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514

  “这可愁什么,阿曦一看就是个不操心的性子,阿晔呢,以后不叫他操心都不成。”沈氏道,“阿曦有些像阿冽,阿晔这性子像俊哥儿。”
  说到两个弟弟,何子衿道,“我听阿冽说,明年要考秀才了。”
  说到长子的前程,沈氏笑道,“原也没打算让他这么早考秀才,你也知道你弟弟,阿冽不是阿念这种天资卓绝的,好在,他也知道用心念书,功课在同龄人中倒也不差。也是学里的先生问他,要不要考秀才试一试,他回来同我们商量,我与你爹想着,反正年纪也不大,只当试一试。”
  何子衿道,“叫阿冽拿功课给阿念看看,我爹学问也好,只是应试上有许多技巧,倒是叫阿念同阿冽说一说。既是要考,就用心准备,倘能考下来,也是一桩体面事。”入乡随俗,何子衿纵是穿来的,可到了这里,就得讲这里的风俗。何子衿自己成亲晚是因为阿念年纪小她两岁,阿冽明年十六,转眼也到了议亲的年纪,男人家,虽可晚几年议亲,但有了功名,阿冽在亲事上便可向上走一步。这是自己亲弟弟,何子衿自然是盼着弟弟出息的。
  沈氏道,“我也这般说。既是考,就认真考。”
  说到儿子考秀才,沈氏难免就说到长子的姻缘,沈氏道,“也是奇了,咱们相近的几门亲戚,你舅舅家四个儿子,你姑妈家两个儿子,怎么就没一家有闺女的?倘谁家有个闺女,我说什么也得替阿冽求了来。”
  这年头流行姑舅做亲或是两姨做亲,就是何子衿当年,倘不是阿念下手快,估计沈素就要为长子求娶外甥女了。何子衿却是不建议弟弟娶亲戚家的女子,何子衿道,“娘你跟我爹也不是亲戚啊,不照样恩爱一辈子。这做亲,要紧的是得对了眼缘。阿冽这里,他自身知道上进,咱们给他寻一门对他心思的亲事就比什么都强。夫妻俩一条心,不怕过不好日子。”
  沈氏笑,“这也是。”又道,“反正阿冽过年才十六,倒也不急。”
  何家样样顺遂,何子衿与阿念一道出门去上峰家问安,也没有不顺的,不论张知府太太还是余巡抚夫人,待何子衿都不错。而江仁在北昌府略歇两日,便又带着年礼启程,往北靖关去了。一则是给何涵送些年礼,另外就是算着何涵之妻李氏已是生了,也是贺一贺何涵。二则是代阿念何子衿给纪将军府送年礼。
  两府皆有年礼相回赠,尤其纪将军,特意问了一番罗大儒的近况,得知罗大儒事事都好,纪将军尤其备了一份丰厚的年礼是给罗大儒的,令江仁一并带了回去。
第338章
北昌行之二十六
  待江仁自北靖关回到北昌府,阿念的公务基本上也办完了,各位上峰那里述了职,也联络了感情。见着江仁都好,还带回了不少东西,阿念与子衿姐姐就商量着回沙河县的事了。何恭沈氏虽不舍,也知如今年节将近,阿念身为一县之主,定要回沙河县的。倒是何老娘没啥,兴哥儿也没啥,兴哥儿道,“姐姐、姐夫、阿仁哥,你们先回去,待过了年,我跟祖母就过去。”又叮嘱他姐,“姐姐,我不在的时候,你看着阿晔阿曦一些,别叫他们总打架。”
  何子衿笑眯眯地应下,“好,知道了。”
  然后,兴哥儿又说了诸如让姐姐、姐夫、阿仁哥路上慢行,不要着急,多保暖,别冻着的话,大人们听得眉眼间皆是笑意,俊哥儿敲兴哥儿脑门一记,道,“话都给你说完了,我们还说啥。”
  兴哥儿揉着脑门儿,不高兴道,“我还没说完哪。”他还有好些话要跟姐姐、姐夫、阿仁哥说好不好。
  俊哥儿把兴哥儿挤屁股后头去,道,“阿仁哥,明年你回帝都可得带上我啊,我跟阿仁哥一道去帝都,看望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妈,也长些见识。”
  何恭道,“谁中了秀才谁去。”
  俊哥儿一向性子活泼,见他爹这样说,很是郁闷,央求他爹道,“爹,我才十二,哪里能中秀才哟。”
  何恭道,“你姐夫在你这个年纪就中秀才了。”
  俊哥儿大叫,“爹你在姐夫考秀才的年纪也是白身吧。”
  何恭微微一笑,“所以我那个年纪也没嚷嚷着去帝都啊。”
  不管他们父子如何斗嘴,沈氏拉着闺女女婿说了好些路上缓行,莫急着赶路,回家好生歇一歇再忙公务不迟的话,沈氏絮叨了一回,不禁笑道,“话还是真叫兴哥儿说完了。”
  大家都笑起来,原也不是久不见而分别,略说几句,何子衿几人辞了长辈们,便上马的上马,上车的上车,启程回沙河县去了。
  何子衿阿念江仁一行腊月初自沙河县动身来北昌府,待得回到沙河县,已是腊月二十了。此时,大雪漫天,街道上鲜少百姓行走,阿念每过一刻钟就要拍打身上雪花,眼见家门已近,诸人皆高兴不已。
  到了衙门,阿念与诸人道,“先不急着卸货,大家都冷的紧,先进屋里喝碗糖水蛋,暖一暖再说。”
  诸人皆应了。
  阿念先扶着子衿姐姐去后宅,丸子等人也都迎了出来,何子衿跺跺脚,道,“亏得咱们衣裳靴子厚实,不然这大冷天的,非冻坏了不可。”摸摸阿念的手,也是热乎乎的。
  “是啊。”阿念道,“姐姐给我做的毛袜子尤其好。”
  俩人说着话,相携进了屋。屋子烧的很暖,小沙小河连忙上前服侍着俩人去了大毛衣裳,又打来温热正好的温水给二人洗漱。待得收拾毕,丸子端来两碗糖水蛋,吃下去后当真觉着自内而外都暖和了起来。
  阿念暖一暖就又去了前头,何子衿问丸子他们去北昌府的这些天家里可有什么事。丸子命小沙将糖水蛋的碗端下去,亲捧上一盏热茶,一面禀道,“家里并无他事,咱家大爷、大姑娘一直在朝云师傅那里。就是段太太先时过来给太太问安,知道太太去了州府,便回去了。前几天,段太太又来了一回,说是年下想跟太太报一报胭脂铺子的账。”
  何子衿点点头,她略坐一二,待得阿念那里整理好了纪将军给罗大儒的年礼,二人便又穿了大衣裳,去朝云师傅那里问安、送年礼,顺带接孩子。
  朝云师傅与罗大儒正在亭间赏雪,亭子为暖亭,三面为厚料蜀锦所围,地上铺就着一方海外风格的地毯,毯上设一矮榻,榻中置了棋桌棋枰,朝云师傅与罗大儒二人正在对弈。一畔设了矮几,上有几样鲜果。阿晔阿曦正在亭里玩耍,阿曦见父母回来了,立刻奔下亭子扑到了母亲怀里,阿晔也很想奔一奔,大概是觉着这种行为比较没气质,就硬憋住了步子,很是有些羡慕的看着他那胖妹妹小肉球一样的奔到母亲怀里。阿晔小小人站在亭口,很克制的直待他爹他娘几步上前,他才拿出自认为最有气质的模样,扬着小奶音道,“爹、娘,我也想你们了。”然后,对着他爹张开两只小胳膊,一幅要求抱抱的意思。
  阿念没抱他,低头打量着阿晔没说话。阿晔有些急,提醒他爹,“爹,娘抱了阿曦。”你也得抱我啊!
  阿念很奇异的表示,“现下说话怎么忽然这般流俐了?”以前他儿子可是一字一顿先生。
  阿晔见他爹总不抱他,心下着急,便嘴甜甜地道,“想爹想的。”
  阿念一笑,俯身抱起儿子,阿晔松口气,总算没有失了面子哟。
  小夫妻两个见过朝云师傅,朝云师傅暂搁了棋子,笑道,“我算着你们前几天就该到了的,想是下雪耽搁了行程。”
  何子衿在一畔的圆凳上坐了,将阿曦抱在膝上放着,道,“去时就不敢走快,回来时又遇着大雪,一来一回就比往日多花费了五六日的时间。又有阿仁哥跑了趟北靖关,纪将军托阿仁哥带了年礼给罗先生。”
  罗大儒点点头,问了些纪将军的近况。江仁不可能打听到纪将军太多的消息,不过,他有幸见了纪将军一面,罗大儒知道纪将军身体安好,也就放心了。
  江仁还送上了一封纪将军写的亲笔信给罗大儒,罗大儒收了,并没有立刻拆阅。
  小夫妻二人既已回来,就把宝贝们带回家去住了,阿曦还有些舍不得朝云祖师,摇着小手道,“祖父,明儿就来。”意思是,她明天就过来。
  阿晔也在一畔跟着点头,颇有些不舍之意,把他爹他娘看得甭提多牙疼了,何子衿笑道,“至于么,见天在一处,还这样舍不得。”
  她不过随口一笑言,谁晓得没良的两个小家伙竟然很认真的点起头来,把他们娘郁闷的够呛。
  朝云师傅笑出声来,与他们道,“先去陪陪你们爹娘,明天早上我就叫你们闻道叔过去接你们。”
  俩人这才高兴起来,跑过去亲了亲朝云师傅这才跟着爹娘回家去了。
  这些天父母不在身边,两个小家伙还是挺想父亲母亲的,阿曦还把自己的亲玩具送给母亲看,何子衿见是个竹哨子,笑道,“唉哟,这是谁买给你们的?”
  阿曦道,“道叔,做给我的。”
  阿晔就问起曾外祖母同小舅舅来,知道过了年曾外祖母和小舅舅就又都会过来,道,“闻道叔给的哨子,我给,小舅舅留了一个。”
  何子衿又问他们这些天乖不乖,阿晔立刻给他娘展示了新学了几页千字文,阿曦,阿曦也很想展示一下,奈何她没背下来,于是便啃了啃肉肉的手指头,过去一把勒住她哥的腰,将她哥抱起来,吓得她哥哇哇叫,阿曦又把她哥放回了地上,阿曦咯咯笑着,展示了下自己的小拳头小胳膊,粉儿得意道,“阿曦力气大!”觉着自己比哥哥也不差。
  阿晔气坏了,喊他妹,“胖曦胖曦!”
  阿曦给他一下子,阿晔还他妹一拳,他自知不是他妹对手,立刻就跑远了。阿曦哪里肯吃这亏,跑过去追打她哥。何子衿忙拦住闺女,笑道,“别打架别打架,外祖母捎了好些东西来给你们,要不要看一看?”
  一听说有礼物,阿曦就暂停追打她哥的事,只是,阿晔也好想看外祖母的礼物好不好,偏生他刚得罪了他妹,怕他妹捶他,他也不敢过去,只得远远的伸长小肉脖子遥望外祖母给的礼物。只是,远着哪儿能看清啊,纵能看清,也不能就近过去玩儿啊。
  好在,阿晔自来心眼儿活动,他取下手腕上的一只小银镯子,递给他妹。阿曦白眼,伸出两根胖手指,阿晔只得再撸下一只,阿曦收了她哥俩银镯子,自己套小手腕戴上,也就暂不追打她哥了。阿晔有些肉疼的过去一并看外祖母给他们的礼物。
  关于俩孩子间的种种外交谈判割地赔款的行为,何子衿已经自暴自弃不打算管了。
  阿晔一见到外祖母给他们的礼物就高兴起来,无他,他刚割地赔款的贿赂他妹俩小银镯以求得停战,外祖母给他们的礼物里就有新的小银镯,阿晔高高兴兴的就要戴上新的小镯子,偏生他妹又在他面前晃拳头,阿晔只得忍气吞生地让他妹先挑。沈氏给预备的小银镯是一人一对,一对上面打的是折枝莲花,一对打的花色是连云如意,莲花的自是给阿曦的,如意的是给阿晔的。另外还有小花钗,小铃铛,都精巧可爱。阿曦挑了半日,跟她娘说,“娘,我都喜欢。”能不能不给她哥啊!
  阿曦这话一说,把阿晔急的,围着阿曦直念叨,“这,这,你,你不能啊!外祖母,给,我,的,也,有。”又把她哥急成了一字一顿先生。
  何子衿道,“不行,你先挑可以,也只能挑一半,剩下的是你哥哥的。”
  阿曦倒也不是不讲理的性子,哪怕想都把好东西抢到手,可母亲这样说了,还是给哥哥留了一半。阿晔见保住了他的礼物,总算放下了吊在半空一颗小心脏,怕他妹不高兴,他便凑过去嘀嘀咕咕的同他妹说起话来,这小子嘴巧,没一会儿就把他妹哄得眉开眼笑,还把刚刚割地赔款的两只镯子要了一只回来。
  不一时,俩人就高高兴兴手牵手玩耍起来。
  小孩子一时好一时歹的,何子衿干脆也不在意了,她这一回来,事务便多,简主簿家简太太、庄典史家庄太太,还有段太太纷纷上门请安问好送年礼什么的。何子衿这里先把孝敬朝云师傅的年礼点清装好,也要准备着过年宴会之类的事了。甭看沙河到只是个小地方,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过年时,县衙也会准备戏酒,请一请县里士绅们。同样,何子衿也会应邀出去吃年酒。再者,县里过年还有庙会,介时,县衙会出银子请些戏班子杂耍班子来热闹几天,全县百姓都可过来观看,也是县里的一桩盛事。
  故而,阿念与子衿姐姐都忙的不可开交。
  就是丸子现在也只是管着厨房,烧菜做饭则交给了自己的弟子小紫,丸子另有事务要管。她自小跟着何子衿一并长大,也识得几个字,会打算盘,如今就成了何子衿的左右手,帮着规制年礼,采买货品,准备宴席,完全就是内宅管事的交差。
  就这么着,人手都有些紧张,何子衿琢磨着待开春再采买些丫头小子的使唤。
  想到自己说买人这般随意,何子衿不禁自嘲,她果真是入乡随俗了。
  能自嘲就证明日子过得顺遂,年前段太太过来跟何子衿报了回胭脂铺子的账,何子衿倒没想到做的那红参润肤膏这般好用,很是有些讶意,段太太则是笑道,“太太用惯了这膏露,故而不觉。北地风大雪大,胭脂水粉合用的就少。故而,北地人多不若南人水灵娇嫩。咱们这润肤膏,打头一回得了太太给的,我用起来就觉着比我以往用的好太多。咱们这地方,甭看是个偏僻地界儿,可守着榷场,有钱人就多。女人为这张脸,多少钱都舍得的。”
  何子衿笑,“这倒也是,女人大都肯为脸花钱的。”
  段太太也是一乐。
  这个年过得颇是热闹,大年初一,早上晨起,何子衿与阿念先带着孩子们去朝云师傅那里拜年,一道吃过饺子,略坐一坐,阿念与子衿姐姐就得过去县衙了,他们今日应酬不少。与何子衿刚来沙河县时,女眷圈子还是阎氏金氏为首不同,而今沙河县的女眷圈子则是简太太、庄太太、段太太为首的官吏太太围绕在何子衿身边了。
  阿念那里亦是宴饮不断,好在,他是县尊,酒水略沾唇即可,只是江仁、余镖头,一个是江小县尊妻族表兄,一位是投靠了江小县尊的侍卫,沙河县一应官吏都知这两位是江小县尊亲近之人,不敢灌江小县尊,对江仁余镖头,他们可是不客气的。
  年节热闹非常,要说失落的大概就是简主簿了。简主簿曾欲谋马县丞留下的县丞之位,为此还给江小县尊夫妇送了厚礼,江小县尊倒没什么意见,随简主簿只管去谋县丞之位就是了,因为,不论谁再为县丞,也不可能如当初马县丞一般强夺县衙大权的。结果,简主簿也不知是关系不到位还是运道不大好,总之县丞之位没到手,故而有些郁郁。
  好在,他在县里原就是个空头主簿,他郁不郁的,大家去江小县尊面前奉承尚且来不及,哪里有管简主簿的心情呢。
  过年的时候,最高兴的就应该是阿曦阿晔了,这俩人可是没少收红包,爹娘每人一个,朝云师傅罗大儒那里也是每人一个,还有江仁也有给龙凤胎预备红包,再者,过来县衙拜年的下属太太们,见着龙凤胎都有红包相送。只要这些太太奶奶带着孩子来的,何子衿也有预备红包给孩子们玩儿。
  过年么,图个热闹。
  不过,应酬几日,何子衿就把龙凤胎送朝云师傅那里去了,孩子们太小,感受一下节年的热闹就够了。
  出了正月,沙河县又下了一场鹅毛大雪,伴随着这场大雪,罗大儒那里来了一位小客人。罗大儒打发老仆老黄过来请阿念何子衿过去见一见小客人。
  何子衿还问黄老伯,“谁啊?这么神秘。”
  黄老伯还不说,笑道,“县尊太太过去就知道了。”
  俩人一去,何子衿就笑了,拉着江赢的手道,“妹妹要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打发人去接你。”来的是江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