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514

  宁老太太还是老样子,含笑瞅着何子衿,笑道,“我算着你也该来了。”又问什么时候到的州府。
  丫环奉上茶,何子衿接了,笑,“老太太能掐会算,我是前儿到的,本想昨儿个过来给您和表姑妈、五太太请安,芙蓉坊有些事,便耽搁到了今日。”今日五太太不在,倒是小陈氏伴在宁老太太身边,也没见宁家的几位姑娘。
  “这临近节下的,哪家不是忙糟糟的,五太太出去赴宴,你几个姐妹也渐大了,便带她们一并去了。”宁老太太笑,“等下次再见吧。倒是你倘在州府有什么不便宜的事,咱们不是外人,但有难处,只管开口,不要外道才好。”
  小陈氏笑,“是啊,尤其在州府,你年岁小,倘有小人欺生什么的,只管打发人家来。”
  看来宁家果然是知道了,何子衿叹口气,“还真有事,我昨晚大半宿没睡着觉,怎么想都想不出缘由来。”茶没喝一口,何子衿放回几上。宁老太太看小陈氏一眼,小陈氏便带着丫环下去了。
  待屋内清了场,宁老太太方与何子衿道,“我也有件事,就是你不来,我也想着人去找你呢。”
  何子衿坐直的向子微微前倾,望向宁老太太,忙道,“老太太请讲。”
  宁老太太道,“也是近些天的事儿,不知为什么,这州府有好几家打听你。起先家里没觉着如何,一月前,知府太太说起斗菊会,提起养出绿菊的姑娘来,可不就说的你。”话至此处,宁老太太不着痕迹的扫过何子衿脸上的神色,何子衿一瞬间的震惊后很快恢复平静,反是看向她,宁老太太道,“我当时便把咱们两家的关系说了,知府太太再细问,我把你家里舅舅、姑丈都是庶吉士出身的事也说了,说到你,我说比乡下丫头略强些是有的。子衿,你心里有个底才好。”
  宁老太太会这样说,也是帮了她。何子衿皱眉仔细再仔细的思考,仍然没什么头绪,她道,“我家什么情况,表姑妈最清楚不过,老太太定也知道。祖上有些薄田,说句老实话,便是府上管事也比我家富庶些。就我自己来说,也没出众到让知府太太注意的地步儿。我那花儿,不是头一年参加斗菊会。我在家,除了养花儿,就是看书、做针线,倘真有什么异处,我自己可能当局者迷意识不到,可姑祖父与我家再亲近不过,他老人家不会察觉不到。老太太,您的维护之情,我心内感激不尽。您见多识广,不是我能比,依您看,我到底是哪里会叫这些人关注?便是蜀王府买我的花儿,他们关注的不该是蜀王府么?”
  “我也久思不透。”宁老太太叹,她这辈子,见过的大事小情不少。宁家在州府也算有些底蕴的人家儿,如章家,不过是看蜀王府管事突然去碧水县买花儿,才去芙蓉坊问询一二,他们关注的是蜀王府的去向。但,知府太太是不一样的,知府太太是为了什么呢?
  水太浑了,每条鱼都有自己的目的。
  宁老太太原想自何子衿这里得到一些消息,却不想何子衿自己都糊里糊涂。就像何子衿说的,何家浅的一望到底,就是何子衿本身,自身素质是不错,从何子衿身上也能看出来,何家疼闺女,自幼好生教导过的,可要说极好,也谈不上。何子衿什么地方叫知府太太都格外关注呢?
  奇怪,太奇怪了!
  宁老太太见从何子衿这里实在也打听不出什么来,只得对何子衿道,“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只管过来。你这事儿,透着异象。”
  “除了您这儿,我也没处可打听了。”何子衿叹气,“要不我去蜀王府问问。”
  宁老太太不禁吃惊,“你还有蜀王府的门路?”
  “不是我,是胡家三太太的娘家兄长在蜀王府做属官。”何子衿望向宁老太太,“这个,我也没去过王府,不知……”
  宁老太太却是道,“既有这个门路,此时也顾不得太多,打听一二也好。”
  何子衿急着回去打听原由,也没了吃饭的心,说完事儿便告辞了。宁老太太不以为忤,小门小户出来的孩子,稳不住也正常。
第192章
说破
  何子衿与父亲自宁府出来便回了陈家别院,父女俩得到的信息完全一致。便是旁听的胡文三姑娘也懵了,知府在这四人眼中已是天大的官儿了,胡山长这辈子的官职顶峰,就是四品知府。如今听说知府太太也在打听何子衿,原因连宁家都不大清楚。胡文道,“我这就打发人去给朱家舅舅送信,看他哪天便宜,咱们过去见见才好。”他也担心何子衿出事儿了。
  这会儿也不是客气的时候,何恭道,“能如此,最好不过。”
  至于是否要求助陈姑丈,何子衿道,“不用理他!”她不信陈姑丈不知道,结果她家竟一字不闻!会钻营不是坏事,但钻营到陈姑丈此等境地,就让人心寒了!
  王府的门不大好进,还是在斗菊会后第二日,何恭胡文才去了蜀王府。
  朱属官听此事后一笑道,“自去岁我等奉小王爷来蜀地就藩,前朝之后,蜀地第一次迎来藩王。至于如何侍奉藩王,大约是此地官员也有些手足无措,故而多稀奇古怪的举动。蜀王府但凡有事,此地人便颇多打听,或是想借此交好王府,或者是想一窥王府喜恶,刚来蜀地时,我也觉着古怪,如今倒是惯了。”
  何恭深深吁了口气,恳切道,“多谢大人指教,乡下小民,无甚见识,只知惶恐。”
  朱属官四十岁上下,风度亦佳,笑,“令爱养花之能,世所罕见,以往绿菊也见过,只是花中浅带一丝黄绿色罢了,如今方知有这种碧若翡翠之名品。说来还得恭喜贤弟,此次令爱的花又拔头筹。”
  何恭笑谦,“她小孩子闲来雅趣,不足挂齿。”
  朱属官笑,“今日秋闱放榜之日,听说贤弟正在此科,唉哟,看我,耽搁了贤弟看榜。”
  何恭讶然,看向胡文,“今天放榜么?”
  胡文想了想,一拍脑门儿,笑道,“是啊!这两天就急着表妹的事,一时倒忘了!”
  朱属官对这二人倒有些喜欢了,这般将孩子放在心上,起码品性尚可,笑道,“不妨,榜单定会送来王府一份的。”遂差人去问,不一时便送到了。
  胡文凑过去与何恭同看,找了一柱香的时间,也没找到。何恭笑,“无妨,反正已考过多次,这回能知子衿无忧,已是值了。”
  何恭洒脱,胡文也笑了,道,“叔叔自有大才,早晚榜上有名。”
  何恭细看榜单,道,“阿洛中了,名次还这般靠前,不知他今年可会赴帝都呢?范兄也在其间,哈哈,这回他得请吃酒了。”
  朱属官并未多留二人,两人辞别朱属官,就回了陈家别院,陈姑丈一大早起来就等着放榜了,这会儿也已知晓榜单,笑呵呵地,“待阿洛与范老爷回来,咱们替他们摆酒。”
  何恭笑,“是啊,阿洛名次出众,范兄亦是名列前茅,大喜大喜。”
  陈姑丈笑,这位内侄就是这点好处,没什么争胜之心,凡事想得开,不似长孙,少年得志,此朝落榜,心情郁郁。
  陈姑丈让何恭胡文去厅里坐,闲话道,“听说你们一大早就去了蜀王府,可是有事?”
  何恭便将诸多人打听闺女的事儿说了,陈姑丈道,“这事啊,是有好几家打听子衿来着,都是听闻蜀王府向她购花的缘故,这丫头啊,是真有了名气。”
  何恭抬眼看向陈姑丈,问,“有这等事怎未听姑丈与我提过?”
  陈姑丈笑,“不过小事,人名气大了,打听的人自然就多,这也不稀奇。待过上几年啊,子衿的名声人人都知道了,便没有打听她的人了。”
  何恭难忍心下怒气,道,“姑丈觉着是小事,子衿是我长女,于我而言却是天大之事,倘不是偶然听人说起此事,我还不知道。乍听得这许多或官或贾人家打听她,我担忧至极。宁家老太太都觉着此事稀奇,还特意给她提了醒,好在如今已知晓缘故,我方安心。”
  陈姑丈连忙问,“难道不是因子衿花儿养的好?”
  何恭却不再提及此事,道,“今科落榜,待贺过阿洛与范兄,我就带着丫头们回家去了。”
  陈姑丈道,“这也不急一时嘛。”
  何恭道,“姑丈若无事,我就先回去休息了。”
  陈姑丈觉着有些不对味儿,他也知道何恭是疑他了,只是,他素有些看不上何恭老好人的脾性,想说两句缓和的话,又有些说不出口,何恭已带着胡文回房。
  此时,其实陈姑丈真当庆幸何恭素来好脾气,不然换个暴烈的,估计已经翻脸。
  何恭面沉若水,何子衿都是头一回见她爹这等模样,忙问,“爹,怎么了?”
  “没事。”何恭叹口气,道,“问过朱大人了,是因蜀王府跟咱家买花儿的原因,州府人想窥探蜀王府的喜恶,与咱家并不相干。不用担心。”
  何子衿笑,“这就好。”以为她爹是为落榜不悦呢,道,“爹,你别郁闷,多少人考白了头还是童生呢,你这刚三十出头儿,哪天运道好,一考就中。”
  何恭笑,“好,承我闺女吉言。阿洛范兄都中了,也没白来这一趟,等咱们向他们贺喜后,明天就回家吧。”
  何子衿自然称好。
  倒是胡文私下同三姑娘说了陈姑丈这不地道的老东西,“先时我还以为他不知道,原来早知道有人打听表妹,竟不与表叔知会一声。这么大的事,若不是芙蓉坊给表妹提了醒,宁家也出言相告,还想不到去蜀王府呢。陈财主这个心哪,不知在想什么。”
  三姑娘道,“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过了头!”
  何洛范禹都随何恭住陈家别院,待傍晚回来自有一番庆贺。一面吃酒,何恭便说了明日回家之事。
  何洛道,“范大哥待鹿鸣宴后便直入帝都,我还是再磨三年。”
  “各有各的好处。”何恭笑,“范兄,你也认得阿素的吧。他如今就在帝都为庶吉士,正好早范兄一科,范兄这次去帝都,帮我带个信儿如何?”
  范禹笑,“先时同沈大人见过,沈大人少年俊才。贤弟有什么书信,尽管交给我就是。”他与沈素只是相识,并不相熟,心知何恭是好意把他引荐给沈素。
  何恭笑,“我先谢范兄。”
  “贤弟这就外道了。”范禹笑。
  陈姑丈愈发后悔当初袖手何子衿之事,他倒不是不想管,只是想袖手多看看,再者,于陈姑丈,这也委实不算大事,还是好事呢。他想着,要是何子衿有福气,给哪家大家大族的看上,他还要送她份儿厚厚嫁妆呢。不意何恭竟因此事恼火,让他一时难以辩白心意。如今这一道吃酒,愈发觉着何恭也不算呆,这不,直接送了范禹个人情,还给小舅子拉了人脉,倘范禹春闱得中,与沈素又是同乡,自然交好。唉呀,还是要找机会同这位内侄解释一二啊,在他看来,子衿丫头的大福气来啦。
  待吃过酒,何恭晚上回屋赶紧叫来何子衿一并写信,搁了笔,何子衿道,“也不知舅舅外公他们在帝都如何了?”
  何恭道,“你娘也时常惦记呢,说帝都居大不易,何况你舅舅托家带口的。”一家子就指着内弟一人过活,何恭说着话,不禁看闺女一眼,何子衿道,“要不把这卖花儿的钱托范伯伯给舅舅带去一半,倘舅舅过得拮据,可缓一缓日子。要是舅舅日子尚好,以后也会还咱们。”
  何恭原是有这个意思,只是想着这银子是闺女辛苦种一年花儿得的,又是要给闺女置地的钱,遂不好开口。如今听闺女这样说,立时欢喜,笑,“甚好甚好,我闺女重情义轻钱财,是有大义之人。”
  何子衿道,“可别叫祖母知道。”
  何恭替亲娘辩解一句,“你祖母啊,少时赶上战乱,如今一颗心都是为子孙打算,自来精细惯了的。咱家一直俭朴持家,放心吧,这是不放心你舅舅,又不是拿去乱花了,你祖母知道了也没什么。”想了想,何恭又道,“嗯,不过,别叫老人家多思也好。”
  何子衿扭脸偷笑。
  何恭也笑了。
  第二日将信与银票交予范禹,范禹亲手接了,道,“贤弟只管放心,愚兄定会带到。”同何洛一并亲自送何恭一家人回乡。
  何恭拱手笑道,“弟祝兄此番北上,一举夺魁!”
  范禹一笑还礼,“我在帝都等着贤弟!”
  何恭一行在重阳前回到家,知道何恭没中,家里也没啥。何老娘道,“没事儿,咱们县,就中了阿洛一个。”儿子也不是头一回落榜,接着一幅笑脸的问何子衿,“斗菊会咋样啊?”
  何恭连忙把剩下的一半银子给母亲,何老娘知道何子衿定要给沈氏一半的,心下算了回银两,瞅一眼,便喜笑颜开的收起来了,准备再叫人打听着去给丫头置地,又道,“阿文也在家里吃,我叫周婆子去买羊肉了,天冷了,咱们炖羊肉锅子。”
  胡文笑,“姑祖母盛情,这次是祖父打发我去州府办事,如今这回来,我先来姑祖母这里请安,叫祖父知道定会吃醋的,说我眼里只有姑祖母,没有他老人家。我还是回去,也把州府办的事同祖父说一说,好叫他老人家放心。待哪天闲了,我过来,姑祖母给我做好吃的。”
  胡文自来风趣,何老娘听的呵呵笑,“这也是。这些天往州府跑,你也累了,回家好生歇一歇。别拿着身子骨儿不当回事,越是年轻,越得注意保养。”絮絮叨叨的不再虚留胡文,让三姑娘送了胡文出去。
  俩人又在门口说了会儿话,胡文便回了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