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天无痕(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715

  当然,如果他拼死将他压箱底的所有手段全部使出来,说不定还能力挽狂澜,但他蔑视生命,却对自己的生命珍惜无比,这一刻只能汇合从妖将马天河、郎天江手下败退下来的高望、毕岚等人,在残卒的簇拥,沿着山嵴大道,往神陵山西麓、往燕京城东门方向退去……
第565章
征田分封
  看着龙骧军将卒像黑色潮水般涌上神陵山东麓山岭,御剑赶到神陵山西麓,站在梅渚湖上空的赵忠,此时心里一片哇凉。
  在猜测陈海意图强攻神陵山之后,魏子牙就下令由俞浩德率部接防武胜关,赵忠率所部十万兵马南下增援燕京城。
  然而在龙骧军小股兵马的扰袭下,凤雏大营十万兵马,在赵忠的率领下,紧赶慢赶,在距离燕京城还有二三十里之际,神陵山东麓就失陷了,速度快得令他难以想象。
  虽说龙骧军此次东袭神陵山的兵马,足有十万精锐,但神陵山东麓地形崎岖,根本就容纳不下太多的兵马短兵相接。
  赵忠都不明白,己方有玄黄遁甲大阵、又有三万精锐据险坚守,又有魏师以及高望等道丹境、假丹境强者坐镇,一天时间都没能坚持下来?
  玄黄遁甲大阵被破,又被龙骧军占据神陵山东麓高地,看着龙骧军用数十头巨型战禽,将重逾数万斤的超级膛弩一架架吊上神陵山东麓高地,赵忠便知道整座神陵山都不可能守住了。
  魏子牙留在西麓安排撤兵事宜,赵忠又在百余剑侍的簇拥下飞往北城,安排十万兵马进城,接下来的战事就艰难了,赵忠都不知道要不要建议魏师,将俞宗虎驻守梅坞堡、伏蛟岭一线的二十五万精锐,都调回燕京城,与龙骧军展开争夺神陵山的血战。
  神陵山地势虽然谈不上多艰险,但紧挨着燕京城东城,甚至燕京城有相当一段长的城墙,就筑在神陵山西麓坡之上,一旦被龙骧军在神陵山站稳阵脚,他们在燕京城必将寝食难安。
  赵忠忙碌到大半夜,待所部十万兵马,紧挨着北城灵雁门扎下大营,便赶回燕然宫潜真殿。
  除了俞宗虎、朱厉、孙璋三人在伏蛟岭外,当初位列十二常侍之列的高望、毕岚等人,以及已经踏入假丹境的十四位紫衣剑侍,都聚集在潜真殿议事。
  赵忠走进来,十二常待之一的宿卫军右都尉、东城校尉高望走过来,低声告诉他,魏师已经决定将俞宗虎所部调入燕京城,与龙骧军展开争夺神陵山的血战。
  赵忠最初也动过这样的心思,但见师尊下了这样的决断,又觉得有些不妥,心想他们此时放弃梅坞堡、伏蛟岭一线,将所有精锐都收缩回燕京城,但倘若不能夺下神陵山,就将失去所有的转寰空间。
  “神陵山怎么就这么轻易失守了?玄黄遁甲大阵虽然不比乾元无极及天罡雷狱等天地大阵,但作为纯防御类的大阵,怎么也是跟姚氏的八极锁龙大阵是同一级数的,怎么就没有坚守住一天?”赵忠传念问高望。
  赵忠没有亲眼目睹龙骧军猛攻神陵山的情形,这时候犹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就算他们这边不出手,放手让龙骧军十万精锐猛攻,仅凭玄黄遁甲大阵也应该能守住两三天才对,要不然也不会部署在神陵山学宫之内。
  “两个时辰内,龙骧军足足倾泄了三百万枚淬金重锋弹!四百枚暴炎重锋箭!”高望想到龙骧军几乎都没有停滞过的淬金箭雨,现在都觉得难以置信。
  “三百万!”赵忠这一刻几乎都要替驻守神陵山的高望等人绝望的呻吟起来。
  当年河西突破贺兰剑宗的鹤川岭防线,以河西全境之力,积数年之功,也只是储备上百万枚淬金重锋箭用于战场消耗而已,龙骧军在之前都不足一天的战事里,就消耗三四倍之巨的淬金重锋弹?
  有效射程内,一枚淬金重锋弹相当于一击金锋剑芒,玄黄遁甲大阵再厉害,在天地元气都被锁住的情形下,是没有办法抵挡三百万击金锋剑芒的连续斩击!
  龙骧军的实力,什么时候突然就变得如此恐怖?
  如此说来,仅凭他们手下已不足二十万的兵马,确实不可能将神陵山夺回来,然而俞宗虎率部收缩回燕京城,陈海所亲率的龙骧军第三镇师、归宁军第一、第二镇师,也完全松开束缚,能绕过燕京城,往神陵山增援而来,他们有机会夺回来神陵山吗?
  似乎能猜到赵忠心里的疑惑跟畏惧,白面短髭、五短身材的高望继续说道:“诸阀有数万子弟滞留城内,加上这些宗阀子弟的随扈,可以征用二十万兵马补充我们兵力的不足!”
  赵忠点点头。
  之前屠、容、熊、赵、樊等六阀,决意迁族人及西园军出武胜关,是想看他们跟龙骧军两败俱伤,但此时龙骧军兵锋极盛,相信六阀即便不会急于率西园军再入京畿,也会暗中纵容留下燕京城的子弟加入宿卫军。
  而沥泉一战,龙骧军也与九藩撕破脸,相信他们九藩很快也会有动作,不可能坐看陈海彻底控制京畿平原之后从容拥立新帝的,那样的话,谁能保证有朝一日,陈海不会统领龙骧军精锐,横扫天下,还能继续容忍九藩割据边郡继续当一域霸主?
  ……
  入春之后,天气就一日暖过一日,秋野河冰彻底融化,二十五万虎啸精锐从水陆两路撤回燕京城,也变得容易,毕竟伏蛟岭相距燕京城不足二百里,陈海也没有办法冒着腹背夹击的危险,强行切断虎啸大营的退路。
  而在俞宗虎所部撤出之后,陈海将归宁军更多的兵马,从后方归宁城、玉廷城调过来,使黄培义、姚志等人率十五万兵马,集结于梅坞堡、伏蛟岭一线,确保宿卫军的兵锋,无法再渗透到京西地区去,他则亲率龙骧军第三镇师,从燕京城南翼绕过,进入神陵山,与乐毅所部汇合,以二十五万精锐之师,从东翼神陵山,对燕京城展开进逼之势。
  陈海在神陵山,再次以归宁侯及帝妃的名义发布征田分封令,将内廷这些年在京畿平原所强占以及当年从八阀之首宁氏一族手里,用于豢养宿卫军数十万精锐的上亿亩的山林湖泽以及耕地接手过来,统统征没后再分封给归附归宁军及龙骧军的将卒。
  凡寒门以及在宗阀内没有继续权的旁系、庶支子弟,拥有通玄境修为、能入归宁军及龙骧军效命者,皆可分五百亩良田建立家业;凡精擅武道技击而加入归宁军及龙骧军者,可分二百亩良田治家业;凡附从归宁军及龙骧军的精壮,其家人可分一百亩良田……
  而有辟灵境修为附从归宁军及龙骧军者,则直接可分得山林湖泽两千亩。
  虽说宿卫军在燕京城内强征宗阀子弟及扈卫入伍,兵力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充到六十万,但在征田令发布之后,龙骧军在神陵山,每天也有成千上万的精壮武勇加入。
  归宁元年二月十五日,贺兰剑尊黄歧玮终于受邀离开野孤岭,登上神陵山参见帝妃,正式的、毫无保留的向天下人昭示黄氏、贺兰剑宗彻底加入讨逆拥立新帝的行列之中。
  他看着神陵山东麓两翼,每天都有新的营寨竖起来,才真正感受到征田分封令的威力。
  他同时也感受到征田分封令,对顶级宗阀是一种肢解。
  长年以来,诸多宗阀所拥有的山林湖泽,是不容许分散继承的,唯有宗老所推举的阀主对族产拥有最终决策权,其他子弟唯有附庸于宗族才能获得供养,而资源总是优先保证嫡支子弟的修行;唯有获得封爵的子弟,才有资格另立门户。
  陈海这次大规模的征田分封,除了拉拢寒门子弟外,还将拉拢大量在宗阀内受挤压的庶支、旁系子弟,这在短时间内是能极大增加归宁军、龙骧军的力量,但这政策正式施行下去的影响,就意味着至少在京畿地区,大量的资源不会再聚集到少数宗阀手里。
  黄氏族人,这次也将有数万人在京畿获得田地,但这多达数百万亩的山林湖泽及耕地,从此之后只是属于黄氏族人的家业私产,而非黄氏一族的族产。
  这意味着黄氏一族虽然能更好的延续繁衍下去,但传统意义上的黄阀,就不存在了。
  这虽然对曾经面临山穷水尽困境的黄氏一族而言,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六阀九藩以及诸郡大宗阀主们,会坐视陈海肢解数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最终将六阀九藩一起肢解掉吗?
  九藩或许还山高皇帝远,六阀的根基就在京畿及新得的蓟阳郡,陈海此次征田分封,虽然是对内廷所掌握的山林湖泽下手,但下一步必然是对六阀在京畿所控制的山林湖泽以及无数玄修弟子所眼馋的灵泉资源下手!
  西园军会不会迫不及待的,再次从武胜关杀入京畿,与昔日的内廷宿敌联手?
  当然,即便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只要九藩调兵遣将的反应速度跟不上,黄歧玮也认为龙骧军依旧有不少的胜算。
  因为龙骧军全面接管沥泉之后,天机战械的生产速度太快了,也可以说没有淬金铁料供量的限制,月产五百万斤的淬金铁都落入龙骧军的控制之中,天机学宫、墨甲司以及九藩在沥泉所建的大小工坊,过去数年所积攒的制造力量完全暴发出来,使得沥泉每月生产的轻重型天机战车多达四十辆,重膛弩多达一百具;而在多次改进之后,重量控制到一斤以下的淬金重锋弹,每月更多能制造出两百万枚来!
  而黄歧玮此次随战禽营护送风焰飞艇往京畿地区补充物资,清楚知道这次足有三百万支淬金重锋箭及一百具重膛弩运入神陵山。
  就算没有每天大量寒门子弟及大小宗阀庶支子弟的加入,宿卫军即便在燕京城将兵力扩充到六十万,在黄歧玮看来,也不可能从龙骧军手里夺回神陵山了;何况陈海已经依据神陵山腹中的灵脉,将天罡雷狱阵移过来了。
第566章
潜龙
  雁门郡,云中府。
  太子赢丹的太子府邸,位于云中府城北面的云雾山之巅。
  虽然在战乱后一片狼籍的云中府境内,太子府邸最成规模,但是占地较之燕京城中的太子东宫三分之一规模都不到,更不要说雄阔气派能比旧观了。
  然而太子赢丹,整日在这云鹤山之巅潜修、处置军政事务,却没有任何的抱怨跟不适,似乎早已经习惯北郡这严寒的气侯,已经忘却他太子的身份,这几年都没有跟人再提起过返回燕京城半句话。
  宁致泽与看到京畿形势已经无药可解、近日才从燕京仓促撤回来的太孙赢余,这时候御剑往云雾山中麓飞去,远远看到太子赢丹屈膝坐着凉亭卧榻上阅看经书,姿态疏懒,已不复当年执政天下的霸主雄风。
  看到这一幕,太孙赢余心里一片瓦凉,忍不住朝宁致泽看去,忍不住要问:这还是他当年雄心壮志要登帝位的父王吗?
  宁致泽心里一笑,虽然太子赢丹处处表现的意志消沉、心思疏散,但他作为宁氏阀主,作为太子赢丹最亲近的近臣,心里却清楚,只要没有侍从在身边的时候,太子站在这云雾山之巅,便忍不住会往西南方向望去,深邃的眼神似乎能刺穿重重叠叠的云海雾海,将燕京城,将京畿的山山水水重新拉入视野之中。
  只是之前,英王赢述与内廷诸阉势大,他们在雁门郡倘若表现出有卧薪尝胆、有图东山再起的野心,英王赢述与内廷怎么可能放松对这边的警惕,而放手内斗?
  再说雁门郡久历兵灾,在黑燕军流民大乱中被打得支离破碎、千万民众流离失所、变得极度穷困潦倒,而宁氏这些年也损兵折将,子弟死伤无数,最终即便有二十万虎贲军精锐随他们迁入雁门,但也是人心惶惶难安、军心不稳,战斗力急剧蓑减,急需要长期的休生养息才能够去图东山再起,何必急于将勃勃雄心展示给世人看?
  虽然宁氏及虎贲军在雁门郡还远远谈不上得到充足的休生养息,但他们的机会终于提前来临了。
  说实话,宁致泽也没有想到,京畿形势的变化会如此的险恶,而又如此眼花缭乱、变幻纷纷;宁致泽想不到陈海会以所有人都预料不到的时机、方式,跟内廷翻脸,更想不到没有道胎境老祖坐镇,这些年一直都韬光养晦的姚氏,谋算会这么深,当然宁致泽也没有想到龙骧军突然爆发出来的实力会这么强大!
  当然,要是一切都是姚氏在背后谋算,积数十年之功,倒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这一切,成了太子赢丹跟宁氏复出的天赐良机。
  ……
  “殿下!”
  “父王!”
  宁致泽与太孙赢余飞入凉亭之中,对侧卧锦榻阅看经卷的太子赢丹行礼道。
  赢丹疏懒的挥挥手,让宁致泽及嫡长赢余无需多礼,自己找椅子坐下,说道:“有什么事,一定要在这时候打扰我参悟魏子牙所著的长生悟道书?还有,赢余你既然都从燕京回来了,就应该潜心修行,争取早早正式修成道丹,好与蝉儿完婚,而不是东奔西跑穷忙!”
  “父王……”赢余郁闷的又喊了一声,脸上流露出难言的怨意。
  当年约定好,他有朝一日修为境界能赶上宁婵儿,两人就正式完婚,他这些年在神陵山学宫潜心修行,有宁氏供应大量的灵药仙丹,甚至道蕴天丹都炼食两枚,也终于踏入假丹境,只需要温养数年就能正式结丹,但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外闲云野鹤般到处游历山水的宁蝉儿,这次回到雁门郡,竟然比他更早正式结丹了,再次将他甩在后面。
  而且宁蝉儿所修是仅次于极品紫丹的上品青蕴丹,宁蝉儿三十岁刚出头,就修成青蕴道丹,百年之内仅有董良屈指可数的数人能及,未来更是至少有五成的把握能修成道胎,成为宁氏新一代的道胎天骄,以致宁氏及父王更不可能强迫她与自己完婚。
  赢余除了郁闷之极,还能够说什么。
  “当年的约定不过是戏言,当不得真,”宁致泽此时只想着凝聚更多的力量,将大家的心都聚到一起去谋大事,说道,“待婵儿稳固道丹境修为,便应与赢余完婚,想必殿下也是迫切希望皇族能添丁增子。”
  “……”赢丹望了嫡子赢余一眼,心想他与宁氏老祖宁永年两人舍却数十年悟道修为,炼制两枚道蕴天丹都不能助他一步登上道丹境,说实话心里是难免有一些小小的失望,但此时却不是谈这个的时候,意态疏懒的问宁致泽,“宁卿不是在雁西主持赈灾事宜,怎么突然跑回来了?”
  “凉雍苗氏派宗老苗越,过来见殿下,我便一起匆匆赶回来了!”宁致泽微笑着说道。
  “……”太子赢丹这一刻蓦然睁开双眼,眼瞳里金色雷霆的精芒乍露,锋锐无比直欲割裂他人的神魂,他盯着宁致泽,这一刻声音都控制不住激动的尖锐起来,问道,“苗氏终于无法容忍陈海此子继续坐大下去了?”
  虽然太子赢丹屈膝侧卧的坐姿未变,但这一刻太孙赢余便感觉昔日欲帝天下、霸道凛然的父王又回来了!
  “不错。”
  宁致泽见太子赢丹要从深藏的潜渊起飞上青空,振奋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71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