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514

  何子衿早计划好了,买哪些东西,在哪儿吃饭,在哪儿游玩,她天天爬山的脚力,自己倒是逛的乐呵,险把老爹走断腿。何恭见闺女兴致颇高,也想陪闺女逛一逛这府城,咬牙强撑,逛到傍晚天黑,回到别院腿都不会动了。下车都是沈山扶着的,何子衿扶着她爹另一胳膊,小没良心的道,“爹,你就是太缺少煅炼,你可才刚三十,走一天路就撑不住了。”
  章氏笑,“我都觉着脚酸,大爷是念书的,当然不一样,倒是姑娘好脚程。”
  何子衿得意的挑眉,“爬山练的。”
  刚下车,便有管事满面喜色过来报喜,“表姑娘您这回斗菊会可是拔了头筹,唉呀,了不起了不起!连王爷都夸你花儿养的好!”接着一通马屁。
  何恭何子衿俱满是欢喜,何子衿问,“芙蓉坊的管事来过了吗?”
  别院管事连忙道,“芙蓉坊的李管事一直等着姑娘。”
  何恭对闺女道,“先去见见李管事吧。”
  何子衿对别院管事道,“让李管事进来说话。”
  何子衿扶着她爹回房,李管事很快就到了,刚要行礼,何子衿便道,“您可别这样客气,坐吧,今天辛苦了。”
  李管事坐了,喜不自禁,笑,“姑娘这花儿养的好,我倒情愿年年这样辛苦一回。”双手将怀里的红木匣子奉上,道,“奶奶说节下姑娘或有花用,这里是一百两现银,剩下的九百两都已存入钱庄兑成银票,姑娘方便携带。”
  “你们奶奶总是这般周全。”看章氏一眼,章氏上前收了。
  何子衿问,“如何就卖出这般高价,也忒是夸张了些。”
  李管事笑,“说来也是天缘巧合,小王爷代蜀王就藩,这次斗菊会,总督大人邀小王爷同往,小王爷见了咱们这花儿,说了一句,这样碧绿的菊花还是头一遭见,直接点了头名。小王爷这样赞誉,自有人力捧。”
  说不得就是有人买了孝敬这位小王爷的,何子衿内心深处添了一句,问李管事,“我们来的那天正看到王驾进城,原来是小王爷,不是蜀王吗?”
  李管事笑,“起初我也以为是王爷,今儿个有幸在斗菊会上远远瞧了一眼,原来是小王爷,后来打听了才知晓,王爷在帝都还有事,便先打发小王爷过来了。”见何子衿似是对这个有兴趣,李管事便多说了两句,“这位小王爷听说才七八岁,年岁着实不大,已能替王爷镇守藩地了。”
  何子衿笑,“看来咱们这次是托了小王爷的福。”
  “是。”李管事笑,“奶奶说明儿个设酒给姑娘庆贺,必要请姑娘过去热闹一日才好。”
  何子衿想了想,笑道,“你看我这年岁,也不像会喝酒的。再者,我不过是养了两盆花罢了,这次说来多是运道旺的缘故。我与你们芙蓉坊的合作,咱们彼此清楚就好。我要这名声无用,让世人都知道芙蓉坊就是了。要是你们奶奶摆酒,着人往我这里送一席好菜就是,倒是参加斗菊会,里里外外都赖李管事打理,说句劳苦功高不为过。”
  李管事忙道,“我不过是给姑娘打打杂罢了,用心是本分。”
  何子衿笑,“如今皆大欢喜,咱们都没白忙这一场。”
  李管事亦是舒心,笑,“是啊。”
  “天晚了,李管事用过饭没?”
  “我刚用过了。”李管事起身,“姑娘自外头回来,还未歇上一歇,我倒扰姑娘这许久。”
  何子衿笑,“我自己也惦记着,说不上扰与不扰。”对章氏道,“取二十两银子。”伸手递给李管事,不待李管事推辞便道,“今天去斗菊会的伙计们,你看着给他们分一分吧,别叫他们白忙了。既是喜事,吃个喜儿。”
  李管事一揖,“我代他们谢大爷姑娘赏。”方双手接了。
  李管事又道,“我听说姑娘是想着斗菊会后便回家去的,姑娘可定了日子?到时我必要来送一送姑娘。”
  何子衿跟她爹商量,“爹,咱们是明儿个走,还是后儿动身?”
  何恭道,“明天紧迫了些,多留一日,后日吧。”
  李管事起身告辞,沈山亲送了他出去。
  何子衿这会儿才捧起钱匣子,打开来拿出三十两,对章氏道,“章嫂子,二十两你跟山大哥收着,十两银子打发给院里的服侍的丫头婆子。”
  章氏先去瞧何恭,何恭笑呵呵,“子衿给你们,你们就收着吧,咱们这一趟总算没白出来。”何恭并不是奢侈大手笔的人,不过,他也明白人情世故,连李管事都赏了,自然没有亏着自己人的道理。何况花卖了大价钱,便是多赏些,他也不大心疼。
  章氏谢了又谢,道,“那明儿换些个散碎银子才好。”李管事带来的一匣现银都是五银一锭的银锭,齐整的很,花用却是不便的。
  何子衿笑,“没事,这不急。咱们逛了这一整日,嫂子也去用饭吧,一会儿不用过来,早些歇了,明儿咱们再出去逛半日。”
  章氏连声应是,道,“我叫厨下送热水过来,大爷烫一烫脚,去去乏。”眉开眼笑的退下了。
  父女两个先把银票收起来,何恭出门前沈氏就给他在里衣上缝了暗袋,银匣子也放枕头边儿,安置好银子,何子衿偷笑出声。何恭亦笑道,“赚了银子高兴成这样?”
  何子衿一幅窃喜的模样,悄悄同她爹道,“我原想着,去岁这花儿出现过一回,这回也就不新鲜了,能卖个三两百银子就烧高香了,谁晓得得了这许多银子。还有两盆在芙蓉坊寄卖,爹,咱们这回可真是发了!”何子衿两眼放光!
  何恭还不是圣人,其实便是圣人,也不会视金钱如粪土。闺女辛苦养了一年的花儿卖了好价钱,他自然也高兴,不过,看何子衿那精灵又财迷的模样,何恭颇是好笑,忍不住摸摸她头,“运道好。”
  “嗯!”何子衿重重点头,“蜀王府就是咱家的福星啊!”
第162章
回家
      定了回家的日子,何子衿又拉着她爹逛了一日府城后,就准备回家的事了。宁李两家皆备了重阳礼相赠,江氏还特意过来跟何子衿商定了明年斗菊会之事,最后着李管事送何子衿一行人到城外方罢。
  此次斗菊会何子衿收获颇丰,陈大郎私下都与父亲道,“子衿这养花的本事,实在惊人。”天下多少花匠,许多人一辈子怕也挣不到这些银子。
  陈姑丈笑拈胡须,“是啊。我看这孩子面相就生得好,家里父母兄弟都齐全,是个有福气的。”
  陈大郎自己也瞧着何子衿不赖,先不说他与何恭是嫡亲的表兄弟,何子衿自身素质在这儿摆着,除了会养花,小姑娘生得眉眼水灵,这可不是一般的水灵,何子衿小时候就因模样太出挑险被人贩子拐了去。小小年纪,颇会办事,同芙蓉坊合作也办的俐落。在陈家别院住的这几日,何子衿发了财,别院里的服侍她的仆婢都得了赏,可见不是那些小鼻子小眼的脾气。且自幼就会赚钱,日子更是不愁的。陈大郎心下一动,道,“爹,咱家与舅妈家再亲近不过,子衿我瞧着也好,姑舅做亲,也是亲上加亲的好事。”
  陈姑丈笑,“现下子衿年岁还小,不好跟你舅妈表弟提及,你心里有数就是。”
  见父亲已想到提亲的事,陈大郎便知父亲早有此意,不禁也笑了。他家里家大业大,子侄颇多,何子衿这样出挑的姑娘,即便不是亲戚,也是想给子侄求来做媳妇的。至于何家是否乐意之事,陈家父子颇是自信,根本没往何家可能不乐意的方面想。
  话说何家一行,眼瞅重阳将至,且何子衿又揣回大把银子,跟随的人也都有脸面,个个归心似箭,想着早些回家过节。
  何老娘也惦记的不行,自从去岁何子衿在斗菊会上出了大风头,便成了碧水县名人。碧水县虽不是啥繁华之地,往日消息亦不甚灵通,但也有几户人家在州府做生意。由于何子衿在碧水县颇具知名度,便有人自发的留意斗菊会的事儿。几乎是斗菊会第二日,何老娘就知道自家丫头又赚了大钱的消息。何老娘欢喜的失眠半宿不说,阿念则是自斗菊会后就天天跟何老娘念叨,“子衿姐姐快回来了吧?也不知道子衿姐姐是不是瘦了。”
  何老娘道,“瘦是瘦不了,那丫头出门就是吃香的喝辣的。”去岁何子衿还在什么青云居吃过三两银子的席面儿,何老娘过后很久方知这等丧心病狂之事,心疼至今,生怕何子衿这回又在外头吃三两银子一席的席面儿。辛辛苦苦的养一年的花儿,可不要人还没回来,便把卖花儿银子吃去大半。
  阿念很心疼他家子衿姐姐大冷天的出远门,道,“子衿姐姐说外头东西乍一吃好吃,吃久了没家里的饭菜有味道。这几天还尤其冷,也不知子衿姐姐和姑丈的衣裳带足了没?”
  沈氏含笑道,“放心吧,都带了冬天的夹衣斗篷,手炉走前我也给他们包上了,带足了竹炭,再不会冷的。”
  阿念是个细心的人,道,“要不叫周嬷嬷先备两样姑丈姐姐爱吃的菜。”
  阿冽点头帮腔,“买个肘子炖上吧。”
  沈氏笑,“肘子是你爱吃的。”她闺女爱吃鱼,丈夫倒是不挑。
  何老娘对孙子是百依百顺型,见孙子想吃,且即将有大笔银子入账,何老娘心情大好,立刻道,“不就是肘子么,咱家又不是吃不起,叫周婆子买一对来,明儿炖一个咱们吃。我算着,这两天也就该回来了,另一个等他们父女回来再吃。”
  沈氏笑,“买一个现吃就好,再买两尾活鱼养着,养两日没了土腥味儿,正好儿他们也回来了。”
  何老娘如今不大管这些琐事了,听沈氏这样说,鱼总比肘子便宜,何老娘笑,“这也好。”
  过一时,三姑娘自绣坊回家,碗豆手里还提着一兜子螃蟹,三姑娘笑,“转眼就是重阳,这是绣坊发的。”
  何老娘道,“我说怎么回来晚了,唉哟,这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儿出来,你李大娘怎地这般大方了?”
  三姑娘笑,其实人家李大娘从来不抠儿的好不好,便是三姑娘做绣娘时,逢年过节也有些东西发,只是比不得现在发的东西好罢了。三姑娘并不辩驳,笑道,“这东西放一夜,明儿个就瘦了,倒不如晚上蒸来吃。”
  何老娘不喜欢吃螃蟹,觉着太琐碎,念叨一回,“丫头片子也不回来,她倒喜欢吃这硬壳子东西。”
  沈氏也爱这一口,只是如今有身孕,不敢吃。阿冽瞧着螃蟹叹气,“要是姐姐在,叫姐姐剔了蟹肉蒸包子才好。”阿冽嫌蟹肉难剔,亦不大吃这个。
  唯三姑娘阿念默然一笑,这两位都有一流的吃蟹技巧。
  一家子漫无边际的说着话,螃蟹还没蒸好,就听外头小麦一声欢喜非常的高呼,“大爷大姑娘回来啦!”
  何老娘刚起身要出去接,何恭已带着何子衿进屋来,何老娘欢喜的就甭提了,只是还没等她老人家表示下对儿孙的牵挂,阿念阿冽已腿快的跑上前,阿念拉着他家子衿姐姐的手,十分心疼,“姐姐果然瘦了。”
  何老娘翻个白眼,一屁股坐了回去,先瞧过儿子,又细看她家丫头片子,嘟囔,“就你眼神好,哪里瘦了,跟走前一个样。”
  何恭何子衿父女两个给何老娘请了安,沈氏三姑娘也过来了,沈氏仔细后打量着丈夫女儿,拉了女儿到跟前,看闺女笑嘻嘻的样子,也放下心来,笑,“刚刚还念叨你们呢,这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了。”
  余嬷嬷捧上茶,何恭接了一盏,何子衿也渴了,笑饮了半盏,道,“这会儿天短,赶不了多少路天就黑了。我跟爹爹昨天一大早就往回赶,还走了两天。”
  三姑娘见何老娘眼神儿一直往何子衿这儿瞟,笑道,“姑祖母可是惦记妹妹,刚还说买肘子回来给妹妹预备着呢。”
  何老娘咳一声,移开眼,“我那是买回来给我乖孙吃的,哪个想丫头片子?”养了一家子话痨,个个都争着跟她家丫头片子说话,难道就不知道让她老人家一个先么!何老娘颇为有一屋子没眼力的儿孙烦恼!
  沈氏对闺女以笑示意,三姑娘拉何子衿坐何老娘身边儿,何子衿搂着何老娘啾啾亲两下,笑,“祖母,你不想我,我可想你。”
  何老娘连忙擦脸,嘴咧成个瓢,还道,“唉呀,真是疯了,越大越不像话。”摸摸她家丫头片子的小手,再摸摸小脸儿,笑眯眯问,“脸有些凉,是不是冷了?饿不饿?今天你三姐姐绣坊里发了螃蟹,我叫厨房蒸上了,你不是最爱吃那东西么。”真有口福,一回来就赶个正着。何老娘很是关怀了自家丫头片子一阵,刚想问问斗菊会上的收成,就听阿冽道,“阿文哥,你什么时候来的?”
  胡文郁闷,“我跟何叔表妹一道进来的,难不成你现在才看见我?”怪道这半日没人理他,只他家三妹妹送了他几个安抚的小眼神儿。想他胡公子素来也是颇具光芒的人,怎知今日竟自发隐形了。
  阿冽哈哈大笑,“没注意没注意。”跳过去给胡文倒茶吃,胡文不过玩笑一句,笑拦了他,“阿冽不用忙,我不渴。我是在外头看见何叔表妹坐着的马车,知道他们回来,过来一道蹭饭的。”
  何老娘今日欢喜,笑对余嬷嬷道,“咱家那好酒烫上一壶。”
  胡文跟何恭打听,“何叔这一路还顺利吧?我在外头听说这回是芙蓉坊得了头筹,芙蓉坊可不就是来找过表妹的大商家么,说王爷都夸表妹这花儿养的好呢。”
  何恭笑,“不是王爷,是小王爷,听说是代蜀王就藩,我也没见着。不过,我们到州府那日,正赶上小王爷就藩,那仪仗气派的很。”
  何子衿嘴快的说,“比上次天使来咱们县可气派多了。”
  何老娘深觉不可思议,“比那个还气派!”唉呀,那得是多气派呀,想像不出来啦~大家就开始懂不懂的说起小王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5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