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514

  何老娘笑道,“一准儿的去。”
  周家老太太现在也是信太平寺的文昌菩萨信的了不得。
  何家经此喜事,不多时日,姚节、何涵、连带纪家姐弟闻信儿都打发人送来了贺礼。纪珍已是要去帝都念书了,走时还送了阿曦一大包东西,阿曦也回赠了珍舅舅许多礼物。
  纪珍刚走,阿冽周三郎还有姚二爷姚二太太夫妻就到了,这行人不晓得如何凑到了一处。阿冽回来,自然是阖家欢喜。
  周三郎不过略说过几句话就回家去了,姚二爷与何家是熟的,没想到这遭连媳妇一道带来了,姚二爷笑道,“我还没到家,阿节的书信走的兵驿,反是先到的家。我回家我们老太太还问我,阿节定亲的事如何,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了他的信才晓得,阿节得了纪大将军的青眼,许以爱女。我们阖家再想不到的,这定亲的事,男人们到底是外行,就带着我家婆娘一道来了。”
  姚二太太也是个爱说爱笑的,“自得了阿节的信儿,我们老太太、大伯子都喜的了不得,年轻十岁不止,这孩子,真是他们兄弟一辈里最有出息的了。小时候就是个机伶孩子,如今又有这番造化,我们老太太原是要亲自来的,只是她老人家这般年纪,听说北昌府冷的紧,哪里敢叫她老人家动弹,就叫我过来跟着跑跑腿。我们原是要启程了,因今科是大比之年,得了喜讯,阿冽正在榜上,我就说,干脆等一等,大家一道走,人多也热闹。”接着又是一通夸阿冽的话,“真是年少有为,不愧书香门第出身,我一见阿冽就爱的跟什么似的,原还想打听一下可有媳妇了,不想,竟叫余大人家先了一步,不然,我定要给阿冽做个大媒的。”
  余幸笑道,“我们阿灿他爹就算了,倒是我们小叔子今也是廪生了,二太太有什么大媒,只管跟我们讲就是。”
  姚二太太难免又奉承了何家一回,其实也不完全是奉承,姚二太太都觉着奇怪,怎么别人家的风水就这么好咧,年纪轻轻的就能中进士,她家老爷这些年的书读下来,别说进士,举人也没能中一个哩。
  姚二太太说一回话,又道,“这回我们过来,就是要给阿节定亲,听说,这还是您家大姑奶奶的媒人,如此,还得麻烦您家大姑娘与我们同去北靖关一趟了。”
  沈氏笑道,“这是应当的。”
  姚二爷姚二太太过来,何家自然设酒以待,且姚家既是过来操持姚节亲事的,沈氏便将何子衿请过来一道吃酒。倒是阿冽,在家给长辈问了安,看过儿子后,就先去了罗大儒那里。待得午宴后,姚氏夫妻二人便去客院休息了。过一时,阿冽自罗先生那里回家,何家便问起阿冽说些帝都赶考的事,阿念笑道,“路上是同阿水哥他们一道去的帝都,极是顺遂,舅舅和岳家都给我安排了屋子,我跟三郎住的是舅舅家郊外的别院,那里离舅舅的进士堂最近,举子书生们多的很,念书极清静,又方便交友,切磋文章,待考前我们就住到舅舅家去了。考完歇了几日,贡士榜出来,我看名次还不错,待殿试后,我们参加了庶吉士的考试,这才回的家。”
  何老娘连忙问,“那庶吉士可考中了?”
  阿冽笑道,“祖宗保佑,已是中了,只是名次不大好,庶吉士里比较靠后了。”
  何老娘道,“什么靠前靠后的,中了就管用。”
  余幸笑,“就是,不似你头一遭考举人,偏生就与孙山差一位。”
  阿冽想到头一遭秋闱,不禁笑道,“那会儿就是中了秋闱,第二年的春闱也不敢想的。倒是不中的好,我这跟着罗先生扎扎实实的学了三年,心里方有底。”见俊哥儿在家,笑道,“看来俊哥儿秀才试也中了,是不是案首?”
  俊哥儿摸摸鼻尖儿,道,“第三。”
  阿冽哈哈笑,“比我当年考的好。”
  沈氏问,“你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妈可好?”
  阿冽笑道,“都好,阿玄哥已与宋姑娘成了亲,这次春闱我们一并下场,阿玄哥也中了,只是没考中庶吉士。现在舅妈都在准备阿绛的亲事了。”
  沈氏双手合什,连声念佛。
  何子衿又问阿冽庶吉士什么时候入翰林,阿冽道,“六月初就要入翰林学习了。”
  沈氏道,“这自北昌府到帝都就得一个月的功夫,这么一算,在家也呆不了多少时日。”
  阿冽又问姚节定亲的日子,何子衿道,“阿节那里卜了三个吉日,眼下姚家过来,我估量就是四月中的吉日,你倒是能赶上。”
  阿冽笑道,“待明天我一道与姚二老爷过去,瞧一瞧阿节。”
  何子衿道,“你去吧,我就不去了,我这里也离不得,待得正日子的时候,我再过去。”
  何老娘又问孙子,“你这次去帝都,可见着姚家老爷了。”
  “如何没见着,姚家知道我到帝都的消息,姚家老太太亲自过去寻我说话,我怪不好意思的,并不晓得原来阿节当年的留书他们没看到。我要晓得,一早就过去了。我同姚家老太太、老爷说了许多阿节在北靖关的事,他们都极是喜悦。”阿冽说来不由叹气,“真是阴差阳错,叫老人家担了这些年的心。如今阿节得了江姐姐的缘分,结发夫妻,也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
  余幸对姚家事亦极为感慨,“是啊。”
  阿冽回来,又是新出炉的庶吉士,家里自有一番热闹,胡文江仁当晚就带着媳妇孩子的来了,尤其大宝,一向是以进士为目标的孩子,对阿冽舅甭提多么的敬仰了,跟阿冽舅打听了许多春闱之事。阿冽都说,“大宝这般好学,跟阿仁哥半点儿不像。”当初江仁为了不念书都能离家出走。
  江仁笑嘻嘻地,“我也这样说,大宝在这念书上有些像他舅舅。”
  阿冽与大宝道,“念书自当用心,只是身子也要紧,大宝太瘦了。我跟你说,其实有许多人,才学比进士也不差,可就是考不中,你知道为啥?身子骨不成。贡院里熬九天能要了半条命,这样的人,便是天纵其才,也难走科举之路的。”
  大宝看看自己细瘦的手腕,道,“冽叔,我也想胖些呢,可就是胖不起来,你说咋办?”
  胡文笑道,“我给你出个主意,你早上起来,先不要急着背书,跟你曾祖母忙活家里菜园子的事,这样,时间长了,身子定能见好。”说来,除了胡家,江何两家都是贫穷出身,相对于何家,江家更贫一些。是故,江老太太很有种田的爱好,如今孙子出息,置了大宅子,江老太太不爱逛那花园子,她院里也不种花弄草,就开了块菜地,种些时令蔬菜,每天把那两畦菜当宝贝。
  大宝道,“我又不会种菜。”
  胡文道,“不会才学呢。那么难的书都会念,菜有何难种的。”
  大宝想了想,也不知胡姑丈说的事靠不靠谱。
  大宝听着长辈们说会儿话,就同重阳他们出去玩儿了。
  江仁也很为长子的身体忧心,其实甭看长子这么瘦,全家都没大宝吃得好,因为家里就他一人有燕窝吃,也请了窦大夫帮着大宝把了把脉,身体问题不大,只是开了幅汤药调理一二。但,大宝这总竹竿儿似的,也的确叫人操心。
  大宝完全是个一心向学的孩子,他自幼天分就不错,先时他也并不觉着身体有什么不好,只是不像重阳哥那样健壮罢了。但,大宝这孩子,有一些学历迷信,以往家里让他注意身子,他都不大在意,但新科进士阿冽舅都这般说了,他就觉着,得把健身提上日程了。
  一大早上,大宝还真就去帮曾祖母拾掇菜畦子了,江老太太近来看阿冽中进士俊哥儿中秀才,正是眼红的时候,想着家里子孙都不是念书的材料,这重孙大宝便是很有些文昌之相,江老太太这节俭不亚于何老娘的人都打算去太平寺给重孙子在文殊菩萨面前好生烧几柱香了,如何肯让重孙子做这些粗活,简直沾都不让沾一下,一径道,“去背书吧,去背书,你往常早上不都背书的么。”她老人家还等着重孙子光宗耀祖哩。
  江太爷就洒脱的多,笑道,“孩子愿意帮忙,也是孝敬你。”
  “把书念好就是对我的大孝敬了。”江老太太同江太爷道,“你看阿冽,可真荣光哩。啥时候咱大宝中了进士,我就是立刻闭眼,也能瞑目哩。”
  江太爷笑呵呵地,“那我可不闭眼,要大宝中了进士,我得回乡祭祖。”
  江老太太也不提闭眼的事了,的确,重阳刚出息,她就闭眼,那大福叫谁享去哩。江老太太道,“祭祖也不是你一人的事,咱们得一大家子去。”
  曾祖父曾祖母说着大宝中进士阖家祭祖的事儿了,大宝自己都听不下去,连忙逃出曾祖母的菜畦子。
  江仁见儿子从老太太院里出来,还问呢,“干完活了。”
  “没,曾祖母不叫我干,叫我回来念书。”大宝道。
  江仁道,“念书是一辈子的事,又不是一时一晌的事。来来来。”叫了儿子去儿子的小院,江仁已经给他准备好了,道,“把花草都除了,改种菜,以后你就在自己院里种菜。”
  大宝连忙道,“我这牡丹月季迎春茉莉的,虽不是名品,也是跟子衿姑妈要的,除了多可惜啊,爹你看这茉莉,眼瞅就要开花了。”
  江仁道,“哪里用这般拘泥,种菜要收拾,种花就不用收拾了。我看以往都是院里婆子帮你收拾花草,以后院里的活你接手,连带这收拾花草的事,都归你。正好,革一个婆子的事,还能省一份工钱呢。”江仁颇会算计,就是算计的大宝唇角直抽抽。
  江仁直接拍板,“以后就这么定了。”
  大宝嗯了一声。
  别说,干些力气活,大宝早饭就格外有食欲。不论什么汤药滋补,都不若五谷养人,如此这般下去,非但大宝养成了爱收拾院子的好习惯,竟然身子也有了起色,直把何琪喜的了不得。此事叫三姑娘知晓,三姑娘笑道,“要我说,大宝这得的就是娇贵病。”
  何琪笑道,“他是头一个孩子,又是个儿子,小时候别看家里还不是太宽裕,多少好东西,老太太、太太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也舍得给他吃喝。这孩子,就是太娇贵了,倒不若泼辣着养的好。”
  三姑娘笑道,“还说你们老太太、太太,你自己就细致的了不得。”
  何琪笑叹,“不瞒你,我小时候,打记事起就是做不完的活计。待后来大些了,我就发誓,以后不论是儿子还是闺女,我都一样疼惜。可惜没闺女,那时有了大宝,我这心里也安定了,你姐夫又是单传的,我只怕自己也只大宝这一样,看顾他就格外小心细致。后来有了二宝三宝,大宝性子都养成了,要他改是千难万难,现在就是你姐夫出的这叫他自己收拾院子的主意,我们老太太、太太也很是不乐意呢。我们老太太,都是趁重阳不在家,过去给他扫院子,真真是叫人不知说什么好。”
  三姑娘听得都新鲜,道,“宠孩子也没这般宠法儿。”
  “可不是么。我略说一句,就说我不心疼孩子。”何琪道,“好像儿子不是我生的的一般。”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好经赖经都得念。
  阿冽与姚家人往北靖关忙姚节的亲事去了,何家也不清闲,自阿冽中了进士,哪怕俊哥儿中秀才的事儿不大显眼,因他有个进士哥,对俊哥儿关注的人也一下子多了起来。尤其,关注他的人一打听,嗬,今年的新秀才哩。
  于是,沈氏除了应对各路打听俊哥儿婚姻状况的女眷,还要应对各路官媒。
  阿念都与子衿姐姐道,“我看,过几年得给岳父家打个铁门槛儿送去,不然,那木门槛儿可禁不住媒人们这般踩。”
  何子衿笑道,“你少打趣,俊哥儿正为这事儿着恼呢。”
  “这有何可恼的,俊哥儿前年就说娶媳妇就要娶俊的呢。怎么,如今可是改了主意?”阿念慢慢的呷着新茶,笑道,“俊哥儿这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
  “是啊,本来咱娘挺高兴的,就打算他这中了秀才给他议亲来着,而且,相看了好几个闺秀,有那么两个很合咱娘的心意。可这小子不晓得犯了什么病,硬是说不中进士就不议亲,又不是让他立刻成亲,他要是想放几年,先定亲又没妨碍。”何子衿说到俊哥儿之事也颇为烦恼。
  阿念问,“是不是俊哥儿有意中人了?”
  “没有,他要是看上谁,只要说出来,爹娘又不是刻板性子,哪能不遂他的心愿。”何子衿道,“看他那样,现在就想着阿冽去帝都的时候一并跟着到帝都游玩儿呢。”
  “那就是还没成亲的心。”
  “我觉着也是。”
  何子衿道,“你说稀奇不,自阿冽这中了进士,连盐课王提司家的太太都跟我打听过俊哥儿的亲事,以前她可最是同我不对付的。”
  阿念道,“她家闺女不是女学没上成么。”
  何子衿道,“不全是考试的事儿,王大人家原是有两位姑娘考试,大姑娘考上了,二姑娘没考上。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结果,王太太哪位姑娘都没叫来上学,还明里暗里说我坏话。我是不与她计较罢了。现在还打听俊哥儿,她是休想,就凭她这为人,俊哥儿要是有她这么个丈母娘,真倒八辈子霉了。”
  阿念笑眯眯的听着子衿姐姐说些女眷间的八卦,想着以后儿女成亲,怕子衿姐姐也要这般挑完婆婆挑丈母娘的吧~
第399章
北昌行之八十七
  阿冽是带着儿子媳妇一道去的北靖关,原本余幸还不放心把孩子带出去呢,阿冽一句话,“咱们去帝都,难道不带着阿灿?我可舍不得跟儿子分开,北靖关又不远,带去给阿节瞧瞧,我与他早说好了,以后要做儿女亲家的。”
  余幸被丈夫这胡乱给儿女许亲的事气的没法儿,道,“你又这样,说都不与说一声就把儿子的大事给定了。”
  “怎么了,阿节挺好的啊!我与阿节的交情自不必说,你与江家姐姐也认得。咱们两家,原就是极好的,做儿女亲家最好不过。”阿冽一幅理所当然的模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