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重生(校对)第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60


“何必说这些,”胤禟道,“喜欢并不代表一切,你有万里江山,我也有自己的儿女,双方各有立场。我们有私,私情也不能违国法。你是想着做圣明君王的,幸与不幸也只是这辈子而已。”
“家贝那里你且放心,少不了他一个王爵。”
“我知道了,睡吧。”
胤禟一直忙于店铺的生意,留在养心殿的时间就少,便是太子常去议事,也见不到胤禟的影子。
康熙却是明白胤禟与自己渐渐远了,胤禟回宫的时辰晚,即使回来也总是免不了写写画画。关于朝政的事,胤禟不再开口点说半句,即便康熙有问,胤禟三五句便转移话题。
铺子上的生意,胤禟也极少说,倒是花银子买了几个庄子。
康熙终于在某一天晚上道,“你家里你铺子里的人,朕都让他们回去了。”
“哦。”胤禟点了点头,康熙道,“朕保证,绝不会再派人跟着你。”又问,“你呢,你赌气赌够了没?”
“皇阿玛觉得我是在赌气?”胤禟一笑,摇了摇头,“开始或许是吧。现在我没有赌气。皇阿玛,你有你的朝政,我也有自己的事业。我现在也很忙,再说行商为小道,这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跟您说便是浪费您的时间呢。”
“除了这些,你没别的话跟朕说么?”康熙正色问。
“皇阿玛,您了解我多少?”胤禟勾唇冷笑,“算了,我们不要吵架,一点意义都没有。您觉得我们现在在一起还合适吗?我们彼此毫无信任,除了上床,并不能让对方快活。就算是真心喜欢,这种日子过得又有什么意思?你始终提防我,撤回对我的监视便是最大的让步。而我,我也不知道,现在对着你该说什么。我根本不信任你,你说的话做的事,都让我觉得无法信任。”
康熙默然,眼睛紧紧的锁着胤禟,冷声问,“你要说什么?”
康熙的目光有若实质,胤禟丝毫不觉,说道,“我们分开一段时间吧。给彼此一个安静的空间,我们现在的并不适合继续在一起。”
康熙是多么高傲的人,不论如何的心灰意冷愤怒痛恨,也绝不会哀求挽留。
他已经做出了挽留的让步,可人家根本不屑一顾,康熙只是挥了挥手,仿佛要斩断什么,“好,朕答应你。你不必再到朕这儿来了,以前的约定作废,你愿意跟谁在一起便跟谁在一起。梁九功,去把九阿哥的东西收拾好,派车送他回府。”
“弘恪弘玉,我也一并带回去。”
“弘玉,随你的便。”康熙坐回炕上,一张脸已经恢复平静,对待胤禟也没半点好气儿,冷冷的说,“弘恪,朕会亲自带在身边教养,你不必操心。你要记牢,为臣便要有臣子的本份,没事便跪安吧。”
胤禟行礼后转身离开,没半点留恋不舍,康熙气得捶桌子咒骂,“养不熟的小白眼儿狼!梁九功,梁九功,狗奴才,跑哪儿去了!”
梁九功从外面飞奔进殿,跪伏在地上,康熙骂,“你聋了不成!把后殿收拾出来,去毓庆宫传旨,弘恪弘旭自今日起放在朕身边教导!”
“嗻!”
皇宫之内根本没有秘密,何况是这么大的动静。
胤禟受宠那是人尽皆知,这小子三岁便养在康熙身边,后来进了学才搬到阿哥所,就这样,三五日的康熙还会留他在养心殿过夜。至今养心殿西暖阁也是按着九阿哥的心意布置,这事儿,并不是秘密。
那胤禟搬出养心殿就更不是秘密了,太后还问了一句,康熙笑,“小九儿大了,朕也没一直把他留在身边的道理。倒是弘恪弘旭,渐知人事,也该启蒙了。朕如今精神头儿还足,还能照看些。”
封建君主集权制在康熙朝已达顶峰,朝中便是康熙一言堂,后宫更是如此,所以,也没人敢多话。
胤禟回府,最高兴的莫过于董鄂明敏。一番嘘寒问暖收拾安置后,董鄂明敏笑问,“爷,可要用晚膳?”
“不必了,我不饿,先去书房了,你自己吃吧。”
胤禟没什么精神,他是真的下定决心同康熙分手,跟帝王在一起,尤其是康熙这种自认为英明神武,也的确是英明神武的帝王,简直太累了。
你别想从他身上得到半点特权,不管你是好心还是恶意,他只会想着“后宫不能干政”。你所有辛辛苦苦准备的东西,可能被他一句话全部毁掉,这种憋屈的生活,胤禟自认为已经过够了。
再喜欢,也不值得为谁改变自己。
第63章
贱攻康熙的小心眼儿
佟国维近来见谁都一幅愁眉苦脸的模样,按理说朝廷正一品大员,康熙的小舅子,皇子的舅舅,除了康熙还能有谁给他气受?
偏就真有,佟国维亲自把李卫从大牢里提出来打量了一番,也没觉得这小子哪儿出挑,怎么就闹得俩皇子跟乌眼鸡似的。
三阿哥为了给宠爱的侧福晋出气,怎么说死了的也是他内侄儿,就盯着佟国维要他公事公办。一个汉人杀了旗人,审都不用审,直接拉出去午门斩首才是正理。
九阿哥也有话说,李卫可不是汉人,人家是旗下人,九阿哥唯一的门人。这事儿,一个巴掌拍不响,李卫是误伤,按大清律罪不至死。
三阿哥经营多年,九阿哥外家显贵。佟国维给这俩皇子逼得差点儿跳护城河,思量着琢磨着……
佟国维这边儿正为这事儿犯难,便有小太监来宣他养心殿见驾。
佟国维到养心殿外书房一看,嗬,原来三阿哥一状告到康熙面前,也不说佟国维不好,只道九阿哥胡搅蛮缠,以身份介入官司,给步军衙门施压,维护贱民,妨碍步军衙门结案。
佟国维转念一想,也对,咱只管跟着皇上走,看康熙脸色行事。
康熙办事公平,讲究三方对质,命人去传召九阿哥进宫。
这胤禟身上没差事,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反正没在贝勒府呆着,传旨的太监和侍卫跑了大半个北京城,过了晌午,才从个茶楼里把人找到,胤禟一掸袖子,火速进宫。
按以前的惯例,这时辰康熙应该在午睡,今天一到养心殿,呵,没想到康熙好端端的正在与佟国维和三阿哥说话儿呢,见着胤禟跪在地上请安,眉尖儿一挑,问,“你架子到大,朕御旨宣你,在家用了午膳喝了茶才来的吧?”
康熙不叫起,胤禟只有跪答,“回皇阿玛,儿臣事先也不知道您要召见儿臣。儿臣出去了,没在府里,大概几位大人找儿臣花了些时间。儿臣一接到旨意,半刻儿不敢耽误,这会儿连午饭都没吃呢。”
“这么说还是朕的不是了,可惜朕这儿没备着你的饭食。”康熙稍觉解气,抬了抬手,“起吧。老三,你跟他说说是怎么一回事儿?”
胤祉自然不肯放过如此机会,摆出一副兄长的面孔,语重心长的摆事实讲道理,最后道,“九弟,不是哥哥说你,杀人偿命,你是能把大清律倒背如流的人,怎么现在为了个汉人倒把祖宗家法忘了?”
“这事儿,佟大人已经审过了一次了。”胤禟冷冷扫了胤祉一眼,“首先,李卫现在是旗下人,也是我的门人,他身上有功名。其次,当时的情况,并不是李卫先动的手,他是自卫伤人。上次佟大人审案,证人也都描述了当时场景,佟大人没忘记吧。”
佟国维点头称是。
胤禟笑望了康熙一眼,您不会忘了当初说的话吧,转身看向佟国维和三阿哥,“这就是了,按大清律,该怎么判怎么判,李卫虽是我的门人,我绝不偏私就是。三哥,这事儿是佟大人的差事,皇阿玛日理万机的,三哥惯是孝顺的,倒累得皇阿玛为这些小事操心。”
胤祉脸色十分难看,康熙冷声道,“案子且不说,有句话你说的对,你三哥最是孝顺的。你呢,什么叫兄友弟恭,什么叫长幼尊卑,朕看你这些年的书都念到狗肚子里去了吧!胤祉是你哥哥,你是怎么对哥哥说话的!老三,再有下次,你直接替朕抽他耳光,看他能不能长些记性!”
康熙骂起来人是毫不留情,就冲着把人骂死的劲头去的。
胤祉听康熙训斥胤禟十分得意,抬头去看时,胤禟脸色平静,殊无二色,让胤祉好生郁闷。
垂手听了一顿骂,胤禟不吭气。康熙看胤禟就觉得碍眼,一挑眉,“还等赏呢,滚出去!看到你就烦!”
“是。儿臣这就滚,皇阿玛,儿臣有些想念弘恪,能不能去看看弘恪?”胤禟问。
就记挂着你儿子呢,康熙怒拍桌案,“滚!”
胤禟就当康熙允了,跑出去看儿子,找半天没见影儿,抓个小太监一问,两个小家伙去毓庆宫了,胤禟又往毓庆宫走了一趟。
毓庆宫大太监何柱出来迎胤禟,笑着请了安,道,“回九爷,今儿不巧了,太子妃带着两位小阿哥去慈宁宫请安去了。”
“哦,那算了。改天吧。”胤禟说着就要回走,何柱儿跟在胤禟身边赔笑,“九爷,我们主子听说您来了,正高兴呢。吩咐奴才请您去花厅赏花呢。”
胤禟很奇怪,这个时间太子不是应该在文华殿跟手下人处理政务吗?
太子在暖房喝茶,这房间采光极好,又摆满花草,味道也好。再者,养花的地方,自然不能冷了。太子觉得在这儿舒适,便常来,一来二去的,人们都说太子喜欢花草。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因着太子殿下的身份,这暖房里说句花团锦簇也不为过,远看过,姹紫嫣红,十分养眼。
“给太子哥哥请安。”胤禟依规矩行礼。
太子摆摆手,“起来吧,坐。好长时间没见你,若不是弘恪养在宫里,看你以后就不跟我来往了呢。”
坐在太子对面的藤椅中,胤禟笑,“哪儿能呢,我日夜都牵挂着太子哥哥呢。您也知道,现在我碍皇阿玛的眼,冒冒然进来,这不是找骂呢。”
太子呷了口茶,心道,光人家胤禟这份宠辱不惊就值得一赞,把一碟子玫瑰杏仁儿酥推到胤禟跟前,“别说这些没用的,尝尝这点心。你这时候入宫,可用膳了?”
“没,回去再吃呗。”胤禟不客气的往嘴里塞填,别说,味儿还真不赖。
“你跟老三那个事儿怎么样了,一直想问你来呢。”
“拖着呢。”胤禟噎住了,猛灌了两口茶把喉咙处的点心送下去。
太子眼神中有几分关切,“这事儿都传到我耳根儿来了,佟国维还求了我给你们说和。不过,我没应。你是怎么想的?”
“最好能把李卫捞出来。如今证人都在我手里,李卫也是旗下人,算不得汉人,功名在身。再如何也不会判得太重,我倒不是很担心。”胤禟笑,“其他别的事,我没追查。”
太子有些不明白了,挑眉道,“这事儿我一听就觉的不简单……”
“上次朱御史和这次三哥的内侄子,这两件事很像,手法干净俐落不留后患,”胤禟喝口茶,说道,“死的这两人也很有些地位,幕后人不简单。我就是查出来,怕也找不到什么有利证据,不能将人怎么样?这京城中,有这种手段的人不多,我心里有数就是。”
太子笑,“那我就放心了,但有为难的事你进来跟我说一声,下面那些人素来狗眼看人低,别叫人欺负了去。”
“知道了。太子哥哥,那我就先回去了。”
“别,你不是来看弘恪的么?”太子眯着眼笑,“去皇玛嬷那儿也不会太久的,你正好没用膳,我还能叫你空着肚子回去不成?何柱儿,传一桌午膳过来。”
“太子哥哥,还是算了。”胤禟为难道,“皇阿玛今儿看我的脸色不对,让他知道我在你这儿吃饭也不好,我先回吧,明天下午再来看弘恪。”
太子善解人意的吩咐何柱儿将胤禟送出毓庆宫。
康熙过问李卫事件没几天,佟国维便把案子结了,李卫误伤人命,判了两年大狱,革去身上功名。
这已经是捡了大便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