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514

  拉着子衿姐姐的手,与周氏略说几句话,沈氏抱着俊哥儿,后头跟着阿冽江仁,还有一串丫环婆子都出来迎接啦,何老娘瞧着俩二孙子就乐,嘴里喊一声,“唉哟,我的乖孙,想祖母没?”说着就精神抖擞的上前接了沈氏怀里的俊哥儿,乐颠颠的亲了两口,辞了周氏,一家子说说笑笑的进去了。
  大家自然是去何老娘的屋里说话,屋子有余嬷嬷看着打扫,干净的很,何老娘坐榻上,抱着俊哥儿瞧了又瞧,笑,“孩子一天一个样,又长高了些。”
  沈氏笑,“长得飞快,三丫头给做的鞋,三月还能穿呢,这会儿就有些小了。”
  何老娘笑,“那是,我孙子嘛。”
  阿念见周婆子也在屋里,立刻道,“周嬷嬷,晚上多做几个菜啊。祖母他们坐了这两天的车,路上怕是吃不好。”
  周婆子笑,“不用你说,我这就去张罗。”丸子碗豆小麦都忙跟着去了。
  何老娘眼里就没别人啦,一径瞧着宝贝二孙子俊哥儿絮叨,“我在州府,最挂心就是俊哥儿了。”
  何老娘是真心喜欢二孙子啊,奈何二孙子还不能体会她老人家的爱意,竟给何。教育小能手。子衿姐姐三逗两逗的就变了心,伸着两只小胳膊,伊伊呀呀的要找子衿姐姐玩儿。何老娘只得把二孙子交给自家丫头片子,还叮嘱一句,“好生抱着俊哥儿。”
  这话还没落地,何子衿先把俊哥儿往上抛两下子,把何老娘吓出一身冷汗,俊哥儿倒格外享受腾云驾雾的感觉,乐的嘎嘎直笑,何老娘骂,“你倒是老实些,仔细摔了你弟弟。”
  何子衿笑,“哪里就摔着了。”啾啾亲两下俊哥儿的小脸儿,何子衿问,“小臭臭,想姐姐没?”
  俊哥儿还听不懂人话,就知道咯咯笑。
  沈氏笑,“你可别惯俊哥儿这毛病,以后见着你就要你这样逗他。”
  何老娘不满,“我们哪里臭,香的很。”
  何子衿抱给她爹瞧瞧,何恭一样想儿子啊,接过俊哥儿笑,“是大了些。”何子衿去逗翠儿抱着的忠哥儿,翠儿头胎便是儿子,忠哥儿小俊哥儿俩月,小福子请何恭给取的名儿,第一个儿子叫忠哥儿,以后再有孩子就按着“忠孝节义”来排。
  余嬷嬷端进茶来,沈氏捧给婆婆,并问侯,“母亲可累了?”
  “不累不累。”何老娘呷口茶润嗓子,道,“从早到晚都是坐车,哪里累来着。”问沈氏,“咱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了吧?”
  沈氏笑,“阿仁和小福子看着卸呢。”正说着,两人就进来了,江仁笑,“您老放心吧,都放廊下了。”
  何老娘点点头,笑,“阿仁歇一歇,小福子跟着出去这几日,不用忙了,跟你媳妇回屋说说话儿吧。”
  何子衿便把忠哥儿还给翠儿,翠儿抿嘴一笑,抱着儿子与小福子去了。
  接着,何老娘就说起在州府这几日的事情来,何老娘与沈氏道,“头一天到了州府,第二天也没出门,你姑妈身子骨儿不成,坐两天车,我百事儿没有,她累得散了架,好生歇了一日,我们才去的宁家。唉哟,那可是一家子和气人,她家老太太和气的了不得,我们说了半日的话,很是透脾气。知道咱们三丫头好事近了,还提前给了添妆礼,真不愧是大户人家,看这行事儿,讲究!”
  沈氏一听就知道,宁家给的这添妆礼叫婆婆很是满意。沈氏还得笑问,“那就好,不知表妹可好?”
  何老娘知道小陈氏过的富贵,已然心事全消,道,“都好。阿囡比以前胖了,如今跟着宁家老太太过日子,管着老太太屋里的一摊事儿。他家五太太管着一府的事儿。”何老娘这把年纪,她觉着守活寡啥的,并不是最痛苦的事,最痛苦的事是受穷,没吃没喝,那才是痛苦,如今见小陈氏在富贵窝儿里,且没在宁家受气,还能管着宁老太太房里的事儿,何老娘就放心啦。这做媳妇的,总得叫婆婆看顺了眼,日子才好过哩。
  譬如,何老娘现下看沈氏就怎么看怎么顺眼,就听沈氏道,“这就好。倘不是得她家老太太喜欢,也不能叫表妹管事儿。”
  “是啊。”何老娘一幅笑眯眯的样子,沈氏忙道,“母亲可是长了大见识,我这十好几年没去过州府,也不知州府啥样了,母亲与我们说一说吧。”
  唉哟喂,何老娘就等着有人说这句了。她老人家为啥看沈氏越发顺眼啊,就因为沈氏太会说话啦~她老人家简单迫不及待的就开讲啦,“诶,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啊!我们一路刚到府城时,当下就不敢认了,我说以前我跟俊哥儿他祖父来过呀,怎么大变样了啊!唉哟,那城墙,好几丈高,那城门,也是好几丈高,城门守着的兵士都穿着甲衣,神气的很,都是年轻的后生,长得俊哪!不过,比起咱们俊哥儿他爹还是差一点儿的,不够斯文。就更比不得俊哥儿他祖父啦,那是差两点儿。”老太太平生一大喜好就是夸儿子夸老头儿夸孙子……
  何恭忍俊不禁,何子衿当下就把何老娘当时的表情学了一遍,插嘴道,“当时祖母一见人家守门的小哥儿,一拍大腿就道,唉哟,这小哥儿可真俊!把人家小哥儿臊红了脸。”
  阿冽江仁几个都轰堂大笑,何老娘笑骂,“死丫头,哪儿那么夸大,我就是赞那小哥儿一句。”
  “是是是。”何子衿笑,“祖母继续说。”
  何老娘瞪丫头片子一眼,继续她的演讲事业,“反正吧,就是气派的了不得,等以后你们有出息,去过就知道了。那不是一般的地方,咱们碧水县根本没的比。等我们进了城门,唉哟,那叫一个热闹哟,那街上天天跟咱们这儿庙会似的那么多人,街上卖什么的都有,阿恭还请我们吃了烤茶,知道什么叫烤茶不?”
  一干人摇头,何老娘一幅“就知道你们这么无知”的模样,解释道,“就是把茶叶搁罐子里烤,烤的热乎乎的,哗的冲进开水去,那茶格外香,这就叫烤茶。还有一种吃法儿是,把茶叶和炒焦黄的糯米一并放进去,那种叫茶米糊糊,也好吃的很~”好像她老人家吃过似的。
  接着,何老娘就说到在宁家吃的午饭,“以前我就想,这富贵人家得天天山珍海味,龙肝凤胆啥的吧?原来不是,人家就爱吃青菜豆腐。”
  阿冽道,“我不信,那么有钱,还不成天吃红烧肉来着,怎么可能天天吃青菜豆腐呢。”这位同学是红烧肉爱好者。
  “听我说,着什么急。”何老娘这才解释原因道,“你以为那是寻常的青菜豆腐么?傻小子,富贵人家可不这样吃,人家那青菜豆腐是要十几只鸡来配的,比山珍海味还名贵。”说着把何子衿给她讲的,大户人家如何讲究的事儿给大家普及了一遍,最后,何老娘再用自家丫头片子的话儿,夸大一倍的总结道,“那一顿青菜豆腐,顶咱家一年伙食。”
  阿冽瞠目结舌,“那还不如直接吃鸡呢,炖着炒着蒸着卤着,都好吃。”
  “所以说,富贵人家跟咱们不一样呗。”何老娘接着又说起拜神仙的事儿来,“这州府的神仙也跟咱们这小地方的神仙不一样,可不是老头儿样的神仙。这州府的神仙哟,唉哟,俊的哟,比你祖父都俊,那眉眼,那神采,就甭提了!灵验的很,我都给你们许了愿,足捐了一两银子的香火钱!”
  江仁瞅准机会捧臭脚,竖着大拇指道,“唉呀!祖母,您老人家可真敞亮!”
  何老娘翘起下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啊,“这是没的说!咱许的愿也多,要劳动人家神仙嘛,多捐些银子也是应该的!”
  接着,何老娘就说起往青云居吃饭的事儿了,“那饭馆子,气派!那满眼的吃食,名贵!我数了数,足有四十多样啊!入眼的东西,认识的都不多。”
  江仁继续捧臭脚,问,“祖母,那你知道你吃的啥啊?”
  何老娘嘿嘿一笑,指了指何子衿,“丫头片子知道啊,不但知道叫什么名儿,还知道怎么做的。可是给我跟大姐解说了一番,我们这才知道吃的是啥。”
  阿冽很实在的哪壶不开提哪壶,道,“姐,你怎么都知道啊,你吃过啊?”
  何老娘在州府这几日,光顾着看州府的繁华了,竟忘了这茬儿,给阿冽一提醒,她老人家想起来了,也奇怪,“是啊,丫头,你怎么都认得啊?”
  何子衿笑嘻嘻地,“就是那回,三两银子。”头一回去州府,花儿卖了大价钱,何子衿与三姑娘、江山、章氏还有何忻别院的李管事等人,去青云居开了洋荤,要的就是这席面儿。何老娘后来知道骂了小半个月,直叫做孽,竟然丧心病狂的吃这么贵的席面儿。
  如今听丫头片子一提,何老娘先是心疼银子,接着又乐了,鸡贼一般的偷笑,“嘿嘿,是大姐请客,咱们跟着沾光。”
  屋里人都笑起来,何老娘又道,“还有州府那衣料子,咱们县就没那好东西,花样多,料子也好,摸在手里又软又滑,价钱比县里的也不贵,是该去州府买,以后子衿置办嫁妆时,也去州府买衣料子。”
  直到吃晚饭了,何老娘只得意犹未尽是按了暂停键,先吃饭再说,待吃过饭,她老人家又演讲了半宿,待第二天起床一张嘴,嗓子哑巴了>_<|||
第183章
大不同
  第二日,何子衿大清早起床,刚出房门就见阿念站在廊下提着一篮子含苞待放的荷花等她呢。
  昨日都是何祖母在演讲,阿念满肚子话都没能捞着机会跟子衿姐姐说上一句半句,今早一大早起来听到外头有卖荷花的,便跑出去买了一篮子,等着送给子衿姐姐。
  何子衿见这花半苞半放,娇艳欲滴,荷叶上还有露珠滚啊滚,已是露出喜欢的模样。阿念双手捧到子衿姐姐面前,笑,“给姐姐放屋里。”
  “真好看。”何子衿接过花篮,阿念就跟着子衿姐姐一道进去插花啦。何子衿屋里的花都是小盆栽,她喜欢花草,家里亦不缺这个,不过,有人送她花儿,她一样高兴啊。何子衿找了个瓶子把花儿放进去,笑道,“阿念这么体贴,想想以后娶了媳妇就只对媳妇好,姐姐现在就心酸的了不得啦。”
  阿念立刻道,“我以后也只送花给姐姐,好不好?”
  何子衿往花瓶里注入水,敲阿念额角一记,“这么小就会花言巧语了,说吧,是不是想我做奶糕给你吃。”
  阿念郁卒的瞧着子衿姐姐,嘟囔,“我八辈子没吃过奶糕啊!”末了加一句,“蒸菠菜干的肉包子吧,晚上我留着吃。”前头说过了,阿念阿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晚上都要加宵夜才不会饿。阿念最喜欢的就是子衿姐姐蒸的菠菜干的肉包子,这包子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菠菜还嫩时摘下来晾成菜干,待吃时用肉汤发开,剁碎,再合以肉馅来蒸包子。阿念极爱这一口,子衿姐姐在家时,隔三差五的就做一回,这去了州府,阿念总觉着周嬷嬷做的不对味儿。
  何子衿笑,“一会儿我叫周嬷嬷中午和面,晚上回来蒸,正好你们夜里吃。阿仁哥夜里也会饿。”
  阿念笑,“阿仁哥也说姐姐蒸这菜干包子比周嬷嬷蒸的好吃。”
  阿念正拍马屁呢,不提防周婆子在院中听到了,笑道,“唉哟喂,念哥儿啊,你们爷们儿家,咋这么挑嘴哩。还说我蒸的包子不好吃,你们仨,一晚上就吃了一锅。这要好吃,你们还不得连锅一起吃了啊。”
  阿念知道要给人留面子,故此,他只是悄悄同子衿姐姐说,谁晓得周婆子一把年纪还顺风耳哩。阿念从窗里探出头,可不周婆子就在院里小菜园儿拔小葱呢,阿念转移话题,问,“周嬷嬷,早上吃什么啊?”
  周婆子呵呵笑,“烙葱花饼,念哥儿喜欢不?”
  阿念赔笑,“只要嬷嬷做的,我都喜欢。祖母嗓子不舒服,一会儿你出去买菜,记得顺道买些枇杷给祖母吃,润喉利咽。”
  何子衿道,“葱对嗓子有刺激,给祖母做碗片儿汤吧。”
  周婆子笑眯眯的应了。
  何家还没吃饭,胡文就过来了,照旧带着何老娘最爱吃的羊肉包子,见何老娘说话说的哑了嗓子,胡文道,“我也不知道,今儿这包子姑祖母不好吃了。一会儿药铺子开门,我给姑祖母买些枇杷膏来,最润嗓子不过。”
  何老娘哑着嗓子嘎嘎笑,“没事儿,多喝水,过两日就好。”
  胡文见三姑娘出来,一笑招呼道,“三妹妹这边儿来坐,天热,坐廊下凉快。”
  何老娘嘎嘎的咳两声,“正好有事问你来着。”
  三姑娘接过余嬷嬷手里的温水递给何老娘,道,“姑祖母养一养嗓子,我问他是一样的。”说着就跟胡文打听起陈二妞成亲后第二日认亲的事来。
  胡文挪挪屁股让出位子,三姑娘便坐下听他说,胡文笑,“那可真是热闹,第一天成亲时,我三哥不过磕三个头。”说着伸出三根手指,“拜父母,拜天地,拜夫妻,就这仨头。可认亲时我家亲戚多,大爷爷小爷爷家的人都过来,把我三哥给嗑的,膝盖都青了。”说着瞅三姑娘一眼,笑,“那啥,新媳妇没事儿,认亲时新媳妇的不用磕头,福一福就是。”
  三姑娘问,“那三房总共有多少弟妹,我得预备认亲礼了。”
  胡文早有准备,笑,“我早给你算好,就等你问啦。其实也不多,堂弟堂堂弟一共是九个,妹妹是七个。还有堂侄五个,堂侄女六个。”
  饶是何子衿也倒抽了口冷气,天哪,快三十口子了。
  胡文道,“到时随便弄点儿啥都成,他们不挑。”他是知道未婚妻的情况的,可不是三嫂子那样的大财主。
  三姑娘不急不噪,笑,“你有空与我细说说,都什么年岁,你知道么?”
  亲戚这么多,一般来说,不要说年岁,人名儿记全都不容易。胡文却是个个儿清楚,当下就与三姑娘说起来,三姑娘先拦了他道,“咱们借下妹妹的笔墨,我写纸上,不然很容易忘。”
  阿念跑去给拿他家子衿姐姐的笔墨,胡文接了,俩人去三姑娘房里说他家亲戚。
  三姑娘字写的一般,可这年头儿,不要说会写,认字的女孩儿也不多啊。胡文拍马屁,“写得比我还好。”
  这话不算马屁,三姑娘抿嘴一笑,“说吧。”
  胡文这就同未婚妻介绍起他家亲戚的情形来,直到他说完,三姑娘正写好两页纸,将胡山长一兄一弟家的情况都记清楚了。连带着各房子女,婚嫁何人,婚嫁后子嗣几个,一一详细备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