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记(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62

  秦峥勉强一笑,却让人觉着有说不出的伤感,点点头,“她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宋嘉让拍拍秦峥的肩,想说什么,终究没说,只是沉沉的叹了口气。这女孩儿家,到了适婚年纪没有行情什么的,能把父兄愁死。但,若行情太好,也够叫人发愁的。
  收拾起心中难言的伤感,秦峥说起这次他与杜君游历的事来。
  宋嘉言得知秦峥游历回来,收拾了一套自老梅庵得来的古墨古砚交给宋嘉让,道,“待阿峥春闱的时候送给他吧,别说是我送的。”
  宋嘉让叹,若是没有吴双,秦峥绝对是很不错的选择。
  不过,世间就是如此,既生瑜,何生亮呢。
  吴
双依旧是老样子,他自然也知晓秦峥对宋嘉言的心意,只是,这种事情可没有相让的道理,大家各凭本事。当吴双收到秦峥宴请的帖子时,不禁一笑,秦峥就是秦峥
啊,比之先前那个说“君子有成人之美”的少年,如今的秦峥无疑更令人激赏。幸而他占了先机,提前将宋嘉言定下来,不然待秦峥春闱之后,宋荣会选哪个,实在
不好说。
  但,对于秦峥而言,所有令人赞赏的风度与胸襟老远都不足以抵消他内心的悲哀,宋荣说过,我为女儿择婿,不看出身不看门第,只选最好的那一个。
  最好的那一个。
  他不信他的出身门第不及吴双,但,就是这种于才干上的失败,才令秦峥格外的悲哀。
  他比吴双小两岁,功名上不及吴双,这是正常的。宋荣会舍弃他,是因为在宋荣眼中,他的才干与日后的前程也是不及吴双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句至理名言,适用于大多数人,同样适用于秦峥。
  秦峥于功课上的进益,即便宋荣也会刮目相待。
  年
前,辛家传了一件喜事过来,许氏有了身孕。其实,已经三个月了,先时月份儿小,没好声张,如今坐稳了胎,辛老太太亲自坐车过来跟宋老太太报喜。辛老太太笑
的极是舒心,“媳妇操持家事这一年,家里样样齐整,很知晓过日子。我就是一直心急她这肚子,如今她有了身子,不管是孙子还是孙女,都好都好。”
  “是啊。”老太太笑,“先时咱们相看的时候,我就说侄媳妇一脸的福气,一看就是好的。如今看来,非但知道认真过日子,肚皮也争气。”
  宋嘉言笑,“表婶有了身孕,产婆可得提前找好。”
  “可不是么,我正叫你表叔出去打听呢,勿必得找最熟炼的来。”
  宋嘉语笑问,“舅婆,表婶可有想吃的东西,我们打发人给表婶送去。”
  辛老太太笑着摇手,“不用不用,原本我也想着给你表婶买些补品来吃,你表婶说了,粗茶淡饭就好。咱们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不过,吃喝上都富足,哪顿都是有鱼有肉,你表婶气色好的很,就是想吃酸的。”
  老太太一拍大腿,笑,“没差了,肯定是儿子。”
  “我也这样说。”辛老太太欢快极了。
  欢快过后,辛老太太又开始发愁,无非还是为辛竹筝的婚事。辛老太太叹道,“一年的工夫,好几家子给筝姐儿说亲,我瞧着不错的,她要死要活的不同意。唉,真是愁得我一宿一宿的睡不好觉。她比言丫头还大一岁,赶年十六,再这样拖下去,岁数大了,哪里还有好人家儿。”
  宋老太太皱眉问,“她总是不乐意,那她自己想要个什么样的?”又说辛老太太,“你总是太心软,由着孩子们任性。差不多就给她定下,到时生米成熟饭,她的心就定了。总是挑,越挑越没有好的。”
  辛老太太犹豫,“我总怕她做了傻事。”
  “谁家定亲不是父母说了算呢。”宋老太太瞧向自己两个如花似玉的孙女,道,“就是言姐儿、语姐儿,我爱她们跟什么似的,她们的婚事也是老大定的,哪里能由小孩子自己做主,没的误了一辈子。”
  辛老太太点头,“是,大姐说的对。我回去就叫笙哥儿把她亲事定了,再这样拖下去可不成。”
  老姑嫂两个说了半日话,辛老太太临走前,宋老太太包了一大包燕窝给她,说,“侄媳妇是个泼辣人,不过,她们小年轻的,头一遭有身子,平日里又要管家,费神呢。别跟我瞎客套,你拿了去,叫她好生补养身子,跟她说,我就等着抱侄孙了。”
  老姑嫂两个本就亲近,辛老太太就接了,宋嘉言笑,“待太太回来我和妹妹禀了太太,叫济宁堂的大夫去给表婶诊诊脉,看表婶胎象如何,再说些保养的法子,大夫肯定比咱们精通。”
  宋嘉语笑,“是啊,表婶头一胎,小心无大过。”
  看人家孩子这样的乖巧懂事,想到自己女儿,辛老太太又发了一回愁,心里却是决定,一定要把女儿的亲事定下来了。却不料,刚回去没几日,辛竹筝便闯出一桩天大的祸事来。
  
  第100章
晋江原创发表
  
  说来还是为辛竹筝的亲事,正当年华的大姑娘,读过书识过字,长的也不错,家里有田有地,还有个三品侍郎的表兄,的确有不少人来给辛竹筝说亲。虽然条件不算上好,不过也是有房子有地的乡绅一流。当然,也不泛有商人上门提亲。
  有几家,辛老太太与许氏都瞧着不错,跟辛竹筝一提,辛竹筝必是挑鼻子挑眼的不乐意。说实话,她总是这样挑剔,闹得人家媒人都不大敢上门了。
  许氏有了身孕,辛老太太更加记挂女儿的终身,更兼被宋老太太开导过后,辛老太太回去便与许氏商量,挑一户妥当人家给辛竹筝订亲。辛老太太能松口,许氏也松一口气,她倒不是怕养着小姑子,实在是辛竹筝这种脾性,许氏见着她就烦。赶紧嫁了,她们也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
  许氏跟辛老太太商量,“要我说,不要远嫁,离得近些,非但日后见面便宜,就是妹妹在夫家有什么事,咱们也好过去帮衬。”
  辛老太太唯有这一儿一女,哪里舍得女儿远嫁,许氏这话,自是说到了老太太心里去。
  许
氏又道,“我觉着,商人虽说有银子,论实惠不如乡绅。妹妹是个要强的人,日后孩子念书科举,若是商家可不成,又是一桩麻烦。再者说了,商人重利轻别离,若
是出去做生意,一走就是个把月,留下妹妹在家,如何使得?倒不如乡绅,安安稳稳的守着田地过日子,哪怕不是大富大贵,也是衣食无忧的。”
  “再有人品上,本事大小暂且不论,关键人得踏实,以后小两口一条心的过日子,什么样的日子过不好呢?”
  许氏说的这些话,的确是金玉良言,尽管辛竹筝跟她总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到底是小姑子,许氏也盼着辛竹筝好。
  许
氏能这样为辛竹筝打算,说句良心话,也并不独是为了辛竹筝。家里丈夫老实、婆婆又不是刁蛮的性子,由着她当家,婆婆丈夫对她都好,许氏并不是不思回报的
人。虽然辛家不是大富之家,她的日子过的是极顺心的。故而,尽管辛竹筝这种不讨喜的脾性,许氏还是耐下心来为她盘算婚事。
  许氏不计前嫌的为辛竹筝打算婚事,辛老太太与辛竹笙看在眼里,自然对她只有更好的。一家四口,除了辛竹筝,都觉着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儿。
  辛
老太太亲自跟辛竹筝说定下亲事,辛竹筝反对无效,在床上躺了几日后,便也同意了,偏又说去庙里烧香。好歹辛竹筝是同意了亲事,她要烧香啥的,想着闺女在家
住不了多少日子,辛老太太都由她。只是,许氏怀着身子,路上颠簸不得。于是,便是辛老太太带她一道去的西山寺。
  烧过香后,辛竹筝要去庙里逛逛,辛老太太素来宠爱女儿,便由她去了。结果,不知怎地,辛竹筝到了庙中桃花湖畔,一不小心就跌进了湖里去,最丢脸的是,救她上来的是一个男人。
  辛老太太当时就没了主意,最离谱的辛竹筝,睁眼一瞧该男子的相貌,便大惊失色,惊呼,“你是谁?”
  那男子挑眉浅笑,露出三分风流相,“姑娘以为,我是谁?”
  要宋嘉言说,辛竹筝这湖畔落水的智商,绝对比姚馨净房啥啥的高明多了,更比方二脱裤子耍流氓啥的强上一百倍。
  辛竹筝的失误在于,救她上来的人,非她想象中的良人。
  想坑的人没坑成,倒把自己给坑了。
  说来,自水中将辛竹筝捞上来的人颇有身份,姓彭,彭彦容,当朝首相彭老相爷的嫡长孙,如今正在翰林院做翰林,绝对的高富帅。关键是,不要说人家彭公子早有妻妾,便是啥也没有,正当婚龄,也不可能要辛竹筝哪。
  这
位彭公子要出身有出身,要人才有人才,家中妻妾一大把,绝对是怜香惜玉的性子,把辛竹筝自湖中捞起来,见怀中姑娘如同寒风中一朵瑟瑟娇花,心下怜意大起,
便以身上玉佩为定,道,“彭某救人心切,到底坏了姑娘的名节,只是家中已有贤妻,愿以玉佩为媒,纳姑娘为妾。”
  辛竹筝混身发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辛老太太并不是有主意的人,许氏听闻此事后气个半死,辛竹筝没事儿还要西子捧心的在床上躺了几日,何况如今?
  辛竹筝混身湿淋淋的回了家,又正是冬天,早冻个半死,来不及责骂,连忙叫人去请了济宁堂的大夫来。原本以辛家的家境,哪里用得起济宁堂。皆因许氏有孕在身,宋家跟济宁堂说了,让济宁堂十天半月的来给许氏诊一诊身孕。
  济宁堂的大夫开了药,交待下医嘱,便告辞了。
  许
氏直接令婆子捆了辛竹筝身边的两个丫头,开始两个丫头还不肯说,两棍子下去便什么都招了。一个叫小蓝的丫环哭道,“搬出侍郎府时,奴婢是跟在姑娘身边服侍
的,当时,那府里老太太将奴婢的身契赏给了姑娘。奴婢的哥哥是那边儿府里门房上当差的,专管着跑腿儿送东西。这些天,姑娘给了奴婢五两银子,叫奴婢回家,
去跟哥哥打听,那边儿大姑娘都往吴状元府上送过什么?”
  “姑娘的话,奴婢不敢不听。其实奴婢哥哥也并不知主子们的事,只是有一
次,奴婢哥哥往吴状元府上送过信件。奴婢就跟姑娘说了。”小蓝哭的一脸的鼻涕眼泪,如今辛竹筝出了这样的事,她们定是活不成了,吓的浑身发抖,“前天,姑
娘差奴婢送了封信给奴婢哥哥,叫奴婢哥哥给吴状元府上送去。余下的事,奴婢就真的不知道了。”说着,又磕头求许氏饶命。
  许氏是个
有脾气的人,当下气的身上不好。辛老太太只晓得哭,辛竹笙唉声叹气半日,也没什么好主意,见许氏脸色苍白,担心她的身子,忙扶了许氏回房躺下了,辛竹笙
道,“你暂且歇歇,我找个媒人,待妹妹病好,就把她嫁到外地去。”若辛竹筝无心,家里人难免为她委屈。得知有此内情,没打她个半死真是母兄好脾气了。出了
这样丢脸的事,帝都附近辛竹筝是嫁不得了。若是给那啥公子做小,辛竹笙还宁可辛竹筝远嫁,好歹是正头夫妻。
  许氏叹道,“你去劝劝母亲,别叫老人家太伤心。再差人往姑妈府里说一声,彭公子是相爷府的嫡长孙,岂是好相与的?”
  “知道了,你莫操心了,暂且歇一歇。”
  吩
咐丫环好生服侍,辛竹笙又劝母亲,辛老太太本就是个没啥主意的人,如今她再糊涂也明白自家闺女看上的人是谁了。辛老太太守着儿子一通哭,“我看着你妹妹长
大,竟不知她什么时候有了这等糊涂心思。这叫我如何去见你姑妈呢?”宋家对辛家向来尽心,若无宋荣扶持,辛家怎么可能在帝都立足?如今,自己闺女竟然看中
了宋嘉言的未婚夫,还使出这样的招数来。辛老太太的伤心愧疚,就不必说了。
  再如何愧疚,也不能不登宋家的门儿哪。
  辛竹笙低头愧悔的将事与宋荣说了,又磕头赔罪,一张脸窘得跟张大红布似的。宋荣叹,“起来吧,这事儿不怪你。”辛竹笙在宋家住了这几年,宋荣对辛竹笙的品性很了解。尤其,自从娶妻后,辛竹笙很有些当家做主的样子。
  想到那次辛竹筝夜半到小纪氏的院中求姻缘,他并没有深究辛竹筝心中之意,原来,辛竹筝是看中了吴双,她还真敢想!
  还有吴双那个混帐东西,这件事若说吴双不知情,宋荣把脑袋拧下来输给他!
  当下之急,还是先解决辛竹筝的事,宋荣问辛竹笙,“筝姐儿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辛竹笙脸上通红,道,“留在帝都,筝姐儿怕是找不到好人家儿。我想着,还是把她嫁到外地去。”
  “现在把她嫁出去,你觉着,她能过好日子?”宋荣问。
  辛竹笙道,“除了远嫁,也没什么好主意。”
  宋荣道,“你若不介意,我来处理此事。”
  辛竹笙忙道,“表哥肯教导她,再好不过。”说着,辛竹笙有几分懊恼,“我不大会说话,人也不灵光,她们小女孩儿的心思,我也不明白,总觉着给她找门儿可靠的婆家,就是兄长的责任了。我也不知晓,她什么时候变成这样子的。”
  宋荣总不会迁怒辛竹笙,道,“好生过日子,多孝顺舅母。”
  辛竹笙忙应了。
  交待了辛竹笙一番,宋荣便让他回家了。
  辛
竹筝虽然在彭彦容的怀里失了名节,这种失节之事,成亲是正常的解决手段,如彭公子这种有妻有妾的,将辛竹筝纳为妾室,也算仁义。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方
式,辛竹笙出面跟彭家人说,感谢彭公子救她妹妹一命,他已经决定把妹妹送到庵里出家。又将彭公子留下的玉佩还给彭府管事,彭府人只得回去复命。
  至于吴双,他是亲眼看到辛竹筝被彭公子从湖里捞出来的。事已至此,吴双将辛竹筝那封信交给宋荣,道,“有人仿言妹妹的字迹送了这封信到我家,我虽是存了试探的心,着实未料到是表姑娘……”
  宋荣淡淡的问,“你瞧见筝姐儿去了庙里湖畔。若她不是看到你,如何肯跳下去?她还穿了一件与言姐儿相似的衣衫,是不是?”这些脑残的手段,不用打听,宋荣也能猜到一二。
  吴双一时无言,宋荣道,“我问你,是不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