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蛮神(校对)第3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884

  “四宗近期似乎有意用珑山所得的那根雷霆铜柱,彻底将魔墟口封住,以绝后患,你们可曾听说过此事?”春陵君转回身来,看向姜矍、苍牙子、谷阳子等人,淡淡的问道。
  千魔沙海位于涂山绝岭之巅,在老龙潭惨败之后,就完全处于四宗的控制之下。
  魔墟口之所以形成稳定的空间通道,实是魔族在空间通道的另一侧、千魔境布设天地级法阵所致。
  只要有强过这座天地级法阵的纯阳道器,掷入魔墟口,产生的虚空元力冲破,就足以将魔族所布设的天地法阵摧毁,空间通道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代价也就这件纯阳道器会随之流落于无尽虚空之中,除非有涅盘境修为的绝世强者,不然是很难在破坏空间通道的同时,将这件纯阳道器从虚空中收回的。
  谷阳子与姜矍面面相觑。
  既然四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涌出如此之多的法相境、元丹境强者,无疑那头蜃龙的尸骸是叫陈寻浑水摸鱼得去。
  而当初在坠星海有很多东南域、东域诸宗弟子,看到那头蜃龙从珑山脱困时,将一根雷霆铜柱吞入腹中;这根雷霆铜柱此时无疑也应该落在四宗手里。
  谷阳子、姜矍虽然没有亲眼见过雷霆铜柱长什么样子,但据诸多流传在外的描述,也知道雷霆铜柱可能要比当初神宵宗自爆的赤阳殿还要强得多。
  只是消息传出来后,四宗已成气候,赤眉真君多次发出符召,要陈寻出门到旧蒙山议事,都被陈寻以闭关潜修推辞掉。
  谷阳子原以为春陵君到西北域来,是对四宗施加压力,让他们交出雷霆铜柱,却没有想到等来的竟是这则消息。
  苍牙子沉吟片晌,疑惑地问道:“四宗虽然在极短时间内有多人修成真身法相,但道基甚浅,未必就有人能祭炼那根雷霆铜柱吧?”
  春陵君面沉如水,说道:“陶景宏此时就在涂山……”
  听春陵君如此说,元武侯姜矍、谷阳子等人都无话可说,谁能想到陈寻此子,竟然将事情做得如此之绝,根本就不给策天府施压讨到雷霆铜柱的机会。
  “赤眉真君,你可有意与我同赴涂山,以观盛事?”春陵君看向赤眉真君,问道。
  “好,这样的盛事岂容错过?”赤眉真君应道,只是咬字“盛事”之时,有着说不尽的怨气藏在其中。
第005章
挑拨
  千山皆雪。
  天焰消散之后,涂山绝岭就覆盖在一层厚逾数百丈的冰川之下,透漏刺骨剔髓的寒意。
  由于下层冰川的积渗融水,汇聚成溪涧江河穿山越谷而出,此前涂山以东的乌腾沙海,这些年来绿洲面积也是越来越大,春夏季甚至出现洪水泛滥的情形。
  陈寻与胡太炎、纪东泽三人袖手站在浮云之端,虽然万丈高空之上罡风刮骨蚀魂,但三人笼罩在护体玄光之中,悠然自行的看着脚下乌腾沙海新生的大片草树,苍翠千里。
  陈寻暗感涂山天焰的消失,对西北域的气候影响,还真是深远,就连梧山以北十年一次的寒潮也都消失了,好像极北之地的寒煞,都聚集到涂山之巅,这或许更高层面的寒暑平衡吧?
  “他们来了……”胡太炎说道。
  在极远的云天之间,先有一层微弱的霞光透出。
  那是春陵君的座驾,是一艘名七禽宝船的撵舟。
  七禽宝船据传春陵君姜君问在晋入天人境之后,是用一头修炼数万年的妖禽骸骨炼制而成的撵舟,可以化为妖禽高速飞行,是云洲罕得一见的至宝。
  还差些火候,姜君问没能将完整的锁魂山河阵炼入其中,不然的话就能为云洲再增添一件纯阳道宝。
  在珑山时,七禽宝船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没想到十年时间过去,再次出现时又焕然一新,透漏华丽的宝气毫光,将四周的浮云都映得霞光焕彩;陈寻心想姜君问这几年,倒是恢复了些元气。
  “春陵君、赤眉真君气势汹汹的过来,到底是为何意?”纪东泽眉头微蹙,满脸担忧的问陈寻。
  “谁知道。”陈寻摊摊手,说道,“他们总归没有脸皮将雷霆铜柱抢走。”
  蜃龙尸骸与雷霆铜柱的秘密瞒不过策天府,陈寻不希望策天府施加压力,将雷霆铜柱夺走,索性就想请陶景宏用雷霆铜柱解除沧澜最大的后患。
  只要魔墟口一天存在,不仅退到黑阴岭聚集愈四十年的百万魔族,在魔帅赤火明的率领下,随时都有攻回涂山的可能,魔墟口另一侧的亿万魔族,对沧澜的威胁更大。
  魔墟口的空间通道极窄,又不稳定,无法让大量的强横魔族侵入云洲,但魔墟口的存在,对一些极其强横、堪比人族涅盘境的巨魔来说,则是能准确定位云洲的道标。
  就算暂时没有巨魔闯入云洲涂碳生灵,这些年来,魔墟口内部的空间通道也隐隐有加强的迹象。
  以往魔墟口空间通道限制结丹以上的魔物通过,但越着空间通道的加强,越着魔族在魔墟口另一侧天地法阵的强化,后续可能会有更强的魔物直接进入涂山。
  不把魔墟口彻底封印掉,陈寻他们连睡觉都要将两只眼睛睁开来。
  魔墟口不仅是西北域诸宗及亿万民众头顶高悬的利刃,对整个云洲都是极大的隐忧,封印魔墟口本是策天府的责任,春陵君、赤眉真君再怎么不要廉耻,也绝没有脸对四宗施压,将用于封印魔墟口的雷霆铜柱抢走。
  姜氏作为上古时期就存在的荒古氏族,背后的势力强大到令人惊怖,但就算姜氏族中涅盘境强者、梵天境仙人一大堆,受到浩然天道的限制,能进入云洲统治诸域的强者也限于天人境修为。
  那些涅盘境或梵天境仙人,想进入云洲,要么躲在纯阳道器中不要露头,要么就是控制不超过天人境巅峰修为的身外分身进入云洲行事。
  能真正决定云洲势力格局的,就是天人境强者。
  六宗能与策天府分庭抗礼,共治云洲,主要也是靠宗门有天人境人物坐镇。
  而除了天人强者坐镇之外,六宗传承数万年,也有不少祖师级的人物在晋入涅盘后离开云洲、云游天外,或在其他大千世界再开宗立派,或加入其他上古氏族或宗门,也不是能让姜氏仗势相欺的。
  修行是无止境的,多高修为的强者都会受到规则的约束;就算是肆无忌惮的大魔头,又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的?
  四宗此时的实力,虽然距神宵宗破灭前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已不是赤眉真君、姜君问两人仗着自身天人境修为,就能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了。
  陈寻不怕姜君问、赤眉真君敢强夺雷霆铜柱。
  同样的,沧澜名义上是隶属于熹武帝朝的辖土,陈寻及四宗都曾接受过策天府的册封,春陵君、赤眉真君此次巡视西北域,他与四宗也不能封锁疆域,将他们拦在涂山以东。
  ※※※
  待七禽宝船进入涂山东岭的范围,陈寻看到除春陵君、赤眉真君、谷阳子、元武侯姜矍、栖云山太上长老苍牙子等人外,多年未见的姜彬,此刻竟然也在七禽宝船之上。
  策天府每隔六十年,会以十二选帝侯为首,从姜氏宗室及诸宗选拔大量的弟子,进入天钧秘境历练。
  上一次的天钧秘境历练,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情。
  姜彬也是在四十年前,进入天钧秘境。
  陈寻好久都没有再听到姜彬的消息,没想到他此时已经返回云洲,看他身上所穿袍甲,甲袍处绣有春陵江水的图纹,与姜君问身边的策天卫一模一样,心里想,姜彬此时莫非在春陵君手下任职?
  想想也极有可能,春陵君在珑山损兵折将惨重,返回策天府,自然是急需要补充新生力量。
  姜彬到天钧大世界开过眼界,此时应是姜氏重点培养的对象,自然是进入策天府任职,即使将来无望帝位,在策天府担任神威将军,权势也要比一郡之侯大出无数倍。
  陈寻观姜彬眼瞳里的湛光重影,四十年未见,他的修为也就臻至元丹境巅峰,透漏的气势却格外的雄浑,有如激流湍动的一条大河横在眼前,甚至比已修成真身法相的谷阳子,给人的压力更大。
  陈寻心里想,姜彬作为姜氏在云洲的十二选帝侯之一,送入天钧大世界历练,自然会受到姜氏的重点照顾,能有这样的变化,并不叫人奇怪。
  若没有一点点实力、底蕴,姜氏如何统治数十个像云洲这样的中千世界?
  细想来,也难怪元武侯姜矍当初那么费那么大力气替其子造势,又不惜一切代价,助其子在六十岁前修成元丹。
  姜氏子弟那么多,在云洲可能就有几百万上千万旁支子弟,真正能受到重点培养的选帝侯,六十年才有十二人。
  姜矍还有一个儿子,曾是神宵宗弟子,但死了这么多年,连名字都没有人能想起来。
  “姜世子,好久不见?”陈寻与纪东泽、胡太炎飞上七禽宝船,先笑着跟姜彬打起招呼来。
  姜彬绷紧的脸微微一垮,就转头看向别处。
  数十年前,他何曾将狂妄无知的陈寻放在眼底,谁能想到当年如蝼蚁一般的小人物,今日竟然能跟他平起平坐,叫他心里怎么能痛快?
  见姜彬这般模样,陈寻微微一笑,与胡太炎、纪东泽一起朝春陵君、赤眉真君二人稽首施礼道:“见过春陵君、赤眉真君……”
  看到陈寻的脸,姜君问就满心不快,但也不能将他们赶下七禽宝船,挥手说道:“无需多礼,我们还是先赶去千魔沙海吧。”
  陈寻倒是巴不得姜君问能更傲娇一点,也省得他与胡太炎、纪东泽费心应付,当下就退到一旁,看七禽宝船往千魔沙海方向飞去。
  ※※※
  两个时辰后,千魔沙海就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
  春陵君、赤眉真君等人,更是一眼就看到插在千魔沙海北侧的那根雷霆铜柱。
  雷霆铜柱高逾七百丈,插地而立,仿佛一座紫铜巨崖。
  在珑山开阳谷,姜君问曾接触过雷霆铜柱,可惜他当时也没能力将那根雷霆铜柱从珑山地脉中拔出。
  此时再见这根有着下接九幽狱河、上擎碧落苍穹气势的雷霆铜柱,姜君问眼角都控制不住的微微抽搐。
  为获得珑山遗宝及北斗仙人有可能封存于珑山的仙胎道种,他不惜率众远赴数十万里,却没有料到,蜃龙尸骸与一根雷霆铜柱,最后会落到浑水摸鱼的陈寻手里。
  姜矍、谷阳子站在七禽宝船的甲板上,眺望涂山北岭千山积雪的盛景,心里却没有半点痛快,三五十年前,谁能想到四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成了气候?
  想到一头修炼数十万的蜃龙尸骸落在四宗手里,姜矍、谷阳子心里都隐隐抽搐,暗感这头蜃龙尸骸要完全叫四宗消化掉,实在不知道四宗的实力还会增强到何等地步。
  七禽宝船在金辰堡前停下来。
  除了赤松子、纪烈率数百四宗弟子外,这次也有百余龙门宗弟子,随陶景宏远赴涂山,助四宗祭炼雷霆铜柱,封印魔墟口;此时都从金辰堡中出来,迎接春陵君、赤眉真君等人的到来。
  此时千魔沙海外围的金辰堡、铁星堡、雀霞岭以及更南面的老龙潭都处于四宗的控制之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