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纨绔少爷(穿越之纨绔少爷)(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447

  魏承德把这份奏章不像奏章,公文不像公文的东西念完,整个御书房陷入一片沉默。
  众人面面相觑,目光尽皆不敢置信。
  那个向来对朝臣们彬彬有礼,温和淡然的泰王殿下,竟然是税案的幕后主犯,而且还有不臣之心?这怎么可能!
  沉默中,胖子缓缓扫视着众人的表情,心中五味杂陈。
  三皇兄果然心怀不轨,多年来以谦恭之态,不声不响的为他自己捞取人心。在座的这些人,全都是朝堂中的老臣,重臣,他们此时却尽皆一副不相信的神态,由此可知,三皇兄在这些大臣们心中的形象多么的正派,人心呐,果然是个难测的东西。
  此时,胖子心中不由生了几分愤怒,更多的,则是被人背叛的耻辱感。他与泰王自幼交好,先皇的诸多皇子,胖子与他们素无往来,惟独对这位三皇兄,却是兄弟情深,他与泰王年纪相仿,性情相似,从小到大,自是无话不谈,却没料到,泰王竟是谦恭其表,实则乃包藏祸心之辈,这让胖子心中感到一阵悲凉。
  幸好自己派方铮下江南,一月不到方铮便察觉了泰王的阴谋,否则若任由泰王在民间积蓄发展,将来不知会酿成何等泼天大祸,看来这次派方铮下江南的决定是对的。想到方铮在江南为自己费心劳力,为自己的江山社稷奔波辛苦,胖子不由打从心眼里生出一股暖流,被兄弟背叛的悲凉之情稍有缓解。
  闭了闭眼,又忽然睁开,胖子肥肥的脸上不经意的抽搐了几下,缓缓道:“各位爱卿,方铮的奏章已写得很清楚了,朕没想到,泰王竟是如此包藏祸心之辈,实在让朕痛心不已!各位当知,朕之即位,乃是顺天意,从民心,先皇驾崩之前,当着各位爱卿的面亲口传位于朕,而且也留下了遗诏,以示后人和天下臣民,朕不明白,为何这天下觊觎皇帝之位的野心之辈如此之多?以前的潘文远,还有前太子,如今又多了个泰王,这天下的人心都怎么了?各位爱卿,何以教朕?”
  胖子的语气隐隐含着几分怒气,书房内几位大臣互望一眼,纷纷垂头叹息,不敢接话。
  沉默半晌,礼部尚书杨笃清低声道:“皇上,礼乐崩坏,人心不古,滋生邪念,此乃逆天道罔民心,大逆之举也!吾皇即位时日尚短,首要之举,当重教化,尊儒术,令天下臣民重拾君臣之道,遵从三纲五常之诲,假以时日,臣民皆知君君臣臣的道理,天下靖矣。”
  胖子缓缓点头,扫视众臣,强笑道:“杨尚书之言,很有道理,朕当继先皇之志,召群臣商议,尽快定出教化臣民的具体章程。——不过,现在的燃眉之事,乃是如何应对泰王不臣之举,各位爱卿可有良策?”
  御史中丞郑儒起身禀道:“皇上,泰王大逆之举不容姑息,老臣以为,泰王的阴谋既被方大人发现,趁着泰王此时准备不足,实力尚小,不如命方大人领兵平叛,在泰王还未公然起兵谋反之时,尽快将其拿下,将其爪牙逆从一网打尽,消弥兵灾于无形……”
  “郑大人此言差矣!老臣以为万万不可!”
  魏承德起身驳道:“皇上,兵者,凶器也,不到万不得已,切莫妄动刀兵。休说如今国库空虚,粮饷不足,此时若再起兵平叛,耗费钱粮巨大,实不合时宜,便是为了吾皇之名位威望计,此刻也委实不宜大动干戈,请皇上三思!”
  胖子眼睛眯成了两条小缝:“魏大人可否为朕详细说说?朕之名位威望,跟平灭叛乱有何关系?”
  魏承德道:“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天下任何事情,都是有了正式的说法以后,才能尽付而行,恕老臣直言,皇上刚刚登基,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威望和根基尚未稳固,臣民和四夷皆在睁大眼睛盯着皇上,看皇上到底有何作为,新皇登基尚月余,便大张旗鼓起兵平灭叛乱,岂不是给臣民们留下一个穷兵黩武的暴君印象?印象一旦产生,将来皇上若再想收拢人心,不知还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皇上,叛乱易平,民心不易收啊!得失之间,还请皇上斟酌。”
  魏承德侍奉两代帝王,任兵部尚书多年,德高望重,这番老成谋国之语说出来,书房内众臣纷纷点头赞同,魏大人说得不错,轻易便起大军平叛,实在对皇上的声名不利,更何况先皇在世之时,平潘文远和前太子之叛乱,天下百姓早已人心惶惶,若新皇也重蹈覆辙,恐怕百姓们愈发惶然,到时民心思变,朝廷会得不偿失。
  胖子闭上眼,肥肥的手指不轻不重的敲击着椅子的扶手,半晌后,他睁开眼,望着魏承德道:“老大人说得有理,朕倒是疏忽了这一点,依老大人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才好?”
  魏承德捋了捋胡须,微笑道:“方铮方大人此时正在江南代天子巡视,比我们更熟悉江南的情势,此时想必他已有了主张,之所以上这份奏章,乃是担心朝中大臣言官们说他有独断专横之嫌,故而上奏章请旨,皇上不如下道旨意给他,说个大概,方大人会知道怎么做的。”
  胖子笑了:“不错,方铮那家伙一肚子鬼主意,朕又何必再画蛇添足?来人,传旨,命方铮便宜行事,告诉他,泰王之事不能大张旗鼓,叫他想办法悄悄把泰王抓捕起来,押回京城……”
  魏承德插言道:“皇上,泰王既已藏匿,要抓捕他恐怕很难,为防万一,皇上还是应当调动兵马待命,以便随时应付紧急情况,依老臣之见,皇上可调徽州驻军守住江南之北面,调楚地驻军守住江南之西面,冯仇刀将军正随侍方大人左右,不如再调其麾下之龙武军北出京城,守住江南之南面,如此,三路大军对江南形成三面合围之势,若万一泰王真的起兵谋反,皇上可授方铮兵马指挥之权,全力扑灭叛乱,朝廷也不用慌慌张张迎战了。”
  胖子思索良久,终于点头道:“准奏。”
  旨意到达苏州,方铮率随行官员跪接圣旨后,整个钦差行馆顿时忙乱起来。
  “快快快!动作快点!老子要马上动身去扬州,你们都跟我走……”方铮拢着双手,骂骂咧咧。
  “哎!小心点儿!这些东西很贵重,摔坏了老子非揍死你不可!”方铮心疼的注视着一扇名贵的白玉屏风被杂役们七手八脚搬上了大门外的马车。
  这些贵重的东西是不义之财,前些日子方铮明目张胆打着收贿的旗号,将七府知府诓到苏州城,一股脑儿全拿下扔进了大牢,当然,知府们给钦差大人孝敬的礼物,方铮也毫不客气的笑纳了,报国忠君之余,自己也顺便发笔横财,实在是一举两得。
  冯仇刀走过来,低声道:“方大人,要不要我先领兵去扬州?那里是泰王的封地,处处凶险,还是先开道戒备一下比较妥当。”
  方铮点头,接着又飞快摇头,哭丧着脸道:“冯大哥,你可不能走啊,你走了谁来保护我?我的性命如此珍贵,不能稍有闪失啊,我必须要好好的活着,否则就是对皇上,对百姓不负责任……这样吧,你派一千士兵先行开道,其余的四千人马随侍我左右,这样我比较有安全感……”
  冯仇刀闻言哭笑不得的摇摇头,转身下令去了。
  如此贪生怕死的钦差大人,此次扬州之行能抓到泰王才怪……
  “哎,冯大哥,记得派人把扬州的泰王府给我团团围起来,等我去抄家……”方铮在冯仇刀的身后又叮嘱了一句。
  冯仇刀慨然一叹,既怕死又贪财,摊上这么一位钦差大人,抓到泰王的希望愈发渺茫了……
  与此同时,紧邻钦差行馆的韩家也陷入一片忙乱,家仆们忙着将韩三小姐平日的妆台,衣物以及一些日常用品搬上马车,韩亦真的两名贴身丫鬟竹儿和晓月也忙着在收拾小姐的闺房,打点一应细软之物。
  韩家不争堂内,韩竹正对女儿谆谆叮咛:“真儿,既然钦差大人已查出税案幕后之人是泰王,此去扬州必多风险,你随钦差而行,万事可要小心,老夫已暗中派了家族供奉的高手一路潜行,暗中保护你,你不必担心。”
  韩亦真低声道:“谢谢爹。”
  韩竹看着女儿一副不甘愿的模样,不由苦笑道:“真儿,为父让你随钦差去扬州,实出无奈,你不要怪爹。如今韩家投靠朝廷之事,江南尽知,几乎所有的世家都视我韩家为江南世家的叛徒,甚为敌视,韩家既然铁了心跟朝廷走到一起,就不能不为钦差大人尽心尽力,否则将来韩家恐怕会受朝堂大臣们的诘难责怪,那时我韩家可就真的里外不是人了。真儿,韩家上下,唯有你最是聪慧多智,随在钦差身边,或可稍补钦差所未思及之处,略尽我韩家之绵薄……”
  韩亦真垂下眼睑,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几下,低声道:“女儿明白爹的心思,只要是为了韩家兴旺壮大,女儿……什么都愿意做,哪怕……女儿再是不甘,也不会意气用事,请爹放心。”
  充当钦差的军师只是表面,撮合她和钦差的姻缘才是真意,父女二人心知肚明,却都识趣的不再提此事。
  韩竹看着女儿消瘦的脸庞,心中不由心疼叹息,这两人一见面便又打又闹,瞧在眼里分明就是一对欢喜冤家,为何却总是不能成就良缘?实在令人费解啊……
  “真儿,有件事情为父要告诉你,昨日接到我韩家在齐鲁之地的齐州府分号传来的消息,近来有一支两万余人的突厥兵马在我华朝的国境边活动频繁,还有,扬州城内也有几个突厥人行为鬼祟,举止诡异,这支兵马到底是哪个突厥可汗的麾下,巡游国境究竟所图为何,扬州城内的突厥人是否与那支兵马有关联,突厥人出现在泰王的封地,是否与泰王图谋不轨有关,这些目前全然不得而知,你寻着机会,将此事告之钦差大人,这不是小事,关乎国运民生,你切莫忘了。”
  韩亦真闻言一惊,秀美的黛眉轻轻跳了一下,随即点点头,垂下眼睑,低声应道:“放心吧,爹,女儿理会得。”
  钦差方大人要离开苏州了,苏州的大小官员不由同时松了口气,多日来提得高高的心终于悄然落回肚里。
  蒙天怜见,这厮终于走了!实是我苏州之福,官员之幸啊!只是……可怜了扬州的大小官员们,这会儿该论到扬州的大小官员们提心吊胆了吧?众所周知,钦差刚到苏州才几天,便想了个缺德法子,把江南六府的知府们骗到了苏州,自己赚得盆满钵满,然后又突然翻脸,将七府知府全部扔进了大牢,有这么个阴晴不定,翻脸比翻书还快的钦差在身边,谁不提心吊胆?
  吏部紧急调派的候补官员已分别在江南七府上任,顶上了知府之职,方铮大队人马开出苏州城,新任苏州知府杨守成率领全城大小官员前来送行,官员们饱含热泪,看似不舍,实则急切的望着方铮,瞧着方铮慢吞吞的喝下杨守成敬上的送行酒,众官员急得暗暗搓手,恨不得狠狠给他一鞭子,让他快马加鞭,赶紧滚蛋。
  将酒搁回托盘,方铮望着送行的官员,志得意满的咳了几声,虚荣心空前满足。
  这帮家伙眼神如此不舍,莫非本大人真的很得人心?这个……实在是惭愧啊,同时,也很爽,哈哈……
  回头粗粗扫了两眼,发现官员们来得虽多,却没见着传说中德高望重的老头儿送一顶万民伞,脱个清官靴什么的,钦差方大人咂摸咂摸嘴,心中觉得万分失望。
  老子来苏州这么久,一没扰民,二没搜刮钱财,三没调戏谁家闺女,这帮百姓怎的如此不识趣?连顶万民伞都舍不得送,太没礼貌了!老子这样的官儿若不是清官,全天下谁还敢称清官?全都是些没品位的家伙!
  “各位大人请留步,我要走啦!朝廷需要我,皇上需要我,百姓们也需要我,我就像一颗革命的螺丝钉……不对,就像一剂效果猛烈的春药,哪个淫贼需要,我就出现在哪里,从来不掉链子……靠!我他妈到底在说什么呀……”
  瞧着众人目光呆楞的望着他,方铮不由有些气馁,观众反应平淡,实在大大扫了钦差大人临别演讲的雅兴。
  “哎,你们都傻了?给点儿反应呀!呱唧呱唧都不会么?你们再这么无动于衷,我他妈不走了!”方铮摆出一副吃大户的无赖嘴脸。
  “呱唧呱唧……”全城官员咬牙切齿,热烈鼓掌。
  在众官员送瘟神般的目光下,方铮神清气爽上路了。
第三百二十七章
桃色纠纷
  钦差出行场面自是宏大,数百侍卫随侍左右,高举代表天子的节钺,伞盖,数千士兵列队于城门之外,待方铮下令启行,士兵们便徐徐往北开拔,所经之处,黄尘漫天,官道上弥漫着冲宵肃杀之气,无论大小官员还是平民百姓,皆惶然避让一边,有胆小的百姓早已敬畏的跪在官道旁的黄土里,头也不敢稍抬,直到钦差仪仗远去,这才敢站起身子,拍拍下摆的黄尘,继续赶路。
  温森已从扬州赶来,此刻正凑在方铮的坐骑旁,低声禀报扬州所见。
  “大人,自冯将军在广福寺山下大破乱军后,属下等人跟着乱军一直到了扬州城外,乱军溃败,仅剩千余人,不过他们并没有进城,而是钻进了一座名叫伏牛山的山头里面……”
  “伏牛山?嘿,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方铮咂摸咂摸嘴,“很多戏文里的土匪山贼,一出场亮相,报的名号便是伏牛山,该不会就是这座伏牛山吧?”
  温森忙拍马道:“大人高见,不过现在这伏牛山可没那本事在绿林叫字号了,大人的青龙山才是绿林道上响当当的头一把交椅,大人之文韬武略,无论在朝堂还是在江湖,皆得心应手,正如大人经常教诲属下时所言,是金子总会发光,大人光芒万丈,实在是一坨不折不扣的纯金啊……”
  “哇哈哈哈哈,过了,太过了……”方铮得意的仰天长笑,随即努力板下脸,沉声道:“少拍马屁,本官向来谦恭,你的糖衣炮弹对我没用……说正事,后来怎样了?”
  温森道:“后来属下等远远跟着那千余溃兵,一直进了山腹,属下等发现山腹之内竟然是空的,不知是天然还是人为,形成几个硕大的山洞,洞口以参天大树和茂密的草木为掩饰,属下跟着那些溃兵进了山洞,发现别有洞天,里面之广阔,足可藏兵数万,一应食物,饮水,铺盖等俱全,包括进去的那千余溃兵在内,山腹之中尚有五千来人,他们在里面日夜操练,不分晨昏,其战力……很是剽悍,属下怕打草惊蛇,于是派了几人在山下潜伏监视,特来向大人禀报此事,如何处置,请大人定夺。”
  方铮神色一凝,沉声道:“可有在那山洞中发现泰王踪迹?”
  温森摇头道:“没有,山洞之内一眼便能看得分明,属下查找搜索许久,并无泰王踪影。”
  方铮皱眉:“这帮藏头露尾的孙子,专给老子找麻烦,老子一把火烧了那座鸟山,看他们出不出来,扮神秘,哼!烧了你的毛,看你露不露鸟……”
  温森倾情大赞:“大人的比喻实在是……贴切,贴切得很呐!”
  想了想,方铮还是摇头道:“算了,那五千来人肯定不是泰王的主力,暂时先放着,待我们进了扬州城再好生部署一番……”
  “是,大人。”
  二人正低声说着话,忽听身后官道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二人回头一看,却见一辆华贵精美的马车飞快向钦差仪仗驶来。
  温森凝目一看,随即朝方铮笑道:“大人,那好象是韩家的马车。”
  方铮一楞,还未说话,便见负责警戒后队的侍卫迎上前去,大声叱喝马车停下,车夫勒马,车内伸出一只白玉无暇的纤手,将珠帘掀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绝色脱俗的俏脸,俏脸紧绷,正一瞬不瞬的盯着前方不远处骑在马上的方铮,半晌未发一语。
  方铮乍见之下,不由楞住了。韩亦真追出城来干嘛?
  温森最是机灵,转了转眼珠子,便知大概,见方铮发楞,不由低声笑道:“属下素闻韩家家主欲将其三小姐许配给大人,与大人结成亲家,此事整个江南都传遍了,属下只当是谣言,如今看来,此言不虚啊……”
  方铮转头瞪了他一眼。
  温森忙陪笑道:“当然,大人素来为人正派,刚直不阿,美色财帛岂能动大人之心?大人对韩家家主之请,必是不假辞色,毫不犹豫的拒绝,属下对大人洁如天山雪莲的品德深感钦佩……”
  方铮幽幽叹了口气,道:“你以为我乐意拒绝韩竹啊?唉!实在是……家有猛虎,虎视耽耽,我若再纳一房,怕是……怕是……”
  说到这里,方铮语声有些哽咽:“……怕是会被那猛虎阉了,从此以后,再也不能普渡万千妇女同胞了,善了个哉的……”
  温森大寒,忙道:“大人,韩家小姐等了许久,您还是上前去问问吧……”
  说着温森色笑道:“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韩家小姐为了大人,都已追出苏州城了,大人何不去打声招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