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万元户(校对)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263

  “好的,林总,我这就去办!”
  在电视上看到金达广告后,田信芳给楚瑜打了电话,是陆战接听的。
  “战啊,你媳妇呢?我看到金达的广告了!哎呦!拍的真好!咱家的琪琪和楚瑜妹妹拍的真好看啊!”
  是的,楚乐和琪琪演的就是那两个背课文和说英语的小学生。
  陆战眼眸微敛,问:“怎么?你们都知道金达是楚瑜投资的?”
  田信芳一愣,理所当然说:“知道啊!怎么了,你这当老公的不知道?”
  陆战不觉叹气,说出去都没人信,老婆投资的随身听都要上市了,他才知道,不行!这日子没法过了,晚上在床上,他一定要好好拷问她。
  于是,当晚楚瑜受到了非人的虐待,结束后,某人神清气爽的,她趴在床上哀嚎,丝毫不知自己哪里惹怒这位黑面神了。
  次日,金达随身听上市,楚瑜吩咐各省市的负责人准备好相关工作。
  早上九点,随身听准时售卖。
  楚瑜在培训班上课,带的是下届的学生,等下课时,她忍不住看向窗外,心道,也不知金达卖的如何了。
  -
  孙晓云是上海某中学的学生,她家庭普通,父母都是职工,双职工虽然赚钱不多,可好在稳定,上初二后,父母很注重培养她的英语,想着将来要是能赚到钱,就送她出国。
  现在上海流行出国热,哪家的孩子都想出国,据说国外一年能赚好几千美元呢,对比起国内的两三百人民币,实在不能比,孙晓云因此下定决心要好好学英语,昨天,她看《英语课堂》时,忽然看到一个广告,那是个随身听广告,电视上的随身听外观是浅金色,特别好看,还配搭着一个耳机,随身听功能也多,可以听英语、音乐、录音……还可以把音乐功放出来,太时髦了!孙晓云跟父母说了想买随身听,父母也同意了,这不,孙晓云带着120元钱来新华书店门口排队,打算买第一批开放上市的随身听。
  她是早上六点起来的,六点已经算很早了,像随身听这么贵的东西,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排队的人应该不多吧?谁知,等她到书店门口一看,前面已经排了四十多个人,孙晓云不由皱眉,这么多人都要买随身听?不至于吧?120一个呢!又不是卖白菜!
  她不敢相信地问前面的大哥:
  “请问,大家都要买随身听?”
  “可不是!”大哥轻声说:“不然谁一大早跑来排队?我还要上班呢,结果孩子说想要,我只好请假跑来买,你说我们做家长的容易吗?”
  孙晓云不信,又问了前面几人:“大家都是为了随身听来的?”
  “当然!”一个女人嗤笑一声:“不是为了随身听,这个书店有什么吸引我一大早跑来?对了,上次我也排过队,是为了买《英语课堂》的配套读本。”
  这女人有25岁左右,孙晓云疑惑道:“姐姐,你也来买随身听听英语吗?”
  “是啊!我准备考雅思!你没听说吗?我国今年年底就要举办雅思考试了,以后就不用花钱去香港考了,考完我就出国,把家里的几套房子都卖了,不待在中国了。”
  孙晓云闻言,一脸羡慕,出国……好遥远的事,却让人好羡慕!谁不想出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忽然,一个工作人员走出来,她用上海话说:
  “随身听只有40台!每人限购一台,40人以后的就不用排队了!”
  孙晓云一愣,不满道:“才40台?怎么这么少?”
  “这还少?有的城市才分到几台,我们上海购买力强,人家商家给我们多配了一些,你去别的店看看,连五台都没有!”
  孙晓云这才晓得自己想错了,东西根本不是没人买,而是不愁卖,她从前面一数,自己正好是第40个!孙晓云激动地说:“太好了!我正好能买到!”
  可她身后的那些人就没那么高兴了,大家纷纷哀嚎,不瞒地咒骂:
  “怎么搞的?广告做那么响,才出这么点货?”
  “就是啊!没货卖,还让我们一大早跑过来!”
  “我去别的店看看!”
  “我让人去乡下找看看!”
  大家说着,满脸失望地离开,也有那些不甘心的,想等等看前面有没有人出状况,好把名额空出来的。
  孙晓云攥着钱,紧张地看着前面,开始售卖后,队排的很快,大家交了钱,拎着随身听就可以走了,很快就到孙晓云了,她上前交了钱,留下联系方式,激动地拿起最后一台随身听。
  “我可以试试吗?”
  “当然!这里有试用电池!”金达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好,替孙晓云调试之后又教她怎么玩,孙晓云越看越激动:“没想到中国也能出随身听,真的太让人高兴了!”
  工作人员笑道:“我们的东西既便宜又好,您用过就知道了!”
  试用没问题后,孙晓云在众人的羡慕中拎着随身听回家。
  到家门口,邻居们见她拎着随身听都围过来,惊奇道:
  “哎呦,这个不少钱吧?”
  “真像电视上说的那么好?”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东西一按就出来声音了,还可以录音呢!”
  “我家孩子也说要买来听英语,我不敢买,你说一百多块钱的东西,要是不好用怎么办?”
  孙晓云笑道;“不会的,金达工作人员很专业,公司也大,我相信应该不错!”
  说着,她进屋里塞了电池,放了邓丽君的磁带进去,很快,整幢楼隐约能听到邓丽君的歌声,邻居家的孩子都过来围观,看着这个漂亮的随身听都羡慕道:
  “好漂亮的随身听,我妈什么时候舍得给我买一个!”
  不论如何,这个金达的第一款随身听成了孙晓云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后来听歌手段多了,播放器品种多样,可不知为何,那些东西带来的记忆都没有这一款随身听来的鲜活,很多年后,已为人母的孙晓云无意中在柜子里发现这款随身听,拿出来一看,忍不住就想到1981年她买随身听的那一天。
  那种喜悦,这辈子也许都不会再有了。
  这款被称为最值得收藏的随身听的L1,也确实被时间验证,称为玩家心中的经典。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
  当晚,捷报传来,孙未若激动地走进楚瑜的办公室,兴奋道:
  “林总,各大城市传来消息,说金达供不应求,一开售就瞬间卖完!很多人排队扑了个空,各个供货商都建议我们加大供货量!”
  楚瑜闻言,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她走到床边,看着窗外来往的人群,笑道:
  “放心,我已经拨了资金,打算扩大工厂的生产规模,同时派人去深圳那边找合作工厂,力求把部分制作外包出去,内地国门打开后,很多港商把工厂开到内地,像深圳这样的城市,商家很多,我想应该会有收获,到了那时,咱们工厂的出货量应该会大大增加,不论如何,第二批货已经在赶制了,月底就能推出去,你发消息给各大供货商,请他们贴出通知,7月30日,第二批金达随身听上市!”
  “好!”孙未若笑道。
  长久以来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很快,贺沣几人进屋,看了报表,大家都很激动,尤其是方大壮,激动道:
  “楚瑜妹子!你太牛了!就这样做个广告就让随身听全部卖完了?”
  “这还叫牛?你要是给我几十万台,卖完说我牛还差不多,这才一万台,一点感觉都没有就卖完了!”
  大家嗤笑一声。
  楚瑜笑笑,她说的也是实话,记得索尼这个牌子卖了不少台随身听,有一次看新闻,据说有两亿多台,可见随身听这东西在日后的十几二十年中会有多火,虽说最终要被新的产品替代,但比较起CD机、MP3、MP4这种机子,随身听是真的做到了近乎人手一部!
  这是任何一种产品都替代不了的,楚瑜对金达随身听很有信心!
  “咱们务必要提高产品,保质保量地多做一些出来!眼下国人对随身听需求大,国外的洋货又贵,还是要靠国货啊!”
  大家闻言都点点头,深感压力巨大。
  次日,这随身听竟然还上报纸了,且是最官方的报纸,报纸用很大的版面讲述了民众对随身听的热捧,说很多人买不到货,究其原因是私营企业刚起步,还不足以满足中国市场,但是报道也说了,对民族企业的未来很看好!
  这就是定了基调,楚瑜彻底放下心来!
  金达随身听的销售盛况传了出来,当天,北京一个大商场竟然派了经理来,主动要跟金达谈,说下期的新货务必要让出几百台给他们商场!要知道这次金达上市,很多人去商场柜台问,结果一听,竟然根本没进货,气的大家都说商场要落败了,不如从前了!好歹也是大商场,怎么受得了这种气?当下派人来灰溜溜谈条件。
  做生意不是耍脾气的时候,虽说商场之前没有同意入驻,但楚瑜能理解人家的做法,毕竟是全国第一批随身听,也不知到底如何,商场没有底,不同意也正常。
  她笑道:“不知是否能分给你们几百台,毕竟现在已经订了很多出去,我们会尽力而为的!”
  经理闻言,深感她做人大气,当下回去禀告了。
  这不,金达随身听算是正式进入商场的柜台了。
  眼下,楚瑜的几个生意都走上正轨,唯一需要等待的就只有金店的生意了,不论如何,金德福公司已经去世界各地买境况、翡翠矿、玉矿各种矿,在楚瑜的交代下,金德福公司还没开业,就已经低价囤了很多矿了,尤其是翡翠矿,楚瑜囤了不少,这让郑佳通很是想不通。
  郑佳通认为要囤也得囤黄金,毕竟黄金是硬货,价格透明,和美元一样,而翡翠实在是没人要的。
  楚瑜持不同意见。
  虽然眼下翡翠并不流行,价格也不高,可楚瑜是知道后世翡翠和玉被炒到怎样的天价,因此,提前囤好才是王道!毕竟对一家金店来说,最不赚钱的就是黄金生意,其他的翡翠和钻石,进价都很低,尤其是翡翠类的商品水很深,市场上几百进的翡翠,很多店能卖出一两万的高价,这可不是新鲜事!后世翡翠越来越少,楚瑜要大量囤积各种矿,把市场握在自己手里。
  前天她和郑佳通通过电话,郑佳通说已经去外地考察,并让楚瑜早日谋划金店开业的事。
  楚瑜答应了,最近一直让陆战去探口风。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2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