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记(校对)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162

  “娘娘此话何意,臣女不解。”宋嘉言温声道,“亲戚,是说有血缘或是姻亲的人,方能称之为亲戚。臣女实在不知与娘娘是何亲戚,方有此一问。臣女并不敢小瞧娘娘,臣女实是担心宋家寒门陋户,一时不慎为娘娘所误认,高攀了娘娘,就是宋家的不是了。“章侧妃被宋嘉言不紧不慢顶的肺叶子疼,她自恃四品侧妃之位,又为二皇子所宠爱,哪里将宋嘉言放在眼里。不要说宋嘉言,就是宋家,章侧妃不过是娘家拿不出手,方有此次亲自登门罢了。她如何身为二皇子宠妃,世间高贵无过于皇族,章侧妃直接问,“你们太太呢?”
  “回侧妃娘娘,太太去承恩公府赴宴去了。”
  想到表姐交际的这些有头有脸的人家,章侧妃又软了口气,道,“既然你们太太不在,我去瞧瞧你家老太太。”为了将来低头,不算什么。就是这小丫头,日后有的是处置的时候。
  宋嘉言道,“回侧妃娘娘的话,家祖母如今正卧病在床,怕唐突了贵人,不敢相见。就是臣女府上,因未曾的前接到侧妃娘娘要驾临的帖子,如今路未净、屋未扫,恐怕也没有妥当的屋子招待娘娘。”
  章侧妃此时方明白,她是被拒之门外了。
  这种羞辱……章侧妃脸上一时红白。宋嘉言再次一福身,高声道,“臣女恭送侧妃娘娘。”底下丫环婆子早得了宋嘉言的叮嘱,此时一并高呼,“奴婢们恭送侧妃娘娘。”
  恭送侧妃娘娘!
  在五月和风之中,章侧妃与一众二皇子府的丫环、婆子、随从、侍卫,开天辟地的头一遭,他们,竟然,被,恭送了。
  
  第66章
晋江原创发表
  
  帝都小道消息流传之快,是宋嘉言所料未及的。
  小纪氏回府之后就知道了章侧妃到访,然后被宋嘉言堵在大门外,根本没叫进门儿的事。小纪氏简直头晕脑胀,虽然宋荣不喜她去见章侧妃。但,章侧妃都到家门口了,这可是皇子侧妃,怎么能这样对侧妃无礼呢,小纪氏喘了好几口气,先唤来女儿一问。宋嘉语道,“我也不大清楚,是大姐姐到门外跟侧妃娘娘说的话,我还以为会请娘娘进来坐一坐呢。”谁晓得大姐姐直接在门口把人撵走了……这种结局,完全在宋嘉语的认知之外好不好。
  小纪氏又唤来管家媳妇问具体的事,管家媳妇倒是记性不赖,口齿也伶俐,很快将宋嘉言与章侧妃的对话学了一遍。小纪氏脸色十分难看,管家媳妇话都不敢多说一句,直待小纪氏令她退下,她方忙不迭的退下了。
  小纪氏是庶女出身,这在宋家并不算秘密。但是,宋嘉言直接打章家人的脸,小纪氏当然心里也很不痛快。管家媳妇深知此情,唉,只是,她们下人也难过。太太是当家太太,大姑娘素有主意,又深得老爷、老太太的宠爱,她们做下人的,也只有去做那墙头草才能保得平安了。
  小
纪氏实在忍耐不住,着人唤了宋嘉言一问。这些年,小纪氏与宋嘉言不是交锋了一次两次,小纪氏深知宋嘉言的脾气,口气并不太过严厉,反是一脸慈爱的拉着宋嘉
言的手道,“我的大姑娘,你这个脾气哟,真是要急死我了。那是正四品的侧妃娘娘,你怎么能对侧妃娘娘无礼呢?这事儿要传出去,可是要给你父亲惹麻烦的。”
  宋嘉言笑笑,“太太,这你就错了。我这样做,就是爹爹也不会怪我。太太若不信,只管等爹爹回来问爹爹就是。”
  小纪氏脸上一僵,宋嘉言再次道,“爹爹是不会怪我的。”
  想与宋嘉言好好的说几句话,实在比登天还难。小纪氏只得道,“唉,你到底是女孩子,以后行事,还是要多思量,女孩子,温柔和顺才是正理。”
  宋嘉言应了,两人再无话可说,宋嘉言便告辞了。
  想一想小纪氏的花容月貌,再想一想小纪氏说的话,宋嘉言不知该是笑是叹:宋荣这样聪明的男人,可惜,小纪氏对宋荣满心爱慕,她却一点不明白这个男人的心思。
  果然,宋荣回家后知晓此事,就说了宋嘉言一句,“应该更委婉柔和些,到底伤了侧妃娘娘的脸面。”这话假的哟。
  宋
荣其实在衙门就听说了,只要是清流出身、或是些许讲究的人家,没人说宋家有错的。你一个皇子府的侧妃,四品诰命而已,就是皇子妃娘娘去大臣府上也得提前通
知一声下个帖子吧!尼玛做了不速之客,还有脸去自认人家表亲,尼玛啥表亲啊?以为咱们不知晓你底细啊?前年想立侧妃没立成是因为啥啊?尼玛是不是忘了自己
啥个出身啊!
  尤其礼部韩侍郎,落衙回家时与宋荣遇到,狠狠的赞了宋荣两句“教女有方,不愧清流出身,有风骨”啥啥的,反正是一堆的好话。甚至,韩侍郎回家后跟老婆商量,“咱家大孙子的年纪,与宋家长女的年纪倒差不多。”
  不
晓得丈夫怎么突然提起宋家女来,韩太太笑,“哪个差不多,咱们大孙子都十六了,人家闺女才十一。”孙子到了说媳妇的时候,这两年,韩太太别的没干,就想着
与儿媳妇一门心思的打算给孙子相看个合适的媳妇。宋荣官职不低,韩家当然考虑过他家闺女,奈何,宋家姐妹年纪尚小,实在不大相宜。如今已为大孙子看好了翰
林院柳翰林家的闺女,这就要托个合适的媒人去提亲了。
  韩侍郎道,“二孙子十四,倒还合适。”
  韩太太笑,“你今日这是怎么了?”叹口气,道,“大孙子订了五品翰林家的闺秀,二孙子媳妇门第太高也不好。”且不说此事能不能成,若侥幸成了,就是两个孙子心里,怕是也得别扭。
  韩侍郎这才不说话了。
  宋荣心里也很恼火章侧妃不请自到的恶心,拿他宋家当什么!私下奖赏宋嘉言一匣小金锞子,干得好!
  宋
嘉言自己的钱,大头给李睿拿去做生意,一点压箱底的私房在宋嘉让走的时候都给了宋嘉让做盘缠。如今,宋荣着人送来这匣子小金锞子,少说也有五十两,换成银
子也有五百两了。宋嘉言欢喜的很,拿出一锭五两的小金锞子,命婆子出去换成散碎银子和铜钱,以备平日用着方便。
  她们兄弟姐妹是一
样的,一月有二两银子的月钱。这二两银子,寻常四口之家过一个月也是够的,只是,放在府里,打赏奴才们都勉强,也没人真就指望着这二两银子过日子。宋嘉言
宋嘉让有武安侯夫人补贴,宋荣也会时不时的给他们一些零用使。宋嘉语宋嘉诺有小纪氏照看,当然,现在辛竹筝也有小纪氏来负责了。至于辛竹笙,宋荣也不会委
屈到他。
  宋嘉言数着小金锞子,就明白章侧妃的事她并没有做错。
  只是,此事乃内帷之事,章侧妃无礼,宋家也没让她进门儿。这种事,即使最碎嘴的御史,也不好拿来说嘴。拿来说嘴的,无非是帝都里的夫人太太们。这次,章侧妃也算出了个大名儿。
  章
侧妃深觉受到莫大羞辱,气个半死不说,回去后狠狠的哭了一场。二皇子心疼爱妾,去找韩妃念叨。韩妃唇角噙着笑,一双眼睛冷若冰雪,“这事儿要怎么说呢。不
要说是去素不相识的大臣家里,就是回自己娘家,也得很着人去问一声,娘家可有没有人?我去别人家作客,也得先递帖子,看人家可有空闲,不要枉作了恶客。章
侧妃就这么没头没脑的直接到人家门上去,要人家怎么招待?父母都没在家,祖母还病着,一府的奴才,没个掌事的人,要怎么招待她?”
  韩妃笑吟吟地,“殿下跟我说这些,我就是想帮章侧妃,也没理可帮?难道还要去人宋家问罪不成?”
  二皇子怒,“什么叫没头没脑?宋家的大太太是章妃的表姐!”
  韩妃笑悠悠地,“这话,殿下跟我说,我只得应着。宋大人的太太姓纪,出身武安侯府,若我没记错,宋太太的母亲是武安侯夫人,武安侯夫人姓冯,出身殿下的外家兴国侯府。我却不知宋家大太太怎么跟章侧妃成了表姐妹。殿下可别往外说,倒叫别人听不明白。”
  二皇子一时语塞,恼羞成怒,“你何必放着明白装糊涂。”
  “明
白就是明白,我也犯不着装糊涂。”韩妃笑眯眯地轻声软语,“殿下与其生这没影儿的气,还是想想怎么跟宋家赔礼吧。这事儿,瞒不住。帝都有个风吹草动,传的
比什么都快。母妃在宫里这些年,多么不容易。她又十分喜爱章妃,结果,章妃做出这般没脸的事来,叫母妃的脸面儿往哪儿搁呢。”
  二皇子瞪眼,“我还没去跟宋家问罪呢?”宋家这般无礼,简直岂有此理。
  韩妃明眸流转,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果然不出韩妃所料,甭看宫里一群女人们成年累月的也出不得宫,不过,她们的消息半点儿不慢。二皇子生母婉贵妃原是昭文帝潜邸中的老人儿,后来昭文帝登基,因婉贵妃育有两子之功,便封其贵妃之位。只是,这贵妃一做多年,即使皇后死了,婉贵妃也未能再升一级。
  论位份,贵妃不低了。只是,论宠爱,婉贵妃早已人老珠黄、年老色衰;论权柄,皇后死了,昭文帝的亲娘方太后老当益壮,何况太后有自己心爱的侄女丽妃,也轮不到婉贵妃伸手。
  不过,丈夫靠不上,婉贵妃却有两个儿子,二皇子、三皇子均为她所出。何况,如今的兴国侯正是婉贵妃嫡亲的兄长。
  婉贵妃有儿子有背景,在后宫里还是颇有些体面的。
  只是,后宫从来不缺少迎高踩低的人。
  章
侧妃做出这般丢脸的事,第二日连方太后都知道了,方太后虽不喜宋家,不过大好机会,她怎会错过?方太后借事说了婉贵妃两句,“你也是做祖母的人了,老二也
是做父亲的人了,怎么还这样没个稳重的时候。就是侧妃,那也是正四品的诰命,岂能随便许人?这样不懂事的婢妾,少叫她出去见人,省得丢人现眼。”
  方太后这话何其不客气,婉贵妃半句话不敢说,只得低低应了。
  昭文帝的办法简单直接,命宗人府选了几个出挑儿美人儿,转赐给二皇子享用。身为皇子,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平日里瞧着这个儿子虽没有大本事,倒不知道糊涂成这个样子。
  婉贵妃在自己宫里拧坏了十条锦帕,终于拧到了韩妃袅袅娜娜、风情无限的进宫来请安。
  待韩妃行过礼,斥退宫人,婉贵妃便是一顿披头盖脸的数落,“你身为老二的正室,是怎么管教妾室的?倒叫她们做出这般丢人现眼的事!平日里看你是个稳重周全的,如今看来,不过了了!”
  韩妃倒没急着请罪,听婉贵妃说完,韩妃一脸迷惑的问,“不知母妃所指何事?儿媳实不知家中妃妾有何不妥之处?”
  婉贵妃受了一肚子的气,正没处撒火呢,见韩妃还一幅毫不知情的模样,更是心下火大,一掌重击在宝座扶手上,浑身直哆嗦,“章氏的事,你敢说你不知道?”
  韩
妃此方恍然大悟,脆生生道,“这事儿啊。说来也是章妃的委屈,殿下还赏了她两斛珍珠压惊呢。我们殿下早说了,赶明儿就去宋家问罪,勿必要替章妃讨回公道!
就是父皇也知晓殿下委屈,赏了殿下好几个美人儿呢。母亲放心,媳妇已尽数将她们安排好了,包管妥妥当当的,不让这些妹妹们受到半分委屈。”说着,韩妃就是
一幅眉开眼笑的模样。
  看韩妃巧笑倩兮的娇美脸庞,婉贵妃眼中像是粹了火,劈手就赏了韩妃一记耳光。
  婉贵妃怒火中烧,力道颇大,她指上又带着尖尖的指套,指套划在韩妃脸上,竟带出几缕血痕。韩妃挨了一巴掌,二话没说,拧身一头撞在婉贵妃宝座的雕花扶手之上,顿时血流满面,昏死过去。
  室内传来一声尖叫,外面侯着的宫人还以为是婉贵妃怎么着了,急忙跑进去一看,韩妃一头一脸的血,躺在地上人事不知。尖叫,是婉贵妃发出来的。
  此事,震惊朝廷内外。
  自太祖皇帝开国,还是头一遭发生宫妃逼死儿媳妇的事。
  当
然,韩妃没死成,不过,却是被方太后第一时间火速的移到了慈宁宫去。方太后对儿子哭道,“几个孩子的媳妇,是咱们母子两个眼睛不眨的挑遍了大家闺秀,才给
他们定下的。这么些年看下来,没有半分不妥当。人家把好端端的闺女嫁到咱们皇家来,不就是图得咱们皇家堪为天下表率。将心比心,哀家对几个孙媳妇如同孙女
一般,平日里但有赏赐,有端睿她们的,就有孙媳妇的。就是哀对你的妃嫔,平日里也没有半句冷言恶语。婉妃跟在你身边伺候这些年,怎么倒这样折磨那孩子……
我知道,她这是怨我呢。我也没说什么啊,就是二皇子侧妃行事不妥当,我跟她说,叫她提醒小二一声,好好管束侧妃,别失了皇家脸面……”说着,方太后又是一
通哭。
  昭文帝劝了又劝,方太后犹泣,“看到那孩子的脸,哀家心里就很是不好受。这样年轻的孩子,原也是花容月貌,如今一朝被毁,可怎么过日子呢。”
  方太后三哭两哭,便将个婉贵妃哭成了冯嫔娘娘。当然,婉贵妃降位的原因与韩妃啥的没有半点儿关系,就是方太后这样哭,对外也只说韩妃身子不适,在宫里跌倒啥的。虽然纸包不住火,不过官方的结论就是韩妃自己跌了一跤,与婆婆婉贵妃没有半点儿关系。
  婉贵妃降位,用昭文帝的话是:跋扈失仪,不堪为贵妃位。
  不过,韩妃也没讨得好处,不论是方太后假惺惺的关爱,还是丽妃娘娘、大皇子妃、三皇子妃每日别有意图的问候。韩妃还是识趣的上了道表章,言及自己身体不适,福德有限,不堪为皇子正妃,宁愿在西山建一座观音庙,自此青灯古佛,为皇室祈福。
  这道表章,是娘家父亲亲自呈上的。
  发还表章时,上面只有一个凌厉的御批:准。
  宋荣二话没说,早在听到婉贵妃逼死儿媳妇事件时,便火速的联系好了尼姑庵,把宋嘉言送了进去,千叮咛万嘱咐,“乖女儿,这事儿咱家冤枉,不过,城门失火,泱及池鱼。为妥当起见,你先在山上念几日佛,躲一躲风声,等过些日子再接你回家。”
  宋嘉言郁闷地:完全是蝴蝶效应好不好?真是冤死了。
  
  第67章
晋江原创发表
  
  宋嘉言不过十一岁,这忽然就要去尼姑庵修身养性,宋荣行事向来妥帖,又是自己心爱的女儿,给闺女选的尼姑庵也不一般。此庵地处西山,名唤老梅庵。
就在半山腰,倚山傍水,景色优美,庵里庵外种有上千株的红梅,梅花开时,绝对的帝都胜景。此庵,非但景致一流,关键是,老梅庵的主人也十分的不一般哪。
  此庵主人并非别人,正是先帝的同胞姐姐。这老梅庵,正是宜德大长公主的居处。
  说
来宜德大长公主也是个苦命人,生来金枝玉叶,要啥有啥,偏有一样不好,命硬。这位大长公主接连克死了六任未婚夫,后来,帝都世家子弟听说宜德大长公主寻驸
马,全都吓得浑身发抖、面无血色,生怕给皇室点了名去给宜德大长公主做鬼丈夫。当然,那时,大长公主还只是公主,但,也驾不住人人当她是瘟疫一般。连死了
六任未婚夫,公主也死心了,待自己亲生弟弟登基为帝,公主便在西山要了这处极好的地界儿,盖一座老梅庵,自此搬离宫闱,寄情山水,青灯古佛了。不过每年皇
室赏赐,这位宜德大长公主都是头一份儿。当然,在庵中不能叫公主,是师太,老梅师太。
  老梅师太极少见皇室中人,偏她又辈份极高,老梅庵在帝都虽有名气,倒无人敢来打搅。也不知宋荣如何手眼通天的,把闺女送到了老梅庵去。
  把闺女打包送过去,宋荣对老梅师太极是恭敬客气,道,“我这小女,性子稍显浮躁了些。想借一借师太清净佛门之地,以熏陶其性情,增长些智慧。”
  宋嘉言立刻机伶的对着老梅师太行一礼,唤了声,“师太,小女宋嘉言。”
  老梅师太年纪也就六旬左右,穿戴着僧衣僧帽,眉目间有淡淡的纹络,除了腕间一串羊脂玉的珠串儿外,身上并无并分装饰之物,却又独有一段雍容尊贵之气。她静静的打量了宋嘉言半晌,微微点头,赞许道,“你的女儿生的很俊秀啊。”
  宋荣谦道,“乡野丫头,她性子天真烂漫,唯心性尚可。”宋荣也是没办法,明明章侧妃个没眼力的蠢货惹出来的事,如今二皇子倒了大霉,他深深担心皇室会迁怒到宋嘉言身上。寻常庵堂,宋荣哪里放心让女儿去住,这才借着往日的一点点面子,到老梅庵碰碰运气。
  若老梅庵不收,宋荣就打算把女儿送到自家经常布施的庙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1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