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514

  老皇帝了然一笑,道,“倘朕对你有别个意思,要你进宫也只是一句话的事罢了。何需这般紧张。”
  “陛下是个圣明人,什么能瞒得过您呢。”何子衿在戴高帽拍马屁上颇有一手,她觉着自己可以改名为马屁小能手了。
  老皇子问,“这些年,你过得好吗?”
  “很好。”何子衿斩钉截铁。
  “那就好,你去吧。”老皇帝未再留人,打发何子衿去了。
  虽然她不是她,老皇帝还是希望,有这样明媚性子的女孩子,能过得好。
  何子衿心有余悸的跟着内侍离开昭德殿,昭德殿外是宏阔的由汉白玉铺就的广场,听说新年到来之际,宫内祭典便在此地举行。何子衿可以想像那种壮观庄严,那种皇权在上的气概,是多么的激荡人心。以至于连朝云师傅这样的人,离开权力中枢多年,都想要在此地翻覆天地。
  哎,能帮的,她都帮了。至于效果如果,她就不知道了。
  就如同她对老皇帝所说,朝云师傅再好,她也不会为了朝云师傅牺牲自己。
  一阵暖春的微风拂来,何子衿拢一拢鬓间细发,快步离开宫闱。
  自此之后,何子衿再未见过这位始终待她不错的老皇帝。
  何子衿偶有进宫侍弄花草,何家对此事也都熟了,故而,现下早就放下心来。
  不过,何子衿一回家,还是受到何老娘的热情招呼,何老娘也是鲜少这般热情滴,以前是出自对皇宫的畏惧,关心自家丫头片子,生怕去宫里会有不妥当。后来何子衿去过好几句,何老娘也就适应了此事,恢复了往日模样,不再一惊一乍的了。可今天,何子衿一回来,何老娘就招呼余嬷嬷来给何子衿端茶倒水,而且,还是蜜水哩。喝完蜜水,余嬷嬷又端来一碟糕,何老娘笑眯眯地,“快尝尝,这是帝都最有名的糕点铺子八方斋霜糖柿饼和金丝蜜枣。”
  何子衿道,“没说让你少吃甜的么。”何老娘越老越家吃甜食,何子衿经常说她。还有,这一看就不是她喜欢的,她根本不喜欢吃太甜的,她喜欢的是八方斋的玫瑰团糕。
  何老娘笑眯眯的模样,“傻丫头,这是给你买的,我不吃。”
  何子衿拿个不太甜的柿饼吃了,何老娘拈了个蜜枣,也招呼沈氏一道吃,沈氏笑,“我不大爱吃甜的,嬷嬷也吃些。”余嬷嬷一辈子跟着何老娘,何家都当余嬷嬷半个长辈。
  余嬷嬷不愧何老娘的贴心人,也拿了个蜜枣吃,何老娘还道,“这上了年岁,吃别的没味儿,也就吃个甜的有些味儿。”
  何子衿道,“那也得适量,不要吃太多。”
  “知道知道,忒个啰嗦。”何老娘道,“这八方斋的东西贵的紧,就是叫我天天吃,也舍不得哩。”
  待请自家丫头片子吃过东西,何老娘就把沈氏和余嬷嬷都打发出去,自己跟丫头片子说话。何老娘打听,“进宫都跟皇帝老爷说了些什么啊。”
  何子衿自不会与何老娘实说,要不,得把老太太吓出病来。何子衿便道,“能说什么,也就是如何侍弄花草的事。”
  何老娘一听这话,立刻一跺脚,低声道,“真个傻丫头,你就没有跟皇帝老子提一提,你爹跟阿念考进士的事儿?”
  何子衿真是服了何老娘的想像,她连忙道,“您还说我傻呢!这春闱要是有作弊的,有走后门的,查出来,一辈子抬不起头!我哪里会跟陛下说这个!说了,以后岂不是让陛下轻看我爹跟阿念么。”
  何老娘嘀咕,“反正以后做官也是给皇帝老爷当差,当初,你和三丫头去考薛千针的徒弟,我不还买了二斤蛋烘糕过去么。”
  “这是二斤蛋烘糕能解决的事么。”何子衿低语道,“我爹跟阿念都念这么些年的书了,不走后门照样能中,何必走后门,叫人瞧不起。”
  “我这也是未雨绸缪。”
  “你这事儿,没跟别人说过吧。”
  “我哪里会跟人说,就等你回来问你哪。”何老娘自觉也是个有分寸的人涅~因为受到何子衿的恐吓,何老娘更是准备把自己有意走后门的事完全忘掉,还叮嘱自家丫头片子道,“那啥,我可没说过那话啊?”
  何子衿很配合地,一脸疑惑地问,“啥话?我怎么不知道啊?祖母你刚才不是在跟我说八方斋的玫瑰团糕好吃,要给我买二斤么。什么时候买啊?这可得快点儿。”何子衿趁机敲了何老娘二斤八方斋的玫瑰团糕,一听二斤玫瑰团糕,何老娘那叫一个肉疼。丫头片子嘴高,一斤玫瑰团糕的价抵得上二斤蜜枣加二斤柿饼的价了,再加上那东西不太甜,何老娘一向认为,傻子才会喜欢那种又贵又不大好吃的东西呢。
  可一看丫头片子的模样,似是不给她买,她就要出卖老娘一样。何老娘咬牙挤出个肉疼的笑容来,拉着自家丫头片子的小肉手道,“现在天气暖和,东西放不了太久。那团糕是个金贵物,也就刚出炉的时候好吃,放久就变味儿啦。先买一斤,待吃完再买。”
  何子衿勉勉强强地,“明早就得买!”
  “成!”因减了一斤玫瑰团糕的很子,虽然依旧肉疼,何老娘还是答应了,心下暗搓搓的想,要不说丫头片子是赔钱货哩,天天就知道算计老娘的银子!
  何老娘还是得叮嘱自家丫头片子几句,“在娘家贪嘴倒罢了,以后成了亲,可不许这样。银子哪里有花的理,得攒着。要都像你这样嘴馋,多大的家业也得给你吃穷!”
  何子衿笑嘻嘻地,“这不是祖母您请客呢,要搁我自己个儿,我也舍不得哩。”
  何老娘郁闷地,“合着我的银子你就舍得啦?”
  何子衿立刻道,“当初烧香,我可是出了二十两的!比祖母你多出一半,那会儿我可说什么没?这会儿就叫你给我买斤玫瑰团糕,就这么不爽快。您老怎么对自己和对别人是俩个标准啊!”
  “你那二十两银子我也是要了好几回,你哪儿爽快了。”何老娘也很会翻旧账,尤其她即将出血给丫头片子买糕,翻起旧账来更是哗啦哗啦地。
  何子衿怀疑地小眼神,“您老这不会是想赖掉我的糕吧?”
  何老娘板着老脸,“你以为我像你啊!”
  何老娘自称很有信用的人,但第二天何子衿也没见着那一斤玫瑰团糕,何子衿也啥都不说,只当没有这事一般,倒叫何老娘心虚起来,私下同余嬷嬷商量,“要别个时候,丫头片子可不吃这样的亏。阿余,你说,我没给她买糕,她咋没动静了呢。”
  余嬷嬷想了想,“兴许咱们姑娘昨儿是跟老太太说笑呢。”
  “切,我知道这丫头,她可是半点儿亏都不吃的。”何老娘绞尽脑汁都想不通,她家丫头片子可从来不吃亏的啊!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憋大招呢!
  何老娘想不能,就决定去瞧瞧何子衿在做啥,结果一看,何子衿在带着丸子翠儿整理那些提前刊印的书集哩。就是去岁在碧水县卖的特好的,她和阿念写的有关如何念书考功名的书。何老娘顿时茅塞顿开,立刻提高声音吩咐道,“翠儿,找你半日啦。在这儿哪!”
  翠儿起身笑道,“老太太,是有什么事?”
  “可不是有事么!你去跟小福子说,赶紧着,去八方斋,给你家姑娘买二斤玫瑰团糕,再买二斤碧玉千层糕,那个你们姑娘也爱吃!”唉哟喂,险些上了丫头片子的当。先时丫头片子可是承诺过给她一成分红的,这要是她不给丫头片子买糕,估计丫头片子那分红就给她赖掉了!
  亏得她老太太机智涅~
第281章
帝都行之十六
  碧水县第一机智老太太何老娘为了保住自己平生第一著作上的分红,很是大手笔的给自己的经销商何子衿何小仙姑娘买了二斤玫瑰团糕和二斤碧玉千层饼,糕饼一买回来,何老娘就慈眉善目的招呼着,“先歇一歇,吃块糕,不然凉了就不好吃了。小福子在等的是新出炉的糕,尝尝,唉哟,这热乎的,这香哟!”
  何子衿就先去吃糕了,因看何老娘买的多,叫了丸子翠儿一道吃,何老娘颇是有些心疼,但也没说啥,还分了忠哥儿一块儿,又有沈氏小陈氏余嬷嬷,见者有份,不然为糕点一冷,的确大失风味。何老娘主要招呼自己俩大孙子,道,“好容易官学放假,在家里松快两日吧。”
  这里要说一句,今年开春,阿冽俊哥儿便去官学里念书去了。阿冽是插班生,俊哥儿是启蒙班,他俩当然也经过了考试,但主要也是走了沈素的关系,主要是沈素兼着国子监的课程,在教育系统人头较熟。
  如今正在春闱,官学里先生也各有职差,故此,官学干脆放了假。
  俊哥儿是个好小孩儿,一看家里有新鲜糕饼,立刻自己手里拿了一块,跑去隔壁叫阿玄哥阿绛哥阿朱哥阿丹哥一道过来吃了。何老娘这屋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家里孩子们多,四斤糕很快就分听完了。何老娘一看,笑道,“这也省得放冷了。”虽然糕有些贵,可都不是外人吃的,话说自从沈素送了这座大宅给何子衿,何老娘对沈家就把那抠门儿的脾气改了。当然,这也只是对沈家大方。尤其,家里热闹,孩子多,方是兴旺这兆呢。
  何老娘见孩子们热热闹闹的玩耍,心里也高兴,难得关心了儿媳妇一把,问沈氏道,“你怎么不吃糕,记得你也爱吃这口。”
  沈氏笑,“叫孩子们吃吧,我近来不大喜欢吃甜的。”
  何老娘心下非常满意,她既对媳妇表示了关心,媳妇的应答也令她这般满意。做媳妇的,可不就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么。于是,看沈氏越发顺眼了。
  吃过糕,何老娘喝口茶水顺一顺喉咙,这才关心起丫头片子卖书的事儿来,问,“都预备的差不多了吧?”
  “嗯,我们把书分出来,待阿念跟我爹中了,直接糊个书皮,就能卖了。”何子衿自始至终就是一幅,我爹跟阿念一定能中的模样。
  何老娘道,“怎么还没糊书皮呢?”
  “现下又不知道我爹跟阿念是个什么名次,他们俩要是谁能得个三甲,就是一样书皮。若都是进士,便是另一样书皮了。这是做两手准备。”
  何老娘乐,“心眼儿还挺多。”
  “这不是像祖母么。”
  “这倒也是。”何老娘向来认为自家丫头片子是得了她真传的,一切优秀基因都能从她这里找出根本来。
  沈氏很关心自己闺女的生意,因丈夫女婿更在贡院奋斗,沈氏是万能说半句不吉利话的,但心里真恨不能再去菩萨那里烧回香,保佑丈夫女婿起码中一个,不然,闺女这生意真要赔死了。
  沈氏这么惴惴担忧着,何老娘已经同自家丫头商议道,“等你爹和阿念中了,咱们家可得好生摆几席酒。”
  阿玄插话,“何祖母,我听说阿念哥和姑丈中举时,您老在咱老家可是摆三天流水席的。”
  “是啊!”说到这事,何老娘既喜悦又遗憾,道,“可惜当初急着收拾东西来帝都,也只勉勉强强摆三天流水席罢了。要不是急着来帝都,我非摆他十天不可!”
  阿玄竖起大拇指,夸耀道,“何祖母,您可真是好气魄!那这回姑丈跟阿念哥中了,您老不得摆半月流水席啊!”
  何老娘别的事情上抠门,在这上头是半点儿不小气的,只要家里时有喜事,她还怕出银子摆席面儿不成!何老娘道,“要是他们能中,不要说半月,一个月我也情愿!只是一样,咱们这新搬来的,也就认识街坊四邻,摆半个月怕也没人来吃。帝都啥都好,就是不如咱老家热闹!”
  阿玄却是道,“帝都也好!地方大,人多!”
  “那是,皇帝老爷住的地界儿哩,能不好!”何老娘道,“你们好生念书,以后也像你子衿姐姐一样,能进宫见皇帝老爷。”
  阿玄哈哈直乐,笑道,“要是像子衿姐姐,那不能是念书,得学养花!”
  阿玄很喜欢子衿姐姐,道,“子衿姐姐,你教我养花吧。”
  “行啊,我屋里好几分月季,既好养,花开的也多,一会儿你挑几盆。”
  “成!”
  一家人正乱七八糟的说着话,翠儿从外头进来,禀道,“老太太、太太、姑娘,有李家老太太、太爷过来说话。”
  何老娘还懵着呢,问,“哪个李家?”在帝都,不认识姓李的人哪。
  翠儿道,“说是蜀中李家。”
  何老娘一时也想不起是哪个蜀中李家,沈氏道,“莫不是李大嫂子的娘家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