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纨绔少爷(穿越之纨绔少爷)(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447

  徐寿饱读诗书,自是知道方铮这番话是反话,不由浑身冷汗淋漓,把头伏在地上,不敢再发一语。
  方铮闭上眼,将头靠在椅背上,叹道:“你们应该都知道,我在做官以前,是京城里远近闻名的浪荡子,我干过很多缺德事儿,打架骂人,偷鸡摸狗,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都干过,可惟独有一件事我不敢干……”
  方铮睁开眼,挺直了身子,目光定定的望着徐寿,一字一句道:“……那就是欺负百姓!”
  徐寿闻言一颤,冷汗顺着额头滴下,落到地上,浸成一团汗渍。
  韩亦真站在方铮一侧,闻言有些惊讶的抬头看了看他,目光中泛起几分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神采。
  “我平生天不怕地不怕,惟独却怕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什么水可载舟,水亦覆舟的大道理我就不跟你们讲了,我只告诉你们,我们当官以前,也只是个普通平凡的老百姓,跟城外那些见了官老爷就下拜磕头的百姓们没有任何区别。”
  盯着大汗淋漓的徐寿,方铮悠悠道:“徐大人,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你读的书比我多,肯定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告诉我,你对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大肆凌虐,是何原因?若说不出个究竟,对不住了,徐大人,今日我便要借你项上大好头颅,去平复百姓们对官府的怨气。”
第三百二十九章
扬州除恶
  方铮出身于平民,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是平民出身,前世就不说了,在那人才多如过江之鲫的现代社会,他一个三流大学混出来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更是平凡得比一粒尘埃还渺小,连工作都找不到,比平民更平民,简直可以叫难民了。
  就算穿越到今世,他虽然是华朝首富之子,可这个社会并不是用钱来决定社会地位的,商贾之家处处受人歧视,真正说起来的话,他的出身甚至连普通百姓都不如。
  越是出身社会底层的人,在阶级问题上就会表现得越敏感,这种敏感在特权阶级对弱势群体不公时表现得特别强烈。
  所以方铮发怒了,扬州城外那些百姓们用畏惧的眼神望着他时,他觉得心头仿佛被刺痛了一般,这本不是一个公平的年代,天底下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方铮不可能都管得了,但他绝不允许这种不公平活生生发生在自己面前。
  徐寿跪在青砖地面上,面色苍白,额头上冒出一层又一层的细汗。
  看着方铮面若寒霜的脸,徐寿嗫嚅着嘴唇,惶恐道:“方大人,下官抓捕那些平民,事出有因,还请大人听下官细说。”
  方铮笑了笑,笑容中含了几分杀气,这次下江南,胖子赋予他这个钦差先斩后奏之权,方铮有心想杀了这位新上任的知府,平复百姓的怨气。
  “说吧,本官听着呢。”方铮抬着头,两眼望着前堂的房梁,悠悠的道。
  “方大人,前几日大人派快马传递公文,言及泰王图谋不轨,贪墨江南七府税银,并暗中私练兵马,恐于朝廷社稷不利,嘱下官小心防范扬州城,追查泰王下落,并封闭泰王府邸……”
  “不错,本官在公文上是这么说的,可是,徐大人,本官要你追查泰王下落,并没有让你肆意凌虐抓捕平民百姓,这些平民百姓招你惹你了?或者说,你抓的那些百姓,长得都很像泰王?”
  徐寿苦着脸道:“方大人容禀,这扬州本就是先皇封予泰王的藩地,泰王经营多年,扬州内外皆颂泰王仁义,泰王图谋不轨之事传扬开后,很多百姓甚至连地方的一些县令小吏也不敢相信,这几日,扬州知府衙门经常在深夜被人投递匿名信件,言及朝堂……朝堂奸臣当道,小人弄权,致使泰王平白蒙冤,被人诬陷,要求下官上奏天听,求皇上翻案彻查……方大人,扬州城目前已是疮痍满地,民变频生,下官若不用此法,恐怕……恐怕那些刁民真会做出杀官谋反的逆举,下官将百姓中的青壮男子抓捕入狱,为的就是镇压民乱,暂保扬州内外一时安宁啊……”
  方铮和随行而来的众人闻言尽皆一惊,他们都没想到,泰王在封地居然有如此高的声望,自古谋反作乱之事,若主事之人在民间有了极高的声望,在百姓中有了牢固的群众基础,那他的谋反必会对朝廷造成巨大的影响和打击,看来泰王果真深谙其道,那些普通的百姓或许在当官的眼里看来只是一群不重要的乱民,刁民,命如草芥贱如狗,可若在心怀不轨的人眼中,这些普通的百姓就是他日起兵作乱的后方保障,他们是忠实的拥趸者,他们提供兵源,提供粮草,只要被作乱者随便煽动几句,他们就能在眨眼间完成从良民百姓到造反士兵的转变。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不是一句空话,很多时候,用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下,这句话往往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而现在,眼前这个愚蠢至极的徐知府,竟然采用如此极端的方法来阻止民变,真不知该把他杀了还是抽他俩耳光再把他杀了……
  “扬州的百姓民变……很严重么?”方铮担心的问道。
  “是的,大人,城内城外的百姓民情不稳,已多次纠集成群,与下官衙门里的衙役们发生了冲突,这几日下来,衙役们受伤的已有十几人,下官昨日已派快马送奏章至京城兵部,请求扬州驻军进城,协助治理……”
  “哼!发生冲突是当然,官逼民反,你身为知府,无端抓捕百姓入狱,又指使衙役们对百姓动辄暴打凌虐,泥菩萨还有三分土性呢,你以为百姓是一根根的木头桩子,任你打骂么?”
  徐寿神色一窒,随即不知哪来的勇气,忽然挺起胸膛,直视方铮,凛然道:“方大人,泰王在扬州根基牢固,民望甚高,而且眼看谋反在即,我们连他的人影都找不到,下官若不抓捕青壮入狱,若泰王届时登高振臂一呼,无数愚民景从,几日间他便有数万乱军供他驱使,下官大胆冒犯,窃以为,下官这么做,并没有错。”
  方铮闻言惊呆了,天底下居然有如此官员,今日实在让他开了眼界。转头扫了一眼随行而来的萧怀远,温森等人,他们也是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
  凭心而论,方铮并不介意官员贪污,他自己就是个大大的贪官,他一直认为贪污和勤政完全是分开而论的两码事,只要你能为百姓办点实事,为百姓多谋福祉,哪怕平日贪上那么一点,也无可厚非,照样可以名垂青史,比如北宋的寇准,寇老西儿若搁在前世,那得是枪毙八百回都不冤枉的大贪官,可他在史书上的评价却非常之高,堪称一代名相。
  贪官酷吏都各有其道,本是每朝每代都存在的产物,方铮最怕的就是徐寿这种二楞子官员。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怀着自以为是的满腔正义,堂而皇之的对百姓为非作歹,作威作福,哪怕杀得血流成河,他还会抻着脖子说他是忠心报国,丝毫不认为自己有任何错误,朝廷反而应该给他盖座功德牌坊,这种人的害处,比贪官酷吏更甚,很不幸,今儿方铮就碰到了一个。
  方铮楞了半晌,叹了口气道:“徐大人,请问你是哪年的举子,以前任何职啊?”
  徐寿一呆,急忙道:“下官乃建武九年丁丑科中二甲举,后来调入翰林院任编修四年,一直到前些日子,江南七府知府因涉贪墨而入狱,下官受吏部紧急调派,这才上任扬州知府一职……”
  翰林院编修?
  方铮点点头,明白了,丫就是一书呆子,不知走了吏部哪位大佬的门路,才白捞了一知府之职,奈何此人根本毫无治理地方的经验,所以才想出这么个蠢办法,抓青壮入狱,就能制止治下民乱?真亏他这榆木脑袋怎么想出来的……
  一想到扬州频繁发生民乱,方铮的心不由沉甸甸的,民乱,随时有可能会变成大规模的谋反啊!更别说背后还隐藏着泰王这个皇族成员,届时若百姓们被他一煽动,皇族成员打着靖难除奸的旗号,名分有了,借口有了,那时还不得天下大乱啊?
  看了看堂外的天色,此时已是正午时分。
  方铮想了想,接着站起身,扬声道:“来人,备轿,所有人跟我一起,去知府衙门大堂。”
  一旁站着的萧怀远和温森一楞,皆不解方铮的意思。
  冯仇刀却老神在在的抚刀而立,面无表情。他是武将,根本不必过问地方政务,方铮行使钦差的权力是他的事,冯仇刀只需保护好方铮的安全就行。
  只有坐在方铮侧后方的韩亦真闻言略有所悟的看了方铮一眼,目光中已有几分赞赏之意,比之平日望着方铮时的不屑鄙夷目光,简直是天差地别,这一点,也许连她自己都未曾发觉。
  萧怀远左右看了看,凑在方铮身边小声道:“方大人,这个时候去知府衙门,是不是……呃,太雷厉风行了一点?”
  正午时分正是用饭的时候,方大人干嘛非得这个时候去衙门办事?萧怀远摸着瘪瘪的肚子,有点小哀怨……
  方铮正义凛然道:“为民办事,为民做主难道还要选时辰吗?扬州城的百姓们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本官身为钦差,代天子巡视江南,抚慰万民,岂能再耽搁?”
  萧怀远急忙恭声称是,心中暗暗鄙夷,瞧这官腔打的,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你是什么为民做主的好官儿呢……
  方铮一把扯过萧怀远的衣领,凑在他耳边低声忽悠道:“这钦差行馆的伙食不好,咱们到知府衙门吃饭去,我手下的影子探报,说知府衙门里新近购得一块上好的鱼翅,咱们趁其不备杀将过去,抢了鱼翅打牙祭!”
  萧怀远闻言两眼一亮,忙不迭点头赞同。
  方铮满意的抚了抚萧怀远的后脑勺儿,赞道:“这才乖嘛……”
  复又一本正经的看了萧怀远一眼,方铮拍着胸脯保证道:“跟着我,有肉吃!”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绿荫馆大门,萧怀远这才反应过来:影子连知府衙门买鱼翅的事儿也打探,他们有这么闲么?
  “啊——姓方的!你又骗我!”
  方铮坐在官轿内,满怀愁绪叹了口气,老子的钦差副使智商如此低下,实在是让人担心呀……
……
  扬州知府衙门位于城南天宁寺西侧,与两淮盐业衙门,漕运衙门三府并列,知府衙门为首,占地也最大,衙门颇为老旧,但仍显出一股庄严肃杀的官威。衙门口右侧摆放着一面硕大的牛皮鼓,两名衙役一左一右把守着,这就是传说中的鸣冤鼓了。
  大门左右镶着一副楹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方铮下了官轿,抬头第一眼便瞧见了这副楹联,细读之后,不由冷笑数声。
  一个不需证据便胡乱抓人,对待百姓粗鲁残忍的衙门,居然镶着如此忧国忧民的楹联,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守在衙门当值的捕头衙役们,见突然来了这么多人,里面甚至有不少大官儿,他们的顶头上司徐大人却垂头丧气跟在他们身后,衙役们都是眼明手快之辈,见状情知朝廷的钦差来了,急忙恭恭敬敬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任由众人次第跨入衙门大堂。
  方铮一行人浩浩荡荡穿街过市,早就吸引了无数扬州的百姓,百姓们见这群当官的往衙门而去,便纷纷放下手头的活计,跟随官轿而来,方铮跨进衙门大堂后,百姓们则远远的站在衙门之外,惊疑不定的朝里面抻直了脖子张望。
  方铮想了想,叫过温森低声吩咐道:“叫外面看热闹的百姓们都进来,无需害怕,本官绝不怪罪。”
  温森应命去了。
  快跨入知府审案的大堂时,随行的韩亦真一把扯住方铮的袖子,低声道:“方大人,你打算做什么?”
  方铮嘿嘿一笑,神秘兮兮道:“我觉得这扬州城内官员和百姓之间的关系太过紧张了,所以呢,我打算从窑子里请十几个会弹琴会跳舞的姑娘,然后再将官员和百姓聚集起来,大家手拉着手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官民之间的紧张关系兴许就缓和了……”
  韩亦真睁大了眼,不敢置信的望着方铮:“方大人……你,你说的不会是真的吧?”
  方铮朝她眨眨眼,坏笑道:“怎么?你也想唱歌跳舞吗?一起来吧,我教你跳探戈……”
  韩亦真看着方铮那张荡意十足的面孔,俏脸不知怎的忽然红了,她咬了咬下唇,瞪着方铮,冷冷道:“你这人满嘴胡说八道,我却是信你不得。”
  方铮哈哈大笑,轻拂袍袖,大步跨入了大堂。韩亦真俏立于大堂围栏之外,望着方铮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大堂,举手投足尽显神采飞扬,她的目光中渐渐浮上几分笑意。
  “踏碎九宵凌罗殿,何须弯弓射天狼?意气风发,俊伟豪迈,这才是手握重权,得天之宠的少年臣子……”
  冯仇刀没有跟着方铮入大堂,他站在堂外,离韩亦真不远,见韩亦真定定望着方铮,眼睛都不眨,冯仇刀不由怪异的看了她一眼。
  韩亦真猛然惊觉,随即装作若无其事的侧过头去,假装欣赏大堂外的风景,一张绝色羞花的俏颜却像煮熟的虾米似的,红得发烫。
  韩亦真的丫鬟竹儿俏立在她身后,见自家小姐的窘状,亦悄悄举起衣袖捂住了小嘴,露出一双可爱的眼睛,眼睛已笑成了一弯新月。
……
  方铮进了大堂,当仁不让的坐在主位上,身后的碧海红日图,还有头顶的明镜高悬匾额,令公堂之上显得分外凝重肃穆。
  百姓们战战兢兢站在公堂外面,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坐在公堂主位上的方铮,百姓怕官自古使然,更何况方铮年纪看起来虽小,但身为五品知府的徐寿也得老老实实站在堂下,一动不敢动,见到这情形,百姓们对方铮的来历和官职愈发猜疑和畏惧了。
  方铮见百姓们来了不少,围在大堂外里三层外三层,心下颇为满意,于是他也免了官员升堂那一套俗成的程序,直接拍了拍惊堂木,大喝道:“扬州知府徐寿何在?”
  徐寿浑身一颤,急忙垂头走到公堂正中,跪拜道:“下官在。”
  当着百姓的面,方铮怒声道:“徐寿,你可知罪?”
  徐寿一惊,随即执拗的一挺身,直视方铮道:“下官无罪!”
  方铮冷笑道:“你上任扬州知府尚十日,肆意抓捕无辜百姓入狱,指使衙役弹压百姓上告冤情,闹得扬州城上下惶恐不安,百姓民心思变,你还说你无罪?”
  “民乱将生,下官只是权宜变通,制止百姓们闹出更大的事端,危害到朝廷和社稷,下官不觉得有罪!”徐寿抻着脖子凛然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