儿跟老太太、太爷一说,两位老人家哪里有不高兴的。趁着这喜事,接两位老人家过来,看着重孙子娶亲,岂不欢喜?”
  胡文笑,“是是。”他这些年离家,一直未归,心里没有不惦记祖父祖母的。
  胡文道,“先找官媒,把事儿定下来,再要了陆姑娘的帖子,卜算吉日。”因是长子亲事,胡文格外看重。再加上,姚节成亲时那一出,胡文比信和尚还信子衿妹妹呢。
  三姑娘笑,“我晓得,咱重阳大喜事,姑祖母和叔叔婶婶也一直记挂呢,明儿先去叔叔家报喜,再说其他不迟。”
  因长子定了门好亲事,胡文心下亦是欢喜,道,“我与你一道过去。”又叫了人进来,着去太平斋定下明儿一早的新鲜的蜜糖糕、茯苓糕、蛋烘糕、云片酥四样,明儿带去孝敬何老娘。
  重阳这亲事定的,阖家都说好,何琪到何子衿这里来说话,都是,“师妹的眼光再错不了的,难得她这手实在是快,别人还没反应过来呢,她就把事儿定下了。”
  三姑娘心下亦是得意长子亲事,眉眼间尽是欢喜,笑道,“重阳跟大宝儿不一样,重阳又不念书了,且到了年纪,还不得赶紧张罗亲事啊。师姐也知道我为他费了多少心神。”亲事多不容易啊,好闺秀们无一不是早早就被人定下了。且他家,是外来的,亲事就更难一层,三姑娘心疼儿子,不愿意叫儿子曲就小商贾之家的姑娘,这才费心费力的定下陆家的亲事。
  都是做娘的人,何琪如何不晓得,笑道,“如今亲事定了,以后就是抱孙子了。”
  何子衿陡然听到“抱孙子”三字,很是不适应,连声道,“这才几年,三姐姐都要娶儿媳妇当婆婆了,我怎么觉着都不能信啊。”
  三姑娘笑道,“有时想想,我自己都不大信呢。不过,重阳这刚到十五,六礼过完,也得十七上才成亲呢。”
  何琪道,“十七成亲正好。”
  大家说一回家长里短的话,待大宝儿阿晔等人知道重阳亲事定了,都恭喜了重阳哥一回。重阳听着弟妹们的道喜声,心里却是有些不圆满,总觉着陆姑娘不如想像中好看,真的就像阿曦妹妹说的那般,长得还不如阿曦妹妹这小胖妞呢。当然,陆姑娘不胖,身量匀称,低眉敛目,大家闺秀,只是,重阳总觉着心里怪怪的。不过,想想陆家门第,而且,陆姑娘虽相貌寻常,听说性子却好,重阳想着,人无完人嘛,他不也不会念书么。这般自我安慰宽解着,重阳对亲事也就没啥意见了。
  三姑娘并不知儿子还有这一番心境,私下正有事与何子衿商量,“我们亲家太太,极是欣羡你这女学。她家里二姑娘三姑娘都小,正是上学的年纪。她家的事,你也是清楚的,要说供男孩子念书,是没什么问题。女孩子这里,便有些花销不起。我不差这几两银子,两个女孩子,念书的时间也没几年,不若这银钱我替她们出了,叫她们小姐妹来学里念书,也寻些适龄玩伴。”
  这事儿,倒不是不成。何子衿直接道,“有三姐姐的面子,叫她们来就是。”
  “你不收银子,我可是不好叫她们来的。”三姑娘诚恳的与何子衿道,“你这女学,正经说来,只要送孩子来的,哪个与你不相熟呢?独不收我的,不好。再者,我既做了这善事,也是想亲家知我情的,不出银子,算什么?”
  何子衿一听三姑娘这话就明白了,遂道,“待重阳媳妇进门,再行此事,岂不好?”
  三姑娘叹道,“天下父母心,上遭我过去亲家那里,看她家几位姑娘时常说起女学之事。要是我有闺女,定也要送过来交几个朋友的。二姑娘今年已是十岁,再过两年,就该议亲了,已不是上女学的年纪。”
  何子衿眉尖一皱,“是哪位姑娘提的女学之事?”
  三姑娘也是个机敏的,自知何子衿提及此话用意,悄与何子衿道,“就是陆家二姑娘先提的,倒也没说想我资助什么的,就是知道咱们俩好,同我打听女学。”
  何子衿就知道三姑娘的难处了,这事自然可以装傻,不过,倘为着陆家大姑娘这里,三姑娘资助陆家两位姑娘上女学,自然是更好的。何子衿轻声道,“那二姑娘生得便眉眼活络,真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我去她家这些回,也没见她与我打听过女学。”
  “算了,她一个小女娃子,就是有些小心思,也是想去女学上进。只要心正,我倒不差这几两银子,便当结个善缘罢。何况,他陆家总要承我这个情的。”三姑娘也自有打算。老话说的好,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这好处岂是白占的,哪怕亲戚也是一样。陆家得他家好处,这亲事就更是妥妥的了。
  何子衿倒也不是不喜欢这样的活络人,她小时候去陈家附家,不全是祖母何老娘厚着脸皮同陈姑祖母提的么。只是,她那时附学毕竟不必用银子,不过是沾陈家请女先生的光罢了。如今这女学,一年二百银子,这可不是小数目,谁家钱是大风刮来的?何子衿道,“不是我说,女学里聪明的女孩子多的是,陆二姑娘心眼儿活些还罢了,倘真个巴高向上没了分寸,不一定落得好处。”三姑娘不过是不与这位陆二姑娘计较罢了。
  三姑娘一笑,“我尽我的心,那就看她的本事了。”
  何子衿见三姑娘心下有数,便应了此事。
第414章
北昌行之一零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