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656

  从9:19分开始,企业号2分钟内被五颗炸弹直接命中,一颗炸中了前部升降机之后的飞行甲板,前部升降机因电力中断而卡在一半的高度上,另2颗炸弹击中了右舷,炸出一个直径2米见方的大洞,还有2颗在舰尾爆炸,舰尾操作室被炸开一个破孔,次方向舵也被炸坏。9:27,企业号又接连被3颗炸弹击中,第一颗穿过飞行甲板落在轰炸机弹药舱上,当场引爆了机库。第二颗命中舰首飞行甲板最前端,穿过飞行甲板和船壳落入水中,第三颗则把右侧锚链舱炸开一个破口。此时企业号倾斜已相当厉害,但仍然能灵活的左右机动,避开了其它炸弹。而损管人员抓紧时间抢修,竭力维持其基本的起降能力。
  此时,第三攻击队到达战场,面对已起火的两艘航母改变策略,先行发射鱼雷削弱存活军舰。大黄蜂号再次被命中两条鱼雷,挣扎着缓缓沉没,企业号周边布满了挡枪者,重巡洋舰波特兰号连中5雷,再加上前面吃到的2颗炸弹,不到半分钟就宣告沉没,全舰只逃出27人,波特号驱逐舰靠近企业号,挨了2颗航空炸弹,也只能接受沉没的命运,不过他在沉没前还击落了一架九九舰爆。彭萨科拉号重巡洋舰和圣地亚哥号轻巡洋舰前赴后继地上来挡枪,各中3颗炸弹加一条鱼雷,4分钟内沉没。
  南达科他不愧为粗又硬,继续吃了1枚鱼雷和2颗炸弹,倾斜趋势进一步加剧,注水后勉强恢复平衡,不过此时已吞下了6000多吨海水,速度也降低到了11节,而企业号的航速只有9节。现在整个TF16\17比较完好的大舰还剩重巡洋舰北安普顿号,只见他加快速度,再次与南达科他一左一右护住企业号,整个TF16\17一共有14条驱逐舰,除已沉没的军舰外,其余包括马汉号、库欣号、普雷斯顿号、莫里号和巴顿号等5条驱逐舰舰在外围,他们不同程度地带着伤,但依然顽强地构建了最后一个圆形防御阵,对抗着空中200多架飞机。
  天空中本来有20架护卫战斗机,他们与零式奋力拼杀,最后几架看着势头不对,抓住空挡也如法炮制地用撞击法对付即将投弹或投雷的日本飞机,先后有3架舰爆和2架舰攻坠落海中。十几分钟后,空中就只有日本飞机而没有美国飞机了。
  机动舰队80%以上的对舰攻击机已投完弹药准备返航了,还有17架舰爆和13架舰攻没有投弹,他们自发地纠集起来,在40多架零战的掩护下(其实掩护与否也无关紧要了)组建了最后一次临时攻击波,对残余美国舰队展开进攻,北安普顿号连中3雷沉没,南达科他号又中2颗炸弹,前后炮塔全部损坏,企业号再中2颗炸弹,不过毕竟是正规大型空母,生命力比飞鹰要强,虽然起降能力彻底丧失,整体倾斜高达15度,但依然还在蹒跚移动,5条驱逐舰被击沉了4条。
  到9:48分时,这场海空战终于接近了尾声,曾经威风凛凛的双航母TF16\17编队只剩下了3条惨重伤亡的军舰,最高航速是巴顿号驱逐舰的9节,南达科他只有6节,企业号7节,除了放出去的最后46架进攻机群,整个编队舰载机也近乎完全覆灭了。
  就最后46架飞机的使用金凯德征求了哈尔西的意见——去攻击日本航母部队显然不现实,他们只有2个选择,一是回头往新几内亚岛方向飞行,能飞多近飞多近,然后跳伞让人搭救,另一个选择是继续攻击日本炮击舰队,哈尔西痛苦地思考了3分钟,决定把权利下放给带队指挥官。
  听说身后的舰队近乎全军覆没,第三攻击波所有飞行员一片沉默,最后一致决定继续进攻日本舰队,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10:27分,炮击舰队迎来最后一波美军进攻,他们近乎用以命搏命的方式在进攻,大和号又吃了2颗炸弹加一条鱼雷,进水量达到4800吨。羽黑号被命中一条鱼雷,长门与陆奥各吃到2颗炸弹,春雨、五月雨驱逐舰被击沉。担任掩护任务的零式战斗机损失23架,再加上战斗结束后油料基本用尽、飞行员只能跳伞的7架,最后担当掩护任务的零式只剩下了35架。而这46架美国飞机也近乎全军覆没,最后脱离现场飞往新几内亚的飞机只剩下14架。
  虽然战斗已接近了尾声,但堀悌吉的斗志反而越来越高昂,他已知道了目前TF16\17的情况,也知道还有3条军舰在水面挣扎着,他下达了新的作战指示:“所有情况良好的高速重巡洋舰全速赶往现场搭救落水人员(不论敌我)并尽可能击沉敌舰,主力随后赶到,机动舰队不必再行进攻,战场扫尾工作由炮击舰队完成。”
  此时美军舰队竭力撤退,伤痕累累的南达科他表示由驱逐舰保护企业号撤退,自己断后掩护,金凯德深知时间紧迫,也没法继续解释,只能含泪告别南达科他号,带着蹒跚的脚步仓皇撤退。等下午2点钟日本重巡洋舰群赶到现场时只看到受创严重、前甲板近乎于海平面持平、三座炮塔全部失灵的南达科他号了。高雄号打出了让其投降的旗语,却被美国人坚决拒绝。在妙高号的组织下,4条驱逐舰抵近发射威力强大的九三氧气鱼雷,片刻后就把这条排水量高达3.5万吨,服役不过半年的新锐战舰送入海底。
  下午3点15分,日本快速战斗群找到了企业号,不过其由于进水太多、损管无力而处于侧倾状态,不等日本军舰动手就缓缓沉入海底,最后留在舰上的是与舰同沉的金凯德少将。由于快速战斗群要打捞落水、失踪人员而放弃了对最后一艘驱逐舰的追逐。巴顿号驱逐舰与上午逃脱的亚特兰大号一起成为美方整场南太平洋大战的幸存者。
  1942年11月5日晚,在“军舰进行曲”中东京大本营发出了南太平洋海战战报:“帝国海军于11月5日黎明至下午在所罗门海域与敌有力舰队交战,击沉航母2艘、新锐战列舰2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17艘,敌机200架以上因击坠或其他原因丧失。我方损失轻型航母与老式战列舰各1艘,驱逐舰4艘,巡洋舰2艘与驱逐舰3艘小破,均对战斗航行无妨碍,飞机未归者50多架。”
  实际上,日本光航母舰载机群就损失了近50架,海航陆基航空队用于掩护炮击舰队的战斗机损失高达100多架,南太平洋战斗机群被一扫而空……
第032章
有效吓阻(上)
  爆发在所罗门海的南太平洋大海战只持续了不到一天就结束了,但其后续影响却在进一步发酵。
  TF16\17的军舰虽然基本都沉没了,但最后一批放出去进攻的飞机在完成决死进攻后拼了命往新几内亚方向飞,然后在燃油耗尽时跳伞。第二天日本舰队与飞机退走后,美军出动大批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机群搜救,又从海上陆续救起二十几个船员或飞行员,除个别倒霉蛋外,最后这批舰载机飞行员中的大多数人都得救了。
  日本的损失还在扩大,当天深夜,由时雨号驱逐舰陪同返回的青叶号重巡洋舰半路撞见美国潜艇,毫无防备地中了一条鱼雷,本身已伤痕累累的青叶毫无挣扎能力地沉没了,时雨号连抢救落水的船员都来不及,最后只能悻悻离去。至此,日本在战前建造的4条青叶/古鹰级重巡洋舰只剩下一条衣笠号了。
  由于时差缘故,霍夫曼是在当天傍晚时分收到有关完整情况通报的,远在东京的科尔也发来了类似电报,但他还是将信将疑,在谎报、瞒报这种事情上日本可是有前科的。
  “情况属实么?”霍夫曼对前来汇报的雷德尔说道,“别又像中途岛战役那样全是谎报军情。”
  “这次的确属实了。”雷德尔笑意盈盈,“海军派遣了两位将军在日本机动舰队上观战学习,他们几乎全程参与了整场战役并还在战后走访了日本进攻机群飞行员——现在彼此混得挺熟了,同样发电报前来证实。当然,巡洋舰、驱逐舰以下级别军舰可能会弄错,但航母、战列舰这么大的目标不会错的。”
  霍夫曼兴奋起来了:“那就意味着美国太平洋航空母舰编队暂时被一扫而空了?”
  “我想是的,元首。”雷德尔也压抑不住兴奋,“齐柏林号明年1月就能投入使用,里希特霍芬的航空兵们最近干得也挺漂亮,积累了实战经验,意大利方向的鹰号差不多明年初也可以投入使用,如果我们再把两艘法国军舰改造成航空战列舰,在未来半年里帝国海军兵力会取得较大改观,力量对比也会发生变化。”
  霍夫曼点点头:“美国人如果要继续维持太平洋的局势就必须再次从本土和大西洋方向抽调军舰,这会影响他们的全球战略部署,更不用说现在他们很多军舰都在大西洋上漂泊准备去北非登陆……”
  说到这里,他立即抄起电话打给邓尼茨:“你的小伙子们都可用么?有多少条艇?”
  “完全可以,就等着您下令,目前一共在西北非方向埋伏了34条潜艇。”邓尼茨胸有成竹地汇报道,“他们都等得有点不耐烦了。”
  在美国方面紧锣密鼓地推进“火炬”行动时,霍夫曼也在做着各项应对准备,责成邓尼茨抽调在大西洋上的所有潜艇投入该方向作战就是应对措施之一,为这个目标甚至不惜暂时减少针对英国方向商船队的伏击,现在潜艇队伍已膨胀到了34条之多,虽然再等几天会更多,但霍夫曼显然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
  “今天夜里就让这些潜伏着的海狼们发难,让罗斯福睡不着觉。”霍夫曼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指令,“优先目标是运输舰,上面不是装着美国陆军就是作战物资,没这些东西美国人打不了仗,别去动那些军舰——他们可上不了岸。”
  “如您所愿,我的元首。”
  不仅罗斯福睡不着觉,从澳洲到北美,从哈尔西到尼米兹,与南太平洋密切相关的所有美国海军高级将领现在全痛苦地睡不着觉了,瞒报、谎报在美军体系内没什么市场,哈尔西和尼米兹也不屑这么干,在先后收到李少将代表TF64、金凯德代表TF16\17发出诀别电报后,哈尔西中将在司令部里又哭又骂,“状若疯子”,副官生怕出现危险便悄悄地将他配枪中的子弹全部取走了,没过多久就听见里面响起骂声:“连这该死的破枪都和我作对……”
  霍普金斯在华盛顿时间11月6日清晨才知道前线惨败的消息,他当即急匆匆地往总统办公室赶去,还没走到门口就听见罗斯福在里面拍桌子怒吼:“没那么便宜,打输了就想走?我还得为下一个人交学费?不行,再想走也得给我打赢了才准辞职!”
  他进去之后他发现海军作战部长兼美国海军总司令欧内斯特·约瑟夫·金上将也在里面,金上将当然是铁腕人物,珍珠港事件发生后不久罗斯福任命他为美国海军总司令,他就说过这样的话——“……等到大事不妙,他们就会来找龟儿子了。”今天局面不妙,罗斯福又把金上将给招呼来了。
  问了之后才知道今天清晨哈尔西和尼米茨都各自提交了辞呈,面对两员海军大将辞职以求承担责任的做法,罗斯福当然理所当然地予以拒绝,但对总统情绪如此剧烈,霍普金斯还是没想到——哪怕收到珍珠港事件电报后罗斯福当时的愤怒也比不上今天。
  作为政客,霍普金斯知道这是罗斯福在保护自己手下,毕竟这次失败太惨重了,影响甚至还超过了珍珠港:珍珠港打输了还有日本偷袭这个借口,这次所罗门海战役完全是双方针锋相对的公开对决,日本是用了一点策略,可美国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打成这样,尼米兹和哈尔西两人的指挥是否有问题当然值得商榷。另外,这次战役失败是在中途岛大胜之后发生的,中途岛战役打赢后大家认为日本已不足为虑了,没想到仅仅5个月,日本人不但马上还以颜色,还给了海军更难看的记录——一天之内连破3个舰队,短期内让美国在太平洋上变成了无航母海军(萨拉托加此时尚在珍珠港维修)。
  再仔细多问几句才明白罗斯福发火的本质根源: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代表陆军对战局提出质疑,认为海军在北非战事即将打响之际同时又在太平洋爆发如此重大的战役,是否有时机不当的问题。对这一点霍普金斯看得很清楚,陆军绝不是认为海军该不该打这场战役,而是因为当初在争夺西南太平洋地区反攻指挥权时海军尼米兹和陆军麦克阿瑟有过激烈争夺,最后罗斯福勉强经过协调才最后拍板让尼米兹统帅,现在结果如此,矛头自然有针对尼米兹的意图。
  金上将对此也很恼火,不过他想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尼米兹和哈尔西对战事失败固然有责任,可也不能一打输就换人,面对战役失利陆军非但没报以同仇敌忾反而马上跳起来的做法让他心里很不舒服——麦克阿瑟就那么好么?好的话不也有败退菲律宾的糟糕记录?
  看到霍普金斯进来,罗斯福收敛了怒气,勉强打了招呼并寒暄了几句,众人各有心事,两分钟内居然谁也没开口,办公室里保持了难堪的沉默。半天后罗斯福才打破了平静:“哈里,你不是军人,你说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霍普金斯看了看欲言又止的金上将,想了想后说道:“我赞同您的想法,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尼米兹和哈尔西将军或许在指挥中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这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海军也没多少人能比他们干得更好。一打败仗就换人很不可取!更何况,海军还能提出更多、更优秀的指挥人才么?谁敢保证新上来的人就一定干得比其他人好?”
  “可外界有人说,日本之所以这次战役这么得力,完全是因为他们更换了新的海军总司令与舰队司令……”罗斯福烦躁地说,“有个别消息灵通人士认为我们也应该学习日本的做法,他们中途岛后打输了换人,结果这次就赢了。”
  “那么……”霍普金斯冷笑道,“就请他们学习山本五十六的做法,推荐人选并把自己的政治生涯全押宝在这位将领上面。如果有50位参众两院议员愿意支持某个海军将领并承诺一旦这位将军失败他们立即退出政界,我们不妨给这位众望所归的将军一个机会……”
  这当然不用想,没有哪个政客肯把自己的政治生命押宝在常胜将军上,特别是现在这种严峻时刻,谁敢说力挽狂澜的人就是我看好的那一个呢?罗斯福与金上将听后会心一笑,彼此对此心照不宣——换人的风潮和谣言可以用这个办法处理。
  忽然间,副官匆匆忙忙把最新情报递了过来,霍普金斯离得最近又是总统顾问便先拿来粗略浏览了一下,不看还好,一看之后更感觉局面棘手。
  “哈里,又有什么不好的消息?”看着霍普金斯看过简报后脸色变得更差,敏锐的罗斯福立即察觉了。
  “是不太好。”霍普金斯将情报递了过去,“我建议需要对下一阶段战事重新进行整体安排与统筹考虑。”
第033章
有效吓阻(中)
  罗斯福满脸疑惑地接过了情报,看了之后眉头也皱了起来,情报主要是两条:
  第一,在北非的法国内线报告,德国根据与维希政府的协议,派遣2个装甲师、2个步兵师、1个伞兵师和3个航空联队进入北非法国控制区,3天前他们就秘密渗透过去了,法国人没察觉,等法国人发现德国部队时德国人已基本展开到位,迫于法国国内压力,北非法军最高统帅达尔朗上将只能放行,预计今天傍晚(11月6日)德国人就会全部部署到位,而且有一个装甲师就大模大样地摆在卡萨布兰卡方向。
  第二,护送“火炬计划”陆军部队登陆的特遣舰队报告夜里遭遇德国潜艇伏击——不是普通遭遇战,而是完全精心设计、提前准备的狼群伏击战。在11月5日当夜,两路海军一共被潜艇击沉了1条护航航母,27条运输舰,4艘驱逐舰和1艘巡洋舰,在27条运输舰上有2个团的美国士兵,有准备登陆使用的物资和装备,更重要的还有给英国人的坦克(一共准备给200辆,结果沉没了97辆),3000多名陆军士兵和大批物资还没见到非洲大陆的影子就葬身鱼腹。
  现在美国彻彻底陷入了航母危机,完好的正规舰队航母一条也没有了(萨拉托加号尚未完成维修),连载机量不过30架、只用于大西洋航线护航的护航航母都只剩下3条。护航舰队发来情况报告末尾还附有一条推测:德国潜艇如此精确、高效地伏击我军舰队,是否存在我方消息走漏、密码泄露或者被破译的问题?
  最后这点让罗斯福很敏感,因为超级机密被摧毁的事情刚刚发生不久,火炬计划又遭遇针对性伏击,德国人前后两次如此精准的破坏行动中难道真的没有任何猫腻?
  这条消息三人还没彻底消化完毕,副官急匆匆地又送上了新的消息,霍普金斯看后觉得整个人都在颤抖。
  情报是瓜岛守军陆战1师师长范德格里夫特发来的,他描绘了瓜岛的可怕遭遇:在联合舰队200多门203mm以上口径舰炮、3万余发炮弹的洗礼之下,总人数高达近2万人的瓜岛守军死亡8000余人,负伤5000多,失踪人数1000多人(除小部分人获救外,其余全部死亡),是为数不多的战役中死亡人数多于负伤人数的情况,因为部队医疗力量在4日深夜长时间炮击中根本无法开展救援,然后日本炮弹还引发了丛林大火,许多原本可以得到挽救的轻重伤员要么是硬生生血流殆尽后被拖死,要么是负伤后无法移动被大火烧死。
  值此一役,陆战1师几乎完全被摧垮,整个瓜岛不大的面积上触目所及就是尸体与断肢残臂以及报废的军事装备,甚至连裹尸袋都不够用,完全比地狱还可怕,从坚固掩体爬出来的范德格里夫特目睹场景几乎都要疯了。
  事后经过登上瓜岛的医疗与救援组统计甄别,在侥幸幸存下来的1万余人中(伤员大多数活下来了)有很多人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障碍,甚至听到瓜岛两个字就瑟瑟发抖,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瓜岛炮击事件是如此出名,乃于过去很多年之后还形成震慑,一位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曾在现场直播的电视节目里提到了地狱,一堆观众描绘了他们所能想象的地狱惨况,只有一个老兵开口说了一句:“我看见且经历过。”
  所有人都为这句话而提起了好奇心,但老兵接下来的那句话大家就笑不出来了:“我认为地狱就在1942年11月4日夜里的瓜岛上,那时我在陆战1师服役……”
  罗斯福看到霍普金斯的脸孔抽搐、双手颤抖就知道情况不对,在看过确切战报后他也流泪了,金上将看完之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罗斯福叹息一声:“现在局面很麻烦、很棘手,我们或许应该就战争问题召开一个专题研究会,时间就定在下午吧。”
  就在美军黯然神伤、舔舐伤口时,日本联合舰队炮击舰队主力已整体转向拉包尔,准备会同早已等在那里的机动舰队继续前进。大和号司令塔里众人一片喜气洋洋,纷纷恭喜堀悌吉长官率联合舰队获得全胜,一扫中途岛战役失败的阴霾。
  堀悌吉苦笑道:“这种损失如果放日本身上当然是伤筋动骨,放美国人身上只是毛毛雨,估计3-4个月他们就会重新反扑过来……”
  众人一片愕然,完全不敢相信他的话,不过长官已在前面一系列场合印证了他的高瞻远瞩,所以大家也没法说个不字。
  如果霍夫曼在此,一定会由衷赞赏堀悌吉的直觉:在美国海军自己的时间表里,12月31日是埃塞克斯级首舰埃塞克斯号服役的日子;半个月后,由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舰体改建而来的独立级轻型航母首舰独立号将服役,1943年2月下旬,埃塞克斯级2号舰列克星敦号(原名卡波特号,为纪念在珊瑚海战役中沉没的列克星敦号而改名)和独立级轻空母2号舰普林斯顿号将服役,然后接下来1943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埃塞克斯级或独立级航母完成建造并服役。
  “长官,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呢?”所有人都对印度洋攻略抱以极大热情,对南洋局势也有不恰当的幻想。
  堀悌吉沉默了一下后说道:“先率主力舰队去新加坡补给,然后按预定计划放弃布干维尔以东与莱城以南所有岛屿……”
  “还要放弃啊。”一群参谋嘟囔着,满脸舍不得,“我们以为能借此推进澳、新作战呢。”
  “不放弃又能怎么办呢?”堀悌吉苦笑道,“岛上飞机都让我折腾光了,只怕接下来防守的日子会很难熬。”
  听到“飞机”两字众人才沉默不语了,这次航空兵力在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价值与作用,要不是炮击舰队上空源源不断有战斗机掩护,这次舰队损失不会那么小,甚至于大和都可能被击沉。经过此次战役,不但航空派坚定了重用飞机、以航空兵力夺取制空权为海战保障的决心,连近藤信竹这样的舰队派都认为在今后作战中没有航空掩护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至于澳、新作战?”堀悌吉苦笑一声,“我也想啊,可咱们实力不济,联合舰队还有多少舰载机?200多架吧?不说澳洲本土,就是新几内亚、瓦努瓦图、新西兰等岛屿上的美国飞机就不会少于400架,他们没了海军大不了暂时不进攻,可要防守却绰绰有余,总不能一头撞上去吧?然后你们看着,瓜岛上的机场不到10天美国人又可以利用了……”
  司令塔里的众人对此只能无奈地点头,收起了夺取澳大利亚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按照堀悌吉的命令,机动舰队与炮击舰队撤退后一起转向新加坡方向集结准备印度洋攻略,舰队将在那里重新进行调整与增补,研究、起草具体作战计划,并在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后重新出发。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战役对日本最大的好处是将经过珍珠港、珊瑚海、中途岛战役考验的老飞行员队伍保存下来的同时让一批初哥飞行员有了实战机会,因为在进攻中挂掉的舰载机飞行员80%都没参加过中途岛作战,而取得战果的有70%却是有经验的老飞行员,飞行员作战经验的价值远远超过数量的重要性。相比之下,美国舰艇补充虽然快,但TF16\17舰载机飞行员们几乎打光之后,美国参加过1次以上航母作战的飞行员还不到60人,参加过2次以上的只有30多人,后备飞行员数量虽多,但有经验的飞行员却很少,这对后续作战会有持续不利影响——他们暂时还看不到这一点。
  当然日本机动舰队也好不到哪里去,拢共只有二大二小四条航母(再多几条也没用,因为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几乎全在上面了),面临后继乏力的局面。与美国下饺子似生产航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联合舰队陷入到没有新增航母可用的境地——按日本自己的时间表,别说3个月,一年内都没有新增正规航母服役,3个月内只有一条载机量31架的龙凤号轻型航母(与瑞风基本同级)可以投入使用,机动舰队论起作战实力不可避免的下降了。
  虽然急需航母,但冢原二四三更急需飞行员,经过反复斟酌,他拒绝了将大鹰、云鹰、冲鹰这三条商船改建航母用于伴随作战的提议,要求完全用于训练培训飞行员,并且下达了死命令,要求利用三个月时间在后备飞行员队伍中选拔出至少300人来。海军航空本部决定增加飞行员培养预算,雄心勃勃地准备在一年将飞行员扩充8倍,海军省和军令部对此都表示支持。
第034章
有效吓阻(下)
  下午时分,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这是1942年初设在华盛顿的英美最高联合军事指挥机关)在罗斯福的要求下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气氛很沉闷,因为开会前又收到了英国发来的情况通报,在地中海方向的英国登陆舰队也遭到了潜艇预设性伏击,损失比美国方面略小一点,但也有1000多人丧生,11条装载物资与军火的运输船被击沉,英国军舰倒是损失不大,只有复仇者号和冒进者号两艘护航航空母舰被鱼雷击沉。但从意大利方面传来秘密消息,意大利舰队准备紧急出动,而部署在西西里岛上的德意飞机已增加到了600架(这当然是霍夫曼放出去唬人的消息,真实数量还不到260)。
  “种种迹象表明,火炬行动遇到了严峻考验,现在是我们面临决断的时候了……”出于国家尊严,罗斯福并不想一上来就扯南太平洋战役失败的事。
  “丘吉尔首相提供了两个建议,第一,排除德意潜艇部队干扰后继续执行登陆作战;第二,调整登陆方向,将登陆目的地转移到埃及。”英国海军上将查理斯·李特尔(Charles
Little,其实翻译成小不点更逗)说道,“如果执行第二套方案,考虑到舰队补给问题,中途可以在南非进行短暂停留。”
  “继续执行登陆肯定不行。”马歇尔沉着脸道,“在德国人已有准备的前提下继续往枪口上撞是极其不明智的行为,那将会是更大号的迪耶普战役,不过有没有在法国本土直接登陆的可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6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