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自由佣兵(校对)第5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0/656

  棺椁周围,更有无数尸骸枯骨,有的死而不僵面貌如生,也有的就剩下骷髅头了,看那些尸骸形貌服饰差别更大,简直是夷汉混杂,年代更是从商周到唐宋皆有。
  而在那堆积成山丘般的棺椁尸骸中间,有一口巨大的青铜丹炉,铜迹斑驳,铸着许多铭文鸟兽,虽无暇细辨,但可断言,必是件秦汉之时的古物。
  陈玉楼身为卸岭魁首,阅历极广,很快就明白了这里的情况,脸色不由有些阴沉,走到欧阳飞身侧,见他脸色也十分难看,显然,他比自己更清楚这里的涵义。
第842章
观山太保
  紧随陈玉楼之后下来的红姑娘问道:“老大,欧道长,这里是什么情况?看着怪瘆人的。”
  欧阳飞沉声道:“这深井是瓶山丹宫里的丹井,炼造阴丹的丹火上行,正需要这样一个所在,而那些古时棺椁,则都是被炼丹的方士们从各地暗中盗掘来烧丹头的。”
  “在古代,世人认为僵尸肉可以入药,称为‘闷香’,因为死而不腐的僵尸都是借了地脉里的龙气,龙气无影无踪难以捕捉,但煮了僵尸肉就可以把尸骸里的龙气提炼出来。”
  “而装殓尸骨的棺椁,其原料包括木、石、玉、铜等物,埋在地底年头多了,也吸纳了地脉灵气,可以作为炼丹时的炉火之道。”
  “烧丹服食而成仙的事情,古来已有,谁不想求个冲虚清静、出有入无、超凡俗而上升、同天地而不老的仙途?”
  “可修真炼性,吐故纳新的内外丹法,也有上下高低之别,大多方士是不肯用死人炼阴丹的。”
  “想不到这瓶山虽是给皇家烧丹的丹宫,里面却实是处藏污纳垢的所在,为了烧成真丹,竟如此不择手段,令人发指。”
  别说红姑娘,连王萍听了都是喉头一紧,胸闷如堵,急忙运转法诀,真元流过,这才舒服了一些,心下暗道好险,如果她真的吐了出来,丢脸事小,可难免会惹人怀疑。
  此事连欧阳飞这个做儿子的都知之甚详,她这个母亲却不知道,那不是大有问题吗?
  不过红姑娘就没那么多顾忌了,躲到一旁大吐特吐,王萍忙走过去,一掌按在她脊背上,输入一股真元,这才让她顺过气来。
  “谢谢萍姨,老大,我待这不舒服,先上去了。”红姑娘恢复过来,却实在不愿再待这,对王萍道了声谢后,即跟陈玉楼道。
  陈玉楼十分理解,颔首道:“去吧!在外面盯着点,记得,让弟兄们遇到不了解的东西,不要乱动。”
  “知道了。”
  王萍也跟着道:“我也上去了,上面没个人盯着,我不放心。”
  说完与红姑娘一起出了丹井,欧阳飞见此心道也好,免得一会儿老妈看了卸岭力士的手段心里不舒服。
  “陈兄,看来这丹宫丹井里,并未埋葬元人贵胄,仍然是处虚墓,让弟兄们收集金玉宝货吧!”
  “好。”陈玉楼点点头,指挥手下力士收拾井底堆积的尸骸棺椁。
  众力士脸上遮了黑纱蒙面,个个手戴手套,忍着熏天的恶臭,硬着头皮在死人堆里翻来翻去,先把一具具棺椁全都砸开,抠刮棺板上的金帛玉璧。
  随后又是钩锹齐上,钩住古尸的嘴部,把尸体一具具拖出来,先用绳子捆扎起来,再用刀子割嘴剜肠索取珠玉,陪葬的明器有内外两等,其中藏在尸身内的明器往往更值钱。
  这卸岭倒斗的手段,自然是与摸金校尉不同,摸金是“摸”,用手在尸体上搜一个来回也就是了。
  而卸岭则是“卸”,也就是拆,就算古尸嘴里嵌有金牙,他们不是用榔头敲,就是用钳子夹,好歹也要卸了下来。
  古尸口里含有珠玉的,落在卸岭力士手里就算倒霉了,若是尸骸僵硬嘴巴抠掰不开,就用斧子劈开颌骨。
  古时殓葬死者风俗不同,有些人希望死后尸解得个解脱,但在春秋至秦汉之间,也多崇尚保持死者面目如生。
  在保留形骸的办法上更是形式各异,正是富有富法,穷有穷招,所以有用玉匣、玉衣盛殓的,也有以凉玉堵塞人体诸窍的,也有含驻颜珠、驻颜散的,也有在尸体里灌砒霜、注水银的,薄葬的穷人,顶不济也含一枚老钱作为“压口钱”。
  卸岭剥尸取珠玉几乎没有禁忌,各种手法无所不用其极,这也是和当年赤眉军留下的传统有关。
  那时赤眉起义,盗遍了汉帝陵寝,毁掉当权者祖宗的尸体,正是农民起义军中鼓舞士气的一种办法。
  造反的乱军,谁管古墓里的尸体生前如何显贵,即便尸骸中没有明器,也照样要祸害一番,或焚烧或肢解,手段格外残酷,他们同那些贵族墓主之间,都似乎是有血海深仇一般。
  所以陈玉楼手下卸岭力士,依然都用这些早年间一直留下的手法和规矩,这是其手法使然,传到民国年间已无什么特殊意义了。
  “啊……”
  “僵尸……是……是瓶山古墓里的尸王啊!”
  便在此时,正探讨元人古墓墓室可能所在地的欧阳飞与陈玉楼,突然听到手下力士一声惊呼,忙走了过去。
  “忘了刚刚我说的话了?别瞎叫唤,尸王不在这,否则我们就找到主墓室了。”欧阳飞不满的呵斥了一声,众力士顿时噤若寒蝉。
  陈玉楼走到骚动发生处,立刻看清,那是一处墙角,之前应该是被许多尸骸给掩盖住了,此时尸骸被力士们搬开,顿时露出了其后一道盘膝而坐的身影。
  那人全身黑衣靴帽,作无常恶鬼打扮,装束十分诡异,他身体肥大高壮,狮鼻阔口,脸上虬髯如戟,这是一具死而不腐的古尸。
  “这是……观山太保?”欧阳飞语气中带着几分惊诧。
  陈玉楼心下一跳,惊道:“欧兄是说,这是明朝观山太保?莫非瓶山古墓,已经被别人捷足先登?”
  欧阳飞摇了摇头,道:“那倒不至于,观山太保应该没有得手,我总算明白殿中为什么会有那具纸人了,这观山太保擅使傀儡之术,不出意外,那具纸人应该便是这个观山太保的傀儡娃娃。”
  陈玉楼感叹道:“观山之事一向神秘莫测,以前只道是做不得真的传说野史,原来这世上真有观山太保。”
  故老相传,天下盗墓之辈,有字号和传统的仅仅是发丘、摸金、搬山、卸岭,说是四路,实际上是三支,因为发丘将军和摸金校尉本是一回事,都是曹操手底下专门摸金倒斗的部队。
  发丘印毁了之后,世上便只剩下佩戴摸金符的摸金校尉了,其余便是人多势众的卸岭力土,以及机变百出的搬山道人。
  除了这三支以外,便尽是散盗和民盗,稍微有点名堂的,也不过就是南边背尸翻窨子的,其余鸡鸣狗盗之流,都不值一提。
  但在近几百年的盗墓史上,却始终流传着一个极其神秘的传说,据说明代有群倒斗之徒被称为“观山太保”,擅于观山指迷,秘密发掘了许多帝王陵寝,他们的手法和盗墓动机从来没人知道,一旦做出事来连神仙都猜他不到。
  传说仅限于此,当世之人对他们再无更多了解了,连那些传说里的观山事迹是真是假都不好判断。
  想不到今日竟在瓶山地宫之中,撞见了一具观山太保的尸体,看此人装扮举止和所携物品之诡异,实是平生前所未见之奇。
第843章
观山太保是茅山传人的宿敌
  “欧兄,你见多识广,可知道这观山太保究竟是什么情况?”陈玉楼对观山太保好奇万分,遂开口对欧阳飞询问道。
  欧阳飞点点头,道:“自然知道,这观山太保跟我们茅山宗算是宿敌,死对头。”
  陈玉楼大感兴趣,追问道:“哦?这是为何?”
  欧阳飞侃侃而谈,“观山太保,实际出自道门崂山一脉,是堕入邪道的崂山道士,这观山太保中人素来不分正邪,行事胆大妄为,号称只尊天命,不理人情。”
  “为了利益,也有人为富豪官宦效力,以道术对付他的敌人,死于观山太保之手的人惨不可言。”
  “最关键的是,观山太保与四大倒斗门派一样,专门挖坟掘墓,盗来的金玉宝货用以钻研各种奇诡道术,购买材料,或用以挥霍享受。”
  “而我茅山宗以参赞红白喜事,看风水找坟地,看相算命等为生,我茅山宗认为天命虽不可违却可变,所以最擅长利用墓穴改变他人命运。”
  “观山太保惯于破坏墓葬取利,茅山中人则擅长为人寻穴找墓,改变命运,在为人寻找风水宝地的同时,还要费尽心思研究如何不让观山太保掘丘破运,两派中人相遇,冲突自然不可避免。”
  “一来二往两派中人死在对方手中的不计其数,千百年岁月下来,仇恨之深,集江海之水也难以洗清。”
  说到这,欧阳飞瞥了陈玉楼一眼,淡笑道:“若非陈兄倒斗,乃是为了赈济百姓,我是不会与你合作的,反而会多加阻挠。”
  陈玉楼心下暗道侥幸,若自己真是那种为了一己私欲而倒斗的人,恐怕就不止是多加阻挠那么简单了,他们全被坑死在这里面都有可能。
  “呵呵,欧兄多虑了,此墓乃元人之墓,这里面的金玉宝货都是元人烧杀抢掠我汉民得来,如今我将之起出,赈济我汉人百姓,正是物归原主。”
  “况且元朝早已灭亡多时,也不存在什么运势了,即便元朝还在,作为汉人,咱们更该破他风水运势,欧兄以为如何?”
  欧阳飞颔首道:“正是此理,不过我说的都是古时的事,如今这年头,都是自扫门前雪,谁还管那许多?”
  “只要不是自己为人找到的宝穴被盗,咱们一般都不会多管,像陈兄这等倒斗的目的,我等还会尽力相助。”
  陈玉楼总算放下心来,欣然点头,他看了看那观山太保,道:“那这观山太保的尸首要如何处置?”
  欧阳飞毫不犹豫的道:“烧了吧!观山太保一身的邪术,满身是毒,一旦沾染,便是连我等恐怕也回天乏术。”
  欧阳飞说完,吩咐昆仑揭开丹炉盖子,随即剑指对着那观山太保一指,令念力罩处于无影无形状态,将观山太保尸体笼罩,凭空挪移到那口丹炉之中。
  将一张做掩饰的,已经自燃的符纸扔进丹炉中,暗运风火令,丹炉中立马腾起熊熊烈焰,将观山太保的尸体烧成了飞灰。
  这底下已经没什么危险,欧阳飞便招呼陈玉楼和昆仑上了丹井,正好遇到刚刚过来的罗老歪与慕夏欧静妍三人。
  “怎么样总把头,欧老弟,找到那将军墓了吗?”罗老歪看了看丹井入口,笑问道。
  陈玉楼摇了摇头,道:“这底下只是一口炼丹的丹井,将军墓并不在这。”
  罗老歪闻言安慰道:“没关系,这将军墓又不会长腿跑了,只要还在这,早晚会被我们发现。”
  陈玉楼点点头,心下却不免有些焦躁,前殿后殿偏殿都已经找了个遍,连丹井都被发掘出来,却始终没找到半点墓室的痕迹,一处处的全是虚域疑冢,不禁暗骂元人奸猾。
  历朝历代中最难盗发的便是元墓,盖因元时各种文化兼容并收,即便同样是贵族王公,他们的葬法葬俗也大相径庭。
  陵墓的布局和选址,带有许多西域漠北的风俗,又混合了中原风水龙脉的奥妙,横埋倒葬的匣子坟,便是这一特殊时期的产物。
  所以倒斗的手艺人盗掘元墓之事,大半都是误打误撞挖出来的,元代古冢历来便是倒斗这一行当里的“盲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0/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