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514

  当然,这鹿鸣宴得是举人才有资格参加的。
  陈家这里又等了一时,陈行却是再次名落孙山。何老娘劝道,“阿行你也别难受,你表叔这考了多少年才中了举人,你还年轻呢。”
  陈行怎么可能不难受,尤其有阿念这天才少年比对着。其实这就是陈行想不通了,世上如阿念这般天才少年能有几人呢?便是何恭,落地多年,在三十五岁中举,也不算晚了。
  陈姑妈是遗憾孙子未得题名,也为何恭阿念翁婿二人高兴,都是亲戚,碧水县是小地方,今日能中两人已是不错,何况还有阿念高中解元,绝对是大喜!陈姑妈笑与孙子道,“你舅婆说的对,你还年轻,倒不必急。”又对何老娘道喜,笑道,“妹妹没白来,阿恭阿念都争气的很,给妹妹长脸了。”
  何老娘觉着自己居功甚伟,笑呵呵地,“我这些天为着他们的事,愁掉了多少根白头发。也不枉我带着一大家子去给他们烧香拜佛,话说咱丫头的卦再灵验不过,说中就中的!”
  何子衿凑趣,“既是灵验,可得给卦钱。”
  这时候要钱何老娘也不生气,笑道,“一准儿一准儿,回去给你双份!”
  “我可记下了!”
  “回头就给你!”
  因着阿念中了解元,过来打招呼的人实在太多,陈行且未中,大家干脆也不在茶楼里坐了,索性回家庆贺。回陈家别院未久,官方报喜的官差也到了,陈姑丈命人给了丰厚赏钱,亲自贺了何恭阿念这对翁婿一回,又命人去摆酒,笑与何恭道,“当年你还小时,咱们县里来了个算命的。那算命的颇是灵通,见着你就说,你有官人之相,以后定能光耀门楣。如今果然是极灵验的。”
  何老娘笑,“是啊,跟咱们丫对一样,灵验的很。”
  陈姑丈笑,“子衿非但卦好,我看她生就有福的。”其实说到当年给何恭算卦那事儿,陈姑丈真有几分后悔,他当年根本没在意,如今不过是拿出来添个喜头罢了。要陈姑丈真将此事放心上,说什么也得把闺女嫁给何恭啊。再者说,何恭这些年温温吞吞的屡考屡败,陈姑丈真没料到这个内侄儿还能有中了的时候,更何况如今何恭非但自己中了举人,人家更有了一位解元女婿。
  陈姑丈精明了一辈子,临了却发现自己走在别人后头。
  唉哟,这滋味儿,就甭提了。
  好在,陈姑丈是个机敏的,反正何恭不是外人,何恭阿念有出息,自己也有光沾。陈姑丈便一心替这翁婿二人料理起琐事来,还叫人取了上好的料子,给翁婿二人裁新衣,好在鹿鸣宴上穿。何恭连忙道,“姑丈,我有衣裳。”
  陈姑丈笑,“鹿鸣宴不比别的,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穿好些,也显郑重不是。何况这年头,以衣识人也不稀罕,你不是这样的,可这样的人却很多,咱家又不是没有,何必叫人小瞧了去。”
  陈姑妈亦道,“你姑丈说的在理,一身新衣罢,莫要推辞。”
  何恭只好不说什么了。
  中午阖家吃酒热闹了一回,又有何忻那边的管事过来祝贺,何恭阿念就准备鹿鸣宴的事了。倒是宁家,着人送了帖子给何家翁婿二人贺喜,尤其阿念中了解元,宁家来人颇是客套,亲亲热热的送上贺礼,还有一份请陈姑妈与何家女眷过去赏菊食宴的帖子。
  有前番事,何老娘哪里肯去,只道,“他们翁婿要参加鹿鸣宴,家里要忙的事也多,怕是没空闲。代我向你们家老太太、太太问好吧。”给了一把赏钱,就打发宁家婆子去了。
  打发了宁家人,何老娘还给陈姑妈出主意,何老娘道,“咱们虽不比他家,到底阿恭阿念中了,大姐你只管挺直了身子板去瞧芳丫头。”家里孩子们有了功名,何老娘自觉底气十足。
  陈姑妈道,“我这里你不必操心,倒是孩子们中了举人,明年春闱,你有主意没?”
  这主意并不难拿,倘翁婿二人的名次差则罢了,两人的名次却是很不错的,尤其阿念,还是解元,自然得下场一试。何老娘道,“鹿鸣宴后就回家收拾东西,一道去帝都瞧瞧。”
  “阿素就在帝都,相公他们去了,色色都是便宜齐备的。”沈氏不放心的是,“小福子是个顶用的,只是光他一人,我实在不放心。三喜四喜是阿念的书僮,年岁又太小。”
  何老娘道,“这不光你不放心,我也不能放心。哪里能叫他们翁婿单蹦俩人过去,路上没人知暖热也不成。多少人赴帝都赶考,路上倘有个病啊灾的要如何?他们虽要去帝都,咱们也不能在家享福,待东西收拾好,咱们一道去,还能在帝都过年。”
  沈氏道,“一家子都去?”
  “是啊,自从小舅爷去了帝都,这些年都没见过了。去岁小瑞哥回来,不是说给咱们丫头置房舍了么。正好一道瞧瞧,我看他们的运道来了,正好趁这东风,明年考成进士老爷,家里就再没有可愁的事了。”何老娘一想到自己个儿明年就能升格为进士他娘,就有些抑制不住的心潮澎湃啦~婆媳俩商量着,这事儿便就此定了下来。
  至于何恭与阿念的意见,他们只要负责考功名就好,有这时间,不如多念两页书,明年考出进士来的好。这些事,不必他们操心,听女人们的安排就是。
  女人们忙得风风火火,鹿鸣宴后,何家就打包准备回家了,只是有一事,不同于来时何老娘要自家丫头片子同车,这遭回家,她老人家是死活不与丫头片子在一车了。用何老娘的话说,“忒财迷。不跟财迷丫头一车。”
  不过,用何子衿的话说,“早前还说给我双份儿卦钱呢,这也没影儿啦~”
  这财迷的丫头片子,先前她老人家一时昏头赏出五两银子去,心疼得好几宿没睡好,眼下又朝她要双份卦钱,日子还过不过啦~何老娘怕被追债,硬是装耳聋没听见,施施然上车去啦~
第260章
还乡啦
  回家的路途顺风顺水,尤其中途要休息一夜,休息的地方是陈家为去州府做生意便宜置的宅子,以前何子衿去州府卖花也会住这里。到那宅子时,何老娘已是恨不能眼睛朝天,仿佛中解元的不是阿念而是她老人家一般。这跟着何家回碧水县的陈家管事也特会凑趣,还未到宅子门口就远远的大声吆喝,“还不出来迎接解元老爷!”
  这一嗓子喊的,乌鸦鸦出来一群,都是早得了信儿等着服侍解元老爷的。
  解元老爷阿念早先一步从车上跳下来迎接他家子衿姐姐了,出门时就是这样的啊,阿念甭看年纪不大,很会照顾他家子衿姐姐,虽不坐一车,都会先下车跑过去扶子衿姐姐下车,特体贴。何恭也是孝子,一般何恭过去扶他老娘,这回不成啦,何恭过去扶了老娘下来,何老娘眼角却是抽筋儿似的往回看,见解元老爷阿念在扶她家丫头片子,何老娘这个郁闷:她也想叫解元老爷扶一扶好不好~退而求其次的被新晋身为举人老爷的儿子扶进门,这别院小子们的奉承立刻弥补了何老娘没被解元老爷扶的郁闷,这些小子婆子丫环们拍起马屁那真是滔滔不绝啊,从何家人一刚车,一直拍到何家人去屋里休息说话,还在凑趣拍马屁呢。
  先夸解元老爷阿念,这不必说,绝对是文曲星下凡哪。再夸何恭,这位老爷不似文曲星下凡,但举人也考中了,而且,这位老爷虽不是解元,却是解元的岳父哪。三夸舅老太太您老人家英明神武,培养出了举人儿子还有解元孙女婿,您老可不是凡人!四夸沈氏,这都成举人娘子、解元岳母了。当然,最有福的肯定是表姑娘何小仙哪,以前就是三乡五里有名的仙姑,果然仙姑就是有仙缘,这不,跟文曲星定了亲。再有就是阿冽俊哥儿两个表少爷,有举人爹、解元姐夫,还怕俩表少爷没前程么!
  这么拍着马屁,下人们也觉着,唉哟,舅老太太家要发达了,于是,服侍起来更是殷勤上心。
  何老娘听下人拍马屁听得身心舒泰,不过,她老人家下定决心了,甭管你们咋拍,我老太太是一文钱的赏钱都没有滴~何老娘犯了抠病,沈氏便出了赏钱,正是大喜事,也是给下人们讨个口彩。
  关键,沈氏自己也欢喜的了不得。这些年过日子,除了刚成亲那会儿不大顺遂,后来样样都是好的,虽未大富大贵,家里也是儿女双全,夫妻恩爱,婆婆除了有些抠儿,待她也不错。就是这样过一辈子,沈氏也不觉着自己是没福的,再想不到丈夫一朝得中,她竟成了举人娘子。沈氏这喜的,便是再多出赏钱,她也乐意的。尤其她闺女,比她命还好。
  当初沈氏从小小长水村嫁到县里做了秀才娘子,村里人就羡慕她羡慕的了不得,都说她有福。如今看来,她闺女比她还有福。
  沈氏现下看阿念真是一千个顺眼,多好的孩子啊,自来看着阿念长大的,知根知底,青梅竹马。这么好的孩子,幸亏自家下手早。
  沈氏命厨下做几个清淡小菜,一家子用过晚饭,便早早歇了,明儿个天一亮就得赶路。
  在陈家宅子里歇了一夜,第二天中午就到了家。
  马车还没进县城大门儿呢,远远就见县城大门儿上披红挂彩的,还守着许多人。陈家这车还没到,就是一阵鞭炮轰鸣,接着城门口就敲锣打鼓的热闹了起来,把何老娘美的,在车里就坐不住了,掀帘子一瞧,唉哟,亲戚朋友的都到了,这如何还能坐在车里。何老娘就从车里下来了,那场面,绝不吹牛,那是走一路,锣鼓敲一路,唉哟,那个热闹,那个喜庆,都一五一十的记在碧水县的县志里了。
  待何家一行回了家,唉哟,亲戚朋友的屋里都坐不大开,椅子也不够,就年长的坐着,年少的站着,一团闹哄哄的说话。
  都是好话,一通的夸,主要是夸何恭阿念这对翁婿,多好啊,翁婿同上榜,美谈哪!到晚上亲朋们告辞,何老娘觉着脸都笑酸了。
  就这么着,她老人家也不觉着累,明儿就开流水席,妥妥的,摆满三天!至于以前说的十天流水席啥的话,何老娘已经变了主意,她老人家是这样说的,“这就要收拾东西去帝都考进士了,待中了进士,再回来摆十天的!”
  何家的流水席好摆,三姑娘就是开饭庄子的,里头还有何子衿的股份,何子衿已经放出话去,要从她祖母这里大赚一笔。把何老娘吓得,就给她五十两,叫她照着这价钱置办去,倘要钱不够,多一文也没有哒。
  这事儿是三姑娘张罗的,除了三姑娘饭庄的厨子,又从别的饭店里借了些人手,鱼肉蛋菜大批采买,价钱上也优惠。胡文江仁沈山都来帮着待客,当天,胡山长与县太爷还一道过来吃了杯水酒。
  胡山长本就是书院山长,阿念的先生,与何家又是姻亲,过来倒是没啥。县太爷一来,闹得何家实在有些受宠若惊,何恭阿念翁婿过去相见,以往见县太爷,总要一揖为礼的,如今阿念中了解元,便不必行礼了,平辈论交。
  一把胡子的县太爷对阿念一口一个贤弟,闹得何恭这辈份不大好论了,孙县令在碧水县多年,风评很不错,只是碍于关系不到家,一直不得升迁。今县太爷见阿念如见亲儿子一般,亲热的很,后来据胡山长所说,是因县里出了解元,这是孙县令一大政绩,再加上今岁州府官场动荡,县太爷升迁已是指日可待。
  孙县令笑,“贤弟的文章,我已是见了,凭贤弟之才,明科春闱定是十拿九稳。贤弟与令岳翁可有打算何时去帝都赴考?”
  阿念谦道,“我与岳父商量着,待家里收拾的差不离,就去帝都。”
  “我就祝你们翁婿一路顺风,明年金榜夺魁了。”
  这话便不能谦虚了,阿念笑,“只盼如大人吉言。”
  孙县令说笑几句,就得办正事了,县令大人也不只是过来吃酒的,主要是为了来给阿念送解元第的牌匾。是的!解元是有牌匾的!举人中,唯有解元有此殊荣!
  何家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鞭炮,两个衙役抬着黑底金字系红绸的解元第大匾来,在鞭炮声中,给阿念挂到了宅子的大门上去。
  半县的人都来给阿念道喜,阿念拱手还礼。
  外头热闹一阵,时已近重阳,天儿冷,大家转去屋里说话。男人们无非就是说秋闱说春闱说前程,女人们的话题就是以何老娘为中心了。
  就有人说,“当初老白家那宅子,都说风水不好,叫老白家败了家。给咱们解元郎一住,就是个旺家的格局了。我看倒不是风水不好,怕是老白家没这兴旺的命!”
  自从家里儿子孙女婿中了举人,何老娘说话时,声音就高八度,而且,她老人家还养成了高抬下巴拿下巴瞧人的毛病,于是,何老娘翘着下巴道,“这当然不一样啦。阿念买的宅子,可是我家丫头帮他看着收拾的,有啥不利主家的风水,也早改啦!这风水再不中,那就没有能中的风水啦!”
  胡家三太太连忙打听,道,“我听说,秋闱前咱们小仙就算出解元郎必中了。”
  何老娘与有荣焉的模样,“是啊,早就算出来啦。”
  “子衿你还算卦不,要不,你给我算一卦?”胡三太太家的儿子胡轩今年也下场了,却是运道不大好,落了榜。
  “婶子,给阿念和我爹算秋闱,是封卦以前的事了,现下早不算了。”何子衿笑,“婶子这命,不必算。看婶子面相,田宅开阔,下巴丰满,人中清晰,鼻梁高挺,垂珠厚大,眉亮眼清,这是一等一的好面相,以后定有诰命好做的。”
  这话听得胡三太太直乐,胡三太太笑,“诶,我就盼着能应你的话。”男人是不可能让她做诰命了,胡三太太的希望都在儿子身上。
  胡大太太见何子衿说的有鼻子有眼,不禁问,“那你有没有给算过,春闱如何啊?”自从听说阿念中了解元,胡大太太一,地不说何家只是三姑娘姑祖母家了,现下,胡大太太是正正经经的把何家当成了亲家。
  “这还真没算。”
  何老娘颇是遗憾,“当初应该一并算了的。”
  胡大太太笑,“亲家老太太只管安心,解元郎这样的好文才,再没有不中的理。说不得明年再回来就是状元郎了呢。”
  何老娘还真不习惯胡大太太这么满脸堆笑的模样,心说,家里阿念一中举,这势利眼也会笑了。何老娘半点儿不谦虚,道,“是啊,我也这样说。虽然说算算比较有把握,不过,孩子本事在这儿,算不算的,有本事就有这命!”
  胡大太太平生第一次见着这么不谦虚的人,偏偏这人还是她亲家,胡大太太以往最是看不上何家的,结果,此一时彼一时,形势比人强,胡大太太也只得笑笑,心下道,不就是中个解元么,也没见过这等牛气哄哄的嘴脸。
  何老娘才不理胡大太太,接着就说起自己如何在州府给翁婿二人助考的事了,何老娘道,“每天必要喝及第粥,早上起来,啥都别干,先去折枝最鲜嫩最水灵的桂花供屋里,点心吃桂花糕。这是每天饮食,除此之外,还得里外穿红,要记着,从一入贡院考试,到发榜那日,不能说‘落’字,不吉利。菩萨也得记得拜,捐香油钱时可不能抠抠索索,心不虔,菩萨是不会庇佑你的。”
  就有人问,“及第粥不是送考那天喝么?”
  何老娘将手一摇,“哪个秀才考试时不喝及第粥?人的运道其实是一定的,但咱们为什么要去助考呢,就是给孩子们加持运道去的。运道到了,孩子们的文章也磨练出来了,榜上题名可不就是铁板钉钉的事儿啦。”她老人家还自有一套理论,道,“都说尽人事,听天命。天要如何遂人愿,就得让老天爷知道咱们心虔,自然会给咱们孩子中的!”
  胡大太太就与胡三太太道,“下次秋闱,咱们也一道去吧。”这回胡家兄弟二人赴考,都落了榜,胡大太太这么在何老娘面前赔笑脸,也是想听一听何家有没有什么妙法的。听何老娘这一通说,胡大太太深觉没白过来赔笑脸,她这亲家老太太还是有些见识的。
  胡三太太的儿子没中,说不遗憾是假的,不过,她儿子还年轻,倒也等得起,胡三太太笑与胡大太太道,“我就是怕我去了,孩子更紧张。”
  何老娘道,“这有啥可紧张的?紧张就得多练练。亲家太太你想想,这秋闱才是做官儿的头一步,这会儿就紧张,那春闱咋办?我听人说,春闱后还得去金殿见皇帝老爷,唉哟喂,见皇帝老爷时紧不紧张?别怕,都能练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