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514

  一路上,也有商贾过来,奉上重礼,想一道随行,朝云师傅未允。
  待柳树梢染上新翠,何子衿用新发的柳条给孩子们一人圈了个柳条帽,俊哥儿兴哥儿忠哥儿用柳笛吹起欢快的小调时,北昌府就到了。
  此时,已是二月底。
  在帝都城,此时已是暮春时节了,北昌府的柳树不过刚刚抽芽,时不时吹过的春风,似乎仍带着冬天的寒凛,何子衿自车窗外看去,路上还有人穿着皮子衣裳,再看一处树下堆着的半化的积雪,不禁道,“这会儿还下雪?”
  朝云师傅笑,“有一年记载,都三月了,北昌府还下过雪呢。这里五月就开始冷了,有一样好处,就是夏天不热。”
  何子衿见路上行人,不论男女,身量多高壮,还有挎刀骑马的大汉,往来的车马,虽不比帝都城,却也是个繁华地界儿。何子衿道,“在帝都城时说到北昌府,多有人说这里贫寒,寒是真的,贫倒不一定。”一个地方是穷是富,看这地方的人就知道。
  朝云师傅微微一笑。
  诸人先往驿站安置,朝云师傅刚到驿馆就有当地大员来拜访,是北昌府巡抚余巡抚。余巡抚是个六十几岁的官员,生得白皙俊秀模样,他就是北昌府的最高官员了。何恭阿念翁婿连忙上前拜见,余巡抚很是温和的让他们不必多礼,余巡抚很有眼力,也很会做人,他出行,并未八抬大轿的吆喝,身上也未着官服。
  余巡抚先同朝云师傅寒喧,也不过是说些客套话罢了,余巡抚又请朝云道长去他府里住着,朝云道长道,“我那里已安排好居所,就不打扰余公了。”
  余巡抚并不勉强,又问过翁婿二人的赴任文书,与他们道,“今儿刚来,你们先休息一二,明日去巡抚衙门,先把就任的事办了。”又说,“北昌府是个好地方啊,只是离帝都远,且在关外,多少人就误以为咱们北昌贫瘠。时间久就知道了,这地方,比江南旖旎之地,更胜三分。”
  翁婿二人都想请余巡抚吃酒,余巡抚婉拒,告辞而去。
  阿念同子衿姐姐道,“这位余巡抚当真是个好官,听说,他在北昌府干了二十几年了。从北昌知府,一步步坐到巡抚。以往北昌府可没这么繁华,都是余巡抚多年治理,轻赋税,薄徭役,一年一年的,北昌府方有今日。”
  子衿姐姐也说,“刚咱们进城的路上,就觉着这地方热闹。非得人多,才有生气。”
  阿念并不知道,其实,余巡抚说起来与朝云道长还是拐着弯的姻亲。余巡抚的妻子姓谢,便是谢皇后祖父谢老尚书嫡亲的妹妹,说来,这位巡抚夫人谢氏就是谢皇后嫡亲的姑祖母。而朝云道长是谢皇后的舅舅,可不就是拐弯的亲戚么。
  只是,余巡抚为官多年,眼力价儿还是有的,自不会在朝云道长面前摆姻亲的谱儿。朝云道长也没有要如何同余巡抚亲近的意思。
  不过,有朝云道长这尊大神,翁婿二人第二日去巡抚衙门办理就任文书,顺遂的了不得。巡抚衙门管着官职交接的吏员司,见到这翁婿二人客气的,以往都要收的润手小红包也不敢要了,亲热的仿佛多年不见的亲兄弟一般。因这二人的事是巡抚大人亲自交待下来的,吏员司主事以为翁婿二人是巡抚大人有什么了不得的交情呢。
  人家不肯收,阿念也没省了这一道。
  人情是人情,规矩是规矩。
  待过了手续,何恭就得正式上任了。
  这北昌府有知府大人住的知府衙门,有巡抚大人的巡抚衙门,可没有学差大人的官宅,于是,何家到北昌府第一件事就是,租房子。
  何恭不欲让阿念在北昌府耽搁,与阿念道,“沙河县离北昌府还有百十里的路呢,你这里既过了文书,便去上任吧。”
  何老娘沈氏既是舍不得也不放心,何恭笑道,“百十里又不选,以后待他们收拾好了,咱们也能去看看的。”
  是啊,自帝都到北昌府,上千里路都走过了,便不觉着百十里远了。
  再说,阿念这是去做一县主官,大好的事,纵依依不舍,也知孩子这是去奔前程了。沈氏就张罗着,叫江仁跟阿念他们一道去。
  何子衿则想把江仁留在北昌府,阿念却是将事应下,笑道,“那就叫阿仁哥与我们一道吧,到时让阿仁哥回来,与祖母岳母说说我县衙的威风。”
  何子衿就明白阿念的心思了,她也笑道,“真是料想不到,这出门就成了县太太。”
  何老娘笑,“是啊,小时候也没看出你有这大福来。”
  何子衿恭维她,“您也这学差大人家的老太太了,这可得拿出些老太太的气派来。”
  何老娘摆摆手,“不必你说,就是学差大人也没我出的书多哩。”何老娘有时都暗自思量,觉着儿子做学差可能是沾了自己的光,毕竟,自己在帝都写书写得那般好哩。
  想到女婿阿念是去做县太爷的,自家丫头是去做县太太的,何老娘就高兴起来,与阿念道,“别看你岳父是在州府,瞧着是个繁华地儿,正经不比你是一县之主的好。这是宁做鸡头,莫做凤尾。”
  阿念笑道,“岳父正管着教学书院科考的事儿,以后少不得有事要央岳父呢。”
  何老娘不禁问,“这学差的差使,这般要紧?”
  “那是自然。”阿念心说,甭看学差就管着州学、科举上的事儿,却是一等一的肥缺。做县令则不然,县令其实得看地方,倘遇到个富县,那还好。遇到个穷县,多少人是不乐意赴任的。但学差不同,就是北昌府这样的治学寻常的地方,学差也是数得着的肥缺了。起码,比在帝都做翰林要肥的多。
  何老娘一听说儿子这也是个十分要紧的差使,心下更是高兴了,不过,嘴里还是嘱咐了阿念几句,叫他好生做官,莫要去贪百姓的银子。何老娘道,“要是咱自己赚的钱,这钱是正道来的,能拿。那邪道上的银子,可不能拿的。也不图你们做多大官,发多大财,平平安安的就好。以后能留下好名声,也不枉为官一方啦。”
  唉哟,听着何老娘这话,你说把何子衿惊的,都没想到她老人家能说出这样入情入理的话来。见自家丫头片子傻瞪着眼的模样,何老娘很是不屑的抬抬下巴,“怎么啦!咱家以前也是寻常人家,咱做百姓时,最厌啥样的官儿,心里都有数。这念书有了功名出息了,可不是为了做以前咱们深厌的那样的人的。”
  何老娘想着自己在帝都城大大小小也是有些见识的,这为官,有的富贵已极,有的转眼就是满门抄斩,自从看了宁家的下场,何老娘就不图儿孙大富大贵了,日子能过就成。不图那大富贵,平平安安的就好。
  何老娘沈氏各叮嘱了阿念何子衿二人一番,沈氏还说,“你们到了沙河县必定事多,不如把曦姐儿晔哥儿放我这里,待你们安置好了,再接孩子过去。”
  何子衿想自己都要做县长夫人了,她也不想与儿女们分开,遂一幅大包大揽的模样,道,“不用,我顾得过来。”
  何老娘把那灶心土分了自家丫头片子一块,道,“别忘了每天煮水喝一碗。”
  这都喝一路了,何子衿接了问,“这得喝多久啊?”
  何老娘道,“喝完就行啦。路上那是适应路上的吃食,北昌府这地界儿的饭食,咱可没吃几天呢。”说着,何老娘就高兴起来,道,“没来前,真不知这地方这般好,周婆子昨儿出去,一头小猪也就二三百钱,猪肉羊肉的价儿比帝都便宜多啦,还有各式野味儿,唉哟,那大鱼,这么大!”何老娘一比划,仿佛她老人家亲见一般,何老娘笑道,“果然是好地方。”
  何子衿阿念又在北昌府住了一日,第二天就带着孩子带着行礼还有江仁,一道随朝云师傅去了沙河县。
  朝云师傅挑的地方,沙河县与碧水县有些相像,也是个临山有水的地方。朝云师傅依旧是在山上建了道观,他根本没理在接风亭等着阿念的那一群县丞捕头乡绅等人,径自带着自己的那一帮子人往山上做神仙了。
  阿念下来与诸人寒暄之后,就带着子衿姐姐去了县衙,唉哟喂,何子衿往县衙前一站,都没忍住,说,“这县衙也忒破了些。”门都是歪的。
  来迎接新任县太爷县太太的县丞陪笑道,“原本咱县衙还好,就是前一任太爷在任时,有一回街上跑了野猪,一下子闯进了县衙来,把门都给撞烂了,好歹修了修。”阿念倒是很懂规矩,微微笑道,“官不修衙,这也难免。”
  县丞连忙称颂新太爷明理,阿念带着媳妇孩子先去后面安置,后面是住人的地方,房屋倒还齐整。就是这院子既没收拾也没清扫,一地落叶堆积在新化的雪地里,时不时还有两阵凉嗖嗖的小风刮过,这要来个多愁善感的,当下就能酸出两首小酸诗。
  很明显,阿念与子衿姐姐都不是会酸小酸诗的人,要是前头县衙破些还能用官不修衙来解释,今一看这后宅,子衿姐姐就明白了,他们这是被人给下马威了啊!
第314章
北昌行之二
  先前,何子衿觉着,江仁跟他们一道过来其实没什么必要,只是父母那里不放心,江仁过来看看他们这里一切都好,待看着他们这里安置下来,江仁回北昌府也能给家里带个信儿,不令父母惦记。
  可如今,何子衿是真真的庆幸江仁他们跟着一道来了。
  何子衿看阿念一眼,俩人自幼一道长大,很是心有灵犀,阿念并没用发作,而是对子衿姐姐道,“姐姐先带人收拾一番,我去与马县丞说说话。”
  何子衿点点头。
  阿念就带着马县丞去了前衙,主簿、典史都在,阿念令他们坐了,道,“近来衙门事情不少吧?”
  马县丞起身道,“禀县尊大人,因刚开春,事务并不算多,多是些劝农稼穑之事。只是近来县里不大太平,去岁杀害前任许县尊的凶徒杨大谷前些天露了面儿,我等得了消息去缉拿,偏又被那匪人逃走了。哎。我们都等着县尊大人为我们做主呢,您一来,我们这主心骨儿可是有了。”
  阿念摆摆手,“坐下说话吧。”说来这沙河县还不是什么太平地界儿,尤其前任县太爷横死,阿念道,“我初来乍到,对这些事尚未接手,依旧由马县丞负责吧。”
  马县丞应了,道,“今日我等在县中金鑫楼上为大人摆酒接风,还请大人赏脸一叙。”
  阿念道,“今日初到,后衙还没收拾,这一忙活就不知什么时候了,待衙里收拾出来,还是我请诸君吧。”
  马县丞见阿念如此心平气和的提后衙之事,心下一动,忙道,“这等事怎能让大人操心,传几个衙役来,一两个时辰也就得了。”
  阿念道,“衙役是正经吏员,怎好劳动他们做下人杂事。我带了几个家人来,倒不必了。”
  马县丞道,“那金鑫楼……”
  “改日吧。”阿念不辩喜怒,对马县丞道,“明日我要见一见县衙里的人。”
  马县丞连忙应下,与简主薄、阎典史一道恭敬的目送阿念去了后衙。
  阿念一走,马县丞先一步离开,简主薄与阎典史互相对视一眼,简主薄道,“难得县尊大人这般年轻,竟是这等的好脾气。”
  阎典史笑笑,“先时接官亭前头过的那一队高头大马的车队,我还以为是县尊的么。”的确,他们在接官亭那里等着,就见远处骏马长嘶,上百护卫簇拥着一驾宽大气派的马车浩浩荡荡而来,当时阎典史那心,才叫一个提的老高呢,觉着这般阵仗,新县尊大人定是出身不凡哪。不相,人家那马队瞅都没往接官亭瞅一眼,便径自浩浩荡荡的过去了。然后,那队豪华车马队之后,来了一行二三十人组成的小车队,一看就是雇佣的镖局,车小马弱,尤其是跟前面的车队相比,更有一种寒酸之感。然后,他们就知道,这是新上任的县尊一家了。
  阿念到后衙时,见院子里的落叶啊积雪啊冰渣子啊什么,都清理干净了。进屋只是有些潮气,可见是刚刚擦拭过,但这潮气中又带着些桔皮的香气,一看,可不是么,小火炉上头坐着铜壶,铜壶边儿烤着新些桔皮,何子衿正对江仁说呢,“阿仁哥,看到没,这是给咱们下马威呢?”
  江仁把刚烧开的水沏了壶茶,给何子衿倒一盏,笑,“没事儿,等叫阿念烧上三把火,你就能出去威风了。”
  何子衿见阿念进来,道,“怎么样?”
  阿念道,“打发他们走了,还说在金鑫楼给我接风,接个什么风都不晓得。我给推了。”
  何子衿道,“这是没把咱们放在眼里呢。”
  阿念笑笑,“不急不急。”不论做官还是做别的事,没有你刚一来人家就把你高高供起来的理,总要较量一二的。
  江仁也说,“我先时在外跑生意,人生地不熟的,谁理会我?熟了就好了。”
  何子衿倒也没想一口吃个胖子,倒杯茶给阿念,道,“我看那个县丞就不是个好的。”
  阿念接来喝一口,道,“姐姐也看出来了?”
  “我又不瞎,你这官儿虽不大,可也是这县里一把手,你这刚来,衙门大门都这般破破烂烂的,后头也未做收拾,看他形容,没有半分尴尬,一派安稳模样,可见早就心里有数的。”何子衿道,“反正来都来了,他无非就是要揽权,掂一掂咱们的份量罢了。”
  阿念道,“那就让他掂一掂吧。”
  中午没开火,何子衿直接让人去县里酒楼叫的席面儿,屋子里升起火来,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一回。沙河县甭看就是个县城,地方比碧水县要大很多,就是县城也较碧水县大一半,因为,向来只有大县才会设有县丞一职,一些小县,是没有县丞的。
  中午吃过饭,何子衿就看孩子午睡去了,阿念与江仁在隔间商量事情。江仁道,“你这县令可不大好当。”
  阿念道,“刚马县丞就提醒过我,前任许县令就是被歹人给杀了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