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记(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62

  若宋嘉语来,估计第二日就得在床上挺尸了。
  宋
嘉言此人,嘴巴甜,脸皮也厚。她第一天自己折腾半日,连顿正经饭都没吃上,接着下午她就去蹭饭了。当然,她也不白蹭,到厨下笑嘻嘻的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起码洗个菜扫个地倒个水的没问题。她都这么主动的劳动了,再说了,伸手不打笑脸人,厨下那些女尼也不好意思不给她碗饭吃。
  一连半个月,宋嘉言才学会了怎么用炉灶、怎么蒸米饭,至于炒饭,这倒是难不倒她。不过,宋嘉言不大喜欢自己做饭,她这人爱热闹。哪怕她想去给老梅师太请安,老梅师太从不见她,她就跟着庵里的女尼混。
  这些女尼,多是以往宫中的宫人,各有辛酸,终身未嫁,难得有这么一片清静之地。
  人年纪大了,总会颇多宽容之处。
  宋嘉言一个小女孩儿,年纪不大,人也有眼力劲儿,不是那种娇滴滴的大家小姐类型,没多少时间,宋嘉言就跟这些女尼混熟了,起码能说上几句话。
  首先,最让人惊讶的就是宋嘉言的饭量,以往在家里,有鱼有肉有蛋有菜,宋嘉言都要吃两碗饭的人。现在在庵里,除了菜就是菜,连蛋都没有,宋嘉言就得吃……三碗饭才吃的饱。
  当然,女人用的碗都比较小。
  厨房里掌勺的叫如玉的女尼就说了,“嘉言,你倒是不胖,不过,少食多餐比较好。”毕竟宫人出身,非但举止礼仪最好,便是说话蛮是慢调斯理、柔而不腻,随便一个都是吕嬷嬷的水准。
  其实,庵里的素斋也做的很好吃。但,素的就是素的,再怎么烧,也烧不出肉味儿来。宋嘉言对于自己的饭量也很有些不好意思,说,“我吃不饱就浑身没劲儿。玉姨,我能出去走走么,在庵外头。”
  如玉道,“不要走远,就去附近的咱们的庵田默林中走走就成了,太远了不安全。”
  宋嘉言连忙应了,说,“玉姨,你放心吧,我就是出去看看。平日里在家,可没有这样的机会出门呢。”
  吃过午饭,宋嘉言一并帮着收拾了,又跟如玉说了一声,她就出门了。
  另一个女尼如兰笑,“肯定是出去找肉吃了。”
  如菊也笑,“这些天我看她大中午的不睡觉,用面粉淘了面筋粘在竹竿上粘树上的知了下来,还装模作样的装乖说是怕知了叫吵着咱们休息。”
  如梅接了如菊的话笑,“可不是么。自己偷偷的把粘来的知了放在盆里抹上盐腌一个晚上,第二天用油煸熟了吃。弄得她院里香的很,还当别人不知道呢。”
  庵里来了个小女孩儿,似乎格外的多了许多乐趣,女尼们一道说着宋嘉言自作聪明的趣事,笑一笑方各做各事了。
  宋嘉言这点儿小心思,在这些宫人出身的女尼面前根本不够看,好在她也未耍过什么心机之类的。她就是有些嘴馋了么,偷偷摸摸的弄些知了肉来吃,还当别人不知道呢。
  宋嘉言出门就是找肉吃呢,她早想好了,身上还带了火折子与细盐,腰间挎一把柴刀,沿着山路,四下寻摸。
  后来,吴双在形容他与宋嘉言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第一次遇到,在一个姑娘家的眼里,一只野鸡比我这个绝世美男子更有魅力。”
  其
实,宋嘉言倒不是觉着野鸡比美男更有魅力,当时,她根本没看到边儿上还有个男人。她寻罗大半个时辰,才寻罗到一只在林间散步的野鸡。看到野鸡之后,大半个
月没正正经经吃一次肉的宋嘉言当下飞出腰间柴刀,柴刀飞过,一刀砍掉了野鸡的半颗头。而可怜的野鸡,叫都未叫一声便毙命当场。
  吴双挽起的弓箭没能射出去,野鸡已毙命宋嘉言的柴刀下。宋嘉言颠颠儿的跑过去捡起野鸡,捡回柴刀,正想找个地方弄个叫花鸡来吃呢,回头就见一个小子臂挽长弓,两只桃花眼正瞅她呢。
  宋嘉言倒没觉着这小子是刺客,若是刺客,早趁她捡野鸡的时候一箭射死她了。只是,唉哟,这小子怎么生的……唉哟……这么叫人流口水哩。
  宋
嘉言并不是没有见识的人,自己老爹就是帝都有名的大帅哥,年轻时人称宋玉郎。当然,宋老爹现在年纪有些大了,已经是美大叔了。不过,就是现在,宋嘉言自己
的哥哥宋嘉让,虽然没有老爹宋荣的俊秀,但也是浓眉大眼的帅哥一枚。还有秦峥的清俊,李睿的俊美,宋嘉诺的可爱……反正,宋嘉言自认为见过的少年不少,却
似乎都比眼前的少年少了些什么。
  有句话来形容美女,是说“荆钗布衣不掩其天香国色”。其实,叫宋嘉言说句良心话,这句话,也很适用于眼前的少年:真是粗缯大布不掩其丰神如玉。
  以至于宋嘉言恨不能弄道灵符来试试这小子是不是山中妖精变的,唉哟,怎么生的这样好呢。
  宋嘉言打量吴双两眼,于内心深处悄悄的嫉妒了一下人家的美貌。但,美貌又不能拿来当肉吃,宋嘉言拎着野鸡就要走人。吴双却上前一步,挡住宋嘉言的去路,拱拱手,道,“姑娘。”虽是小尼姑的装扮,不过没见哪家尼姑能这样辣手催鸡的。故此,吴双唤了宋嘉言一声姑娘。
  宋嘉言语气不善,问,“干嘛?要抢我的鸡吗?”吴双既不是刺客,又身带长弓,背上还背了个竹篓,看不清里面有什么东西。宋嘉言想着,这小子该是来山上打猎的。不过,打猎打到老梅庵的地盘儿就不对了。宋嘉言几乎想代老梅庵没收了这小子的竹篓,里面肯定是吃的。
  吴
双浅浅一笑,眉目间似有盈盈光辉一般,俊美之态,难以形容,“我这里有在山上采的山菇,姑娘身着尼衫,想来是住在庵堂的,这鸡要拿回庵堂吃,不大方便吧。
我与弟弟住在这附近,正是默林的守林人。若是姑娘不嫌弃,小子手艺尚可,正好用野鸡烧山菇,味道鲜美极了。我愿意请姑娘用饭,如何?”
  人生的好看就是沾光,宋嘉言多瞅了几眼吴双的美貌,抬抬下巴,立场坚定,“放心,我自己能收拾。”她自己的鸡,干嘛要为一点子山菇就分给这兄弟两个吃啊,她才舍不得呢。
  吴双依旧笑吟吟地,“姑娘就是自己收拾,如今山上也没有干柴。姑娘先把拔鸡毛,掏内脏,再寻柴火来烤鸡。这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干柴难寻啊。”
  宋嘉言歪着脑袋瞧吴双两眼,说,“万一你是拐子可怎么办?”
  吴双哈哈大笑,“就是拐子也会怕姑娘的柴刀的。”
  宋嘉言是个傻大胆,更兼吴双生的秀色可餐,反正晕头晕脑的,宋嘉言就跟着吴双去了。见吴双有小背篓,宋嘉言就把野鸡放在吴双的小背篓里叫他背着。
  吴双极擅言辞,笑道,“姑娘想将这鸡怎么吃?”
  宋嘉言道,“做成叫花鸡来吃。”
  “我看姑娘唇色泛干,眉心似有一缕火气,不如喝鸡汤,我放一些药草进去,清凉去热的。”吴双一看就是走惯了山路的,步子轻盈灵敏,难得宋嘉言还能跟得上他。
  吴双刚一回家,屋里就出来一位与他一模一样的少年,宋嘉言顿时呆了,既惊且叹,“你们是双生子啊!”哇,真是了不起。双生子倒是常见,但长的这样一模一样、俊美无双的少年,可就实在难得了。
  吴双解下背上的竹篓,笑着介绍一句,道,“这是我弟弟,吴玉。”
  “阿弟,这位是宋姑娘,住在附近的庵堂。”
  吴玉对着宋嘉言拱拱手,就没再理会她,转而去看兄长竹篓里的东西,道,“阿兄猎到了野鸡?”
  “是宋姑娘猎到的,我采了不少山菇,宋姑娘拿山鸡入伙,我们一并吃饭。”
  吴玉的桃花眼冷冷的扫了宋嘉言腰间的柴刀一眼,与兄长道,“昨天捉来的鱼养了一夜,也可以杀了。”
  吴双笑,“你去把鱼杀了,我来收拾鸡,宋姑娘,麻烦你把山菇洗干净,咱们也可以快些用饭。”
  宋嘉言看这山间三间瓦房,就去找盆舀水洗山菇,一面洗一面问,“我听说山上有许多蘑菇是有毒的,这些蘑菇能不能吃啊?”
  吴双笑,“到时我先吃,万一有毒,也是先毒死我。姑娘见我被毒死,就不要再吃了。”
  宋
嘉言哼哼两声,说,“你们是帝都人吗?庵里怎么会请你们看守默林啊?”老梅庵虽然不算非常大,不过,老梅师太圈了好大一处地盘,都算在老梅庵所属范围之
内。庵堂里面有女尼们打理,外面就需要帮手了。只是,看这兄弟两个的模样,实不像寻常的守林人,刚刚他去厨房里拿盆洗山菇里,往里间儿扫一眼,还看到了好
些书册。
  宋嘉言有所问,吴双却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兄弟两个一看就是做惯了的,非常利落和将鸡和鱼收拾好,宋嘉言也把山菇洗干净了。吴双的手艺,一个灶来煮饭,一个灶来烧菜。小半个时辰就都弄好了。
  一样山菇野鸡汤,一样烧野鱼,一样炒山菜,荤素相宜。
  宋嘉言大半个月都没好生吃过一回肉了,这回见着鸡鱼,眼睛都绿了,抄起饭碗就是埋头一通吃。人家斯斯文文、俊美成双的吴家兄弟没吃几口,宋嘉言已经席卷了一碗饭、半只鸡、一条鱼、半盘子山菜、连带两碗山菇鸡汤。
  吴玉看他哥一眼:为着人家的山鸡,找了个饭桶回家,真是亏死了。
  吴双心下也是苦不堪言:这么丁点儿大的小姑娘,他盘算着顶多吃上半碗饭,喝上半碗汤也就饱了,他实未料到这丫头胃口这般惊人哪。若早知是个小饭桶,他哪里敢打山鸡的主意。
  宋嘉言好一顿猛吃,直待肚子鼓起来,宋嘉言方打了个满意的饱嗝,摸出帕子擦擦嘴巴,一脸幸福的弯着眼睛赞叹,“好好吃。”
  瞅一眼天色,宋嘉言笑,“我得回去了。大吴哥、二吴哥,我就先走啦,谢谢你们招待啊。”说完,宋嘉言起身,就告辞了。
  吴双还客气一句,“妹妹有空来玩儿啊。”
  宋嘉言完全不懂客气地,“会的会的,你做饭很好吃,我肯定会常来的。”
  吴双当即想抽自己一嘴巴,怎么这样话多!这丫头可别当了真才好。
  宋嘉言已经揉着肚子回庵堂了。
  兄弟两个看着桌间的残汤剩饭,吴玉道,“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吴双挑眉,“鸡不是偷的。”蚀把米便是真的,“吃吧,跟个小丫头,计较什么。”
  
  第69章
晋江原创发表
  
  宋嘉言是个谨慎的人,虽然吃了吴家兄弟一餐饭,回到老梅庵后,她还是找了如玉女尼打听吴家兄弟的底细。
  如玉把干木耳泡在白瓷碗里,笑,“哦,吴家兄弟啊,他们是看守默林的,你遇到他们了。”
  “玉姨,他们斯斯文文的,生的也不错,实在不像寻常粗人。”宋嘉言道,“我看他们像是读书人。”
  如玉笑,“师太十分珍惜庵外默林,寻常那些粗人哪里配打理咱们的默林呢?”如玉并没有吊宋嘉言的胃口,道,“听说他们兄弟是来帝都准备春闱的,或者是知道默林里状元屋的名声,便来应征守林人了。”
  “状元屋?”
  如玉有些讶意了,“你不知道么?先时你父亲与叔父也做过默林的守林人,后来,你父亲中了状元,便有人将他们住过的那几间守林人的小屋称为状元屋,有不少读书人都会来碰碰运气。吴家兄弟来前,是一位卢举人住着,卢举人一住六年都无所获,便离开了。”
  宋嘉言直接无语,唇角抽了又抽,方道,“这要是住个啥屋子就能中状元,那也不用念书了。”
  如菊一笑,轻轻吹去松子上的细皮,“要不怎么外头都管读书人叫书呆子。”
  一时饭好,宋嘉言帮着摆上饭,她就喝了一小碗的稀粥。如兰故意笑问,“嘉言,不饿么?怎么吃的这么少。”
  “哦,中午玉姨说叫我少吃多餐,我想了想,觉着玉姨说的是对的。”
  如玉几个暗暗偷笑,不再逗她。
  宋嘉言常从庵里带些新鲜的蔬菜过去给吴双吴玉吃,宋嘉言总是带东西来,吴家兄弟有好吃的,也不好不给她吃。
  当
然,上一回是馋狠了,解过一回馋后,又常能在吴家兄弟这里吃到一些荤味儿,宋嘉言就恢复了以往的斯文形象。何况,她从来也不会白吃饭,她还教给吴家兄弟在
院子里开辟了一块菜地,种上当季的菜蔬。宋嘉言道,“若是下雨下雪的不方便出去打猎抓鱼,就吃院里的菜,多方便。”
  “言妹妹还会种菜,真是多才多艺。”
  “这算什么多才多艺,我祖母在家都会种菜。”宋嘉言把土拢上,又稍稍点了些水上去,说,“过两天就能出苗了,要是看着地里干了,记得浇水。浇水最好是早上或是晚上浇,这是种的青菜和一些小葱,等过些天,就能种萝卜和白菜了。”
  宋嘉言帮他们把菜地整理好,向来冷面冷言的吴玉都端了盏茶出来给宋嘉言喝。宋嘉言洗洗手,接了吴玉送上的茶,笑,“吴二哥也就这个时侯和气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