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记(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162

  秦老尚书不顾两家嫌隙,亲自去宋家劝了宋荣一番,“先立为妃,日后有福,自然是有福的。何必在此时得罪群臣,得罪天下。”
  宋荣十分光棍儿,道,“我翻遍东穆例律,从未见过不许立二婚女子为后的律法。我家女儿,出身教养都是一等一,既得陛下青眼,便是小女的福气。”孩子都有了,能给女儿争来后位,为何要屈居妃位?就是皇贵妃之位宋嘉言都不放在眼里,何况寻常妃位?
  秦老尚书叹息着告辞。
  秦宋两家自从婚事掰了后,就形同陌路了。
  秦老尚书多么敏锐的政治嗅觉,他家孙女在宫为妃,又育有皇子。一旦宋嘉言为后,肚子里再生下皇子出来,就是正经的中宫所出皇嫡子,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何况,先时婚事之事,仇早结下了。
  不管怎么说,绝对不能坐视宋嘉言登上后位!否则,秦宋两家的关系,万一宋家坐大,秦家就是不死不休的格局了。
  不仅朝臣联名,便是宗室也对此反应不小。
  仁德亲王妃李王妃在慈宁宫就跟方太后说了,“宋氏女视承恩公府为仇家,一旦宋氏女为后,将来承恩公府当何去何从?再者,就她这身份……以后叫承恩公府的脸往哪儿搁呢。”原本皇帝的舅家侄媳妇,不知用了什么龌龊手段,勾搭了皇帝,做个妃子都是上辈子积德了。
  如今回了家,李王妃心结难解,对丈夫道,“切不可叫那妖精得逞!”
  仁德亲王叹,“要说容貌,宋姑娘还真担不起妖精的名声来。”
  说到这个,李王妃就想吐血。明明相貌不咋地,倒是颇有手段惑上,宋嘉言连昭文帝都能搞到手,何况秦峥这种自幼一起长大的傻小子。如今一思量,也难怪秦峥对她念念不忘了。
  多说无益,李王妃再次叮咛道,“王爷一定好生劝一劝陛下。”
  仁德亲王反是道,“你以后去宫里,多劝劝母后。我看,皇兄大概是认准了宋姑娘。”
  闻此话,李王妃险些没厥过去,皱眉,“这怎么成?”
  “有什么不成的?宋姑娘出身行事,足可以担得起后位。”仁德亲王道,“做皇后,出身虽重要,也不是非名门之女不可。”关键,孩子都有了。宋嘉言性情之沉稳,仁德亲王是见识过的。
  “出身不重要?难道叫个二婚的婊子去做皇后,以后你对着她能行下礼去么?”
  仁德亲王皱眉怒斥,“噤声!那是皇子之母!”
  李王妃一时心急,口不择言,眼圈儿都急的红了,哽咽道,“莫不是王爷不知道,女儿的婚事是怎么来的?女儿跟女婿失和,就是宋嘉言搞的鬼。一个大姑娘孤零零的住在山中别院,谁知道孩子是怎么回事?如今还敢图谋后位,日后若她得势,一家子老小还要不要活命了?”
  仁德亲王道,“若当初没有图谋秦家亲事,宋姑娘跟秦峥成亲,也不会有后头这些事了。就是女儿,豪门大户的嫁进去,也吃不了这些委屈。”
  时至今日,李王妃也不是不后悔,但,后悔有什么用?世上有卖后悔药的吗?李王妃咬牙切齿,“定不能让她如愿以偿。”
  仁德亲王长叹一声,没有说话。
  方
太后将在帝都的王妃、公主、郡主等贵女都请到慈宁宫,连带宫妃,戚贵妃告病未到,秦淑妃想到宋嘉言要进宫,已是不大安稳了。宋嘉语小病了两场,坐在下座都
无精打彩。丽妃年老色已衰,但,侄儿媳妇要进宫为后,只要一想到这事儿,就够糟心了,故此面色亦不大好。余者妃嫔,不过随大溜儿而来。
  端
睿公主倒是来了,端睿公主是来替母亲告病假的,还打着母亲的名义发表了对此事的看法儿,道,“此事事关后位,如今宫妃之中,唯我母妃为贵妃位。母妃胆小懦
弱了一辈子,皆因皇祖母、父皇疼惜她之故,方有了贵妃尊位。如今,居贵妃之位已是莫大的恩典福气了。母妃说了,谁要是想把她当成靶子推出去,就该提议立她
为后了。”
  这话,正说到方太后心窝去。后宫戚贵妃身份最高,难得的是,戚贵妃膝下只有一位端睿公主。端睿公主又倍受昭文帝喜爱,戚贵妃出身戚国公府,乃是先帝母族。而且,戚贵妃于后宫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个时候,戚贵妃为后,比宋嘉言强一千倍。
  端睿公主此话一落,方太后皱眉斥一句,“这叫什么话?”
  端
睿公主并不害怕,抿嘴儿一笑道,“不瞒皇祖母,这也是儿臣的意思。母妃居贵妃位,已是莫大的恩宠福气。如今后宫,丽妃娘娘与母亲一样同是父皇潜坻之人,出
身更较母亲更为尊贵,秦淑妃娘娘较母亲更为渊博,宋德妃娘娘更得父皇宠爱。母亲位高,偏生没有皇子,并不卷入这些是是非非。就是端睿,父皇愿意立谁就立谁
吧。反正,父皇的皇后便是一国之母,都是端睿的母后。”
  丽妃早已无子,秦淑妃自上次隐瞒身孕失宠,现在元气尚未恢复。至于宋德妃,产子之后的恩宠,反不如先前了。
  无可否认,宋嘉言现在就是昭德帝的心头好。
  端睿公主一个深得帝宠的公主,谁做皇后都不会亏待她,更不会去为难无子的戚贵妃,何苦为个后位争个你死我活。关键是,争也不见得能争得赢。
  方太后原本还想让端睿公主去劝劝昭文帝,听端睿公主一席话,方太后啥心都没了,道,“你一个丫头,不懂这些,先下去吧。”
  端睿公主本就是来替母亲告假的,浅腰一福,端睿公主转身去了。
  幸而有戚贵妃与端睿公主先表态,就是这样,戚贵妃还是无可避免的被推到了与宋嘉言抗衡的地位。大臣宗亲,宁可推无子的戚贵妃上位,也不愿令宋嘉言为后。
  连仁德亲王私下也劝自己的哥哥,“不要立后,大不了以皇贵妃之位相酬,也足够了。”
  倒是景惠长公主陛见时道,“若陛下初初登基,为权臣掣肘也就罢了。如今陛下权掌天下,难道还要受那些朝臣指指点点不成?一个皇后,陛下的妻子,难道陛下做不得主?倒要天下人为陛下做主?”
  “先时宋姑娘与方谅的婚事,本不相宜。何况,听说宋姑娘与方谅并未圆房,如今皇嗣在外,陛下莫不是还要纠结于这些无关紧要的人,倒委屈了皇子。”景惠长公主沉声道,“陛下只管颁下立后诏书,将来帝后大喜,臣妹定会来饮一盏喜酒!”
  自姚馨过身,景惠长公主老去许多。不论景惠长公主出自何许目的说出的这番话,昭文帝都需要景惠长公主在宗亲公主中表明这种态度。他需要景惠长公主的支持,之后,兄妹二人的对话则温馨许多。景惠长公主离去前,昭文帝赐下不少药材滋补之物,景惠长公主谢恩笑纳。
  宋嘉言之事,大家都在关注,或是乐见其成,或是恨之欲死,承恩公算是后者之最了。自从宋嘉言宣布自己梦见金龙、吞风有孕起,承恩公府就成了帝都的大笑话。
  承恩公连带方世子,已经病休数日,未曾上朝了。
  与其跟老爹在书房愁脸人对愁脸人,倒不若去美妾房中消谴。孟姨娘一面给方世子捶肩敲腿的服侍,柔声道,“上次清风神仙来,妾身觉着大仙儿说的头头是道。若是爷心里不顺,要不要再请大仙儿来问问。”
  想到神棍清风,方世子倒是冒出个极好的主意来,他登时推开孟姨娘,趿拉上鞋子,就跑了出去,与父亲商议起来。
  听完儿子的话,承恩公拈须而笑,“好主意,实在是绝好的主意。”
  方太后也觉着这主意不差,遂对昭文帝道,“看你对那女人完全是神魂颠倒,皇帝一意孤行,哀家也没法子。只是,立后并非小事,关乎国运。不若请钦天监测一测那女人的八字,若真就合适,哀家也不说什么了。”
  
  第133章
晋江原创发表
  
  方太后要找钦天监给宋嘉言批命。
  宋荣早有准备,叹,“钦天监要危险了。臣听说,钦天监的独生子失踪好几天了。这次若是钦天监说错了话,估计儿子堪忧啊。”
  昭文帝道,“朕自会安排天祈寺高僧为嘉言批八字。”
  宋荣行一礼,正色道,“嘉言不仅是臣的掌珠,便是她的品性,也值得陛下珍惜。”
  这还真是老宋卖瓜……
  天祈寺的高僧还未来,方太后先把钦天监宣进宫来,钦天监伏地道,“此女八字极煞,克父克母克夫克子克八方,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万不可近此女之身。”
  昭文帝冷冷道,“这样说,是不是你的儿子就能平安归来了?殊不知,欺君乃九族之罪!”
  钦天监直接趴地上了。
  昭文帝对方太后道,“钦天监不过观星象而已,朕会请天祈寺高僧亲自为朕与嘉言合批八字,母后等着听喜讯儿吧。此等小人之话,焉可取信?”
  方太后那叫一个尴尬哟。
  不
过,方太后也不是好相与的。她拉着儿子的手,语重心长道,“并非我执意不叫你娶宋家女,德妃一样姓宋,她进宫来,我视为自己的女儿一般。难道,母亲的眼里
心里还容不下一个宋嘉言么?你知不知道,宋嘉言真的是不祥之人。她刚诞下时,整整一周岁了都未见过人。并非宋家疼女儿,实在,她产下就是个呆傻儿,魂魄不
全,故此,宋家不叫她见人。后来,也不知怎地,忽然就开了窍?皇帝,难道你不觉着可疑么?要哀家说不知是什么孤魂野鬼的上了身,才有了这等狐魅本事。”
  “皇
帝要纳妃立后,只要家风清正,来历明白的女子,哀家何必就跟一个宋嘉言过不去?说来说去,还不是不放心皇帝么?”方太后沉声道,“为了皇帝,哀家连身家性
命都不放在眼里,只要皇帝好,要哀家做什么,哀家都愿意做!皇帝想一想,哀家是你的亲娘。做亲娘的,难道会害自己的儿子么?”
  “皇帝若是不信,宣宋侍郎的夫人进宫,一问便知。”方太后叹,“昔日若非苏妲己迷惑商纣,也没有倾国之祸了。自来擅内媚的女子,不一定生的多么的倾国倾城哪。若狐狸精脸上贴着字条儿,哪儿来的帝王受其迷惑欺骗呢。”
  方太后说的信誓旦旦,昭文帝并不完全信,问,“此事,是德妃跟母后说的吗?”
  “与
德妃有什么关系,皇帝死活要立宋嘉言为后,哀家难道不能让人查一查宋家。是找到了宋嘉言少时的一个奶妈,这事,别人不清楚,宋家人自是清楚。哀家就不信,
宋家能把事瞒的一丝不透风。”方太后道,“你若觉着宋夫人是德妃的亲娘,怕她偏着德妃,说宋嘉言的不是。宋家那些亲戚,不会没人知道,皇帝一打的就知。”
  “她只要是清白女儿,哪怕是个二嫁,皇帝喜欢她,也就罢了。但,宋嘉言来历如此鬼魅,她若进宫,哀家简直寝食难安。若真是个妖孽,日后江山社稷堪忧啊。”说着,方太后沉沉的叹了口气。
  昭文帝不置可否,道,“此事,朕自会查个一清二楚。”
  方太后失望之色难掩,叹,“皇帝不信钦天监,那就自己去查吧。哀家知道的,哀家顾虑的,都告诉皇帝了。皇帝这个年纪,不是小时候了,哀家就盼着皇帝行事,哪怕不顾忌哀家与宗亲大臣,好歹祖宗江山,是老祖宗流血流汗打下来的。不然,以后到了地下,也难见你父皇啊。”
  昭
文帝听方太后说的有鼻子有眼,就召来宋荣一问,宋荣何等口才,不待思量,直接道,“嘉言是臣的发妻所生,臣妻生她前一日,臣与臣母同夜梦到满室鲜花于房中
怒放,美仑美奂至极,哪怕不问高僧也知这是吉兆。后来,她母亲生她时颇为艰难,当时,臣顾念夫妻之情,原是想留母。不想她母亲执意要生下她,臣那发妻便是
因此过逝。说她幼时没见过外人,这并不是假话。当时,臣官职不高,臣妻孝在身,嘉言母孝在身,洗三礼、满月礼、周岁礼都未办也是真的。在那种情况下,岳父
岳母伤心臣内子之死,见到嘉言没有不触景伤情的。就是臣,看到她想到亡妻,一样的心伤。臣就是为了照顾于她,方续娶了她母亲的庶妹为继室。”说到小纪氏,
宋荣一叹,“臣那继室,不说也罢了。”
  “若说嘉言周岁以前痴痴傻傻什么的,小奶娃子,无非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什么才算不傻呢?臣
那女儿,过了周岁才学的说话走路,若说笨,她少时是臣亲自启蒙,还算聪明伶俐。”宋荣道,“不知陛下还记不记得,陛下尚未登基时,曾微服于臣家,还曾见过
嘉言。都说小孩子眼睛带着灵气,臣实在怕她机伶太过,还带她去西山寺求见过西山寺住持。住持说小女是天生一段福缘,方有祥瑞近身,还收小女为佛家寄名弟
子。西山寺比起天祈寺,自然不比皇家室寺排场阔大,但,西山寺也是帝都名寺。若小女真是来历不祥,住持怎会说那样的话,还给小女取了个佛名,就叫性慧。这
些,俱有事可查,陛下一问便知。”
  想到宋嘉言幼时的神棍“预言”,昭文帝也不由陷入一段深思,那时他不过先帝三子,虽然自有野心,但,先帝在位,野心自然不能外露。那时,他已经与宋荣交好,到宋家时,听说宋荣一儿一女,便提出见一见。
  彼时,宋嘉言不过周岁,竟然奶声奶气的说他有祥龙近身……要说那样的童言稚语没在心中烙下印象,是假的。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昭文帝就是靠着宋嘉言神棍般的童言稚语,方熬过了种种艰辛,最终登上帝位。
  如今一想到宋嘉言,倒真有些冥冥注定的意思了。
  待
昭文帝同宋嘉言说起此事,宋嘉言早有腹稿在心,笑,“我倒不记得了。小时候许多事,都模模糊糊的。听祖母说,我小时候常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父亲带我去
了回西山寺,许多事就都忘了。”这对狐狸父女,从不是被动挨打的性子。各种可能性经过种种预想,早套好了词,就等着昭文帝来问了,自然对答的一丝不差。
  宋
嘉言眉毛半挑,“不会有人说我是妖孽上身吧?嗯,让我想想,传闻中的苏妲己可就是给狐狸精上了身才迷惑了殷纣王。”说着,宋嘉言就笑了起来,将脸凑过去,
笑眯眯的问,“陛下,看我可像千年狐狸精?”宋嘉言的相貌绝对不属于倾国倾城的一类,但,75分也是有的。标准的鹅蛋脸,微微斜挑的长眉,杏眸薄皮的眼
睛,当这双眼睛描了一丝淡淡上挑的眼线,就有了那么一丝媚惑之意。
  昭文帝轻啄她的唇,宋嘉言忽然两手抱住昭文帝的脸,说,“上次陛下吻的我很舒服,这次换我来吻陛下。”
  宋嘉言的亲吻很生涩,昭文帝慢慢的引导着她,两人渐渐的相倚偎于一处。孩子是重中之重,宋嘉言只是倚在昭文帝的臂弯,柔声道,“传闻,汉武帝钩戈夫人生来拳握不能展,后见汉武帝,伸出手来,拳中握一玉钩。陛下,有人拿我的出生做文章了吗?”
  昭文帝温声道,“朕会解决的。”
  “我观史书,凤武帝尚未登基时,便有人说凤武帝出生时云南地动为不祥。最后,非但凤武帝为盛世明君,就是凤武帝的姐姐宁国大长公主殿下,也是战功非凡,成为赫赫战将。还有女主武皇帝,唐太宗将武氏之人全都清出后宫,命运依旧是命运。”
  “你信命吗?”
  “信也不信。”宋嘉言眼睛柔亮,望着昭文帝,“陛下选秀之时,我因腿伤不能待选,后来爹爹上书后,陛下免了我的选秀,我心中暗暗高兴了许久。”
  昭文帝笑,“你不愿给朕为妃?”
  “我不喜欢一堆女人争一个男人,也不喜欢游离于家族、皇权、子嗣之中的种种算计。”宋嘉言道,“我最初的意愿是嫁一个像我二叔那样的男人。”
  “宋子焘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1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