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天无痕(校对)第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715

  见屈锡元特意赶到通渭府来兴师问罪,吴澄、吴恩对望了一眼,沉默着不知道要怎么回应屈锡元的质疑。
  屈锡元见吴澄、吴恩沉默不语,以为说中他们的痛处,便放缓语气,苦心婆心的劝道:“不错,河西此前进逼甚急,我们不得不与龙骧军联手,以抗强藩,但时变势变,此时太子赢丹已在雁门郡举起讨逆大旗,六阀九藩及诸郡宗阀皆有响,兵马正如行云流水般,往历川境内聚去,到时候便是集结上千万精兵,也不奇怪,”说到这里,虽然大殿有法阵屏障,不虞外人能偷听到里面的谈话,屈锡元犹下意识的压低声音问道,“陈海占据弹丸之地,就妄图挑战天下,吴恩、吴澄,你们皆是识时务的俊杰之才,当真有与陈海同生共死之志?”
  吴恩盯着屈锡元的眼瞳,问道:“以屈兄所见,应当如何?”
  屈锡元也不清楚吴氏与龙骧军的关系,到底紧密到哪一步,有些话说出来怕是会立时惹来杀身之祸,但有些话今天是非说不可,压着嗓子说道:“此时秦潼山两翼,龙骧军是兵势盛一时,我等是不能逆抗其志,但倘若河西与凉雍出兵拿下雁荡原,我以为华阳宗也应该顺势而变……”
  吴澄微微一叹,说道:“屈兄既然都将话说到这份上了,我们兄弟二人,也不相瞒。华阳宗应顺势而变不假,但我要问一问屈兄,在此之前是不是天水郡兵越强,将来越有资格顺势而变、不为人欺?”
  “……”屈锡元愣怔在那里,没想到吴澄、吴恩二人竟然早就跟他不谋而合,但又疑惑的问道,“但为何又要在通渭行分封之策?”
  吴澄目光灼灼地说道:“有时候不得不承认陈海所行征田分封之策确实极妙,我们在通渭府才初行十数日,效果就极卓然,但屈兄的担心,我们也了解。我就想问一问屈兄,待龙骧军灰飞烟灭之后,征田分封之策随时都会被废除,那我们此时用叛宗之地,换十万精锐,有何不能为?”
  “……”屈锡元没想到吴澄、吴恩兄弟竟然是这样的打算……
  ……
  俞宗虎所部撤回燕京城之后,内廷所属的宿卫军,事实上就被压制在燕京城和武胜关两个点动弹不得,京畿平原似乎都没有感受到战事的凶残,就已经恢复平静。
  只是无数人心里都清楚,龙骧军与宿卫军之间必有一战,而且随时都会来临。
  昔时的神陵山学宫、八大学殿,此时皆成龙骧军的驻营。
  宿卫军征用宗阀滞留燕京的子弟及随扈,兵力扩充到六十万,而龙骧军行分封之策,兵马也急剧扩张六十万;陈海更是将天机学宫的天罡雷狱残阵与八极锁龙阵也调到燕京城外,与部署于神陵山的天罡雷狱阵,一起近距离的压制燕京城天地绝阵防御名列第一的乾元玄极大阵。
  虽然新附将卒,皆有满腔的热忱,精擅武道技击之术的游侠、剑客、武通不在少数,甚至还有大量受黄双、乐毅、阎渊等人邀请的黑燕军及赤眉教残部从四周八方涌聚而来,但他们终究是缺乏训练,仓促间难以成军。
  陈海则从雁荡原抽调上万精锐骨干过来,紧急编训新卒,将龙骧军第三、第四镇师,都扩充到三十万人规模(当然,这也造成雁荡原守军战力削弱不少)。
  在陈海的劝说下,或者说以未来的皇族之尊相诱,姚氏也将在玉庭山两翼上千万亩山林湖泽以及七处灵泉洞府拿出来分封将卒,归宁军第一、第二镇师的总兵马,也急剧扩张到四十万。
  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宗阀庶支及寒门子弟,皆携兵甲从军,但还是缺少大量的兵甲,幸亏在过去两个月内,天机学宫又将七十余辆轻重型天机战车、三百具重膛弩,近四百万枚淬金重锋弹,补入军中,使得龙骧军、归宁军在京畿平原集结的战力,已经足以将宿卫军压制在燕京城之中。
  此时,除了留二十万兵马,分守伏蛟岭、玉庭城、秦潼东关一线外,陈海在燕京城的东翼神陵山、南翼鹤归湖、东翼望仙崖各筑一座大营围困燕京城,但留出北城外的缺口,不完全围死。
  下面有将领对此有所疑惑,陈海解释说,用兵之道,围兵必阙,这是要留下缺口,让敌军将军在逃跑与死战之间摇摆不定,同时还能削弱敌军将卒的斗志战意。
  虽然在京畿平原,龙骧军兵势盛极一时,杀垮宿卫军、攻陷燕京城指日可待,但京畿之外的形势,却没法让人安心了。
  奎狼宫内,陈海提起金漆银毫,伏案奋笔疾书,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环钗佩响,就见杨巧儿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
  陈海头也不抬地问道:“这个时分了,帝妃不休息有何贵干?”
  杨巧儿看着陈海的模样,内心里一阵灸热。
  虽说她早已与陈海成了好事,但大局未定,她也不敢在外人露出马脚,是以这数月来两人寝居之所常常相距不足百步,但亲近的机会实在是寥寥无几,今天也是实在是心绪难静,才大胆的闯入陈海处置军政事务的奎狼宫呢。
  夜凉如水,杨巧儿迟疑了一阵,忍不住问道:“京畿局势虽然已在陈侯的掌控之中,但九藩联手毕竟势大,太子赢丹又趁势再起,邀诸雄征讨京畿,陈侯可有什么对策?”
  听杨巧儿语气中多少有些忐忑,陈海笑着说道:“无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九阀联军虽然看起来势大无比,但是他们也都各怀鬼胎,真要是同心如一,当初在沥泉,所谓的九藩联军也不会轻易为我所挫败了。你或许担心铁狼军跟河西联手,有可能从西北面威胁到我龙骧军的根基之地,但我这几年在榆城岭一线所筑城池,皆是为了防范妖蛮南侵、融铁石所铸,哪里是他们那么容易便能攻下的?此外,南方诸郡虽然有意联兵北伐,但进入四月,南方多雨,路桥难通,不利大军通行,待他们聚集到足够兵马,敢从历川郡进攻青龙峪,恐怕也要等到六月了吧?形势还没有到火烧眉毛那么急迫……”
  陈海知道军中诸将也有极深的疑惑,因此说这番话时并没有将奎狼宫的主殿屏蔽起来。
  月光如水,从殿外照进来,落在陈海身上,再看陈海如此的自信,一时间竟有些痴了,但也知道她与陈海的一言一行,皆受到他人的关注,便又问道:“陈侯可有把握在六月之前,击溃宿卫军,驱逐阉贼?”
  “哪里需要等到六月,或许这数日便见分晓。”陈海微微一笑,说过这些话之后,便伸手释出一道玄光,将殿内摒蔽起来,眼睛灼灼的盯着杨巧儿花容月貌般的脸。
  杨巧儿看到陈海眼瞳里的火热,但她也是情奸恋热,让陈海灼灼的盯看着,便觉得双腿就有些潮润起来,心想着是不是娇嗔的喝骂陈海两句大胆狗奴才,等着陈海扑上将她的裙衫撕成粉碎,心里这么想着,心魂便感觉要飞起来。
  然而就在陈海将伸手伸入杨巧儿怀里,将那一只颤巍巍、嫩得都能挤出水来的肉鸽子抓到手里把玩,却有一名白衣女子从天而降,赤着晶莹剔透的玉足,站在大殿之前,朝里探头看过来,笑着说道:“我说归宁军上下以及赵如晦、纪元任等人怎么只知帝妃不识归宁侯了,原来你们还有这一出啊,不会怪我这时候跑过来打扰了你的好事了吧?”
  看到宁婵儿从尧山离开差不多有一年多时间杳无音信,这时候再度现身,陈海从杨巧儿怀里收回手,说道:“还以为你要贪墨我那三枚道蕴天丹呢,算算时间,你也该出现了。”
第569章
真身
  若是之前的杨巧儿,这种事情被外人撞见,估计要扭头逃跑了,但是她此时也可以说是权倾天下,举止言行生出诸多威势,端坐在长案后,若无其事的整理衣襟,甚至还从容不迫的打量起这位不经通禀就直接闯进来的白衣女子来。
  杨巧儿见宁婵儿的脸笼罩在一层薄雾般的轻纱之后,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容,却从那一双深邃如星辰的眸子,也知道是一位绝世佳人,却不知道她跟陈海什么关系,今日值宿奎狼宫的妖将袁天岳,怎么就直接将她放进来了?
  然而再听陈海说及三枚蕴道天丹,杨巧儿又是一惊,即便赢氏皇族数十年也才有可能炼制一枚的蕴道天丹,此女就欠陈海三攻?
  此女到底是什么来头?
  宁婵儿却是对杨巧儿眼瞳里的警惕跟敌意视而不见,纤纤玉足踏入殿中,说道:“人家奔波数千里向你报讯,你倒是只惦念这三枚灵丹……”
  蕴道天丹何其珍贵,沙滦拼尽全力也不过帮赤濡炼制了一枚而已,宁婵儿却极其寻常的将三枚青玉小瓶随手扔给陈海。
  陈海随手将一只玉瓶禁制解开,就见一缕青色气息冲瓶而出,距离瓶口丈余高流转、盘旋,看似云雾,却无水雾烟气,完全是由玄之又玄的冲息气息凝聚出这一小团青云景象,青云之中,还有点点寒晶碎屑似星辰般聚生幻灭。
  凝聚药相是天级绝品宝药的必然迹象,这青玉小瓶里竟然装的真是蕴道天丹?
  杨巧儿此前二十年虽然被软禁深谷之中,但也因此有机会静下心来熟读皇族书典,见识自然不凡,美眸盯着宁婵儿,想不明白此女到底是谁,怎么出手就是三枚能令天下玄修疯狂蕴道天丹?
  “你在宁氏可还有牵挂?”陈海将三枚蕴道天丹收入怀里,问宁婵儿。
  宁婵儿说道:“我身边就那些侍婢、药奴还算忠心耿耿,此时都在神陵山下候着,但我丑话也说在前面:形势可为,我会尽力助你;倘若形势不可为,你劝你也好自为之……”
  “好,”陈海将今天负责奎狼宫值宿的魔猿喊进来,报出一系列的人名,让袁天岳分派人到诸宫诸营请过来议事,“速将贺兰剑尊黄歧玮、归宁将军黄培义、天水将军廖云崖以及鹤真人、姚文瑾、苏原、乐毅、韩謇、姚志、纪元任、赵如晦等人,都请到奎狼宫来议事……”临了又想起一事,吩咐魔猿道,“再派人将陈玄真请过来。”
  “我一下子哪里记得住这么多的人名?”魔猿小声嘀咕道,但此时苍遗已经闻讯踏入大殿之中,朝他一瞪眼,他吓得不敢再啰嗦,扭头走出大殿,派人一一往各营传讯而去。
  ……
  陈玄真被陈海封住窍脉后,虽然说被软禁起来,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不比直接关入大牢好上多少,但还是能比大牢里知道更多消息,也更了解外部局势的变化。
  陈海派人将他找过去,他跨步走入大殿,看到龙骧军在京畿的核心人物,差不多都济济一堂,吓了一跳,不知道如此核心的机密议事,陈海将他找过来是为何意?再看帝妃杨巧儿坐中央主案之后,陈海与贺兰剑尊黄歧玮分坐两侧,按照道理,接下来应该是妖蛟苍遗、姚出云、黄培义、廖云崖、赵如晦等人依次而坐,但这时候陈海下首,却坐了一位用幻纱遮住面容的神秘女子。
  看到陈玄真走进来,陈海指着黄歧玮下首特意的长案,说道:“陈真人请坐。”
  陈玄真不过是一名战俘,没有当场击毙,或摧毁窍脉、废除修为、永世禁锢起来,就已经相当客气了,此时竟然让他坐在黄培义的上首,不要说殿中诸人了,陈玄真他自己对陈海的安排都觉得奇怪万分,实在猜不透陈海在他身上有什么图谋。
  坐陈玄真坐定之后,陈海这才清了清嗓子,说道:“赢丹历数我诸多罪状,想必诸人也都熟知于心,你们说说看这诸多罪状里,有几分真几分假?”
  “……”姚出云没想到陈海突然将众人召集起来,竟然先拿太子赢丹及宁氏栽赃到他头上的罪状说事,笑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赢丹这狗贼要扯大旗,总也得师出有名,我们去想这些事做什么?”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却也有几分道理,说起我的罪状,在座诸位都真未必能有赢丹看得清楚。”
  陈海哈哈一笑,说道。
  “比如檄文所数第一大罪状,斥我与赤眉邪教、黑燕贼军勾结,却是完全没有错。今日贺兰剑尊、武卫侯、廖真人在此,有些事情也应该坦诚相告,我确实是与赤眉教、黑燕军有着莫大的关系,而这层关系甚至比赢丹在檄文中所怒斥我的更深、更紧密。我决定将我与赤眉教、黑燕军的渊源正式公布于世,或许会将世人的下巴都惊吓掉吧……”
  陈海早年暗中出售天机战械给黑燕军,换得天机学宫崛起的机会,既然收编黄双、乐毅所部降卒组建龙骧大营,最后又收编阎渊残部,正式自立龙骧军,像鹤真人、黄双、乐毅、阎渊早年都是赤眉教的护法、黑燕军的神将,这些都是举世皆知的秘密,但说到陈海与赤眉教、黑燕军还有更深、更紧密的勾结,不要说黄歧玮、黄培义、廖云崖了,就连姚出云都觉得疑惑不解,到底多深、多紧密的渊源,比世人此时皆知的秘密,更令人震惊、更瞠目结舌?
  “大家都知道赤眉教、黑燕军,乃道禅院末代大天师巩清在道禅院被剿灭之后,为向赢氏皇族及京郡诸阀雪洗当年道禅院被灭的、数万弟子惨遭杀害的大仇所建,在过去十数年间也在天下掀起无边的腥风血雨,”陈海侃侃而道,“但大家所不知道的,就是道禅院数千年以降,实分显脉与隐脉两支传人,而我就是道禅院隐脉这一代的传人。此时道禅院显脉已经灰飞烟灭,残部也都并入隐脉,也可以说我就是道禅院这一代唯一的大天师!”
  说到这里,不要说杨巧儿、黄培义、黄歧玮、廖云崖了,便是姚出云、姚志、姚泰和、姚启泰,这一刻也震惊得张开嘴、半天无语。
  要知道当时进剿道剿院,姚出云、姚志、姚泰和都有率姚氏族兵参与,也可以说他们双手也沾满道禅院弟子的鲜血,谁能想到姚阀千年振兴的第一人,陈海竟然是道禅院这一代的大天师!
  这都他妈什么跟什么啊!
  陈玄真坐在陈海的对面,嘴巴张大都能塞进三枚鸡蛋,他细想下来,陈海所言极可能是真的,但陈海这时候将这震惊天下的秘密吐露出来,是怕天下诸阀没有更强有力的借口纠集起来围剿龙骧军吗?
  宁蝉儿听了,则直想对陈海翻白眼,也知道当隐脉传承的说法深入人心之后,也就没有人会想到他则是异域孤魂,当年只是夺姚兴的身舍转世重生而已。
  “道禅院隐脉传承,人数极微,除我与左师之外,也就苍遗师兄数千年潜修秘禁地宫之中,默默守护着这一脉传承不绝,”陈海知道将有些事情捅出来,一时半会儿是令人难以消化,他则慢条理丝的继续说下去,“而说到显脉,除鹤真人、黄双、阎渊诸位师兄外,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其他传人了,比如说宁师姐,便是前代大天师巩清的嫡传弟子,也是世人所不知的天大秘密……”
  说到这里,陈海跟宁蝉儿说道,“宁师姐,你现在可以将面纱摘下来,以真身与众人相见了。”
  宁婵儿这才知道陈海刚才问她在宁氏还没有牵挂,原来今天就想将她的真实身份彻底揭开来。
  宁婵儿横了陈海一眼,将能变换气息的真灵幻纱摘下来,露出她那张千娇百媚、巅倒众生的脸蛋,真正的暴露在外人面前。
  这一刻,看清楚宁婵儿的脸,姚出云、陈玄真、陈志、姚启泰等人几乎要从长案后跳出来。
  眼前此人,不是当年陷害陈海被废修为、逐出姚阀的宁氏天娇之女、太孙妃宁婵儿,又能是谁?
  宁婵儿早年也在学宫修行过,即便是她烧成灰也能认识,但是她怎么可能是赤眉教首巩清的嫡传弟子?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道禅院到底还有多少秘密深藏水面之下,不为世人所知?
  “陈真人或许觉得赢丹与宁氏,已经率虎贲军进入历川,随时能邀诸阀集结数百万兵马进攻京畿,陈真人或许龙骧军以为即便攻陷燕京城,也难逃破灭的命运,但陈真人知不知道,除了宁师姐之外,道禅院在诸阀还部署多少隐棋没有浮出水面?”陈海眼瞳灼灼的盯着陈玄真,笑着问道。
  陈玄真跌坐回长案后,有些明白如此机密的议事,陈海为何要将他强拉过来了。
  陈海公布此事,除了要稳住龙骧军的军心之外,或许陈海更想借自己的口,将他与宁婵儿的身份秘密传播出去。
  如此一来,不管陈海所说有几分真、有几分假,但诸阀对自家那些天资纵横的子弟,还能够完全信任吗?诸阀之间还能够真正毫无间隙、毫无防备的联手起来进攻龙骧军吗?
  陈海与宁婵儿真身秘密的揭开,对天下所造成的惊扰,绝对要比当年乐毅叛出董氏要强出百倍、千倍!
  “陈真人或许也已经猜到,议事之后我便放陈真人回燕京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7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